首页 理论教育 在华跨国公司发展与演变: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在华跨国公司发展与演变: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在华跨国公司的发展与演变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销售额约为19万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拥有85万个国外子公司,而这些分支机构的雇员达到5400万人。在本章中,我们在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提供一个背景性的铺垫。在其后20余年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也获得空前发展。

在华跨国公司发展与演变: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第二章 在华跨国公司的发展与演变

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销售额约为19万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拥有85万个国外子公司,而这些分支机构的雇员达到5400万人。粗略地统计,目前跨国公司总产值已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40%左右,控制了50%的国际贸易、80%的工艺研制、90%的生产技术、75%的国际技术转让,它们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销售额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70%。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它们是最具影响力的世界主导性力量。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层次上的外资政策,以加强对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同时,国际社会也制定了有关规则与协议,推动和规范跨国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本章中,我们在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提供一个背景性的铺垫。

一、跨国公司发展概述

(一)跨国公司的形成

跨国公司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高级阶段。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过剩资本”的大量形成直接成为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力和源泉,西方国家的一些大企业开始向海外投资资本输出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1865年,德国拜耳公司在美国纽约州的奥尔班尼开设了制造苯胺的工厂; 1866年,瑞典制造甘油、炸药的诺贝尔公司在德国汉堡开设了炸药工厂; 1867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在英国格拉斯哥创办缝纫机装配厂[1]; 1885年,英国莱佛兄弟公司在利物浦用椰子油做原料,制造肥皂,并在所罗门群岛和西非开发椰子种植园;等等。此后,美国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爱迪生电气公司、柯达公司以及后来在全球石油业占垄断地位的石油“七姐妹”[2]也都纷纷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这批早期的跨国公司除了在竞争中失败而被淘汰外,后来大都发展成为跨国垄断公司。垄断组织还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使得传统的垂直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资本输出实现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国际化和社会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及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这时的资本输出主要是英、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强国向海外进行以证券投资为主的间接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和比重都很小,并且主要是投资到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资源开发项目(如采煤、采油、开矿)以及农业种植园等,只有极少数企业在海外从事制造业生产性投资。从制造业来看,直接投资的流向主要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1914年英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近90%是投向发达国家,其中对美国的投资占70%之多。从投资主体来看,制造业投资以美国为主体,但美国当时还是接受外国投资的主要债务国,其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排在英、法、德三国之后。

上述德国拜耳、瑞典诺贝尔和美国胜家缝纫机三家公司在海外设立生产性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已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因此它们通常被看做是早期跨国公司的代表。后来,欧美不少大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厂从事跨国经营,如美国的国际收割机公司、国际收银机公司、西方联合电机公司以及英国的尤尼来弗公司和瑞士的雀巢公司等都先后到海外投资设厂,它们成为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的先驱。据估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在海外拥有的制造业子公司已达122家,欧洲大陆国家为167家,英国有60家。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则十分激烈,如英国和德国的化学公司之间,英国、荷兰和美国的石油公司之间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比较快,跨国公司数量由1913年的100余家,发展到1939年的700多家。此外,这一时期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比较快。以美国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制造业的海外投资占全部海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足1/5,而到194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超过1/4。

(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大规模对外扩张和生产的进一步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加,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45年的约20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2262亿美元,而到2000年,更是达到了1271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3]。在此背景下,跨国公司也迅速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令人可怕的力量。这一时期跨国公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具有恢复性质,后得到迅速发展,美国跨国公司在其中居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对外直接投资锐减。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结束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垄断资本利用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凭借在战争期间大大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参与欧洲和国际经济重建,这为美国跨国公司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其后20余年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也获得空前发展。194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2%,到1967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105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50.5%。据统计,在1956年世界最大的200家跨国公司中,美国有144家,占70%以上。因此,这一时期美国公司几乎成为跨国公司的同义词。正如跨国公司问题专家尼尔·胡德和斯蒂芬·扬所指出的:“美国公司是唯一有能力出口并在国外扩展的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变成了私人资本流动的主要部分,美国成为主要母国,而欧洲成了主要东道国。”

2.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末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实力增强,跨国公司迅速崛起,美国跨国公司的地位相对受到削弱,国际直接投资格局逐步由美国占绝对优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生产就几乎接近战前水平,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很快发展起来,跨国公司迅速增加。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跨国公司积极对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对外直接投资年增长率均为2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美国11.1%的年均增长率。西欧跨国公司同美国公司相比,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迅速增强,在资本、技术、管理和研发方面的差距日趋缩小,日本跨国公司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70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对地位达到顶峰,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此后,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尽管美国跨国公司在7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较前期迅速,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其相对优势已大大下降。另外,从70年代开始,随着石油大幅度涨价和某些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80年代后,“亚洲四小龙”以及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涌现了一批有相当规模与实力的跨国公司,使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的新格局。当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的规模与数量都还小,但是,它们的成长速度却是相当快的[4]

3.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大幅度增长,跨国公司数目空前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获得长足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受到某些不稳定因素,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长期债务危机等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编撰的历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保持持续大幅增长,远远超过同期世界贸易增长率,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势头更为迅猛,1996~2000年平均增幅超过40%,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流量达到创纪录的12710亿美元。

尽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扩大,但其分布却很不平衡,世界排名前30位的东道国占世界直接投资总流入流量的95%和存量的90%,排名前30位的母国占世界直接投资总流出流量和存量的99%,其中主要是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并购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交易急剧扩大,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及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对复苏前景的悲观预期,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急剧下降,流入量降至7350亿美元,2002年流入量继续下降,跌至6510亿美元,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

与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减少相应,跨国并购的数量从2000年的7894起降至2002年的4493起,其平均价值也从2000年的1.45亿美元降至2002年的0.82亿美元,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的数量从2000年的175起降至2002年的81起,也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见表2-1)。

表2-1 1990~2002年外国直接投资和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

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国际生产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0年世界跨国公司总数超过3.5万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15万多家,全球销售额达5.5万亿美元,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世界贸易总额。2002年,全世界有约6.4万家跨国公司,在海外拥有87万多家分支机构,全球销售额达18万亿美元,而同期全球出口额仅为8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共雇用了大约5300万名员工。但是,跨国公司的地区与行业分布很不平衡,以海外资产衡量的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大约有90家的总部设在所谓“三极”国家或地区,即美国、欧盟与日本,这些公司一半以上集中在电气和电子设备、汽车以及石油勘探与分销行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长足发展,但其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还相去甚远,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与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最小的公司规模相当。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地区与行业分布上也较为集中,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基本上来自13个亚洲、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南非,它们主要集中在建筑、食品与饮料以及多样化经营的行业(见表2-2、表2-3)。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影响下,经济知识化、竞争全球化、技术的非线性跃迁、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电子商务日益兴起、消费的个性化,这些在20世纪初现端倪的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使跨国公司在发展战略、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方面均进行了一定调整,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全球视角下的复合一体化战略成为主导

跨国公司的跨国竞争优势主要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表现出来。从发展轨迹看,跨国公司的一体化战略经历了三种类型的演变,即多国国内战略、简单一体化战略和复合一体化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战略思维开始定位于全球范围而非某类地区或某个地区,在资本、制造、研发、营销等先后承继和相互贯穿的各个经营环节上,力图在全球进行布局,整合全球资源,将这些环节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于世界各地,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业化的情况下,统一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分散于各地的各个环节统筹服务于母公司的掌控之中,从而使国际间的分工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绕过了各种市场壁垒与政府规制,通过全球化获得更加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追求内部各个企业利润最大化向追求整个公司全球利润最大化转变。

2.经营业务归核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企业纷纷实施由多元化扩张向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回归的归核化战略,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中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而将优势较弱的环节通过分拆、重组、外包等手段剥离出去,从而强化了核心能力的培养、维护和发展。其中,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尤其引人注目。跨国公司通过将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甚至是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分包或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据有关机构研究,未来15年,美国将有工资值为1360亿美元的330万个服务产业的工作机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轮浪潮中,印度、中国和俄罗斯这三个具有智力人才资源优势的国家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全球仅软件项目外包市场每年就有13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80%以上是离岸项目外包。印度是最大的软件项目外包承接国,每年能拿到300亿美元外包项目。

3.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利用全球资源,推动全球战略的实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已经突破了原来的单一股权安排,逐步形成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及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方式并举的格局。比较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加快市场布局步伐,并购成为了主要手段,而且并购的数额越来越大,例如2000年2月英国沃达丰公司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案的金额达到了1900亿美元;二是非股权安排日益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技术、授权、管理合同、生产合同、设备租赁、合作销售、共同投标、共同承包工程等;三是随着前期经营的成功与全球战略的推进,利润再投资成为了跨国公司扩大再投资的主要途径。

4.投资领域向第三产业倾斜

由于全球性的产业升级,对现代化服务需求增长很快,而且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变化,服务业的贸易性不断提高。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在就业、消费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因此东道国尤其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东道国,对于第三产业的开放领域也逐步扩大,允许外商进入商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这也使跨国公司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投资,尤其是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比重中第三产业均达到了50%左右甚至更高。

5.经营管理向“属地化”发展

在实行全球一体化经营的同时,跨国公司也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及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法规等,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安排,“全球化思维,属地化行动”成为一种被倡导的策略方向。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东道国的各种资源,绕过各种壁垒来占领东道国市场,以及通过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以获得政策上更大的支持等,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加快了向“属地化”转型的步伐。在组织结构上,往往将原先集中在总部的权力适当下放给下属各子公司、分公司与分支机构实行分权管理,在主要管理人员的提拔上也不分国籍,更多地吸收当地人员。

6.战略联盟从生产、销售领域扩展到知识技术领域

跨国战略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共享市场、共用资源以及保持生产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它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兴起。但是,当时主要集中于生产与销售领域,例如美国GM公司与日本铃木公司的联盟,通过联盟,GM公司可以快速地从铃木公司那里获得它所需要的产品和零部件,铃木公司则从GM公司获得微型汽车的开发资金并借助其把自己产品销往美国。近年来,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与技术是决定企业命运更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因此,知识、技术的联盟被更多的跨国公司所采用,尤其是在像医药、通信、汽车、飞机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中,研发的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决定了知识与技术的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形式。

7.组织结构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

全球视角下的战略调整要求跨国公司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的组织形式,才能适应资源整合与管理控制的需要。而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步,也为组织创新提供了条件。因此,企业内部越来越强调分权和扁平化,企业外部的合作形式也呈现出虚拟化的特征,在新的竞争压力下,促进传统的组织结构向多维网状结构演变成为一种趋势。同时,竞争的加剧也使很多跨国公司调整原来的商业模式,采用更为先进的信息或管理技术,或寻找或创造新的盈利“蓝海”[5],实施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零售类企业普遍采用的供应链技术,很多制造类企业向服务领域的拓展,以及电子商务在跨国公司的应用。更值得关注的是凭借对于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对传统商业模式颠覆而在近二三十年来就迅速崛起的新经济类的跨国公司,例如微软、雅虎、Google、戴尔等。

8.发展前景与战略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进入2001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比2000年大幅度减少。同时,受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球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众多跨国公司经营业绩急剧下降,对外投资总体上呈收缩态势。因此,人们普遍认为,2001年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战略调整年。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9·11”事件影响的逐渐消除,新经济再次复苏,以及对被誉为“金砖四国”(BRIC)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发展前景看好,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但是,油价的高企,地区动乱不断,以及美国的反恐之战进展并不顺利,在许多地方反而出现越反越“恐”的怪圈,也导致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在华跨国公司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中国工业增加值的23%,税收的18%和出口额的48%,外资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19.6%上升至2000年的32.3%。较低的劳动成本、加入WTO以及迅速发展的本地消费市场使中国成为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地方。2004年和2005年,中国吸收海外直接投资分别突破6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6],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和唯一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并且,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企业已落户中国。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相信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经济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跨国公司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力量,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自由化是跨国公司能够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每一步,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历史上看,16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与西方相比,已经处于落后状态,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明、清两代统治者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结果是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并逐步落后于工业革命后大力向海外扩张的西方列强。18世纪中叶,国际分工开始形成,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初现端倪,乾隆帝却在1757年下令彻底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与西方差距越拉越大,终于导致80多年后国家、民族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中国只能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合作。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协议,苏联向中国提供7.4亿旧卢布、年利率为2.5%的长期贷款。这笔贷款主要用于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此后,由于中苏关系在60年代初破裂,这种合作遂告终止。虽然在60年代至70年代,也有一些零星的对外合作项目,但规模与整个国民经济相比都很小。因此,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基本上封闭的国家,基本上没有外资进入中国。中国真正的对外开放是在70年代末以后,而开放政策以及开放态势演变的总体特点是由“点”到“面”再到“带”的渐进式开放。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其宗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和贸易往来,吸收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吸引外商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1980年,中央先后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试办经济特区,特区内对外商投资实行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在开放之初,由于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刚刚起步,有关利用外资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外商来华投资顾虑较多,加之国内各种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有限。

1983年5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总结了对外开放以来利用外资的初步经验,统一了认识,进一步放宽了吸引外资的政策。1984年和1985年,国务院先后决定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这些城市和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同时采取了扩大地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等一系列措施,并逐步完善立法。这些举措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发挥了各地利用外资的积极性,吸引外资开始加快。1979~1986年间,全国合同利用外资额191.59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3.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95亿美元,平均每年为8.24亿美元。这期间,吸引外商投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和服务设施等第三产业项目居多,且集中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内地吸引外资还处于起步阶段。(www.xing528.com)

198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及若干实施办法,对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鼓励外商投资兴办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该规定对两类企业给予了更为优惠的待遇。为改善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1987年12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指导吸引外商投资方向的有关规定。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北方沿海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批准海南建省和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又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加大对我国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规定和举措使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有了较快的发展。1987~1991年,全国合同利用外资额331.79亿美元,年均66.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67.53亿美元,年均33.5亿美元。

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之后,对外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6个沿江港口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大发展。外商在中国投资已形成新的格局:投资总体水平、规模逐渐扩大;投资形式由“三来一补”向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多样化发展;投资项目由单独、单项投资向联合投资或地区配套投资开发转变;投资领域由一般加工、工业项目向第三产业领域发展;投资地区开始向内地延伸,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多层次的新格局;投资者多国(地区)化,投资来源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1992年,合同引资额581.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07亿美元。1993年,合同引资额1114.36亿美元,实际引资额275.15亿美元。1994年,合同引资额826.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达337.67亿美元。1995年,合同引资额912.82亿美元,实际引资额达375.21亿美元。这期间,除了外商投资的金额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之外,在投资方式上也有较大发展。

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自1996年开始,中国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国家计委、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发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类;调整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政策,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性货物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并推广了加工贸易的台账制度。1996年,中国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居首位,实际引资417.25亿美元,占流入东亚地区直接投资金额比重的69%,显示了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当巨大。1996~2000年,全国合同利用外资额2799.86亿美元,平均每年为559.9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34.79亿美元,平均每年为426.96亿美元。这期间,外商投资的各方面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和技术结构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的领域也进一步拓宽。

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增加,跨国企业对中国投资出现新一轮高潮。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突破52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引资国。2004年和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606亿美元和724亿美元,一直保持处于世界前列(见图2-1)。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深化,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的作用日益增强,而中国“入世”后,可以更好地通过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大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中国,力争取得一席之地;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也都争相通过人才属地化、技术属地化、市场属地化和拓展研究发展机构的等经营措施,力求在华发展的主动地位。

图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项目与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 2004年及之前的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的数据根据商务部2006年6月公布的最新资料调整。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对应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外国公司重返中国的潮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到目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1991年,外资小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投资“试水”的战略形成期。这段时期进行的主要是商品贸易和技术贸易,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直接投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实施以后,直到1984年,外商直接投资较之前才有明显增加,1990年达到约35亿美元。在1992年以前的大部分年份里,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借款,曾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70%。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只是设立了代表机构,在华主要从事贸易活动。

第二阶段是1992~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扩大投资的巩固扩张期。1992年以后,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进行比较大规模的直接投资,FDI开始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但大多以合资合作企业为主。包括世界上主要跨国公司在内,其进入中国的方式也是从合资公司开始。1992年,实际利用外资额比1991年增加了155.6%,1993年增幅为146.6%,规模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尽管1993年后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但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仍继续增长并保持很大的规模; 1994年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增加为206096个,流入规模为337.84亿美元;到1997年流入规模达到442.36亿美元,增长速度仍达到10%。20世纪90年代前期,由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亚太地区经济形势为世界所看好,中国政府适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等。因此,这段时期外商投资的各方面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和技术结构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阶段即1998年至今,外资流入稳步增长,跨国公司全方位系统性的进入期。尽管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有所下降,出现首次负增长。但与全球跨国投资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2000年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又出现回升的局面。2001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约15%,中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唯一大幅度增加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入世”以后,跨国公司经过调整、整顿,全面进入中国,并且出现了新的投资高峰,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额520多亿美元,大部分是跨国公司投资。2003年以来,合同利用外资迅速增长,而实际利用外资也实现稳步增长。在此期间,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还有许多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多公司在一个国家进行投资,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空前的。跨国公司大规模集中地进入中国,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图2-2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这一趋势,从1979~1991年,外商开始进入中国,这个时期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并不多,比较著名的案例有1980年9月美国国际集团(AIG)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资成立了“中美保险公司”;从1992年起,外商在华开始了一轮投资热潮,据调查,到1996年,美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8家,日本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9家,德国最大10家工业公司中的9家和韩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6家均已在华投资;从2001年起,外商投资明显增加,新一轮投资热形成,这一轮发展的新特点我们将在第三章中进行详细分析。

图2-2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增长趋势(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其中,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根据商务部2006年6月公布的修正数据。

三、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状况分析

(一)总体状况

2002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到527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该年全球最大的引资国,2003年,尽管受“非典”的困扰,中国仍然吸引了53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当年世界第二大引资国。2004年,中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3664个,合同外资金额1534.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6.3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6.3%、33.4%和13.3%,全年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外资金额均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6月,中国商务部公布,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724.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2%。这一数字包括了中国银行、保险、证券领域吸收的外资直接投资120余亿美元,反映了服务贸易领域已开始成为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4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继续下降,但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上升了40%。中国以近6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并且连续12年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方面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首位。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0153个,合同外资金额11827.9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06.64亿美元。外商投资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累计投入资金6000亿美元,企业超过53万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600家。

(二)产业分布

对外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有明确的规定。而从实际投资情况来说,外商投资总是倾向于回收期短、收益较高的行业。在外商协议投资中,1979~199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0.3%,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有2.9%,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6.8%;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投资结构,中国政府于1995年6月20日公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然而由于第二产业普遍具有投资回收期较短、投资见效快、盈利水平高的特点,外商投资仍然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

1991~1998年,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上升为65.4%,其中工业的比重高达62.4%,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为1.7%,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也降低为32.9%。在外商实际投资中,1997~199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70.4%,其中工业投资的比重高达66.6%,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有1.4%,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有28.2%。在1998年年底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第二产业外方注册资本的比重为64.1%,其中,工业的比重为61.3%,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只为1.5%,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4.4%。显然,外商投资结构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倾斜的特征很突出;而第一产业比例明显较低,一直维持在2%以下,这与第一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第三产业中投资的比重也极不平衡,房地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在10%以上,而科技水平含量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极低,不到0.5%。从外商在华三大产业投资结构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偏小且呈下降趋势,结构偏差变得突出起来,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在中国各行业的分布呈较为稳定的格局,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很低,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相对偏低,但已呈现出上升趋势。

表2-4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截至2001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第二产业的项目数量仍占外资全部投资项目的73%。从表2-4可以看出,1999年以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每年都超过50%,1999年为56.1%,2000年进一步上升,达到了65.9%。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制造业或者制造环节转移的首选之地,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拥有广大的市场,拥有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而且制造业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基础;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跨国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的“服务化”趋势逐渐加强,开始进入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并加强制造业链条中的营销、物流、研究开发、售后服务等环节,而把一般制造业或者制造业中的制造、组装环节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批准进行的四个大型石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就属于这类项目。

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与中国产业的对外开放度有关。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第三产业开放领域的扩大,外商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将增长加快,投资比重逐步上升,而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应下降,从而引起三大产业投资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中国“十五”期间(2001~2005年)已明显地表现出来。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来看,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中的比重由70年代的不足30%提高到90年代以来的50%~60%。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大体稳定在20%,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由70年代的55%以上下降为90年代以来的不足50%,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低于25%上升到高于30%。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正逐步扩大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服务业。2002年4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目录减少了过去属于限制类(不完全开放)和禁止类(不开放)的服务行业,以扩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例如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而鼓励类由186条增加至262条;另外,还放宽了外商投资折股比限制,如取消港口共用码头的中方控股要求;将原来禁止外商直接投资的电信、燃气、供排水等城市管网行业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而银行、保险、商业、外贸、运输、会计、审计、法律等服务贸易领域也将进一步开放。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对于第三产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快和加大。

(三)地区分布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中国鼓励外商在沿海开放城市投资,并且其具有交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使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主要载体,经济联系主要面向国际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88%~92%,其中沿海三大经济圈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0%左右;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在国内市场,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全国的3%~5%。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向中、西部投资的优惠政策,使得东部地区跨国企业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从总额上看仍然维持在87%以上,中、西部地区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而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只占不足15%。1983~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情况见表2-5。

根据原外经贸部的外资统计,2000年,中国吸收的FDI中,东部地区占了85.8%,中部地区为8.78%,西部地区只有5.42%。广东一省到2000年为止,吸收的FDI占了全国的28%多,广东、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和山东这五省一市占了全国的70%以上。由于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再加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有效地吸收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与此相反,内陆地区投资环境相对不利,在吸收FDI方面竞争力不足,这就扩大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包括人均FDI的投资差额。截至2000年年底,西部12省区的FDI累计为181.22亿美元,只占全国各省累计数的5.24%,而广东省2000年一年的外商投资额就达112.81亿美元。2000年,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约为18.5亿美元,而东部地区为348.9亿美元,差距十分明显。从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来看,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除广西(11.69美元)、重庆(7.91美元)、陕西(8.3美元)、四川(5.25美元)之外,其他省区的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均在5美元以下,比全国人均32.16美元要低得多。

表2-5 1983~200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表

续表

注: 1.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东部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内蒙古;西部包括:新疆、西藏、甘肃、青海、陕西、贵州、云南、宁夏、四川。

2000年,国务院适时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政策到资金上都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这标志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地区转变的关键一步,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区域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从表2-6可见,2001年以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了一定的增长,其在全部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上升。根据商务部2004年的统计数据,2004年上半年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中,东部地区占87.91%,中部地区占9.35%,西部地区占2.74%,而截至2004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平均额,东部地区占86.37%,中部地区占9.35%,西部地区占4.76%;根据相关数据的计算表明,从外资使用的平均额看,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的18倍,为中部地区的9倍,说明吸引外资差距巨大的地区格局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见表2-6)。

表2-6 2001~2003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表

资料来源同表2-5。

(四)世界500强的进入情况

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风向标,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状况令人尤为关注,其投资和经营情况在国际层面上,能够反映全球经济状况、对外投资、跨境并购以及行业演变;具体到国家,则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在该国投资的500强企业数量和经营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50家在华进行了投资,许多企业将其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了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合计设立各种分支机构超过3000家。这表明跨国企业对中国总体投资环境的预期良好。

从500强企业对华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子通信、制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金属冶炼与加工等行业。其中汽车制造业和电子通信业在中国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大众、通用、丰田等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公司几乎全部云集中国,其投资金额不断增加。而三星电子、摩托罗拉、飞利浦电子、诺基亚和西门子等电子通信类公司也不甘示弱,不仅在中国内地有庞大的投资和销售额,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由在华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在上海、广东、北京、江苏、天津、辽宁和山东等沿海省市的投资占在华投资企业总数的90%以上,另外,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金融、保险、管理咨询和会计等知识密集型项目80%以上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4个省市。随着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已经受到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关注,一些500强企业选择了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截至2004年年底,在四川、陕西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分别达到了97家和29家,而投资金额也增加到了18.27亿美元和5.85亿美元。500强企业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明显。

【注释】

[1]胜家公司不仅是美国第一家以追求全球市场为特色的跨国公司,也是第一家在全世界同时生产和大量销售同一种产品的公司,它于1851年获得缝纫机发明专利权,1867年在英国格拉斯哥设立缝纫机装配厂,1880年在英国伦敦和德国汉堡设立销售机构,向欧洲推销在格拉斯哥生产的缝纫机,逐步垄断了欧洲市场。

[2]即美国的埃克森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德士古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以及英荷壳牌石油公司。

[3]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6页。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促进联系》。

[4]进入20世纪90年代,按国外资产排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已经有20多家曾经进入世界500强。特别是2000年,破天荒地有5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同时跻身于世界100强: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公司、马来西亚的Petronas公司、墨西哥的Cemex公司、委内瑞拉的石油公司以及韩国的LG电器公司。其中,委内瑞拉石油公司从1995年以来一直跻身于世界100强,而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公司在1999年进入世界100强之后,在2000年甚至跃居第14位。当然,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5]“蓝海”(Blue Ocean)战略的概念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韩籍教授W.钱·金等提出的。他认为,企业不能陷入过度拥挤,与其他企业硬碰硬竞争的产业市场,即所谓“红海”,而应该通过“价值创新”,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开创“蓝海”,即蕴涵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广阔的增长之路。可参阅: 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著的《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2005年的数字是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包含第三产业FDI的统计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