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内容摘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和新特点;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完善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26(2011)01-07-16
一、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年多来,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初步测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9088亿元,比2009年增长13.9%;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7亿元,增长17.8%;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69.7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2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8元、4736元,增长11.8%、11.6%。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全力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社会事业等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去年建成103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全面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主要行业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全省煤炭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采矿秩序明显好转,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万套,城镇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7%。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时期,也是我省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全省“三农”投入累计达1600多亿元,其中仅省级财政2009年、2010年两年投入就高达300亿元。制定实施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等“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完成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农田和中低产田改造20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五年粮食产量年均超过百亿公斤,特别是去年达到108.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内部结构逐步改善,玉米、蔬菜、水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25.4%。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近40%。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9098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深入实施“五大扶贫”工程,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营造林2335万亩。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任务基本完成,土地流转试点稳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推进,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组建运行。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127.9万农村低保对象和14.2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特别是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村级卫生室6971个,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圆满实现全覆盖目标,农村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五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所增强。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8%以上,孝义、襄垣、河津、柳林、介休等14个县(市)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50%,柳林、孝义、高平、长治、襄垣等15个县(市)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二是县域经济特色初步显现。各地从实际出发,有的是农业立县,有的是工业强县,有的是服务业兴县,形成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比如,在农业方面,有原平的玉米、山阴的乳业、万荣的苹果、新绛的蔬菜、汾阳的白酒、清徐的陈醋等;在工业方面,有河津的铝业、孝义和介休的焦化、定襄的法兰、高平的铸造、闻喜的钢铁、平定的耐火材料、怀仁的日用陶瓷、祁县的玻璃器皿等;在服务业方面,有侯马的物流、五台和平遥的旅游,等等,都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县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省基础设施尤其是县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目前,建制村都通了水泥(油)路,所有乡(镇)通了等级公路,8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超过70%;农村电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县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成果的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招聘6427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和农村任教,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63%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科技事业、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是县域经济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去年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集中研讨,今年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确定召开这次由市委书记、市长、有关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县委书记、县长参加的高规格会议,部署县域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必将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各地也都高度重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强化推进措施,形成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从县域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看,我省县均仅有45亿元,不仅大大低于江苏的363亿元和浙江的209亿元,低于全国85亿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六省65亿元的平均水平。在“全国百强县”中只有孝义1家,而且仅排在第70位。二是产业层次不高,发展方式粗放。绝大多数的县,农业生产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工业中能源原材料产业占到70%以上;服务业比重仅为30%左右,且多为传统低端业态。县域经济增长还停留在主要依靠资源产业产品规模扩张的阶段,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三是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较差。到目前为止,全省还有57个贫困县,包括35个国定贫困县和22个省定贫困县,贫困县数量占到县(市)总数的64%,有4个县生产总值不到10亿元,5个县财政总收入不到亿元。最低的永和县生产总值仅4.6亿元,财政总收入2313万元。尤其是各级各部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得不深,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推进不力,囿于固有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局限在完全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上,停留在挖煤、卖煤的低级阶段;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动力不足,等等。所有这些,不仅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全省经济的发展,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常言道,“郡县治,天下安”。自古以来,县一级就在整个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第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支撑。我省90%的国土面积在县域,73%的人口在县域。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发展;没有县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没有全省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县域经济摆在重要位置,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支撑全省经济的新跨越。第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选择。当前,无论是从全国来讲,还是从我省来看,城乡二元结构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个难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一重要平台。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更好地发挥以城带乡的作用,才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第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我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而绝大多数县(市、区)的经济是资源型经济,全省119个县(市、区)中有85个是产煤县。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县域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因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为此,只有县域经济抓好了,才能促进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也是全面实现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差距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更多地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有效就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此,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和新特点,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纵观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改变,而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过去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园区化承载、集群式推进,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画地为牢的僵化发展思维已难以奏效,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潮流,突破县域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主动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协作,走开放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过去那种城乡分割,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推动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已成为历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全省各地经过多年的发展,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我省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搭建了更大的舞台。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政策支持,为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潜能,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转型跨越发展这一要求,同步推进工业新型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服务业则服务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有条件的县要率先发展,有潜力的县要加快发展,贫困县要尽快脱贫致富;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县城经济发展基础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传统的农业县,还是工业发展较快的县,都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农业这一基础夯实。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建设五大农业产业板块经济的要求,加快建设以肉羊、奶牛和玉米为主业的雁门关经济板块,以玉米、生猪为主业的太行山经济板块,以杂粮、干果为主业的吕梁山经济板块,以蔬菜、水果、禽业为主业的晋中经济板块,以小麦、苹果和蔬菜为主业的晋南经济板块。着力抓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建设一大批专业村和基地县。各县(市)要按照省里的部署,制定并实施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加快形成集群式、板块化推进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二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提高果菜、发展加工”的思路,着力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设施蔬菜建设工程、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和干鲜果发展工程。继续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引领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各县(市)要从实际出发,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要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不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在继续实施国家各项强农惠民政策,落实好我省近年来出台的“五项农业补贴”、“八项惠农政策”、“七大强农工程”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省里将再投入13亿元,实施灌区水价补贴、农机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启动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现代种业工程等“十大强农工程”。市县在抓好贯彻落实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各自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
(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现实选择。在我省发展县域工业,关键是要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在抓好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下大气力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发展非煤产业,实现多元发展。从产业层面讲,既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优势,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做好煤炭开发这篇大文章,又要积极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做好煤炭深加工这篇大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既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酒类、食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工业,又要大力发展干鲜果蔬、肉制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既要大力发展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非煤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步伐,又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企业层面讲,既要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加快培育地方骨干企业;又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实现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共同发展。从推进方法讲,要充分发挥园区的承载作用,打造一批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各类产业园区,促进县域工业集群化、板块化发展。做大做强地方拳头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同时,在依托驻地省属大企业和现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承接国外、国内沿海发达省份和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借力发展新的工业。
(三)积极发展县域服务业,优化县城经济结构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依托第一、第二产业,面向生产、面向生活,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适应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抓好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金融保险等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适应加快工业新型化的要求,围绕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加快县域城镇化的要求,围绕方便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商贸、餐饮、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和森林旅游等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要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好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企业同价政策,加大金融、税收政策支持和用地保障力度,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从我省实际出发,发展县域农业、工业、服务业,都要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把循环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建设循环型社会,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
(四)积极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推动力,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要按照全省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一核一圈三群”的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统筹推进县城、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施“大县城”战略,抓好县城的扩容提质,加大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引导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县城,进一步提高县城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县城落户条件,使在县城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实施百镇建设工程,选择100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其在承接县城、带动农村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此同时,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在继续抓好2000个重点新农村推进村建设的同时,启动实施新农村连片建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www.xing528.com)
(五)抓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社会服务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努力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
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要在抓好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建设,确保201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的同时,重点抓好县乡公路建设和通村水泥(油)路养护工作,形成高效、便捷的县域交通网络。要在上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减轻农民用电负担。要按照“气化山西”的要求,依托“三纵十一横”输气管网,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输气支线管网建设,力争到2015年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75%左右,建制镇燃气普及率达到50%左右,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提高供气覆盖率。要强化工程管理和维护,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果;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水利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要逐步推进县域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融合”,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要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县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同时加快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实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发展县域社会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县域教育事业发展,既要抓好义务教育,又要抓好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按照中央和我省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重点抓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启动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要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站、农家科技书屋、公共健身场所建设和综合利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农村为重点,积极扩大就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尤其是要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全力实施好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即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六)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县脱贫致富步伐
我省是欠发达省份,贫困县数量较多、贫困面较大。抓好扶贫开发,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工作帮扶力度,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继续实施片区扶贫开发工程,加快以规模种植、养殖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培育带动群众增收的骨干产业;实施移民扶贫工程,扩大移民扶贫范围,提高人均补助标准,确保今年完成移民扶贫5万人的任务;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效果;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帮助考入大中专学校、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高致富本领。同时,继续抓好机关定点扶贫和企业结对扶贫工作,鼓励社会各界扶贫济困,形成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今年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好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帮助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重要位置,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尤其是各县(市)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要科学编制规划。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科学编制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规划既要符合全省规划要求,又要体现自身特点;既要全面布局,又要突出重点,实现战略性、前瞻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金融服务方面,要积极争取驻晋金融机构对我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持,同时要加快培育发展地方金融机构,重点是抓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扩大村镇银行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组建社区银行,不断创新和优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在土地供应方面,要以实施省部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合作协议为契机,积极整合利用矿用废地,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在科技人才方面,要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县、乡、村服务,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县(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要建立完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抓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切实解决县级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扩权强县的有关政策,省里选择30个综合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在城镇规划建设、土地指标使用、项目审批、财政预决算、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扩权试点,把一些能够下放到县级的权限尽可能下放到县,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发展县域经济增添新的动力。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工作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五要严格考核评价。为了保证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省里已制定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这次大会印发大家讨论,修改完善后将正式下发实施。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考核和评价,引导和激励各地积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要涵盖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5个方面,包括30多项具体指标。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考核办法,切实加强考核评价工作,并将考评结果同干部的奖惩、使用挂钩,形成人人有责任、有担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
“三农”工作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三农”工作对全局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这项工作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和省“两会”上已经作了部署。这里我想重点强调的是,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关于水利建设问题,对山西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省煤长水短、十年九旱,全省近10年平均降水量473毫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水资源严重不足,全省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人均用水量17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亩均灌溉用水量20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水利事业不仅关乎农业发展,而且关乎全省长远发展,各级各部门对此务必高度重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水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拦蓄地表水,利用黄河水,涵养地下水,促进节约用水,建设山西大水网,切实增强水利对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确保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用水需求。今年,水利工作的重点是:要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包括35项应急水源项目、引黄北干渠等水源工程项目;包括东山调水、禹门口东扩等“两纵十横、六河连通”大水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包括西山提黄灌溉、十大灌区节水改造和六大泵站更新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包括水保淤地坝、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包括“百县百河”综合整治、百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项目等。要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还要鼓励社会办水,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项目,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入。要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要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促进用水结构调整和节约用水。
当前,全省旱情依然严峻。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回良玉副总理在我省考察农业生产和抗旱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和抗旱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扎实做好抗旱保苗保春播的各项工作,争取今年粮食有个好的收成。
(本文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本文是作者2011年2月25日在山西省县城经济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刊在发表时有所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