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明发展理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构建
罗浩波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文明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发展理论和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扬弃和超越,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科学发展观具有“人本、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和平”的文明意蕴和深邃的世界眼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构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本质、文明意蕴及其价值诉求
正确认识发展的本质,是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关键。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1]即第一代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同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当代西方主流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发展再到人类发展,从欧美中心主义到发展道路多样化,从关注发展速度到注重发展后果的转换;[2]强调发展的全球性、知识性、主体性、参与性、超越性,呈现出多学科、理性化的趋势与特征。但是,这些发展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将落后国家的发展纳入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虽也注重了发展内涵和发展道路问题,而对发展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社会阶级矛盾问题,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问题关注不足或刻意回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所提倡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往往是抽象的人的发展,对人特别是下层社会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另外,在关注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同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认识不清,使得这些问题的解决面临巨大的阻力。所以,当代西方主流发展观及其指导下的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在留下有益启示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弊端。[3]
科学发展观最大的优势和生命力恰恰在于强调发展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根本扬弃,[4]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也不同于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不仅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也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科学发展观具有“人本、科学、和谐、和平”的文明意蕴和双重价值诉求。“发展”就是进步,人类及其社会进步的成果和状态就是“文明”。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文明观,具有“人本、科学、和谐、和平”的文明意蕴和深邃的世界眼光,对于社会文明构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的借鉴与超越,是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文明意蕴的理论诉求,就是要从本质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文明意蕴的实践诉求,就是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选择人本、科学、和谐、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指正一条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路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理论为主要内容,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这个中心主题,初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初步构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明哲学[5]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哲学基础。运用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类文明问题进行反思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文明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奠定了更加直接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基础上形成和“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四个文明”的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初步形成;而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奋斗目标和“五个文明”科学发展的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系统结构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认为,社会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各种要素所构成的严密系统。由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环境和人口五大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与此相对应,人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狭义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分别构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狭义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6]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总系统、大系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系统、政治文明系统、精神文明系统、狭义社会文明系统、生态文明系统等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所构成的。每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运行机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系统
物质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结果。经济领域包括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领域。所以,广义的物质文明系统包括生产力文明和生产关系文明,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物质文明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生产文明或狭义物质文明(通常意义上的物质文明)、分配文明、交换文明或市场文明、消费文明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系统
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领域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结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政治文明系统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基本要素,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整个政治文明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系统
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域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结果。精神文明是精神形态的社会文明,作为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所有积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社会在精神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社会精神文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含着许多的具体精神产品或精神成果。精神文明系统的构成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丰富的。一般来说,精神文明系统由两大子系统构成:一是思想系统;二是文化系统。精神文明系统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系统
社会文明即“社会生活文明”的简称,是指小社会领域的进步状态,是社会规律在小社会领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社会文明行为、社会文明过程和社会文明成果的有机统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客观存在的文明。社会生活领域的存在决定着社会生活文明的存在。社会文明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要素文明;二是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精神生态环境)文明;三是社会实体(个体、家庭、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等)文明;四是社会过程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狭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系统
在静态或共时态的角度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大系统。生态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存在形态。生态文明系统包括四个层次的要素:第一个层次是生态意识文明(思想观念);第二个层次是生态行为文明(行为方式);第三个层次是生态制度文明(社会制度);第四个层次是生态产业文明(物质生产)。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整个生态文明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主体及其发展
社会文明的创造过程既是人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历史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社会文明的演进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7]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结构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特质。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内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既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又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这个联系表现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和当代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重大实践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实践形式。就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以及积极的、进步的、发展的价值取向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www.xing528.com)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的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人本发展、科学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的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条文明发展道路,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规律取得宝贵经验基础上,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由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继续推向前进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道路
从广义上说,物质文明是经济领域发展进步的状态和成果。因此,我们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道路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由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基本战略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科学性、和谐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
从文明的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二为”“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现在社会建设上,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在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道路。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从动态或历时态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形态之后,正在转向生态文明。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转变,去完成工业化的历史遗留任务;同时,还必须经历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变,去追赶信息化的历史时代步伐。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选择和必由之路。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科学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走城乡及地区差距趋于缩小、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互促的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是一条和谐发展道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社会)的和谐。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复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无论是对中国的发展,还是对世界的进步,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注释】
[1]郭代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学习时报》2011年6月26日。
[2]曹荣湘、邓翠华:《国外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与视角转换》,《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周穗明:《西方发展观的反思与新发展主义的兴起》,《岭南学刊》2002年第6期。
[4]陈学明、罗骞:《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罗浩波:《马克思主义文明哲学的深层理论构架》,《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6]罗浩波:《社会文明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101页。
[7]罗浩波:《略论文明演进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理论导刊》200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