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巴蜀文学资源保护开发研究:影视作品的成果

现代巴蜀文学资源保护开发研究:影视作品的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现代巴蜀文学作品的影视开发现代巴蜀作家及其作品是进行多元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尤其是创作成影视艺术形象,会扩大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会对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震撼,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有目共睹的。[4]四川、重庆在把现代巴蜀作家作品搬上银屏方面,是起步早,成就大的。在此基础上,四川电视台酝酿、策划建立现代巴蜀作家电视文库。在20世纪40年代,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全部被改变成了电影。

现代巴蜀文学资源保护开发研究:影视作品的成果

二 现代巴蜀文学作品的影视开发

现代巴蜀作家及其作品是进行多元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尤其是创作成影视艺术形象,会扩大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会对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震撼,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影视拍摄、戏剧改编的“二度创作”,不仅推出了演员,培养了更多艺术人才,而且扩大了影响,对原著、原作者、故事发生地、影视拍摄地都是最好的宣传,知名度会扩大,而美誉度会提高,社会影响力得以增强,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回报。20世纪50年代,香港巴金的《家》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得巨大成功。吴楚帆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道:“它的收入比较元旦期中上映的歌唱片还要加倍,戏院连日爆场,售票处的窗口一直排上了长龙,蜿蜒不绝。是这些长龙迫使院商对我们作品的票房价值改观的。”[1]的确,查看当时的报道,便有这样的记载:“《家》自七日起公映,不出所料,第一天收入三万四千多元,第二天比第一天更高。收入三万七千多元。估计第三天可能更宝座,因为九龙方面的‘龙城’戏院加入联映。据说院方跟‘中联’订的影出日期为一连八天,看目前卖座之盛,一般估计,大概会超出十五天之数”。“据透露,《家》成本约为十二万余元,照目前卖座估计,将来结算《家》在港九一地的影出便有若干赢利”。[2]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粤语片制作费为3万元至8万元,而中联为了提高电影作品的质量,将迄今为止粤语片每90分钟300个镜头(国语片为500镜头),增加到了400~500镜头,据说因此制作费大幅度地攀升。[3]然而电影《家》的票房效益却为“中联”带来了超过其高额制作费的利益。观众人数究竟达到多少,没有正式的统计,不过有资料认为:从票房收入逆运算,可推测香港九龙地区的居民224万人中18%看了这部电影。[4]

四川、重庆在把现代巴蜀作家作品搬上银屏方面,是起步早,成就大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电视台既抓电视新闻,又抓电视艺术。当时四川省委和省委宣传部很重视新兴的电视艺术,专门拨出30万元,要求四川电视台把长篇小说红岩》搬上屏幕。经过努力,四川电视台和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联合把《红岩》改编成了1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该剧在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很好。在此基础上,四川电视台酝酿、策划建立现代巴蜀作家电视文库。首先从巴金小说入手,决定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从1986年开始酝酿,1987年投入拍摄,主要在四川选景投拍,最后在上海搭景拍摄并制作完成。当19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家·春·秋》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和全国其他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随后四川电视台相继把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艾芜的《南行记》、沙汀的《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一个秋天的晚上》等名著搬上屏幕。这些电视剧,在全国评奖中都获得大奖。12集电视剧《死水微澜》在1990年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奖中获得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南行记》系列剧获得第十二届电视剧“飞天奖”中篇连续剧一等奖,其中《南行记:人生哲学的一课》获得首届中国电视节目展播一等奖。《南行记:边寨人家的历史》获得“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熊猫奖”。电视剧《在其香居茶馆里》《一个秋天的晚上》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四川省、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21集电视连续剧《淘金记》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巴金的《家》,完稿于1931年,在上海《时报》上以《激流》为名连载了一年。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家》。从此,《家》风靡全国,成为新文学的“畅销书”“常销书”。八十年来,各种文字印行的《家》,难以数尽:中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蒙文、日文、韩文、朝鲜文、泰文、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波兰文、捷克文、匈牙利文、荷兰文、南斯拉夫文、俄文……甚至,还有盲文本。各种装帧、设计的《家》,星罗棋布:平面的、精装的;布面的、缎面的;插图的、连环画的;简体的、繁体的;横排的、竖排的;护封的、盒装的;编号的、限印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2008年10月,香港文汇出版社还出版了繁体字的纪念版本。

《家》是被各种媒体改编最多的作品之一。八十年来,《家》不断被改编为影视剧,被更多的人欣赏。最早把巴金的小说搬上银幕的是上海中国联合影业公司、新华影业公司。1941年该公司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摄制了国语影片《家》(上、下集)。张善琨、卜万苍、王次龙、徐欣夫、方沛霖、杨小仲、岳枫、李萍倩、吴永刚和陈翼青等10名导演联合执导,公司中的著名影星陈云裳、顾兰君、陈燕燕、袁美云、梅熹、刘琼、王引等全部参加了演出。承继这部《家》,上海在1942年还拍摄了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春》和《秋》。电影《春》《秋》由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杨小仲导演、改编,演员有徐立、严化、王慕萍、周曼华、王丹凰、陈琦、粱影、陈一棠、徐立、李丽华等。在20世纪40年代,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全部被改变成了电影。

1953年香港中联电影公司成立,首部作品就是粤语版电影《家》,由吴回编剧、导演,由吴楚帆饰高觉新、张瑛饰高觉慧、张活游饰高觉民、紫罗莲饰鸣凤、黃曼梨饰李瑞珏、小燕飞饰梅小姐、容小意饰琴小姐、卢敦饰高老太爷、石坚饰克明。电影《家》连续放映2个月不衰。粤语片《家》在香港公映,轰动港岛,大获成功,中联电影公司的经营由此走上了轨道。1953年香港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电影公司拍摄电影《春》,由李晨风导演、改编,由吴楚帆饰高觉新、张活游饰高觉民、白燕饰惠表妹、容小意饰琴小姐、石坚饰克明、罗细钳饰淑英。《春》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吴楚帆获个人一等奖。吴楚帆到北京领奖,与巴金相拥而泣。1954年香港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了电影《秋》,由司马才华(秦剑)改编,秦剑导演,由吴楚帆饰高觉新、张活游饰高觉民、红线女饰翠环、容小意饰琴小姐、石坚饰克明。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家》,由陈西禾导演,陈西禾、叶明改编,孙道临饰演觉新、张瑞芳饰演瑞珏、黄宗英饰演梅表姐、王丹凤饰演鸣凤、魏鹤龄饰演高老太爷。1957年,香港长城影业公司又拍摄了国语版《鸣凤》,由程步高导演,魏博改编,演员有石慧、张铮、鲍方、李次玉、姜明、洪亮、陈思思、刘恋等。1982年香港版电视剧《家春秋》,26集,演员有卢敦、司马华龙、伍卫国、刘志荣、林国雄、文雪儿、蔡琼辉、李影、马敏儿、张美琏、陈秀雯等。1988年,四川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联合拍摄了19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林达信饰演高觉新,陈晓旭饰演钱梅芬,孙启新饰演高觉民,张莉饰演鸣凤,徐娅饰演李瑞钰,傅以宏饰演高觉慧。2007年,北京慈文制作有限公司制作了21集电视连续剧《家》,黄磊饰觉新,黄奕饰瑞珏,陆毅饰觉慧,李小冉饰梅芬,郑国霖饰觉民,王丽坤饰琴。

《家》还被一次次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1941年2月,由吴天改编的话剧《家》,在上海连续公演3个月。1943年,曹禺改编的话剧《家》在重庆首演。据悉,重庆市民中,10人中有1人看过话剧《家》。从此,曹禺改编的《家》,成为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常演不衰。《家》还被搬上川剧沪剧粤剧淮剧等戏曲舞台。川剧《激流之家》和《鸣凤》改编自《家》。2003年,上海越剧院演出了由赵志刚主演的越剧《家》,被评为上海文艺创作优秀作品。2004年,越剧《家》参加第7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新剧目奖。

巴金的《寒夜》动笔于1944年的一个冬夜,直至1946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才脱稿,1947年3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小说写的是1944年冬季到1945年年底,国民党统治下陪都重庆一个小职员的生活。主人公汪文宣是个忠厚老实的旧知识分子,在大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理想”,有不少救人济世的宏愿。但是,在旧制度下工作多年后,他的地位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苦,意志越来越消沉。这部小说是巴金生前最喜欢的小说。《寒夜》曾于1955年在香港被搬上银幕。编剧、导演李晨风,吴楚凡饰演汪文宣,白燕饰演曾树生。198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也根据《寒夜》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导演阙文,编剧林洪桐、阙文,由许还山饰演汪文宣,潘虹饰演曾树生,林默予饰演汪母。他们以细腻的表演,展现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感和心态。该片获得文化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香港第九届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证书以及法国第38届戛纳电影节荣誉证书,震撼了海内外影坛。

2007年为了纪念巴金逝世一周年及其长篇小说《寒夜》诞生60周年,《寒夜》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总策划、总编剧为著名作家宗福先,参与策划还有黄海芹、李莉、斯民三等人。由曾经创作过《世纪人生》《长恨歌》的蒋丽萍担纲编剧,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上海派纳影视公司、四川、江苏等地方电视台和单位联合摄制。该剧由孔刚、陈烈导演,董勇饰演陈奉光,赵文瑄饰演汪文宣,吕中饰演汪母,刘涛饰演曾树生。2010年7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播出。该剧在重庆市中区一座老宅院、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古镇、重庆江津中山古镇等地拍摄。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起到宣传巴渝抗战文化和老重庆缩影、新重庆名片的作用。

2005年,在首届重庆大学生戏剧节上,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推出了原创现代实验话剧《寒夜》。编导徐赤说,这出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的话剧《寒夜》,其实并不完全照搬原著。它带有一些先锋话剧的实验性风格,在再现原著里的人物及主要内容的同时,穿插现代生活中的人物。在这种时空交错中,通过对原著的重新解读,让观众对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思维方式,进行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这台话剧利用了多媒体手段,舞台背后的大银幕上投射出流动的画面。抗战纪功碑和人民解放碑,新华日报和重庆日报,破旧的重庆老街和繁华的新重庆,就在这组新旧对比的画面中,观众恍若身处时空交错之中。《寒夜》原著中的人物汪文宣和曾树生,也处在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中,用当代眼光来审视抗战时期重庆人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扮演的巴金也走上舞台,以一个剧外人的参与为线索,不断把观众从剧中拉出,使观众清醒、理智。作品还充分调动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使舞台表演更具观赏性。该剧首演于首届重庆大学生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其新版应邀在第二届重庆大学生戏剧节上演出,获“特别演出奖”荣誉。2008年入选“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赴上海演出。

1959年,《憩园》由香港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搬上银幕,片名改为《人伦》,由李晨风导演,李兆熊编剧,演员有吴楚帆、白燕、张活游、黄曼梨、容小意等等。1964年,《憩园》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搬上银幕,片名改为《故园春梦》。由巴金的好友、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著名剧作家夏衍改编,香港著名导演朱石麟执导,主演有鲍方、夏梦、平凡、王小燕等。2003年成都一家文化企业购买了《故园春梦》的重拍版权,准备将其重新搬上银幕。剧本由原野改编,唐宪国出任总导演。新版《故园春梦》预计在成都开拍,片中将还原很多老成都原生态的人文风俗景观。但时隔8年,尚未见电影公映。

1955年,《爱情三部曲》由香港国际搬上银幕,由左几导演,何愉(左几)编剧,演员有吴楚帆、白燕、梅绮、容小意。

1956年,《火》由香港国际搬上银幕,由左几导演,何愉(左几)编剧,演员有红线女、张瑛、梅绮、李亨、冯奕薇、姜中平、李月清、黎雯等。

1952年3月初,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人员跨过鸭绿江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回国后,经过七八年的沉淀,巴金根据采访素材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读后,让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它改编成电影。导演武兆堤和编导毛烽将小说《团圆》改编成电影剧本《英雄儿女》。他们择取了原创小说中的父女团圆线索,又发挥了英雄王成英勇牺牲的另一主线,尽力书写父女之情、兄妹之情、战友之情。英雄王成由刘世龙饰演,王芳由刘尚娴饰演,王文清和王复标分别由著名老演员田方、文斌扮演。1964年,《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后取得巨大成功,成为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电影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烽烟滚滚唱英雄”的歌声很快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经典老歌,长唱不衰。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川剧和京剧等艺术形式。1989年,《死水微澜》被改编为12集同名电视剧,由刘子龙导演,张国立、邓婕、张晓敏、刘信义、赵军主演。该剧在1990年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奖中获得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走俏录像片市场。1991年,《死水微澜》被改编为电影《狂》,由韩兰芳任编剧,凌子风任导演,许晴、尤勇主演。《狂》被列为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映片。2008年《死水微澜》又被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导演朱正,主要演员有黄梦丹、罗莉、方涛、徐玉琨等。2009年由成都市文联牵头,李劼人研究学会具体实施的《大波》剧本改编工作启动,将被改编成大型电视连续剧。这是《大波》问世70年来首次被搬上荧屏。该项目将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投资达3000万元以上。

1996《死水微澜》由著名编剧徐棻改编为同名川剧,由四川省青年川剧团成功推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田蔓莎饰邓幺姑,赵学文饰罗德生,许明耻饰顾天成,张小兵饰蔡兴顺。1996年5月23日在成都新声剧场首演,震撼剧坛,被誉为“戏剧改革的里程碑”。该剧荣获了全国第七届“文华奖”以及各个单项奖,还获得了“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四川“五个一工程奖”等。

2009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复排川剧《死水微澜》,在保留原创剧目核心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了艺术手法的创新,尤其在音乐、灯光、舞美、服装等方面增添了新亮点。创作班底集合了徐棻、谢平安、蓝天等名家,“梅花奖”得主陈巧茹出演主角邓幺姑。新版川剧《死水微澜》不仅荣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戏剧节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剧目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演员奖,而且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编剧奖三项大奖。(www.xing528.com)

2009年川剧《死水微澜》又由徐棻改编为同名京剧,由当年主演邓幺姑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田蔓莎执导,演员则是上海戏剧学院所属戏曲学院以及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年轻演员们。“青春版”京剧《死水微澜》引出了“剧目移植是繁荣戏曲创作重要途径”的话题。京剧《死水微澜》参加了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和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这两次全国重要的戏曲艺术活动中,该剧都是唯一一台由戏曲院校师生独立创排的剧目,与各地京剧院团的艺术家们同台竞技。京剧《死水微澜》除大胆起用石晓珺、兰天等优秀青年演员外,还为更多学生和年轻演员提供了机会。除男女主演之外,参与演出的演员都要同时扮演2至3个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通过几轮演出,大家在表演、演唱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而“通过舞台演出锻炼演员、多出人才”,也正是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建团4年来一贯的宗旨。通过演出京剧《死水微澜》,扮演邓幺姑的石晓珺获得了戏剧“白玉兰”表演艺术新人主角奖,2010年上海优秀剧目奖的优秀新人奖。扮演顾天成的孙建弘获得了“白玉兰”表演艺术新人配角奖。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移植川剧,是资源的再利用,通过传承创新,不仅出了新戏、丰富了舞台,还培养和锻炼了新人。这样的“开发”收到了多赢的效果。

198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漂泊奇遇》,是根据艾芜的《南行记》改编的,编剧为冀邢、先子良,导演为于本正,摄影为彭恩礼,薛淑杰饰野猫子,王诗槐饰漂泊者,李纬饰舵把子,刘信义饰夜白飞,闪曾宏饰小黑牛,卢青饰鬼东哥,张元饰烟贩子。影片以《山峡中》和《偷马贼》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选取了其他各篇的部分内容,加以改写、扩充和发展而成。影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点,讲述一个流浪的知识分子和一群打家劫富的强盗土匪的奇遇。依据时代和环境特点,塑造了几个富有鲜明性格特点的强盗形象,如“野猫子”“舵把子”“夜白飞”等,并准确把握了人物身上美丑结合的矛盾统一,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畸形,表现出被旧社会所扭曲的人物粗暴、残忍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内心的巨大痛苦与内在品质。这些强盗看起来剽悍、粗野,但影片潜藏的主题却是这些强盗无时无刻不渴望着回到“秩序”中去,他们只是被强权逐出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应该说电影准确地把握了原著的精神。电影是在龙泉县道太乡黄金坑村拍摄完成的,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

1992年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拍摄了电视系列剧《南行记》,是以艾芜的《南行记》及其续篇为蓝本改编的。该电视系列剧共三部六集,第一部为《边寨人家的历史》,获得“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熊猫奖”;第二部为《山峡中》;第三部为《人生哲学的一课》,获得首届中国电视节目展播一等奖,潘小扬获最佳导演奖。编剧为张鲁、王沛、汤继湘、王江,导演为潘小扬,摄影为王小列,美术为魏中华,作曲为郭文景,主要演员有艾芜(特邀)、王志文、许晴、钱冬莉、赵军、叶根、马恩然等。此剧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第十二届电视剧“飞天奖”中篇连续剧一等奖,潘小扬获优秀导演奖。《边寨人家的历史》《山峡中》和《人生哲学的一课》,依托艾芜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和富有魅力的南行生活,把原著中曲折的故事情节,绮丽的自然山水,传奇色彩的人物命运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纳入人生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别具匠心地设置了艾芜的青年时空、中年时空和艾芜与饰演艾芜的演员王志文共同探讨人生的现实时空。三个时空交错进行,用现代意识去烛照过去的人生,成功地实现了艺术上的“二度创作”,被誉为是“有野心、有追求的导演的创新之作”,“摄像构图、用光、音响及导演的总体把握水平,在国际屏幕上都是第一流的”,是这一时期短篇电视剧的“一流精品”。[5]

1993、1994年由四川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在其香居茶馆里》、《一个秋天的晚上》,是根据沙汀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两部戏均由吴因易担纲编导,均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四川省、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马功伟导演的电视剧《在其香居茶馆里》,是由吴因易根据沙汀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以其浓郁巴蜀气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原著的风貌神韵,受到普遍的称誉,获得第十四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单本剧三等奖。

21集方言电视连续剧《淘金记》由中国盛唐影视艺术制作中心投资拍摄,由吴因易根据沙汀的同名小说改编,郑效农任总导演。《淘金记》获得了中宣部、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淘金记》和其他四川方言剧一样,充满了四川人特有的诙谐与幽默,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舞台征服了无数中外观众的心。

香港电影《屈原》改编自郭沫若同名话剧,鲍方担任编剧、导演和主演。《屈原》作为一部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彩色故事片,是“文革”后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香港电影,当年曾在内地引起强烈反响。在这部影片中,鲍方的女儿鲍起静扮演了屈原的学生婵娟。

名人的成长过程、人生足迹、生活道路以及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乡的贡献,既是最好的乡情教育资源,又是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资源。组织力量,加大投入,系统梳理,深入挖掘现代巴蜀文学、文化名人资源,以文学作品、广播影视剧、歌舞戏剧、雕塑绘画等多元艺术形态为载体,通过生动的形象与翔实的史料,再现现代文学、文化名人的成长过程、人生足迹、生活道路、文学成就与精神风采,不仅能促进一座城市、一个乡镇精神文化的塑造,丰富城乡各地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各地文化名城、文化名镇或特色文化区的创建和文化建设。文学、文化名人的文献纪录片、传记片是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应该大力“开发”。

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广电集团与四川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了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百年巴金》。2月14日、15日在中央电视台10套——科学文化频道的早间《教科文九十分钟》栏目播出。2月17日,由中国视协主办,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电视台和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协办,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大型系列专题片《百年巴金》作品研讨会”。中央驻京各新闻单位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作品研讨会。大型系列专题片《百年巴金》由《巴蜀之子》《走出夔门》《永远的家》《赤子情怀》《把心交给读者》《世纪良知》《巴金属于世界》《历史的选择》八集构成。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开四担任专题片撰稿人,该片总编导由张胜庸、李漠渊担任。《百年巴金》有其珍贵的文献价值。作为国内首部以文化人和作家为传主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百年巴金》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有关巴金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文献大片。它追踪巴金的足迹,从成都到上海、北京、泉州、杭州等地,从国内到法国的巴黎、沙多吉里、里昂、马赛,摄取了许多珍贵的素材,采访了国内外著名巴金研究学者和巴金的友人,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不少珍贵的画面和镜头还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同时,该片也是巴金研究者的一次大聚会,国内外的专家济济一堂,奉献出许多精彩而独到的评述。《百年巴金》时空跨度很大,运用了图像资料,但画面精美考究,组接流畅,大量运用了现代电视的表现手法,不少镜头寓意深长,耐人寻味,给人启迪,不少段落具有电视散文诗的韵味。片中的音乐也富于特色,对烘托气氛和主题,表达情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乐山市委宣传部合作拍摄了《建国前的郭沫若》《建国后的郭沫若》文献纪录片。《建国后的郭沫若》分为三集,第一集为《国务重任》,第二集为《文学新篇》,第三集为《学术“老兵”》,都发挥了视听媒体的良好宣传作用。周文的作品像《雪地》《在白森镇》《烟苗季》《茶包》《山坡上》《红丸》等,取材于家乡雅安的乡风民俗和周文早年在军阀部队的生活,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四川卫视《魅力发现》栏目摄制组赴荣经拍摄古道背夫(“茶包”)节目,以周文的作品《茶包》为主要内容进行策划,拍摄了纪念周文专题片《天路传奇》,再现“茶包”即背夫当年的艰苦生活。这对于宣传雅安荥经、扩大雅安荥经的知名度大有好处。而今,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传媒产业越来越发达,文学与传媒的联动前景更加广阔。

现代巴蜀作家的影视作品很有影响,但是以此为契机打造“影视基地”并推出旅游景点的并不多,而且影响也不大。上述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完全可以“包装”推出,变成旅游热点。今后在进行影视拍摄时,提高“影视城意识”,将作品资源、影视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让人们流连其间,品味文学、影视的魅力。这样就能达到影视开发的多重目的,取得多重效益。

【注释】

[1]吴楚帆《吴楚帆自传》,台北:龙文出版社,1994年,第160页。

[2]《〈家〉公映后的消息》,《香港商报》,1953年1月10日。

[3]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4年,第139~141页。

[4]山口守《巴金的〈家〉和香港电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24页。

[5]仲呈祥《一流精品——评短篇电视剧〈南行记·边寨人家的历史〉》,《中国电视报》,1991年11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