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内贸易的超常发展

产业内贸易的超常发展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6显示出垂直产业内贸易在中国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甚至超过了50%,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做进一步的考察。由此导致了中国大量的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这种产品的生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可能是使得中国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下面就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具体原因进行检验。

产业内贸易的超常发展

表4.6显示出垂直产业内贸易在中国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甚至超过了50%,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做进一步的考察。

4.3.1 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超常发展

垂直产业内贸易根据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落在价格差异范围的左边还是右边,又可以分为出口低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Lower Quality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VIITLQ)和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Higher Quality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VIITHQ)。前者是指同一产品的进口价格高于出口价格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后者是指同一产品的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按照Falvey和Kierzkowski(1987)以及Flam和Helpman(1987)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决定了资本相对丰裕的高收入国家往往生产同一产业中的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档次产品,而劳动力相对丰裕的低收入国家往往生产同一产业中的劳动力含量较高的低档次产品。收入分配的重叠使得高收入国家中的较低收入人群产生对低档次产品的需求,而低收入国家中的较高收入人群产生对低高档次产品的需求,从而导致两种不同要素禀赋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通常中国被划分为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国家,因此,理论上预期中国将大量出口质量档次较低的产品以换取质量档次较高的同组产品,即中国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应该以出口低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

仍然以SITC3位数分组为322的“煤球、褐煤、泥煤”为例说明如何判定某一组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属于出口低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还是属于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从表4.5中可以看出,第322组产品的出口单价为0.014 5美元,进口单价为0.052 4美元,出口单价小于进口单价,因此第322组产品的贸易模式属于出口低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

图4.1显示了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中国1992—2012年间两种垂直产业内贸易在总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演进趋势。

图4.1 两种垂直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趋势

从图4.1中可以看出,实证结果与理论的预期并不一致。在中国的垂直产业内贸易中,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HQ)在总贸易额中所占比重高于出口低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LQ),并且增长得很快。而低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在1992—2012年期间一直围绕20%的水平上下波动,2003年则有明显的下降。可见,Falvey和Kierzkowski(1987)以及Flam和Helpman (1987)关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只能解释中国由于需求重叠导致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而对中国大量的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无法进行解释。

本书认为,中国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与大量的加工贸易,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有关,其发展仍然可以用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在加工贸易中,大量的贸易采取进口中间产品,经过深加工后再向国外出口制成品的形式。如果出口的最终产品并不改变产品的分类,与原进口中间产品属于同一组产品,此时就会表现为出口产品的档次高于进口产品的档次。由此导致了中国大量的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表4.7给出了1992—2012年中国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从表4.7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与表4.6中计算出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所占总贸易额比重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加工贸易比重在2000年之前接近于50%,而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在2000之前基本略高于50%。二者的发展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在1992—1999年期间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在2000—2012年期间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与前述的推断是一致的,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表现形式——加工贸易是密切相关的。

表4.7 中国1992—2012年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

随着跨国公司以及制造业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更多的商品,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不是在一个国家内进行,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行生产,即把最终商品的生产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生产放在该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在这种国际分工模式下,一般技术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部件由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国家)来完成,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凭借自己劳动力与土地等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或者是主要依靠部件进口、承担最后加工装配的工序。这种产品的生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可能是使得中国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产品内分工能够带动产业内贸易的增长,产品内分工越细化和深化的产业或产品往往同时也是产业内贸易额最高的产业或产品。以SITC中的第752组产品和第764组产品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为例。目前,中国的ICT产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链条中的下游,即处在最终产品生产的组装阶段,国内的ICT产业中,集成电路元件90%的需求依靠进口,其加工后产品的出口又占到70%,ICT产业的这种“大进大出”直接导致了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的增加。由此可见,中国利用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和跨国公司转移过来的成熟技术,加入到国际垂直分工的链条,带来了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而与此相关的外国直接投资、国际生产组织的发展则可能是影响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下面就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具体原因进行检验。

4.3.2 中国垂直产业内分工测度方法

Kol和Rayment(1989)最早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角度,研究产品内分工在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可以视为生产过程的分割。而生产过程的分割导致相似的中间产品交换及中间产品与最终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交换,由此产生了产业内贸易。他们通过对荷兰家具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存在。Lüthje等(2001)的研究指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引起的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也同样能够导致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生。

Jones等(2003)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用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他们认为,影响产品内国际分工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生产集群(Production Blocks)与服务联系(Service Links)。为了获取比较利益,产品被分割在两个或更多的集群生产,而同时也会相应地产生服务联系成本。如果生产成本降低所带来的利益大于服务成本提高带来的损失,则产品内国际分工将会出现。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电信交通等服务设施的改善将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服务成本,导致产品内国际分工成为重要的国际分工方式。

本书只对中国的垂直产业内分工进行测度,而不探讨其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因素。本书采用的测度方法来自于Hummels、Rapoport和Yi(1998)以及Hummels、 Ishii和Yi(2001)的方法,从产品内国际垂直分工的角度出发,对各产业部门的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产品成分,即各产业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这种垂直专业化程度能够代表各个产业部门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Hummels等(1998)把从他国进口中间产品作为本国中间或最终产品的中间投入,经加工制造后再将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称之为“垂直专业化贸易”(Vertical-Specialization-based Trade,VS),并且认为这种贸易数额的大小能够反映出一个产业的产品内垂直分工程度。Hummels等采用了下面的公式来具体衡量某一部门的垂直专业化贸易额(VSi):

其中,Mi是部门i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的价值,Yi是部门i的国内总产出,Xi是部门i的出口值。因此,在式(4.3)中,(Mi/Yi)度量了部门i每一单位的国内产出中包含的进口投入,即进口中间产品对国内产出的贡献度,再乘以部门i的出口值,就度量了部门i的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特别地,当一个部门没有使用任何进口中间产品(即Mi=0)作为投入或者完全没有任何产品出口(即Xi=0)时,该部门就没有垂直贸易发生,其垂直专业化贸易额也就为零。(www.xing528.com)

进一步,国内所有n个部门垂直专业化贸易总额(VS)为:

再将国内所有n个部门垂直专业化贸易总额除以该年国内总出口(X),就得到当年一国垂直专业化贸易比重(VSS):

将式(4.5)以矩阵的形式可表达为:

其中u是一个(1×n)的单位向量,AM是一个(n×n)的进口中间产品投入使用矩阵,AM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aij表示部门j每一单位产出所需部门i的进口中间产品投入量,x是(n×1)的部门出口向量。

式(4.6)仅仅只计算了进口中间投入直接被用于出口产品生产的情况,然而,许多进口中间产品可能会在国内各部门之间多阶段的循环使用。例如,甲部门的进口中间产品可能被用于乙部门的生产投入,而乙部门的产出又作为丙部门的中间投入,如此一直循环到出口最终产品的生产部门。考虑到这种进口中间产品非直接地应用到出口生产环节的情况,Hummels等(2001)对式(4.6)的基本度量进行了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一国垂直专业化贸易比重(VSSM):

其中,[I-AD]-1为里昂惕夫逆矩阵,反映了进口中间产品作为初始投入在国内各部门中循环使用的效果。

对垂直专业化贸易进行测度的关键是找到各部门的进口中间产品投入量。钱纳里和Hummels(2001)都使用了投入产出表来获得这一数据。投入产出表用矩阵的形式描述了一国内部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它提供了中间投入、净产出和出口的数据。当然,Hummels(2001)也指出了采用投入产出表存在的缺陷,即投入产出表虽然提供了部门的中间产品、最终产出和出口的数据,但这些数据是产业部门层次(industry level)的数据,而不是每种产品的数据,因此,可能存在对数据的加总问题(aggregation problem)。举例来说,假设某一产业只生产两种产品,第一种产品使用进口品作为中间投入但是没有出口,而第二种产品没有使用进口的中间投入,但是最终产品却全部出口,这两种情形根据垂直贸易的定义,VS值都是零。但是,从部门的角度来看,则可能得出正的VS值。另外一种情形是,假设第一种产品使用大量的进口中间产品并且出口,而第二种产品完全没有使用进口中间产品并且没有出口,在这种情形下,则可能低估了VS值。在以上情形中,无法知道具体哪种情况会发生,也无法知道统计上显著的误差情形。不过,尽管投入产出表存在着上述缺点,它仍旧是现今衡量产品内垂直分工的最佳数据来源。

4.3.3 中国垂直产业内分工测度结果

到目前为止,中国分别公布了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和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其中1995年及其以前的投入产出表只给出了净出口的数据,没有把进口值和出口值分别统计。此外,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进口一栏中,某一部门的进口产品不仅提供中间使用数据,也提供最终使用数据。为了得到1995年各部门的进口值,本书按照海关进出口产品分类金额对应加总,统计得出相应部门的进口产品值和出口产品值。另外,为了得到进口产品在各部门的中间使用部分,本书根据吴振宇、沈利生(2004)的方法对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拆处理,即把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投入部分划分为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中间投入两部分,假设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具有同质性,则进口产品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就与国内产品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完全相同,由此可以得到进口产品用于各部门中间投入的流量[5]。按照这种方法,并利用中国1995年、1997年和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得到中国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占总出口的比重(VSSi%)以及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在总的垂直专业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详细测算值如表4.8所示。

表4.8 中国分部门垂直专业化贸易比重及其份额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2000年和2002年相应各期。

从表4.8可以明显看出,在1995年到2000年之间,中国的产业内垂直分工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垂直专业化贸易在整个出口中的份额从13.13%上升到19.45%,上升了6.32个百分比。在部门数据中,除了纺织业和其他制造业(包括服装玩具、鞋帽等行业)的垂直专业化贸易比重略微下降外,其余部门的垂直专业化贸易比重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幅度最大,尤其是在1997—2000年间,3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此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三大产业中,工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始终保持着最高的比例,在1995年、1997年和2000年,分别有87.65%、88.04%和89.94%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发生在工业部门。其中,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比重遥遥领先,纺织业位居第二,但纺织业的垂直专业化贸易额在整个垂直专业化贸易中的比重却下降很多。

以上的这些结果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朝着全球化的国际垂直分工趋势演变的,产品内分工逐渐加深。而产品内垂直分工程度的加深会带来出口高档次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增加。从产业部门的层面来看,以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在逐渐退出主要出口产品的行列;以煤炭、石油、化工等产品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也在缩小;而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越来越成为出口的主导力量。这意味着通过参与国际垂直分工,中国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贸易结构升级升级,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产品逐步从以轻工纺织品为主升级到以机械设备制造品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