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都认为,一国经济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包含一系列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转变等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即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过程。虽然发展经济学并没有明确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升级、发展战略转换等宏观因素会导致产业间-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但这一思想在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理论假说中均有所反映。
3.1.1 主导产业升级因素
产业结构是指一国或地区各类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例关系。考察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或优化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与重要内容,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般性的规律变化。许多经济学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也可以对贸易模式的演进进行解释。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克拉克最早运用3次产业的划分方法来分析产业发展的先后顺序,由此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的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此后,罗斯托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体现为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整个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他通过对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认为,经济发展的这6个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主要是“主导产业”的不断升级。主导产业是经济中采用了新技术和发展最快的产业,其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对其他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历史上,经济起飞前的主导产业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部门,起飞阶段是纺织工业,经济向成熟推进的阶段是重工业和制造业,大规模消费阶段是汽车工业,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主导产业从初级品生产产业到资本品生产产业的升级过程。这种升级和更替不仅可以解释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可以解释产业间-产业内贸易模式的不断演进过程。当一国处在以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时,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规模经济,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也较小,此时该国按照由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比较优势成本进行贸易。贸易模式为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产业间贸易模式。而当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以重工业、汽车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资本品为主要生产产业的阶段时,产品的生产具有大规模生产的特性,同一产业中产品的多样性种类增加,产品之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此时该国为追求更大的规模经济和更多的垄断利润进行贸易,贸易模式为出口由本国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进口同一产业中由他国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各种多样性产品的需求。贸易模式也转变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可见,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导产业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的演进导致了贸易模式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演进。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100多个国家20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考察了以收入水平界定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进而构造出世界发展结构转换标准模型。这一模型从更具体的经济结构变化角度阐述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特点,同样也可以解释贸易模式的转变。钱纳里在其《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将各国的收入水平划分为6个阶段,这些收入水平覆盖了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各个时期的全部收入水平。表3.1列出了其中3个阶段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结构特点与产业结构特点。
表3.1 1970年美元的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结构转变 (%)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从表3.1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转变的最重要特征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相对重要性的迅速提高,其比重从人均收入140美元时的15%上升到人均收入2 100美元时的36%。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时,初级产品(农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当人均收入增加时,初级产业产出份额持续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出份额持续上升。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较高经济结构中的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且这些产业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制造业产业,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差异产品的种类数量开始增多,也必然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贸易模式由“小麦换机器”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发展为以“机器换机器”的产业内贸易为主。
3.1.2 发展战略转换因素
经济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经济结构变化来自于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国际背景与国内环境基础上选择的不同工业化发展战略。许多发展中国家自二战以来几乎毫无例外地先后实施了旨在促进本国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些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一般遵循从初级产品出口促进到进口替代再到出口导向的路径。其中在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不同阶段中,经济结构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此导致的主要贸易模式也不同。(www.xing528.com)
钱纳里在其结构转换标准模型中解释了经济发展战略与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钱纳里认为,当存在国际贸易时,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增长的因子由国内最终需求、国内中间需求和净贸易构成,这3种因子共同带来了国内总产出的增长。表3.2简要列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转换情况,即3种因子对总产出贡献的变化情况。
表3.2 按因子分解后的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结构转换 (%)
注:D、T、W、X分别表示国内最终需求、净贸易、中间需求和总产出,它们满足关系式:X=D+T+W。资料来源同表3.1。
从表3.2中可以看出,从人均收入140美元的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到人均收入2 100美元的高级阶段,制造业总产出的变化同时来源于国内最终需求、中间需求和净贸易3个方面。其中,中间需求份额的增长占制造业产出份额增长的一半以上(即29/49=59%),而国内最终需求份额的增长对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仅占12%(即6/49=12%)。可见,制造业总产出比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增加,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中间需求的增加,而不是国内最终需求的增加。钱纳里将这种中间投入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的结构变化称为投入产出矩阵的“深化过程”。他认为,这一过程表明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联系的复杂程度都在提高,是工业化过程的明显特征。
进一步分析中间投入需求的增加又可以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内生产结构的变化,即生产向那些需要更多中间投入的制造业分部门转化。比如从以生产消费品为主发展到以生产机械品为主的生产结构变化,机械产品需要的中间投入更多,从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增加。第二个方面是国家对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当一个国家采用内向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时,其国内联系增加,由此导致了国内各个不同产业之间投入产出的深化。而当一个国家采用外向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时,制造业的出口扩张必须利用日益增加的包含新技术的中间产品。在出口扩张初期,国内生产者无法生产和提供这些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只能依靠进口。在制造业以出口扩张为目的的过程中,产生了国内生产对进口中间投入的需求,由此导致了同一产业的内部投入产出的深化。可见,无论采用哪种工业化发展战略,都能够导致国内投入产出矩阵的深化。但采用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带来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深化,而采用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带来的是同一产业内部生产的深化。
将以上钱纳里关于发展战略的选择理论与贸易模式的发展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一国的贸易模式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进口替代战略更多地反映在国内产业间联系的加深上。当采用这种发展战略时,贸易带来的专业化是不同产业各自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产业专业化生产,即一些产业的高进口低出口和另一些产业的高出口低进口。此时的贸易模式为传统贸易理论所解释的产业间贸易。而出口扩张战略则更多地反映在为出口而进口的产业内部联系的加深上。采用这种发展战略时,贸易带来的专业化与新技术和不完全竞争相联系,是一种通过产业内部的多样化而进行的专业化生产,即进口和出口的增加都落在同一产业中。此时国家倾向于增加产业内贸易。
那些成功采取了开放发展战略的国家,都会首先经历一个显著的进口替代阶段,以建立和发展国内的工业基础,随后才开始采用出口导向政策以增加本国制造业的出口。与此对应,这种发展战略的选择顺序也决定了贸易模式的发展顺序。工业化初期,进口替代阶段的专业化以产业间专业化为主,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居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后会带来对进口中间投入需求的增加,此时的专业化以产业内专业化为主,产业内贸易增加。也就是说,一国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的优先次序,又体现了贸易模式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演进过程。
发展经济学理论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等变化的历史分析,说明了经济发展的过程按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本书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重新阐述,提出了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内贸易同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的观点。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作为经济结构转变的一部分,是伴随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
尽管部分发展经济学家试图找寻决定经济发展的更具体、更关键的因素,例如罗斯托曾经指出,促进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的除了“人的欲望”不断变化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但是从宽泛的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的研究往往过于注重对“宏大”的发展战略和一般发展规律的探索,缺乏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微观因素和微观运行机制的分析,并且过于强调外部因素,没有找到真正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因素。一些根据发展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采用了进口替代战略的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比如印尼、阿根廷以及巴西等国的经济普遍停滞不前。相反,一些没有采纳这些政策建议的亚洲国家则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Romer,1986)、卢卡斯(Lucas,1988)为代表的一些新增长理论家开始探讨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并通过一系列模型的构建和论证,揭示了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经济增长机制和国际贸易发展观。新增长理论以动态分析为特征,更注重于对微观因素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既弥补了经济发展理论缺乏微观层面机制考察的缺陷,又为新贸易理论建立动态模型提供了分析工具和方法,是研究贸易模式演进的另一种分析思路。
本章的以下部分正是借鉴新增长理论中将生产要素内生化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资本和技术等内生变量如何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升级,进而导致本国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在本书的分析中,主要有3种机制推动了产业内贸易的演进:资本积累演进机制、技术扩散演进机制和技术创新演进机制,3种机制对产业内贸易的演进有各自不同的影响方式和渠道,下面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