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交媒体与数字叙事的用户参与

社交媒体与数字叙事的用户参与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用户参与故事模式二:社交媒体与个体数字叙事我们会走向Web 2. 0,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而后者正是被作者称为“小叙事”的草根叙事模式。[2]他们认为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创作,无论是微博小新闻的发表、个人故事视频的播放抑或博客日记的登载,都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透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上学者是以乐观的态度来审视社交媒体叙事的。

社交媒体与数字叙事的用户参与

第七章 用户参与故事模式二:社交媒体与个体数字叙事

我们会走向Web 2. 0,不管我们喜不喜欢。

——保罗·赛门(《你在看谁的部落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程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但其实这前后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对等关系,科技发展早已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需求:光缆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却还只是用其上网收信;电脑游戏越来越炫,笔者却还是只会用Word打字、Excel制表;网络视频日新月异,可人们还是在土豆、优酷上观看传统的电视连续剧;上千万像素数码照相机随手可得,可我们无非就是拍了一堆永远不会看第二遍的垃圾照片。科技发展究竟为了什么?媒体的进程图什么?一时之间我们很难回答清楚。这就像世界各国比着发展航天科技,可实际登上月球的人寥寥无几;好莱坞极尽所能地制作高科技3D电影,可看过《阿凡达》、《钢铁侠》之后,人们还是热爱真实不作假的《卡萨布兰卡》; Honda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再会走路、跑步、做体操,人们还是最关心今天微博上王菲、姚晨说了点儿啥。我们确实比以前生活得更好,看到的更多,可除了靠钞票追逐奢侈品、购买品牌货之外,我们还是拿macbook来上网、ipod来听歌、iphone来讲电话,人们需要做的、想要做的就是那点儿事,从古至今其实并不曾改变过。

于是,以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搬上互联网、赚取广告收入的主页时代早已褪尽铅华,人们不再满足于到网站上去消费商家提供的信息和新闻,而开始需要或者说只需要互联网这种媒介提供一种人际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借助于QQ、MSN进行真实个体之间的沟通,还是以游戏角色为化身在虚拟个体之间互动,这就是互联网从Web1. 0的短暂辉煌到Web2. 0持续不断升温的转变。这正印证了麦克卢汉提出的冷热媒介演变过程。麦克卢汉非常推崇原始部落中人际交往的模式与状态,并认为随着媒介的演变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会经历一个从部落社会到非部落社会,并最终重回部落文明的过程。

在互联网Web2. 0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沟通平台跨越国界地交流信息、分享作品,整个人类在这里合为一体;民族和国家等概念被瓦解和重构,人们因为相同的爱好而在互联网上联合成为新的族群,不分人种和国籍。这完全契合了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概念,这一概念是麦氏对人类社会未来乌托邦式的美好憧憬;可在笔者看来,它同时也隐含着在物质技术极度发达之后,人类社会将要面对的诸多隐忧。(www.xing528.com)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量不甘于仅扮演消费者角色的普通民众期盼或者已经开始尝试成为创作者。博客、播客、微博和Facebook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匿名狂欢的最佳场所。他们不再满足于通过享用别人的创作,如看电视、看电影、看小说等方式来获得精神文明的提升,而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为我们提供的诸多便捷工具进行创作和发行。 自此,网络上开始不断充斥着各种业余爱好者的叙事作品。从叙事的角度出发,有人将此称为“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的发展;有人总结这是“从精英叙述到平民叙述”的转变;有人说这是社交媒体掀起的网络革命,提升了人类的民主进程;也有人斥责Web2. 0时代大家上网产生的叙事内容99%对人类文明毫无贡献。

李小丽博士曾以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叙事变化为研究语境,提出新媒介环境之下,传统电影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就是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精英电影”神话幻影破灭,以社会精英为创作主体的所谓“宏大叙事”一次次被平民创作的“小叙事”冲击,由胡戈独自制作完成的草根创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甚至在气势、人气、口碑上都打败了耗资几个亿的大制作《无极》。李小丽在其《新媒体时代的电影》一文中将“宏大叙事”总结为“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十全十美的叙事;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普遍性、实证具有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与个人叙事、私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等等相对”。而后者正是被作者称为“小叙事”的草根叙事模式。[1]通读全文,作者从“小叙事解构传统电影的大主题和主流价值观”、“人民大众的原创作品打破宏大叙事的模式化创作”,以及“小叙事由于其创作个体的多样化和自由性所带来的作品多元化”等方面展望了电影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但并没有对这种变化和发展下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只是呼吁电影人重视媒介对电影叙事的影响,从而让电影更好地顺潮流而生。

另有多位学者,如王斌、孙彩芹、莱利·贝西(Larry Beci)以及华盛顿大学传播系副教授菲利普·霍华德(Philip N. Howard)等,均在文章中强调社交媒体中由广大网民所创作的微小叙事在信息民主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他们认为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创作,无论是微博小新闻的发表、个人故事视频的播放抑或博客日记的登载,都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透明。我们不仅可以像“郭美美事件”那样利用微博来挖掘腐败贪污,监督政府和个人的行为举止,更可以像北非和中东国家那样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的平台来交流民主信息、组织民主政治运动。菲利普·霍华德更是将社交媒体提升到了“人民获取更高自由的重要工具”这样的社会高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上学者是以乐观的态度来审视社交媒体叙事的。

不得不提的是美国著名媒体人,20世纪90年代硅谷淘金热”的极力推崇者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在互联网从Web1. 0走向Web2. 0的时代背景下,突然开始反思网络的弊端,成为一名dot-com的变节者。他在《你在看谁的部落格》一书中开篇就引用19世纪的演化生物学家T. H.赫胥黎(T H Huxley)的“无限猴子定律”,认为“如果你拿无限多台打字机,给无限多只猴子,最后总会有只猴子能打出一篇大师杰作——一部莎士比亚的剧作、一则柏拉图哲学对话录,或者一篇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的经济学论文[3]。基恩认为,在社交网络盛行之前,赫胥黎这个“无限多只猴子拥有无限多技术”的理论很像一个数学玩笑,可是在网际网络遍布世界的今天,这个曾经被一度当做玩笑的说法却变得越来越接近事实。“今天,读者和作者、创作者和消费者、专家和业余人士的传统界限已经愈发模糊;造成的结果就是文化平庸化。”[4]今天的Web2. 0只不过是将打字机换成了我们手边的个人计算机,无数在网络上抒发个体叙事的业余创作者无疑就是那无限多只猴子的化身,反观如今于网络上最流行的家庭录影视频,往往是一只狗绕着圈咬自己的尾巴,穿着兔子装的男士在街上袭击和骚扰路人等等;最被追捧的博文是某明星毫无思想价值、纯粹宣泄个人情感的寥寥数语,通篇讲自己如何度假、儿子如何乖巧等,其受欢迎程度居然跻身全球前50。看看我们的人民都在喜欢什么,《红楼梦》恐怕早就压了箱底;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早就没了当年红极大学校园的盛况。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猴子”创造的文化产物并不比任何其它灵长类动物高明。可见,社交网络的盛行是势在必行,而猴子统治世界的未来也已清晰可见,导演、记者、出版商、音乐制作人,似乎已不再有用武之地,业余者占据和主导着今天的媒体秀场。可是,狗咬尾巴的创作、个人情感的抒发,究竟能对我们的文化塑造起到多少实实在在的作用?我们天天乐此不疲地在网络上分享这些平庸之作,除了过去的经典,我们这个世界还能创造什么?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和世界,其存在又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