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航海文化特色为世界名城打造注入力量

广州航海文化特色为世界名城打造注入力量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应彰显航海文化特色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办公室胡大立一、引言2011年2月16日新春刚过,时任广州市市委书记张广宁表示“广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有西关等文化遗产”,“广州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商业中心”。广州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航海特色文化是广州很好的选择。以广州为航运中心形成南粤航海文化。

广州航海文化特色为世界名城打造注入力量

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应彰显航海文化特色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办公室 胡大立

一、引言

2011年2月16日新春刚过,时任广州市市委书记张广宁表示“广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有西关等文化遗产”,“广州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商业中心”。张广宁还表示“汽车产业并非广州工业的全部,广州不做底特律,底特律的层次太低”。

广州目前是全国第三大城市经济体,综合经济实力很强,产业体系十分完整,第三产业尤其突出,占GDP比重超过60%,在国内排第二位。

世界文化名城巴黎时尚、精致和性感,雅典奥林匹克文化,伦敦大英博物馆自豪。广州文化兼具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务实性,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名城之林。“商贸”和航海文化最能体现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个性、定位、特性。广州要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底蕴。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粹,精心培育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成“低碳智网型”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弘扬广州为中心的南粤航海文化,打造航海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1]

二、广州与世界文化名城

(一)广州要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0年是广州惊人的“跨越之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紧随沪、京后华丽跨入“万亿元俱乐部”,也是全国副省级、省会城市唯一一个。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州在“硬实力”特别是经济总量上,与不少国内外发达城市已相差不远。惊人的经济“硬实力”在握,广州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广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张广宁宣布:广州全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成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驱动双轮”。

广州努力建成“低碳智网型”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是迄今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史上的最高形态。[2]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国内第四、全球第六,广州港的发展非常快速,2001年货物吞吐量在全世界排名第十二位,由于南沙港开港加入营运,广州港在2006年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三亿吨,跃升到世界第五。2008年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三个深水港是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香港维多利亚港,南沙港的地理位置最好。[3]

一座城市往往可凭着经济实力赢得知名度,但却需要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甚至市民的文化味,才能获得文化城市的美誉。广州目前的情况正是这样。有了经济“硬实力”,同时,广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现代都市文化,这是广州这座城市所特有的禀赋和潜质。因此,继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作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策部署,从提升软实力的角度给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确立了又一战略重点后,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把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广州要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世界文化名城的特色

世界文化名城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巴黎有浪漫和艺术文化;雅典有奥林匹克文化;伦敦有博物馆文化。

世界浪漫和艺术文化名城巴黎。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第一眼看到的巴黎就是马路拐角的咖啡馆,精致的装修、布满窗台的小花、穿着考究坐着品咖啡的巴黎人,时尚、精致、性感,这是一片神奇之地。巴尔扎克肖邦毕加索这一些文化名人,组成巴黎社会生活灵魂。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前的广场上是艺术巴黎的一个缩影,广场上坐满了街头艺术家。巴黎是艺术品宝库,这里除了蒙娜丽莎、胜利女神、维纳斯还有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巴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罗浮宫和巴黎圣母院等。

世界奥林匹克文化名城雅典。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雅典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闻名世界体坛的古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离雅典只有300公里。有举行田径比赛的雅典大理石运动场。1894年6月,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雅典在古希腊时期就是重要的竞技场所之一。它创建了光辉灿烂的雅典文化。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世界博物馆文化名城伦敦。伦敦以极其丰富而多样的博物馆自豪,包括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此乃几世纪来位于世界贸易与广大帝国之中心的部分成果。伦敦博物馆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稀世珍宝。伦敦众多的博物馆的展出内容都迎合多数人的兴趣。有些收藏品来自18、19世纪探险家、商人及收藏家的遗赠;有些则侧重在艺术、历史、科学或科技方面。举世闻名的收藏品固然要看,但小博物馆亦不该错过,它们涵盖各种可能想象的特色。

广州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航海特色文化是广州很好的选择。

三、广州浓厚的航海文化底蕴

(一)以广州为中心的南粤航海历史文化

南粤航海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西汉时就已经开始形成。广州是一个在海贸推动下发育成长起来的港市,尤其是唐代,广州跃升为世界东方第一大港。从广州出发的贸易船队,经过南亚各国,越印度洋,抵达西亚及波斯湾,最西可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宋代中国海贸全面发展,广州港持续繁荣,明清之后海上丝绸之路更远至欧美。这条航线沟通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广州为航运中心形成南粤航海文化。

富强的唐王朝奉行开放政策,海上丝路起点广州随之走向极盛。大唐商舶称雄海上,不但直航波斯湾,还远航至东非。此航线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14450海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16世纪中叶。714年,广州设立了中国唯一的市舶司,仅市舶税收便日进15万两。广州还建立了供外侨居住的蕃坊,鼎盛时每年几十万番商来广州做生意。当代学者叶显恩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中写道:“唐代中后期,以唐帝国与阿拉伯商人为轴心形成世界性海洋贸易圈,促进了中国传统南、东向分途贸易的衔接,广州因此成为东方大港。”770年,到广州的外国商船达4000余艘,这在8世纪是十分可观的。

考古发现,与宋代贸易交往较多的亚非诸国的古代海港,几乎到处出土大量宋瓷和宋钱,如锡兰、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以及北非的埃及、东非的索马里等。1898年在索马里出土的宋代铜钱中,北宋真宗、神宗、哲宗、徽宗,南宋高宗、理宗等时期的钱币皆有,可见往来之密切。宋代海贸复杂多变,广州是北宋首设市舶司的城市,海贸长期遥遥领先,到南宋末却让位于泉州。在此期间,广州有50多国商船纷至、宝货堆积的盛况

明清近代海上贸易是南粤航海文化的重要组成。粤商中从事海上贸易的海商以及广州口岸商人即明代的三十六行商人、清代的广州十三行商人和近代的买办商人,都同航运业紧密相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成为中西独口贸易口岸,始终繁盛未衰。[4]1785年夏季,美国的约翰·格林将“中国皇后”号从纽约直驶广州。所载的40多吨人参,赚取了37727元利润咸丰四年(1854),进入广州的外国船只有18个国家320艘,154157吨。到1911年,全年各国进出广州的外国轮船帆船达1万多艘。其中进出广州的英船轮船4566艘,331万多吨。

(二)南海神——广州航海民间神庙文化

南粤航海文化重要标志是广州南海神庙文化。南梁时,广州民间兴修了后来影响很大的南海神庙。关于南海神,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根据《山海经》上的记载,尧的儿子丹朱被放逐到南方,成为苗之祖,死后化为南海神;其二是说南海神为楚人之祖祝融,这大约与历史上楚国势力扩展到岭南有关。南梁民间供奉的这个南海神,可以说是南方民族的共祖。从唐代开始,南海神庙便香火日盛,各朝代政府也派人前往管理庙事。事实上它已成为四海神庙中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一个,这主要是由广州海上贸易日益发达的地位决定的。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波罗”在梵语中是“到达彼岸”和“办事成功”的意思。祈祷南海海神就是祈祷天下太平、国富民安。南海神庙的“海不扬波”象征着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商船聚集于此,饱经风浪的船员均会到庙里参拜南海神,祈求平安[5]

波罗诞庙会,是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会期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一至十三,十三日为正诞。这几天,南海神庙(波罗庙)方圆数十里,包括水上的、陆上的周边地区都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节日景象,那时四乡云集,路上行人如蚁,庙中人声鼎沸,紫烟缭绕,爆竹轰鸣,胜似春节。波罗诞庙会是南粤航海文化的传承,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必需的精神财富。

(三)黄埔古村——古老的广州航海商贸文化

黄埔古村始称“凤浦”,位于广州东部,自北宋以来,在“海上丝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广州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黄埔小渔村发展成为著名的十三行海舶港口。[6]隋唐时期,广州对外贸易港口设于现在的南海神庙附近。后因江河淤塞迁至琶洲岛黄埔古村沿岸。南宋的黄埔古村成为“海舶所集之地”。黄埔古港的标志至今还在,“一港两市”走向仍清晰可见。商铺建筑:一半柜台一半大门,至今还有集中的保留。[7]黄埔古村北宋以来就是蜚声中外的“国际化大村落”。风帆航海时代,为给中外船只导航,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琶洲搭(又名海鳌塔),如今仍为广州重要的地标屹立于珠江河畔。清代1757年实行“一口通商”,规定凡载洋货入口的外国商船“必须下锚于黄埔”。[8]

广州黄埔古村的北帝庙又名玉虚宫,始建于宋代,是一片道教建筑群供奉玄武水神。现庙内保存了著名的九方碑记,记载了“黄埔口”对外贸易的经历。村内原有的神庙如北帝庙、天后宫、洪圣庙等多祭拜海神。为当地人民出海作业时祈求平安而供奉,这进一步证明该村确为古代重要港口。黄埔古村海洋文化纪念性庙宇具备优美壮观的特点,对这些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开展旅游观光、海洋体验等活动,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南粤悠久的航海历史文化概念深入人心。

(四)广州西关——东西方交融的航海文化(www.xing528.com)

广州西关靠近珠江主航道,自古商贸发达,是旧广州的商贸中心和中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现保留广州最著名的西关西洋建筑和文化。1406年(明永乐四年)在西关十八甫就建有接待外国客商的“怀远驿”。“永乐初置三市舶司,浙江曰安远,福建曰来远,广东曰怀远”。“怀远驿”位于珠江的北岸,所在地的蚬子埠实是一码头区,同时成为明代招待各国番商和贡使的最大的驿馆。怀远驿接待暹罗、占城和西洋诸国番商和贡使,成为进出人数最多的一个外贸驿馆。1522年(明嘉靖元年),同时取消浙江、福建二市舶司,只保留广东市舶司。这样到西关“怀远驿”的外商日益增多,对外贸易呈现一派繁忙景象。[9]

广州西关的建筑是航海历史文化的骄傲,商业骑楼建筑和沙面建筑群,洋溢着浓郁的欧陆风情,令人赏心悦目。[10]西关有着独特的港口地理环境和漫长的航海历史积淀,经济繁荣、商贸发达的历史为西关文化产业的形成、灿烂的东西方融合的文明营造,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国际航运中心需要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广州西关正是东西方文明的历史积淀。

四、打造航海文化特色的广州世界文化名城

(一)弘扬航海文化

我国内容丰富且内涵深厚的航海历史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极具价值的现实意义,比如“勇于开拓,和平友好”的郑和精神、“拯危救难,安全航海”的妈祖精神、“一往无前,舍身传法”的鉴真精神等等,[11]妈祖精神和祈求平安的南海神庙文化是南粤航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财富都值得去进一步发扬光大。而对于航海历史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应该以科学的眼光予以区别和剔除,撷取积极向上的元素,注入时代新内涵,使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西方航海历史文化中哥伦布、麦哲伦诸人的航海,主观上是想找黄金、殖民地,但客观上有一种科学精神作为支撑。如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往西走也能到达中国、印度。因此,他以区区90人、3条小帆船,在波诡云谲的大西洋上漂泊数月之久,随时都面临生命危险,但没有丧失信心和勇气,最终他成功了,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人类大航海时代

1745年9月12日,一艘命名为“哥德堡”号的瑞典商船满载着从中国广州运回的茶叶瓷器、香料等商品,在离哥德堡港口只有900米的近海沉没; 261年后,“哥德堡”号的复制木帆船再次驶入广州。省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隆重的接待。虽然时空不同但“哥德堡”号对于中瑞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于国际航运中心需要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核心表演,扬帆、搏击海浪和水上表演等,展现了世界文化名城需要的优秀航海文化的历史底蕴。

(二)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文化的功能在于保障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就是广州市居民积聚、生息、繁衍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历史文化名城既是该城特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同其他文化相互交流的一个中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没有界限的。一种文化的特色愈是鲜明,魅力愈是强劲,它的辐射范围就越广大。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说,衡量世界文化名城的指标很多,包括具备著名的文化机构、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场所等等。以这些指标衡量,广州有潜力跻身世界文化名城行列。

广州迈出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第一步,实际上就是如何保护和彰显由于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城市文化个性。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对外贸易名城,也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唯一的历久不衰的港市。包括百越文化、中原文化、西方文化等在内的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以航海文化为特质的务实、包容、开放、进取的广府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荔湾区,存有大量的西关民居、石板巷,成为支撑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一旦失去了这些历史街区的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岭南优秀航海文化资源,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底蕴。

广州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有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经验等优势条件,完全有条件跻身国际性世界文化名城之列。在现阶段广州城市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对文化空间的保育,转变城市文化建设观念,明确城市文化建设目标。潜移默化培养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现代公民意识,重视对城市“文化空间”的保育,重新塑造和阐释城市文化景观。提高城市建设中与百姓日常生活贴近的文化设施的品味,建设一个亲民的世界文化名城。

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教授李欧梵表示,广州打造文化名城一定要国际化。广州是中外文化荟萃之地,西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里汇聚,并向内地扩散,成为中华大地风气之先的“南风窗”。广州要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粹,精心培育国际化的现代时尚都市文化。广州还要延续亚运城市品牌效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12]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著名港口和商贸中心,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这就是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需要的航海文化特色。

五、结束语

1850年左右,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南粤航海文化有一千年的辉煌。广州其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当代海洋文明的内涵一脉相承。建立广州世界文化名城要继承波罗诞庙会、黄埔古村港口历史建筑和西关东西方融合文明的文化底蕴。还要发扬中华航海文化“拯危救难与安全航海”的妈祖精神,也要学习西方哥伦布开创先河的探索精神。发挥航海文化的思想渗透和精神愉悦功能,并不断提升南粤航海文化的时代内涵,形成对南粤航海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和价值观。

广州要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精心培育城市之魂,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广州要加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保护力度,挖掘、保护“千年商都”航海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当前,特别是要借亚运成功举办的契机,持续放大后续效应,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塑造现代都市文化形象,推动城市文化传播,扩大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扎扎实实地向着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

【注释】

[1]如何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N].广州日报,2009-07-27.

[2]庄崚.率先打造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N].广州日报,2010-05-25.

[3]广州市政府.广州港口与航运“十二五”发展规划[R],2010-09.

[4]叶显恩,周兆晴.广东航运业的近代化[J].SOUTH CHINA REVIEW,2008(11): 90-96.

[5]冯沛祖.广州风物[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 439-447.

[6]广州华侨研究会.凤浦古今——古黄埔港寻踪[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10-13.

[7]杨宏烈,肖佑兴.论广州黄埔古村商埠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J].中国名城,2010 (9): 21-24.

[8]杨宏烈,肖佑兴.广州黄埔古村商埠文化特色旅游规划构想[J].热带地理,2010(4): 445-448.

[9]何薇.略论西关在广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7-22.

[10]吴庆洲.广州建筑[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 112.

[11]潘仁善.航海文化教育在航运人才培养中的地位[J].中国水运,2009(7): 56-57.

[12]温朝霞,孙宁华.对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2): 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