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研究成果

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州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及发展对策研究广州市社科院课题组[1]一、世界文化名城的概念内涵与类型(一)世界文化名城的概念内涵迄今为止,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世界文化名城的定义、内涵、特征,远没有形成共识。在我国,与“世界文化名城”最为密切相关的名词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是近现代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

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研究成果

广州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及发展对策研究

广州市社科院课题组[1]

一、世界文化名城的概念内涵与类型

(一)世界文化名城的概念内涵

迄今为止,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世界文化名城的定义、内涵、特征,远没有形成共识。即是说,世界文化名城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但是,巴黎伦敦纽约雅典维也纳、柏林、罗马洛杉矶等城市确实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城。

在我国,与“世界文化名城”最为密切相关的名词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0座。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力有限,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我们认为,世界文化名城是比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高层次的名城。而且,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大不同的是世界文化名城强调的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存,还包括现代文化的发展,强调的不仅是文化的保护传承,还包括文化的开发利用、交流创新。

因此,世界文化名城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力、聚集力,在文化保存或文化产业发展等某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二)世界文化名城的标准类型

判断世界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准:(1)历史或现代文化资源丰富;(2)拥有全球知名的文化服务设施;(3)优秀文化人才高度集中,文化创新能力突出; (4)文化产业高度发达,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众多;(5)全球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6)市民文化素养普遍较高。

衡量世界文化名城的具体指标:(1)国内外知名历史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2)国内外知名文化服务设施的数量、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3)国内外知名文化人才的数量、文化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例; (4)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区位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文化产品出口创汇收入占全市出口创汇收入比重、文化消费占城市居民消费的比重等);(5)文化旅游发展状况(文化旅游游客数量、境外游客数量,文化旅游游客的数量及占全部游客的比重)等等。

正如“世界城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一样,世界文化名城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根据城市历史悠久的程度划分为:传统文化型世界文化名城(巴黎、开罗、维也纳等)、现代文化型世界文化名城(纽约、洛杉矶、新加坡香港);按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划分为影响到全球的全球性世界文化名城、主要影响到所在洲的洲际性世界文化名城、主要影响到周边国家的区域性世界文化名城;按照城市文化资源的多样性程度,可以划分为综合型世界文化名城、特色型世界文化名城等等。

二、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资源条件

(一)深厚的历史基础

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广州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广州作为岭南行政中枢,肇于秦而奠基于南越。自建城以来,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00多年的中心地位从未更改或迁移。宋元时期,广州已有“城外番汉数万家”、“广州富庶天下闻”之语。当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是“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个城的船只多”。阿拉伯游历家伊本·白图泰也认为,广州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市容优美,为世界各大城所不及”。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在传统文化方面保持了稳定的传承和延续性。至今仍留有镇海楼、五仙观、南越王墓、陈家祠、西来初地、六榕寺、光孝寺、怀圣寺、石室、沙面西式建筑群等名胜古迹。广东音乐、岭南画派、骑楼建筑、西关大屋、粤语粤菜粤剧、广绣、广彩、牙雕、玉雕木雕等,彰显出独特的城市文化气质。

广州是千年商贸之都。自秦汉以来就有“金山林海,天子南库”之誉。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番禺(广州)列为当时全国的九大都会之一。隋唐时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始发港。明清以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第一港和全国主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末清初,唯广州一口通外,独揽全国对外贸易大权。清代广州设立著名的十三行,贸易垄断长达83年,广州得以空前繁荣。1850年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堪称世界级的大城市。开放的海洋文明造就广州文化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既是一种商业的、平民的文化,也具有开放的、多元的、包容的、先锋的文化特质。既保持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也兼具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多样性。

广州是近现代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得地利之便,领风气之先。近现代广州是西学东渐的冲要之地,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第一家西式医院、第一家民族工业、第一家西式学馆等国外的新生事物大都从广州登陆再传播到内地,新思想、新文化层出不穷。黄埔军校引发中国军事观念的全面变革,毛泽东在此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独秀在此阐发自由革命思想,孙中山在此创建广东大学,吸引了大批博学俊逸之才。各种西式报纸杂志也纷纷涌现。一时全国瞩目,风云激荡。由此,广州也成为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两次鸦片战争、孙中山建立革命政府、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广州起义北伐战争等几乎近代史上所有重大事件都与广州有关。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开拓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音乐人。《情满珠江》等影视作品风靡全国。《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率先成为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报业集团,随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应运而生。《南方周末》、《南风窗》、《新周刊》等一批新锐媒体享有全国性的知名度和舆论影响力。其中,《南方周末》曾荣获“2003艾菲广告实效奖”,是第一个获得国际营销大奖的中国报纸。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南方周末》以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周报第一名。2011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4家报纸入围,品牌价值合计270.91亿元,而广州日报则以99.36亿元高居全国纸质媒体的第一名。

广州是我国海外华侨分布最多最广的大城市。广东人自古就有下南洋的传统。随着中外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广州人的足迹很早就散布世界各地,并定居下来。据统计,全市有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135万人。其中华侨、外籍华人52万人,分布在5大洲116个国家和地区。粤语、粤菜、粤剧等也随着历代广东人向世界各地的流动而流布于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特别是粤语,已在海外华埠通行了近百年。1986年进行的一项消费者调查显示,旧金山的华裔家庭讲粤语的接近70%,讲普通话的仅占19%。在加拿大,当地的华语报纸、电台、电视台,基本都使用广东话。庞大的海外华人网络和海外粤语媒体所构筑的粤语文化圈,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机会和资源。

(二)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广州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719.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87%,高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在创意企业数量、就业人数、营业收入等方面,排名全国第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

文化品牌逐步形成。广州市已经形成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原创动力、漫友文化传播机构、珠江钢琴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和价值品牌。

文化会展业成为亮点。自1957年开始的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其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一展”。以广交会为先导,广州还陆续引进了中国国际漫画节、声响亚洲(广州)文化节、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设计周、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文化盛事,并定期举办广博会、留交会、国际物流节、国际汽车展等大型知名展会。连续举办三届的广州国际设计周已成为国内设计界的“金字招牌”。广州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国际纪录片大会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享有交易功能的纪录片盛会,每年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参与,为中国建立了专业纪录片国际交易平台。

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广州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兴建了一批规模大、层次高、代表城市形象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如星海音乐厅、广州大剧院、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美术馆、广东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馆、红线女艺术中心等。其中,广州大剧院是与国家大剧院、上海歌剧院并列的国家级大剧院。广东科学中心是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科普教育场馆。正在建设的还有广州新图书馆、广州电视台新址、广州市宣传文化设施、广州报业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项目。特别是围绕广州城市新轴线,从北到南设计并建造了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省博物馆、广州新电视塔、海心沙广场等城市地标和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展示了广州现代、美丽、人文和谐的新都市形象。

(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社会保障。广州是一个多元化的平民社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安定,现代化水平较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保持连续稳定高速增长。2010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在全国位居第三;人均GDP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二,高于上海、北京、天津等,仅次于香港。第三产业产值超过GDP总值的60%,在全国大城市中排第二位。福布斯2010年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广州位居第一。2010年广州的经济总量达到全国的2.5%,经济影响力辐射全国。

交通便捷。广州是全国最大的空港和海港之一,也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发达,已形成了辐射东南亚、连通世界各地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新白云国际机场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枢纽航空港。对内,广州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铁线路四通八达,连接珠三角各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也在近期规划与实施当中。

资讯科技发达。广州是中国因特网三大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也是全国宽带互联网出口带宽最大的省会城市。在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等基础指标方面,广州与国内外发达城市处于相当甚至部分领先的水平。“无线城市”建设也走在前列,截至2009年11月,3G信号覆盖广州市区95%以上。在2010年亚运会召开之前,广州市实现无线宽带接入覆盖全城所有亚运场所及公共活动场所的目标,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线城市框架

教育实力雄厚。广州拥有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63所,相当于广东省的三分之二,并集中了广东省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77%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开发机构和全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年专利申请量连续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已成为“人才广交会”,吸引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三、广州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

广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名列中国大陆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第三位的国家中心城市,拥有丰富且颇具特色的历史及当代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本地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对外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文化品牌日渐增多,因而,文化建设条件优越,基础扎实。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宏伟目标。但是,广州与世界文化名城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世界文化名城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一)与发达国家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

1.文化影响力方面的差距

世界文化名城普遍个性鲜明,文化开放进取,文化包容性很强,文化影响力巨大。

以法国巴黎为例,其是世界上四大“全球城市”之一、国际知名的文化城市,有“艺术之都”的美誉,是全球文化人士心中的“圣地”,一直引领全球艺术、文化、时尚的潮流。每年来自全世界的无数游客到访。2006年巴黎圣母院、圣心大教堂等世界文化遗产接待游客分别达到1365万和1050万,远远超过同期我国故宫博物院的833万。2010年巴黎接待的外国游客高达2800万人次。

再以美国洛杉矶为例,其号称“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城市”。与包括纽约在内的其他城市相比,洛杉矶拥有更多剧院,而且每年出产高达1500场戏剧。洛杉矶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影视音乐制作基地——好莱坞,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影之都”。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拥有世界顶级的娱乐产业和奢侈品牌,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洛杉矶爱乐乐团已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管弦乐队之一。加州艺术剧院以最时兴的艺术技巧为特色。罗伊斯大厅是全美国最大的音乐厅之一,它不仅因其内部完美无瑕的装潢和纤毫毕现的声效而享誉全球,而且也因出产杰出的艺术家而蜚声海内外。洛杉矶有14所地方大学开设艺术及设计的高级课程,培育了大量文化创意的专业人才。洛杉矶拥有美国第二大艺术社区,其画廊数量超过150家。洛杉矶的文化影响力,透过其生产制作的影视音乐传播到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再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例,其是欧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和旅游城市之一、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拥有非常丰富的音乐遗产和一流的交响乐演出团队与大师。维也纳的高雅音乐文化影响力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广州而言,目前的文化影响力还非常有限,其中改革开放文化在国内较有影响力,岭南文化在广东省、东南亚部分国家较有影响力,商贸文化在世界部分国家有影响力。

根据《中国城市“国际影响力指数”积分办法》,评价一个城市的国际文化影响力指标共有14个: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外国知名人士到访本城市,本城市大学、科研机构接受外国留学生,本城市举办国际性文艺、体育、学术活动,本城市馆藏文物出国展览,本城市自然文化遗产入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世界地质公园出入境旅游人数,居住在本城市居民获得诺贝尔奖金,住所在本城市的居民或机构获得联合国、外国政府奖励,住所在本城市的居民或机构获得国际性奖励,本城市文艺、体育团体出国演出、参赛,广州市华人华侨的侨领、政府高官、杰出人物,以广州市特殊文化符号在海外设立教育培训机构,原籍广州市海外华人华侨数量。

统计分析表明,广州城市国际文化影响力得分主要来源于华侨名人及数量,加上出入境人数规模较大,三项指标累计得分占广州城市国际文化影响力总得分的80%以上。其他单项指标得分低,是广州城市国际文化影响力的短板。由此可见,广州的文化影响力还不够大,目前主要局限在个别领域,但也正是由于短板众多,从而使得未来的上升空间巨大。

2.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差距

世界文化名城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英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典范。英国政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文化、媒体与体育部。英国地方政府是在中央政府和“英格兰遗产”的监督下,由地方官员和有关规划单位担负核准开发规划、审批历史建筑物及为博物馆变更申请、为维修遗迹提供维修经费等事宜。为了保证文化遗产管理的科学性,许多地方政府和规划单位还设有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队伍。民间组织在英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一般由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士和热心人组成,负责文化遗产的维护和咨询工作。民间组织的经费一部分来自文化、媒体与体育部“遗产补助基金”的支持,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经营所得,还有一部分来自彩票收入。英国最大的民间遗产保护组织是“国家信托”,1907年议会特别法令授权它作为唯一的私人机构,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具有特殊的法律责任从事建筑与优美环境的保护工作,通过遗产、捐赠、会员费、税收减免和经营来取得资金。通过彩票筹措文物保护经费,也是英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伦敦保护历史古建的基本方法,是为已注册的建筑提供法律保护。法律要求英国遗产局对那些具有特殊兴趣(或由于其建筑价值,或由于其与历史的联系)的建筑做出鉴定。伦敦所有最著名的建筑,如圣保罗教堂、西密斯特宫、大英博物馆等,与其他数以千计的不太知名的建筑一起被注册为文物保护单位。

伦敦另一个基本做法是让地方议会建立“保护区”,对有着特殊历史风格的街道、公园和社区进行保护。根据法规规定,保护区建筑无论是已注册的还是未经注册的,凡是影响建筑外观的任何形式的改造,都是不允许的。

美国虽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却相当重视,国家立法规定,拆除有2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就要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审批。除了国家的重视,全国更有众多的基金会、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城市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为政府提供有力帮助。

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大都市,既拥有悠久的历史,又拥有发达的经济,广州是其中的一个,这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卓有成效的手段方法而言,广州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改善的地方。主要问题是仅重视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法定文化遗产的保护,大量没有被“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则不受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发展、城市更新,使得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曾经密布广州老城区的骑楼街已所剩无几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3.文化遗产再利用方面的差距

文化已被视为一种经济手段,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复兴旧城经济,缓解全球化过程中因经济结构转型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而此间,文化遗产的“活化”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并重已成为普遍的共识,“合理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博物馆式”的保护则局限在越来越少的文化遗产。

在美国,纽约的苏荷区(SOHO)是文化遗产再利用的典型。在19世纪后半期,苏荷是纽约工业区之一,遗存有50多幢独特精致的铸铁工艺构件,建筑物是小工厂或仓库。二战后,纽约制造业衰落,苏荷的工厂大批关闭或外迁,许多房屋空置破败。这些空置的房屋由于空间高大,房租低廉,吸引了大批艺术家。按当时规定,工业建筑不能改为民用,所以这些艺术家只对厂房做了低调改造。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苏荷地区所有老建筑都为艺术家占用。这一地区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艺术区之一。

在欧洲,在“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的政策推动下,许多严重衰落的老工业城市,如英国的格拉斯哥、利物浦、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等,通过文化遗产再利用,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具体的做法是将旧工厂、旧仓库、旧民居、旧交通设施、旧街区等再利用为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剧院、观光旅游点以及兴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举办文化庆典活动。典型例子是西班牙毕尔堡的古根汉姆美术馆,其前身是造船厂、集装箱收发区和化工高炉区,后来经美国建筑师Gehry设计改造为美术馆,开幕后,大量游客为该地区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市容焕然一新,毕尔堡也由默默无名的地方城市转变为欧洲重要文化据点。闻名世界的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则是利用发电厂改建而成。

相对来说,广州在文化遗产再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文化遗产,要么采取的是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要么放任其自生自灭、无人问津或被人为损毁,尤其是那些从传统文化保护角度来看文化价值有限的产业遗产等。

4.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差距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消费主义的盛行,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密切,文化产业正成为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普遍发达,文化产业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以伦敦为例,其文化创意产业每年产值达210亿英镑,成为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预计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其创意产业产值会达到300亿英镑,将超过金融服务业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

巴黎的文化产业类型众多,主要包括电影、录影、电视、广播、音乐、书籍、出版、印刷等核心行业以及高级成衣、皮革、家具、香水、化妆品、旅游、葡萄酒等相关行业,这些行业在全球都有很高的声誉,其中相当部分产品是经济附加值很高的“奢侈品”。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

纽约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更为引人注目:有2000家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出版发行4种日报、2000多种周报和月报,拥有几百家国家级杂志出版社,美国排名前10位的消费类杂志中有6家总部设在该市,美国18%的出版产业从业人员工作居住在纽约市;拥有80多种有线新闻服务、4个国家级电视网总部、至少25家有线电视公司集中在纽约市;美国排名前5名的音乐录音制作公司中有三家总部设在纽约市;全球大多数著名的媒体集团大都在纽约有分公司,其中不少是以纽约为公司总部,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维亚康姆、国家广播公司、纽约时报集团等。

洛杉矶的文化产业也非常发达,好莱坞电影、《洛杉矶时报》、环球影城、迪斯尼乐园等知名文化品牌影响全球,是世界著名的电影、电视中心、艺术之都,其中,好莱坞每年就贡献了超过300亿美元产值,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奠定了洛杉矶国际声誉和全球地位。

柏林被公认是新时代的艺术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柏林拥有规模庞大的画廊业,有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岛,几乎全年都有文化节,包括两年一度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相比之下,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快速发展阶段。广州虽然在新闻出版、印刷、网游动漫、产业设计、广告、文化会展等行业发展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从全球来看,优势并不够突出,在文化产业的规模、聚合与辐射能力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文化名城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

5.文化人才队伍方面的差距

世界文化名城必然拥有世界级的文化大师,优秀文化人才高度汇聚。

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人才占所有就业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2003年,法国文化产业部门吸收就业人口250000人,企业19500家,其中45%集中在巴黎。

高校是城市中文化最先进的部分之一,是最具有创新意识的群体。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其文化的繁荣程度,而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基础力量和文化支撑点就是本地的高校资源。世界文化名城一般都有国际知名的高校。比如,伦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皇家舞蹈学校、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商学院等是英国的著名院校。纽约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巴黎拥有众多世界著名大学,其中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柏林的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洛杉矶拥有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著名高校,是全美乃至全世界著名高等教育中心之一。这些知名的高校聚集了大量世界知名的学者和文化大师,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远,特别是通过文化人,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相比之下,广州虽然也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综合性大学或专业艺术学府,但由于本地缺乏文化生长的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一流的文化人才、超一流的文化大师过少。

6.文化环境方面的差距

世界文化名城都高度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并有享誉世界的文化旗舰设施,密集分布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拥有广大热爱文化的市民,城市文化氛围非常浓郁。

伦敦市2003年2月公布了《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提出文化战略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reativity and culture)”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www.xing528.com)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集中了英国和世界各国的大量古代文物。伦敦还有著名的科学博物馆、国家画廊、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宫、海德公园、格林尼治山等文化设施及文化遗产。伦敦人口约719万,共有395家公共图书馆以及数不胜数的各种专业性图书馆,伦敦还有至少1000个剧场,在伦敦可以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艺术和娱乐表演,如歌剧、音乐剧、古典音乐、摇滚、爵士乐等。

面对美国全球性的“文化入侵”,纽约取代巴黎成为世界新的文化中心的时代背景,巴黎制定了法国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即在充分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的魅力,并赋予它们21世纪新的活力。

巴黎不仅拥有巴黎圣母院、罗浮宫、埃菲尔铁塔、乔治·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等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佩广场等地,许多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巴黎的最大魅力来自于其浓郁的文化氛围。

纽约市政府并没有专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但作为主管文化的政府部门——纽约文化事务部提出的目标是“促进和保持纽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经济活力的贡献度”。政府并不提出文化发展要达到何种高度,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持目前繁荣的景象,让普通市民享受到这种景气的成果。纽约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文化设施,如百老汇、林肯艺术表演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但更多的是一般性的文化设施。2005年纽约市有博物馆360座,图书馆1279座,戏剧制作体1287个。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共有分馆达80多个。这四大门类中,只有数量最少的电影院是纯商业性的;图书馆、博物馆完全是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或为政府拨款或为私人基金会及个人赞助;戏剧中少数是商业的,多数也是非营利性的,商业的百老汇现在有35个剧场,现在全市每天晚上平均有上百个卖票的正规舞台演出,就是说2/3是非赢利的,这还不包括数量众多的不卖票不登广告的社区和学校的业余演出。

巴黎、伦敦、纽约等世界文化名城种类多样且无所不在的公共文化设施铸造了无数高文化素养的市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人才,造就了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

相对来说,广州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书店、影院、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数量、质量及其布局上与世界文化名城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各类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率相对较低。比如,广州63.3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共14座)、艺术表演场馆只有23个。由于没有充足的、高质量、低成本、均等化、高密度分布的公共文化设施,因而难以培育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无法形塑出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

(二)与国内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

广州不但与国外世界文化名城有很大差距,与国内世界文化名城也有一定差距。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20强为:北京、南京、上海、台北、香港、西安、杭州、广州、沈阳、苏州、成都、武汉、澳门、大连、青岛、重庆、绍兴、天津、厦门、深圳。广州仅排名第8,在大陆地区落后于北京、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五个城市。这里的“文化竞争力”涵盖了教育实力,科技创新水平,文化及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影响力,文化氛围,公民总体素质和公民意识,城市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是文化名城的主要体现。虽然,广州与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市文化实力可能在伯仲之间,但是,广州与北京文化实力的差距却很明显。广州与北京文化实力的差距还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化的影响力、文化遗产的数量、等级、优秀文化人才的数量、文化氛围、文化基础设施等,比如,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六处,广州则为空白。

(三)小结

正如时任广州市市委书记张广宁同志指出,“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文明,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形成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现代城市人文精神,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名城”。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广州与北京等国内世界文化名城还存在一定差距,与纽约、巴黎、伦敦等发达国家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则更大。下表1是中国学者对全球六大国际都市文化实力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北京这样我国文化实力最强的城市,与纽约、巴黎、伦敦等世界文化名城还有很大差距,况不论广州。

表1 全球六大国际都市文化实力比较

资料来源:庄德林等.全球六大国际都市软实力比较研究.人文地理,2010(6): 73-78.

下表2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发布的全球城市指数排名。此项排名的研究是在5个领域: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积累及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的。从该下表可以看出,广州的“文化体验”相比伦敦、巴黎、纽约、北京等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很大差距。

表2 国际大都市排名

资料来源: http://www. foreignpolicy.com/

下表3是广州与伦敦、纽约、巴黎等发达国家世界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与文化基础设施的比较,可以看出,广州与它们的差距非常大。

表3 文化遗产及文化基础设施比较

表4 广州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差距

(续上表)

(续上表)

四、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思路与目标

(一)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基本思路

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为指导,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依托广州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未来,超前规划,构建适合时代需要的文化政策与体制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以市民参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城市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与有序开发,促动文化资源产品化,文化产品品牌化,文化品牌国际化,打造世界级的文化精品、文化地标、文化事件,引进和培育世界级的文化大师,增强广州在世界文化舞台的话语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营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最终将广州发展成为以商贸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并以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以国际商贸中心的城市的建设促进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

(二)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

近期(2011—2020年)目标:打造成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辐射力、影响力较大的世界文化名城。

中远期(2021—2030年)目标:打造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位居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前沿、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品和服务辐射全球、文化品牌影响力巨大、优秀文化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软实力突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科学发展、世界一流的文化贸易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成为全球性世界文化名城。

五、对策建议

(一)树立文化立市理念,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后工业社会,文化不但抚慰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素质、增进社会和谐,而且还可以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张广宁同志指出“一个城市能不能走得更远,既要靠硬实力,更要靠软实力,城市最终以文化论输赢”。因此,广州应树立文化立市理念、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为此,要全面审视过往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一揽子文化政策,在文化领域大胆改革创新,加强金融、税收、规划、土地等方面对文化领域的支持,为文化建设提供巨大动力和活力。并着力于通过文化创新工程、文化品牌工程、旗舰项目工程、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民生工程等,努力将广州建设成为具有深厚历史内涵、浓郁地域特色、强烈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品格、高度创新精神、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世界文化名城。

(二)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擦亮广州历史文化品牌

作为一个建城长达2000多年、享有“千年商都”盛誉的古城,文化遗产是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条件和宝贵财富。广州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振兴,重新擦亮广州历史文化品牌,其中重点是商贸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例如十三行、恩宁路、一德路等历史街区,骑楼、西关大屋、东山别墅等特色建筑,南越国公署遗址、陈家祠等文物古迹,珠江后航道近现代工业遗产,光孝寺、石室、光塔等宗教名胜以及商业“老字号”品牌、粤剧、粤曲等。主要措施是在城市建设发展、更新改造中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尽可能避免在老城区中大拆大建,尽可能保持老城区固有的肌理格局和生活气息;扶持粤剧、粤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并鼓励它们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促进其走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加强对旧建筑、旧设施(包括工业旧建筑、民居旧建筑等)的再利用,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经济效益。

因应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需要,广州应特别加强商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商业文化资源的整合,将商贸文化作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中之重予以打造。

同时,广州还应加快推动“南越国公署遗址”、“海上丝绸之路”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早日填补广州这一方面的空白。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经济融合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广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广州应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要结合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当前要特别关注新兴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顺应发展大趋势,抢占创新、创意为内涵的战略制高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争取在文化创意、传媒、动漫游戏、会展等新兴产业形成明显优势。互联网、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应根据城市发展优势,重点发展新媒体产业,使广州不仅成为华南地区传统媒体中心,而且是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文化中心。要在区域发展的总格局中发挥龙头作用,对周边产业形成强大的拉动效应,使区域内城市群的资源优势,包括投资、人力资源、消费市场、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尤其在产业链、供应链和增殖链上形成互动、互补的协作关系,最终形成一个以广州为核心的、共生共存的文化产业发展群。

(四)积极推进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化政策与城市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产业、文化设施的发展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巨大动力。

对于广州而言,基于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的主要方法是:一是在老城区设立结合艺术、休闲、商业等功能、群落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特区。其主要目的是: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活化城市特定地区,为居民及游客提供艺术活动,为艺术家提供就业与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二是要开发和建设体现文化名城的文博设施。文博设施的建设发展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博物馆为例,由于其肩负着社会教育、展示与公众参与的功能,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西方国家将博物馆建设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许多城市都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博物馆广场”。广州要扩大和充实博物馆网络,建成一批能充分反映当地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的专题博物馆,引导和帮助社会力量兴办自然、科技类的专门行业博物馆,鼓励有一定收藏的个人建立私人专题博物馆。政府对于社会上兴办的博物馆应给予一定的税收、补贴和营销推广上的支持。

三是要加强产业遗产的开发利用。随着近年来广州“三旧”改造的大力推进,广州可将产业遗产改造为美术馆、画廊、艺术村、景观公园、创意产业园等,同时,要重点加强商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以促进城市更新,如以老城区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特色商业网点的改造更新,推动商业旅游发展,从而既顺应了城市更新转型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广州的文化建设。

(五)大力打造旗舰型文化项目

城市正在作为商品进行包装和推销,以创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营销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方面,包括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举办各种大型的体育、文化盛会和各种重要的商务会议。因此,旗舰型文化项目对于城市形象的营销、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广州来说,应着力打造以下方面的旗舰型文化项目:

一是着力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彰显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广州近年来着力打造了多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如位于珠江新城的广州新图书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但是,一方面这些标志性文化设施还远远不够,广州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建设更多标志性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广州还需要建设更多更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二是着力建设标志性文化街区。广州要以历史街区、文化机构、文化企业聚集的街区为重点,打造出具有较大规模的标志性文化街区。标志性文化街区的形成,不但有利于在城市中形塑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而且可以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有利于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其中的重点是沙面、十三行、恩宁路、荔枝湾等。

三是着力打造重大文化节事活动。重大文化节事活动往往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相连,成为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和地位的重要载体,推动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外,法国戛纳、意大利威尼斯的电影节,巴西圣保罗的狂欢节,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美国的奥斯卡电影金像奖评选,奥地利维也纳的音乐节等等。在国内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上海音乐节、大连时装节、潍坊国际风筝节、南宁的民歌节等等,已经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名片。

广州应重点办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羊城国际粤剧节、广州民俗文化节、声响亚洲文化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国际童声合唱节、羊城书展等优势品牌活动,并与国家文化机构合作,争取举办更多高层次国际性艺术活动。对于老行业、老字号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注入新的内涵、采用新的营销方式,使之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要改进品牌宣传策略,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战略重点,壮大传媒总体实力,形成与世界文化名城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

(六)加强城市营销,增强广州文化影响力

开展城市营销是现代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广州要快速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必须加大和改善城市营销活动。首先,要根据城市特点优化城市营销方式。根据欧洲城市联盟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营销经常运用的主要有7种模式,按使用频率排序最高的是贸易展会,此后依次是商务论坛、媒体宣传、文化和体育活动、网络宣传、定向直接推广、国际会议等,广州应尽量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并根据城市特点和优势选择最适于自身的营销方式组合。其次,要完善城市营销的组织机制。城市营销的成效与城市围绕此项工作所设计安排的组织机制紧密相关,从先进国家的经验看,不少城市都采取了多个城市公共部门共同分担营销工作,但以市长办公室作为执行城市营销的最终负责部门的组织机制。今后,就广州的实际而言,城市主要领导者要直接领导和参与城市营销,以有效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要尽量多地依赖民营独立机构策划和实施城市营销,并通过跨区域乃至跨境合作机制来推动城市营销。再次,要强化城市营销的资源配置。在城市营销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投入保障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纽约一年的营销总开支达到30亿美元以上。因此,一方面,广州在政府财政年度支出预算中应给予城市营销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要形成合理的资金增长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注意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要善于利用城市文化旅游、贸易会展和其他重大项目和对外交流活动。

(七)加强体制创新,培育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环境

正如国际知名学者佛罗里达指出,创新型城市应具备3T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由此说明了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既不能妄自菲薄,又要开放包容。只有开放包容文化才能强大,才能培育出多样性的文化,才能吸引国内外的文化人才,才能培育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而形塑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关键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决策者的开放程度。

广州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在国内各城市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创新,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要逐步放宽文化管制,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建设发展环境,尽可能淡化意识形态对文化创作、文化生产的桎梏。

二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文化领域的假冒伪劣和违法经营等行为。

三是要探讨财税制度的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以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在文化领域的投资,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是要创新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鼓励民间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介入到文化遗产的管理、开发、利用当中,为民间人士参与到文化建设事业提供渠道。

(八)努力培育市民文化意识,加强城市文化氛围建设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与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市民是现今世界文化名城的普遍特征。为此,广州不但要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养。

其中关键是政府要加大文化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直接面向普通市民,其建设发展有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形成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是落实“文化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比如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在纽约市内有85个分馆,免费服务广大市民,成为“知识和美的象征”。广州已经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财政实力雄厚,资金的短缺不能再成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匮乏的借口。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应密布于广州的每一个角落,形成完善的公益性、普惠性的文化设施网络,为市民大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注释】

[1]课题组成员:曾德雄、尹涛、谢涤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