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陕北产业结构
一、陕西省和陕北产业结构现状梳理
(一)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
“结构”一词的含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分布状况。20世纪40年代,人们将“结构”概念运用在经济领域中,并开始用“产业结构”这一概念分析经济问题。目前普遍认为,产业结构从广义来讲,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其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3]。我们在本书中对产业结构的应用限于后一种理解,即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与结合状况。
国家经济在经历了1995年之后的“三起三落”,我国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高,总量增长下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速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呈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性。从表1—3可以看出,从1995—2004年,陕西省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呈现出较大幅度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22.7%下降到2004年的13.7%;而第二产业提高的幅度却并不大;第三产业1995—2002年有一个上升,从2002年以后相对构成下降,呈现出倒V型分布。产业劳动力构成与产业产值构成相比较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劳动力构成在1978—2004年时期下降幅度较大,但下降速率较慢,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没有明显的升降,从1978年的17.9%到2004年的17.2%这27年时间里变化很小。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所占比重过高,从事第一产业人数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发展较缓慢等。
表1—3 陕西省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基本资料
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5》资料整理
(二)陕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思考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历来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指和以前相比产出的种类有所不同以及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赫立克和金德尔伯格指出,“增长意味着以更多的投入或更高的效率去获得更多的产出,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量分布的变化”[4]。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动则更多地强调经济发展。就榆林市而言,产业结构变动或产业结构高级化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依次由第一产业为中心向第二产业为中心,进而向第三产业为重心演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演变;产业结构由低效化向功利化进而向知识化演进[5]。文章循着这条主线,即通过对演进规律的深入把握,进而对演变规律进行测度,分析榆林市与经典理论的偏差,给出笔者的看法和政策建议。
(三)理论轨迹梳理
关于产业结构研究总是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高度优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优化和合理化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一般的研究大都是循着西欧国家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经验法则、库兹涅茨法则、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等研究方法;采用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动态比较费用论、佐贯利雄的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赤松要的雁行形态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笔者主要循前一条线来研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1.威廉·配第的研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认为其关键原因是产业结构的不同。1672年配第出版了《政治算术》一书,他通过考察不同国家国民收入变动情况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附加值高,商业又比工业附加值高。按现在的产业划分法,即工业比农业更有发展优势,这是因为农业投入产出比较收益递减,工业较农业收入多,附加价值大,而服务业由于投入小、产出高,比工业收入多,附加价值大。这一结论性断言在历史性地分析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时基本上是吻合的,是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也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2.克拉克法则
1940年,科林·克拉克发表了《经济进步的主要条件》一书。他在威廉·配第和魁奈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依据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通过对40多个国家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资料的比较和研究指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在农业占重要比重的发展阶段,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均收入更低,全社会的国民收入较少;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发展时期,制造业较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高,人均收入也高,促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全社会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人均国民收入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人均收入比农业和制造业高,促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商业和服务业转移,全社会国民收入增长加快,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这一最初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它阐明生产要素中劳动力配置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的规律性变化是从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转移。这一定理和他们的经验研究有助于我们研究不同区域和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由配第—克拉克定律高度概括的产业结构变动和人口分布规律,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形式。“怎么应对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应对的政策”[6]。
3.霍夫曼经验法则
霍夫曼在1931年他的著作《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对英国产业革命以来50年间(1880—1929年)20多个国家的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成长率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工业部门间特定的结构变化并具有一般规律性趋势,这一不同的成长率是由生产要素的相对数量、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资源的配置、技术进步以及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和消费者兴趣爱好等构成。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时,采用区域间产业贸易和资源配置来代替霍夫曼“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当地的国际贸易状况来研究。霍夫曼提出了工业化阶段的经验性理论,并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如资本品工业稳步上升、工业部门结构的主要转换点等;但“当时他按照75%这一数量标准进行划分,即属于资本品工业或消费品工业其生产值均必须占75%和75%以上,未达此数量界限的部门,其生产资本品的份额不能计入资本品业份额,影响了其理论的全面性与准确性”[7]。
4.库兹涅茨定理
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库兹涅茨收集了20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列出了三次产业与总量水平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他认为部门变化与总量变化互为关联,结构变化只有在被纳入总量框架中才能得到恰当的衡量;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总量增长过程,因为只有总量的高增长才会导致结构的高变换,所需的总量的变化大大限制内含的战略部门变化的可能性。进而库兹涅茨认为,不同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呈现出: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较快增长的结论。但对中国及分地区经济增长数据进行研究中发现,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产业增长速度不同,劳动力就业贡献率也不同。由于劳动生产率及三次产业在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要素配置向工业部门集中,反映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则体现为第二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增加,第一产业稳定在某一高度,第三产业比重有相对下降的趋势,这使得分地区数据研究中似乎出现了“库兹涅茨困境”[8]。在榆林市产业结构变动研究中有些地方与经验值之间有差异。
5.钱纳里与赛尔昆合著的标准结构模式(www.xing528.com)
钱纳里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果不对应,则说明该国经济结构发展中存在偏差。“这就为不同国家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是否正常提供了依据”[9]。这一经验性假说是否符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尤其是榆林市经济发展是否也符合这一经验性假说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在总结以上各种定理和假说的基础上,笔者试图通过对榆林市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试验点进行研究,以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当然,在转型经济时期,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和发展既有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也离不开政府的合理干预和积极参与;在以能源性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干预经济的欲望更加强烈,这既与能源本身关系国计民生这一特性有关,更与经济利益在不同层面分配给不同主体带来的收益不同息息相关。这使得榆林市产业结构演变与经验数据偏差较大,在分部门研究中,有些产业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处理好关系(尤其是税收比例分配上)。
(四)经验理论与榆林市产业结构变动的分析
1.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分析
从表1—4和表1—5可以看出,榆林市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4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基本上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第二产业在1990年确有着短暂和微小的下降趋势,第三产业1990年后产值构成上处于下降趋势,这与经验值不很符合。从劳动力三次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比较明显,但2002年后又有短暂的和小幅度的震荡,有待于以后历史期的进一步观察。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构成在上升,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力度显然不大,仅从1978年的4.9%左右上升到2004年的13.1%,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上升比较明显,但进入2000年以后这一势头趋缓。这一问题主要归结为榆林市工业是以能源型企业为主,第二产业内部相关产业培育不是很成功,尤其是就三次产业大范围来讲,除工业外的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力度不够所导致的。
表1—4 榆林市不同年份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
根据《榆林市统计年鉴2005》资料整理
表1—5 榆林市不同年份GDP产值构成以及不同年份人均生产总值
根据《榆林市统计年鉴2005》资料整理
2.根据“库兹涅茨定理”的分析
从表1—4、表1—5可以看出,榆林市1978年的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58.7%、20%、21.3%,人均生产总值为158元,农业占主导地位,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其经济发展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经历了两个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中国经济调整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到1990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43.6%、16.5%、39.9%,此时的人均生产总值为568元左右。从1978至1990年这一阶段,农业比重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第三产业由于轻工业发展需求迅速增加,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从76.19万增加到652.38万元,增加了8.56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210万元增加到713万元,增加了3.39倍,但比重相对下降了;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从71.94万元增加到269.78万元,增加了3.77倍。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更快,使得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期,而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也处于下降期,这一阶段与传统理论不符合,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一般是比重上升而不是比重下降。从1994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到2004年末为第二个阶段。第一产业产值从1400多万元增加到2590.56万元左右,增加了3.63倍,但相对比重从40%下降到14%,这得益于国家的农业政策倾斜和自然环境改善等积极因素的作用。第二产业从900多万元增加到1.15亿元左右,增加了12.77倍,比重从17%左右提高到62%,这主要是榆林市工业增长速度较高促成的。资源开发主要是1995年以后大规模开采,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工业企业也有了较快发展所促成的,却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是工业企业管理效率较高促成。相反,工业企业管理效率并不高,资源损耗很大,浪费也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也不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加以研究,提高管理水平,这在以后章节会进一步展开和细化。第三产业从800多万增加到4440万元左右,增加了5.5倍,但比重从经历了相对较高增长以后增长速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到2004年比重下降至24%。
将表1—4和表1—5结合起来看,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基本上合理,也基本上与经验值相符合。按钱纳里与赛尔昆合著的标准结构模式所揭示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果不对应,则说明该国经济结构发展中存在偏差),说明榆林市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之不对应,揭示了榆林市经济结构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偏差,即重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农业增长缓慢,服务业尤其落后这一事实。这一点在表1—5中有明显的反映。
总结以上讨论的内容,提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榆林市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而农业边际生产力下降;陕北地区耕地少,基本上是山地,实现产业化片区经营难度较大,这些限制性因素导致第一产业的产值持续下降。目前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需要发展特色农业,如杂粮种植,农业旅游,绿色产品等。在农产品产业链设计上应主要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一村一品”战略,村与村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易型产业链,对产业链节点企业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也很重要。同时,培育中介性服务组织,对信息、金融等相关配套企业应进一步加以培育。应遵循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建立有效的产业转换机制。建立经常性的劳动力存量资源转移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育知识性农业产业从业人员,即培育农产企业家、技术专家和新型农业劳动者,使更多的劳动力能比较顺利地从第一次产业转移到新的产业中去,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发展。
这种劳动力的转移要兼顾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大量的“农村精华”转移到其他行业,对农业发展很不利,农业无法靠“老弱病残”来实现良性生产和发展,农村需要的各类知识型人才应该继续留到农村,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以及培育农村创新型企业来实现这一转化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次产业的和谐发展。
第二,榆林市和延安市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其中工业所占比重较建筑业所占比重更高,建筑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工业所占比重较高主要是国际国内市场对资源需求强劲,煤、石油等资源有限、价格较高,这种发展对陕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产业尤其是煤炭石油开发及相关加工的制造业仍然是现阶段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发展力度搞深加工,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的有限性,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来说,应当培育与资源有关的相关产业,或者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发展。
第三,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来看,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只有将劳动力尽可能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就业最大化,第三产业是吸纳新增劳动力和转移劳动力的巨大“蓄水池”。陕北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并不能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吸纳力下降,其原因主要是1995年以来以能源为主的工业发展迅猛,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上升较快,吸纳较多劳动力,那么,第三产业在产值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方面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历史经验来看,第三产业在吸纳转移劳动力方面潜力很大,陕北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中服务业技术含量较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因此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劳动者的素质。榆林市和延安市第三产业企业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发展力度不够,已经对地区产业和第一次产业发展形成制约。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旅游等新兴行业目前发展尚不规范,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以旅游为例,来延安和榆林旅游的游客大都是一次性的,第二次或更多次来旅游的游客很少,这与当地的交通、咨询、信息产业有关,但最直接原因是旅游业本身吸引力较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这反映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三次产业带动作用有限,第三产业对第二次产业产生强制约将更加明显。应继续加大对交通、邮政、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对各种组织结构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探索出第三产业发展新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