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职定位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辨析

初职定位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辨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着逐一围绕初职定位、就业能力两个研究主题,分析对两者影响的因素是哪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二者的关系,即就业能力如何对初职定位产生影响。对初职定位,实际上是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第一步。

初职定位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辨析

初职定位就业能力的关系思考

尹小俊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就业/求职,成为个体融入社会,达到群体交往与承担家庭角色的有效连接,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他们踏入社会之后,这一点显得更加突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关注大学生就业群体,以心理预期、现实需求等多重维度剖析初职定位,并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与人口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重新阐释就业能力这一概念,而后重点探讨初职定位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影响就业能力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初职定位;就业能力;大学生求职

一、导言

“大学生就业”属于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相关部门也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不少志在解决大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专家学者也各抒己见,媒体报道则“高温不降”。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的解释也层出不穷,比如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变化、宏观产业结构、所学专业的影响、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涉及劳动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到底大学生初次求职面临怎样的处境,该如何去理解这些现象呢?

在本文中,首先分别围绕“初职定位”和“就业能力”两个核心概念来拓展分析思路,并以此为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即容纳了对初职定位的认知状态、就业时能力适应程度,阐明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分布。接着逐一围绕初职定位、就业能力两个研究主题,分析对两者影响的因素是哪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二者的关系,即就业能力如何对初职定位产生影响。

当然,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就业成为一个亟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劳动力就业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复杂问题,从宏观层面分析,诸如就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水平、就业市场化等影响了就业的实现程度,同时对不同的社会阶层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包括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人员等。在大学不断扩招和高校合并的浪潮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并逐渐在理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成为新的关注点,就业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极大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在不同时期,大学生就业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大学毕业生采用以行政手段为基础的统包统分就业分配方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增大,实现合理流动和自主选择职业,说明市场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转变。在就业方式转变的初始阶段,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这种初期特征使得当时的大学生就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就业市场的规范和时间、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业收入差异、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家长对就业的认识程度、户籍制度、就业协议、就业需求促进政策、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等。社会性资源在社会位置上的不平均分配,使大学生毕业后对社会性资源的占有是不可能平均的,这就造成了他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差别,也将处于不同社会位置的毕业生分成了不同阶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意味着就业市场上将出现“挤占”现象,即研究生开始挤占本科生职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职位,专科生则一般在那些更低文化程度要求的岗位上就业。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大学毕业生处理好初次就业/第一次求职更显重要。

二、初职定位

初职,简单的理解,即初次就业、第一份工作。对初职定位,实际上是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在毕业以后,大学生会面临选择:要么就业,要么无业,但是对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必然产生深远影响。就业准入的标准就成为确定能否成功就业的门槛,这一相关关系较为明显,但各类影响机制并未完全显现。关于种族、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指标都被作为检验获得工作初期,当个体踏入就业门槛之后的发展速度。其实,父母的职业、职业生涯早期、年少时的职业愿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职业角色的转变,尤其是在不同职业之间的转移。职业的代际转移也成为一个不断被深入探讨的话题。多元性因素对这种代际职业流动产生复杂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如此。其实,在研究就业现象的过程中,心理因素不断被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视角逐渐被引入到解决就业和失业问题的过程中。类似包括外向型、自觉性、开放性的影响因素与求职策略联系日益紧密,相反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不仅影响到随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是重要而持久的影响。这一研究路径多次被关注,而RONALD D'AMICO将其延伸到探讨和检验对未来的收入影响。反过来也说明,初职的定位选择既会塑造职业发展的路径,同时也揭示了所在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作用。但这些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对职业的影响力研究也需要逐渐扩展。

此外,以参加就业主体的社会属性为划分标准来介绍各自对能力的要求,说明就业有其相应的边界。如果跨界就业,面对的挑战和难度就会不同程度地打破就业者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范畴重构他们的社会身份:即从共同的学生角色走向了社会的不同岗位,并逐步承担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对其要求的新角色。可见,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从学校踏入社会,第一次踏入职场,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即从学业完成到初次就业构成了一次重大的“生命事件”,这正是“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主题中的重大关注点之一,展现出就业的定位抉择与社会个体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就业经历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结构的角色要求,从而推动个体由生物属性的人向社会属性的人转变。毋庸置疑,就业能力对于社会个体成功实现就业,完成生命历程中的一环,发挥着恰如其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实求职/就业的过程与日常生活状态是相互融合的。Erik Berntson非常认同这一点:“从这个角度看,就业能力并不是新东西。它本质上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正如人们一直依赖获得新的工作。然而,这并不是就业的唯一方面。”

三、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复合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也潜移默化般发生着变化。就业能力,在很多学术文章中,都以政策概念或应对策略式概念出现,这一取向无论中外,概莫能外。对就业能力的思考,经历了一个由仅仅关注求职对象自身,到包含容纳就业场域范围内所有力量的过程,强调多种因素互动的影响效果。而这一点,伯纳德·加兹尔曾着重指出。20世纪初期,就业能力的说法开始诞生,一部分概念的解释认为就业能力的责任应该直接由工人自己承担,另有一些解释则揭示出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就业者自身、社会合作力量乃至政府力量。

就业能力作为探索性的概念和政策分析框架的核心观点,凸显其在劳动力市场和培训战略中的作用,更摆脱了传统视野中只从供需双方出发考虑概念的立场,但单用个人的就业技能和属性来标示其特征,则略显空洞而局限,必须专注于建立一个广泛的分析框架,涵盖了包括供求双方在内的个体因素、个人环境、外部因素等诸多要素。很显然,就业能力属于政策应用性很强的概念,上述描述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一点。在欧洲制定新就业战略时,就业能力更是作为扩大就业机会的四大关键领域之一,其他还包括增强创业精神、应变能力和平等机会。他们并把目光投向弱势群体,帮助其回到或者进入就业市场。就业能力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带来丰厚的社会效益回报由此可见一斑。(www.xing528.com)

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对于就业能力采取较为粗略的二元划分标准予以表示,身体健康与否显然就成为能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这种认识忽视了就业能力的差异性,同时衡量手段也显得过于单一。但这一主题也一直成为联系思考就业能力的基本参照要素之一,身体的健康状态与就业能力水平以及能否成功实现就业的多重关系也并未被遗忘。

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就产生了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现代解释,而社会的影响因素也慢慢融入到评判内容里,正如格兰维特所指出的经济资源是被镶嵌在社会结构/社会系统中,即“经济行为被嵌入具体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之中”。就业活动与社会结构结合得愈发紧密,认可和运用就业能力的解释就不再成为医生的专利,社会事业家、劳动力市场政策制定者、统计学家都纷纷加入该行列。这一系列解释或定义陆续诞生,各有侧重:社会医疗就业能力、人力政策就业能力、流动就业能力。以社会医疗就业能力为例,这一定义解释并未局限于之前的身体健康评价标准,而是进一步拓展和细化评估就业能力的项目,逐步向社会需求靠拢。另外,关于残疾人与就业关系探讨在日后的研究主题中也继续进行着。紧接着出现的人力政策就业能力概念,则更为注重缩小社会个体的个人特征与实际的劳动力市场具体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且对于职业资格的思考也初见端倪。流动就业能力于20世纪60年代凸显出来,它从对立的视角解读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情况,抓住失业状况来透视整体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尽量缩短再就业的时间。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围绕就业现象本身来分析,而可以通过把握住它的对立面——失业,重新理解就业历程变化和就业能力框架的设定,丰富了观察就业现象的视野。简而言之,关注失业就等于揭出了就业能力的盲点所在,将二者结合起来组成分析框架,尝试着推进了这方面的研究。

以20世纪70年代为起点,之前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大多数已经处于瓶颈状态,解释力逐渐减弱,而且无法充分应对日益增长的失业危机,由此慢慢进入过渡期。接近70年代末期,劳动力市场行动就业能力这一全新解释应运而生。但该概念并未有效兼顾到社会个体的能力、社会群体、经济社会政策效用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很快就被研究策略更新、分析框架更为灵活、概念内涵更为丰富的两大新的概念解释——主动就业能力、互动就业能力——所代替,经过80年代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概念开始被研究人员逐步应用。其间,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成为理解主动就业能力的关键概念,尤其是社会资本更被塑造成一个跨学科“通用”概念,当然,在不同学科和理论视角下使用,其内涵定义会存在明显差别。同时,就业能力的核心概念——社会资本,被广泛运用到就业现象研究的广大领域,例如社会资本与职业机会、失业、职业地位获得之间的关系、对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等,甚至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人口迁移、学校教育、人口健康等。而互动就业能力概念的出现回应了以往的诸多争议,并凸显出两大特性:互动性和集体性,为个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搭建了互动平台,同时强调个人获得有意义就业的相对能力,实现了个体和集体的有效沟通,弥补了以往概念的不足之处。

实际上,在不同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就业能力的定义往往处于流动多变的状态。进一步来说,以上诸多不同时期对概念的解读不仅体现出当时研究的认知程度,更是直接反映出相应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而且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就业能力概念难以捉摸,要么过于复杂,要么过于简单。但是就业能力并不仅仅意味着得到一份工作,这些定义仍处于争议中。当然,由于学科研究立场和思考的基点存在差异,对就业能力的认识仍是一个不断演化变迁的长期过程,答案绝非唯一,也不固定。

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走过这样的道路:从单一标准筛选走向多种模式选择,由关注身体健康素质到看重综合素质,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中心到偏重增强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发展目标。而劳动力市场的变迁历史进一步折射出就业能力发展的这一趋势。实质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化联系紧密,产业技术革新会要求重新塑造新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从而实现分行业就业。基于Freeman从技术创新角度对产业革命阶段的划分标准,当进入产业技术革命发展历史的视野时,就会发现就业能力概念内涵的时代变化与其波动曲线趋于一致,可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着较深的内在关联程度,而这种关系进而会改变就业能力的衡量标准。其中产业技术发展历史由第四个阶段跨入第五个阶段之后,也实现了又一次由体力向脑力发生的转变。以石油化工航空为代表的福特主义时代(1930~1980),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凸显出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而到了第五个阶段,信息技术成为信息社会新时代的技术代表性特征,对于进入就业市场的人们而言,传统的就业能力又面临着史上的一次新挑战。并且有理论将这种就业结构变动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进行了总结,直接或者间接地揭示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结构、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初职定位——就业能力”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由一个坐标系构成了关于“初职定位——就业能力”的分析框架,其中X轴表示就业能力的强度,而Y轴则表示初职定位的取向。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界定清楚。初职定位的取向,本文中主要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进入社会初次求职阶段,这部分就业人口所拥有的心理预期或者说自我评价。就业能力的强度,一方面指就业能力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灵活应对各类问题、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可以肯定地说,对就业能力的界定争议还会持续下去,特别是当产业结构变动、技术更新等因素发挥作用时,更使得这一认识差异仍会继续。但在本研究语境下,就业能力侧重于指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良好的实习经历、好学、求上进的事业心等。

通过建立两个概念的分析框架,构建出四个维度的对比区域,将其放置于不同空间区域范围内,则有利于区别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地域差异,并能形成大学生就业模式的类型化。初职定位的取向是在定位准确和模糊、定位高和低之间变化,而且在两者之间,也会有一个中间状态,即定位处于灵活调整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既定目标的选择,换言之,在实际求职的过程中,摸索出自身合理的定位。与初职定位取向不同,X轴上的就业能力的强度,不仅包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还有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间的顺畅沟通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的特质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初职定位——就业能力”分析框架包括四大类型,每个类型都与社会生活中的就业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就业的现实逻辑来看,第二类型无疑属于最佳位置,就业能力强,且初职定位准确/高,就业者就能较快适应社会。与之相反,对初职的定位处于模糊/低的状态,那么也能说明就业者能力较弱或者自身的实力无法有效展现,这种情况是第三类型。第一、四类型在前两者之间游离变动。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就业能力和初职定位构成的作为就业者的坐标位置也会随之变化,即这几个类型会发生转化。

综合以上内容的思考和分析,可知就业能力如对初职定位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就业能力的强弱对初职定位取向的影响,是通过对自我评价发生作用而体现的。由此得出的假设如下:与采取低自我评价的初职定位取向的就业者相比,采取高、中自我评价的初职定位取向的就业者所拥有的某一项就业能力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参考文献:

[1]伯纳德·加兹尔(Bernard Gazier).就业能力——一个复杂的政策概念.载帕特丽夏·威奈尔特(Patricia Weinert)等编.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郭瑞卿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71

[3]岳昌君.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74~79

[4]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6):87~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