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女性的靓丽风姿与人口结构现状

西安女性的靓丽风姿与人口结构现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试图基于对西安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现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寻找保持人口结构后进勃发、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西安新时代女性绽放华丽风姿的社会机制,以及相应的有效着力点。

西安女性的靓丽风姿与人口结构现状

从西安人口结构现状看女性如何尽绽靓丽风姿

刘明艳

(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近年来西安坚决践行少生优育政策,切实拓展和提升女性入学、就业及终生学习深造等保障性生存发展空间和合法权益,为西安新时代女性绽放风姿构建了实际的制度—社会经济平台。但有单位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人员男女性别比均凸高,少儿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持续增大至超过少儿人口。因此,在西安周边地区创建公司+农户的现代绿色农业创业园区,尝试实施有差别的养老制度和男女同年龄退休政策,实属必要。

关键词:人口结构;包容性发展;女性风姿

一、西安市人口结构现状与女性生存生态评价

近年来西安坚决践行少生优育政策,切实拓展和提升女性入学、就业及终生学习深造等保障性生存发展空间和合法权益,为西安新时代女性绽放风姿不断夯实着实际的制度—社会—经济平台。但是,从有单位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人员男女性别比均在170左右来看①,女性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发展生态语境,与西安少儿人口锐减、劳动人口稳定发展、老年人口持续增大至超过少儿人口这一人口结构的不规则橄榄型走势遥相呼应,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发问:还有没有女性和儿童生存的空间?我们是不是在一步一步迈向断子绝孙的境地?如何扭转人口结构的畸形走势?本文试图基于对西安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现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寻找保持人口结构后进勃发、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西安新时代女性绽放华丽风姿的社会机制,以及相应的有效着力点。

(一)性别结构不容乐观,但走势较好

2000年以来人口发展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且出生率略大于死亡率的稳固阶段。主要年份从业人数性别比正常,并逐渐向中位数(105)靠拢。这说明在工作领域性别歧视在弱化,女性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重用。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一,2001~2007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性别比虽呈下降趋势(略有回潮),但均在110以上,2001年高达115;0~7岁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且均高出综合性别比,即使2007年相比于2001年下降了11.74个百分点,仍高达110.91。第二,二孩性别比凸高:2002年竟飙升至177;即使在最低年份(2007)也高达130,远超出正常值范围,尽管二孩性别比基本向低,一孩儿性别比基本正常。第三,单位人性别比奇高:2009年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性别比为172.36,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性别比为167.81;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性别比为172.73;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性别比为167.32;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性别比为172.39。这些数据无疑表明女性在职场上、在岗或专业技术方面,所占份额很小。从单位职场上男女性别比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依然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

如何解释这里的极端反差以及以上性别问题?笔者以为,有必要从我国社会传统文化及国家生育政策等方面来剖析。

观念因素。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诸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时期内涤荡净尽。

地区性经济社会因素。西安地处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西北地区。2009年西安仍有31.17%的人口生活农村,从事传统农耕生活,51.08%的人口为农业户口。农村的生产方式、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必须有男性才得以维持家计。

计生政策方面的因素。我国实施城乡有差异的计生政策,给可生育二孩者采取非自然方式生育男孩留有余地,现代生育技术助推了这方面需要的实现。

但是,如何解释社会从业人员中单位人性别比均远高出正常值的问题?这恐怕还要追问到我国城乡二元制度大背景下包括生育、教育、用人等制度因素。加之观念、社会分层、利益分化等因素与制度因素相互扭结,西安性别比这种畸形丛生的人口生态怎能不生成?

表1 西安市主要年份总人口、人口密度及人口发展(单位:万人)

img26

续表

img27

来源: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第55页。性别比由笔者计算所得。

表2 2001~2007年西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单位:%)

img28

来源:李新芳:《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成功背后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西安地区人口性别比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西安市人口网,2008-10-14。

表3 西安市主要年份出生率(单位:‰)

img29

来源:《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

(二)养老、少儿人口锐减、人口红利先增后降直至消失诸问题纠结着扑面而来

2009年,西安市劳动力资源总额高达626.75万(即经济活动人数+非经济活动人数)。按惯常标准,一年劳动力资源总额即为该年年龄在15~59岁间的人口总数。另据预测,2010年西安市60岁以上的人口为127.21万人。2007年西安市老年人口为105.31万,老年系数为13.77%。根据公安年报数,2000~2006年西安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19%[1],可以推算出2009年老年人口约为116.66万。因此,2009年西安市人口构成如下:

表4 2009年西安市人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

img30

来源:以上数据依据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及文献资料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以上数据表明西安老年社会在加重,但老龄化速度放慢。2000年以来,西安不但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特征还比较显著:2000年老年系数为10.23%,2009年已高达13.83%,9年增加3.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少儿人口多16.61万。相比于2000年,老年人口净增40.86万,少儿人口净减53.29万。可以发现,人口结构橄榄形动态发展中在扭曲变形:一端锐减,一段猛增,减速大于增速,中间增加。按照这种趋势、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劳动人口先增后减、老年人口增加趋势不可逆转),未来西安老年人口压力和人口后续勃发不强危机不堪设想。

不过令人微感欣慰的是,2007年以来,西安老龄化速度似乎放慢了,2000~2006年,平均每年以0.59个百分点在推进,而2007~2009年每年只以0.03个百分点在推进。2009年的老年系数比2007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却比2000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加之西安社会总抚养率尚低(2009年为34.58%,2000年却高达44.77%),常住人口中劳动人口比例大(2009年占总人口的74.31%,而2000年则为69.08%),目前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尽管会遭遇到老年社会的诸多困扰,但却不足以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人口红利还会在足够长的时期内推进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如按照已有研究表明的抚养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可以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115个百分点[2]来计算,1982~2009年总抚养率下降了43.53%,推动增长速度上升4.99个百分点。2009年GDP增长率为14.5%,可推算因人口抚养率下降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4.41%。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西安市是在未富先老、橄榄形人口发展态势遭扭曲下出现人口问题的。经验表明,当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时,人均GD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西安市在2000年时人均GDP才1 000美元。2009年西安市人均GDP约为4 850美元,但老年人口已达11.83%。根据我国人口生育轨迹推算,未来20年,西安市人口类型急速从轻度老龄化发展到重度老龄化。2015~2030年将进入急剧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是老年人口增长最快、老龄化最快的时期。

西安市2000年总和生育率达1.3左右并稳定至今,这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2.9和发达国家的1.6,低于全国水平的1.9;更远远低于生育更替水平2.1。

尽管调查资料显示,西安市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今后近20年内将保持在70%以上,2026年达最高峰值,“人口红利”窗口将于2030年前才会关闭,但考虑到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发展态势,我们不得不提出触目惊人的问题:未来西安拿什么养老?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拿什么实现?人口照这样发展下去,西安会不会变得人烟稀少,甚至社会停滞难前,断子绝孙?

(三)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比较优势被城市化的紊乱给冲淡了

2009年,西安市区人口与周边县域人口分布不均衡:市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城三区,特别是碑林区,人口密度为32 717人/平方公里,新城区、莲湖区次之,人口密度分别为20 933人/平方公里、17 167人/平方公里。四县人口密度低,周至仅为189人/平方公里。市区与周边县域的平均人口密度之比为6∶1;市区人口最稠密区(碑林区)与县域人口最稀疏区(周至县)的人口密度比为173∶1。

市区和周边县域各自人口分布也不均衡:城区最稠密区(碑林区)与郊区人口相对较少区(长安区)人口密度之比为50∶1。周边县域人口最稠密的县(高陵县)与人口最稀疏的县人口密度之比为5.7∶1。

整体上,城三区人口稠密,郊三区人口较为集中,周四县人口极为稀少。尽管说与北京、上海相比,西安目前还存在比较优势,但由于主城区人口过度聚集,交通负荷大。2009年以来,西安市纳入国家首批建构国际大都市战略规划以来,逐渐聚合形成以钟楼南北为轴心,西咸一体化为支架,新建泾渭新区、丰镐新区,竭力以多中心联动式拉大城市骨架规划项目不断上线:轨道交通和市政净容、扩容等大型工程,公共交通拥堵,出行者苦不堪言。广大市民通达、绿色、惬意出行吁求和愿望一时难于达成和满足。加上西安是亚欧新大陆桥中间最核心的节点城市,给超负荷的交通雪上加霜,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表5 西安市土地面积和常住人口密度(2009年)

img31

续表

img32

来源: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第2页。

表6 2009年西安与上海等城市人口密度比较

img33

来源:2010年《西安市统计年鉴》第55页,上海统计网2010《上海统计年鉴》,北京统计网2010《北京统计年鉴》。

(四)教育文化结构呈多元化、内涵式发展,但优质教育资源较少

近年来,西安市文化教育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西安市各类各级文化教育层次多,涵盖面广,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口都可以享受教育与被教育的权利。截至2009年,普通高校49所,成人高校3 211所,中等学校678所,普通中学439所,小学1666所,幼儿园896所。

第二,专任教师在增加,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变化、幅度及趋势存在明显差异。高等教育迅猛扩张:大学专任教师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均很快,2000~2009年净增2.49万,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13.47%,2006~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8.32%;中等教育发展平稳,1996~2000年中等学校教师年均增长率(2.77%)与2006~2009年的(2.87%)很接近,与2001~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3.67%)相比,略有上升;中等学校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基本稳定,9年来,前者净增0.52万,后者净增5 185人(与2008年相比,2009减少10人);小学专任教师基本持平,微现萎缩:1996~2000年与2001~2005年期间,均出现负增长,只有2006~2009年微弱上浮;幼儿园专任教师持续窄幅上扬,9年净增0.62万。

第三,普通在校学生人数变化差异大。普通高校在校生急剧膨胀:9年净增50.9万,2001~2005年均增长率为22.28%,净增33.65万,占2000~2009年净增人数的66.11%,但2006~2009年均增长率(7.29%)回落到1996~2000年(12.30%)之下,不过人数在持续增长,只是增幅收窄;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先震荡上升后出现窄幅下降:9年净增10.32万,2006年出现弱峰(56.11万),2000~2006年,年均净增2.1万,之后持续下降,2009年降至50.63万人,2007~2009年,年均减少1.83万;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一直下滑:2000~2009年净减少25.29万,2000~2005年间下降幅度(4.92%)较大,此后窄幅下降,2006~2007年,年均降3.46%;幼儿园在校生在窄幅上升,9年净增3.45万。

第四,学龄人口入学率高。2000~200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均保持在99.85%以上;小学升学率在96%以上;初中升学率在80%以上,2008年以来超过90%。如果初中升学率照此再持续两年,西安市高中毛入学率高达90%,将提前9年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目标。

第五,每百万人口中学生所占比例上升。21世纪以来,大学生一直在增加,年均增加62人;中学生增幅小,年均增加不足18人;小学生人数一直在减少,年均减少近46人。不过,在校生人数占年末户籍人口比重持续上升,9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师生比例反差较鲜明。以上表明西安市文化教育呈多元化、内涵式发展,但同时存在师资不足与在校生人数猛增的鲜明反差,这事关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2000~2005年,高等教育中专任教师年均增幅高达13.47%,可谓师资急剧充实期。但与同期在校生年均增幅(22.28%)相比,就逊色多了:二者相差8.81个百分点。这使西安高等教育原本师资相对短缺的形势雪上加霜。教师们多疲于奔命于课堂是常态,能够挤出来平心静气地学习、思考、做学问的空间有限。这怎能不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呢?不过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在校人数窄幅上升和专业师资的不断充实,二者增幅基本持平(2006~2009年,大学专任教师年均增8.32%,在校大学生年均增7.29%),教师课业负担重的形势有所缓解。但这是一个积累性问题,不可能随着在校生人数的稳定增长马上就得到解决。

第二,中小学师生比相对适中,但优质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这是影响西安未来人口文化教育结构优化、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短板。

不过,发展趋势较好。新世纪以来,西安市高等教育空前发展,为劳动力资源结构优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而及时的补给。学前教育强化和中小学教育的提升,又为未来人才资源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职业教育毫不示弱。这种做强两头、夯实中间、全面开花的动态文化教育结构,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根基性资源。是实现西安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特别是未来平等权益的有力支撑。

然而,一项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在教育供给量急剧增大的情况下,是否缩小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民族差异、性别差异,提高了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结果令人担忧:一,金钱可以买到专科教育,但本科教育很难用金钱买到,表明本科教育主要依靠能力;二,特别是本科教育,城乡差异没有缩小反而拉大,1975~1979年龄组中的城乡差异为3.4倍,1980~1985年组则变为5.5倍;三,性别差异不一,出生于较高社会阶层和城市的女生上大学人数与男生接近,但出生于低阶层和农村的女生上大学人数与男生差距大。[3]这一结论给我们当头棒喝。女性啊,为什么你总是弱者?西安市教育结构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当下西安女性真正走出阴影,能够切实绽放新时代卓越风姿,政府和广大理论研究者必须直面、深入探究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表7 西安市教育基本情况(单位:万人)

img34

续表(www.xing528.com)

img35

来源: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第16~17页、445页、460页。部分数据参考2008年《西安统计年鉴》,比值由笔者计算所得。

表8 西安市教育结构(单位:%)

img36

来源: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第458~459页。

(五)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加速向好,但瓶颈难破

西安社会经济结构现代特征鲜明,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力资源结构拐点出现。2009年西安市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经济活动人口总额为472.72万,失业人口为10.2万,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万。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比例为1.07∶1,且劳动力储备起点高(16岁以上在校生占非经济活动人口的77.27%,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口至少已经进入中等学校或高中学习)。这表明刘易斯拐点已出现。

第二,行业、职业结构加速向好。城乡从业人数二分后加速拉开差距。2009年,城镇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数的51.76%,继2008年首次超过农村从业人数以来,加速增加,一年净增15.19万;农村从业人数反而减少0.72万。其他经济形式增幅巨大,一年净增17.5万。数据分析表明非农化发展加速。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差距明显,特别是第三产业人数与第一、二产业人数加速度拉开差距。2009年第一、二产业人数各占从业人数的1/4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的45.15%,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2.97个百分点,净增20.5万人。数据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推进。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差异明显。与2008年三次产业贡献率之比4.46∶42.34∶53.19相比,2009年略有变化,其比例为4.05∶42.02∶53.93。数据表明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经验表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型经济,更便于女性施展自身特长、发展潜质。目前西安行业、职业结构加速向好,现代女性在西安大有可为。

表9 主要年份社会从业人数(单位:万人)

img37

来源:2010年《西安市统计年鉴》第60~61页。比重由笔者计算所得。

表10 主要年份各产业贡献率(单位:%)

img38

来源:2010年《西安市统计年鉴》,彩图第2页,第37页。比值由笔者根据数据计算所得。

第三,收入、消费结构优化加速。2009年西安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增长幅度较大。明显高于2009年全国水平: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15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7 175元,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36.5%。西安人均GDP(32 351元)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的0.47、0.41、0.52、0.35、1.41,差距明显,但差距缩小进程加速,且增幅最高,达14.2%,其他分别为6.2%、6.5%、11.1%、8.9%、14.1%。西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 963元)分别为以上城市的0.71、0.66、0.88、0.65、1.20,但增幅高达2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 275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32.4%/35.8%)均减幅大。

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关系重大。

首先,劳动力资源结构优化加速,但还未彻底拐向现代服务经济。

如何抓住这一拐点,尽快彻底告别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城乡二元经济模式,突破向现代转型的瓶颈,使经济发展顺着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方向稳健前行,更好地切合女性特点,让女性大有可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西安市经济宏观调控上最艰难,也是最关键性的重大实践课题和理论课题。

其次,行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协调有待推进。

尽管2008年城镇从业人数才第一次略胜出乡村从业人数;2003年以来城市化明显加快,城镇从业人数6年净增56.16万,乡村从业人数近乎维持在2003年的水平上;2009年城镇从业者增加了15.19万,农村从业者减少0.72万;1984年以来,城镇其他经济形式从业人数持续增加,特别是最近15年上升很快:1999~2005年,年均增加近5万,此后每年净增10多万,2009年净增近20万;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排序1996年首次从一、二、三转变为一、三、二;2003年为三、一、二,2008年彻底转变为三、二、一。但是,必须看到:

一,2009年城乡从业人员之比为51.76∶48.24,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26.41∶28.44∶45.15,这表明西安市还未彻底摆脱传统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形成现代服务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尚需加速推进。

二,三次产业贡献率有待调整,第三产业发展遭遇瓶颈。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贡献率一直持续降低;第二产业贡献率在1990年以前降幅较大,此后虽略有震荡,但基本上呈稳中有降走势,一直保持在40%以上;第三产业贡献率快速提高:1978~1990年,提高了21.59个百分点至44.99%,1991~2000年,提高了5.21个百分点至50.20%,2000年以来稳中微升。这种趋势是好的。但2005年第三产业贡献率至53.84%以来,稳中微降,在53%~54%间徘徊,一直难破54点(2009年为53.93%)。

三,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难以匹配。2009年各产业从业人数比(1∶1.08∶1.71)与贡献率比(1.00∶10.36∶13.32)差异明显,这清晰地表明西安市职业结构向好水平落后于产业结构向好发展水平,实质上反映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不匹配。尽管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45.15%,但住宿餐饮(5.30%)、批发零售业(11.23%)等从业者多;金融(1.3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1.34%)从业者较少;公共管理服务人员、研发人员、商务交通交流、教育等职业者少,生产性城市特征显著,还未清晰呈现出如纽约、东京、香港、上海等现代服务之都、创意之都、宽容之都[4]鲜明的服务性特征。

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如何实现更好的匹配呢?一般认为:可以用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城市化发展是否协调,通常采用非农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比值(NU比)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当NU大致为1.2时,城市化和非农化发展较为协调。按此指标推算,西安2009年非农业就业率如果为82.72%时,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比较协调。但实际上2009年西安非农业就业率仅为73.59%,UN约为1.068。数据推算也印证了西安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协调尚有距离。这一数据表明西安城市化走在经济非农化之前。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是城市化进展越快越好,城市化率越高越好呢?当然答案得视情况而定。经验表明:如果该城市化进展主要依赖于吸引外来青年优质人才,城市化越快越表明这个城市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城市活力充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高。但如果主要依赖于本地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推进城市化,那么该城市产业劳动密集型比重大,产业层次低,升级换代难。

因此,未来10~15年内,西安产业、职业乃至劳动力资源结构调整,关键还是在非农业就业上做文章。核心工作就是如何促进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集聚第二产业产能,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多渠道广纳各级人才,来协调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提升第三产业贡献率,并能够填补第二产业。努力做到将促产业、聚人气转化为聚人气、促产业,并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这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人口结构优化的关键。

第四,城乡居民消费收入差距大,实物性消费比重高、财产性收入份额小。西安市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较小(51.60%),与政府消费相比较,居民消费份额(72.52%)不大。

城乡居民食物、衣着消费所占比重过重(均超过40%);医疗卫生保健、交通通讯以及文教份额偏轻(农村居民合计占15.25%,城镇居民合计占20.8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是主体(71.52%),财产性收入(1.88%)、经营性收入(3.78%)低;食品、衣着消费份额大(合计35.23%),表明城乡居民消费收入层次低。近十年来,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基本处在37.6%~35.6%之间徘徊向低,这既表明西安市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步入富裕,但尚处于富裕的中偏下阶段⑤,又表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提升中瓶颈难以突破。2009年,城乡居民用于居住类消费均近一成,安居负担重。且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大: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02倍,消费为2.99倍。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生活改善小。

不过,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的消费达总消费的14.75%,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的占10%以上,表明居民生活品质意识、社会风险意识提高。

表11 2009年西安和部分地区各产业贡献率

img39

来源: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各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2 西安市主要年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img40

来源: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第159页。

二、女性绽放时代风姿的基本思路:包容性发展

西安人口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特别是切实拓展西安女性生存发展空间,保障合法权益,以更好地推动居民消费率上升,实现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促进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5],充分发挥女性在生产—消费上引领风潮之社会功能的社会制度平台尚未构筑起来。

人口问题是包括制度、政策、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在内诸多问题长时期积累性叠加的必然结果。工作千头万绪,有诸多关系得理顺,问题得应对,方面须下狠工夫。但关键在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有效。那么,什么思路、何种方式才能够遏制西安少儿人口锐减,治理、根治出生性别比失衡、特别是二孩性别比凸高难下,单位人性别比奇高综合性难题,扶助和保障老年人口乐老、安老,并切实使他们生活质量不得降低而是提升,能逸享终年?什么样的人口发展更有利于尊重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不断展现女性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靓丽风姿呢,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抑或包容性发展?笔者以为,包容性人口发展之路或许更具比较优势。

那么什么是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与包容性增长两个概念有什么关联?

包容性增长概念,是目前社会上、理论界热议的一个概念。似乎很新,其实不然。我国近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在不断努力走包容性增长之路了。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9月16日北京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致辞中提到的“包容性增长”,应该主要指向我国经济社会必须走均衡发展之路,才能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6];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市场秩序的规范更被看重,将着力推进以消费增长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货币财政政策将从极度宽松走向注重信贷速度、重点[7],等等。不过,笔者以为,包容性增长概念的内涵不仅这些。包容性发展的内涵更不止这些。特别是后一概念引入人口结构中,寻找妇女儿童权益的真正保护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和有效途径时更是这样。它不仅意味着基于西安人口发展实际和现实突出问题,要求通盘考虑、兼顾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均衡与包容性增长,还必须兼顾当下、短期、长远利益,兼顾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源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诸面向,这不但要兼顾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质与量,更需兼顾人口发展在性别、年龄,特别是从业人员和有单位有保障人员在性别上的相对均衡、和谐,以及人口发展的整体均衡和谐。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在人口包容性发展观念统摄下,在践行国家基本生育政策、保持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前提下,务必兼顾少儿人口、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以及女性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平等权益;务必兼顾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诸领域制度、体制机制包容性联动式创新,给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人口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体制机制支撑;务必大胆吸纳先进理念、革新思想、创新用人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医疗、保健、养老制度、体制机制,给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满足的制度体制机制支持。那么,西安才是真正有希望的,西安才是活泼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才可能有更灿烂的未来。因为人口的均衡和谐是一切社会,乃至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石。

三、提升西安女性尽绽风姿的策略暨政策建议

(一)借助农林科研院所,在西安周边地区创建公司+农户的现代绿色农业创业园区

借助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创建的契机,多区域同类城市调研与深度考察西安周边地区特质和潜质同步进行,用足国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农村土地合理合法流转等政策,参考诸如山东善光模式、杨凌本溪方式,用好如农林科研院所科学技术人才和农博园经验,在诸如户县、周至、长安区等水土禀赋较适合现代农业创业园的地区,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绿色农业经济作物,吸纳周边地区农业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口,发展现代先进的人口—劳动密集型农业创业园区。这既可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小城镇,推进西安市的城镇化,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或遏制因升学、就业、职场竞争等压力造成核心城市大批青年男女不敢结婚,结了婚也迫不得已丁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西安市连续10年来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少儿人口锐减的问题,优化人口结构。安居乐业才能谋发展、为社会尽义务。在调研、实施、延长产业链等过程中,政府责任重大,可以在国家及当地政府权限制内大力提供政策、土地、资金等支持,助推这些农业创业园发展,做大、做强、做好,办出特色,办出品质,创出市内、省内一流,省际、国内知名品牌。

(二)尝试实施有差别的养老制度和男女同年龄退休政策

特别是面对有单位可持续保障退休后生活质量不至于降低的女性少(有单位可持续保障退休后生活质量的男女性别比,2009年保持在172.73~167.32),经验生活中离婚、丧偶的大多数妇女因孩子问题无法再嫁,得独自承担为社会和家庭抚养子女而致贫等社会问题时,特别需要改革创新养老保险制度,尝试实施男女,甚至不同情况的女性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男女同年龄退休制度。可以尝试针对单亲家庭,尤其是针对女单亲家庭在职女性,无论有单位还是没单位,尝试实施有差别的养老保险制度资助她们活得体面、有尊严。至于资金来源,可考虑受惠者出一点,有单位的国家、集体配套一点、所在单位出一点;如果没正式单位,如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是否可考虑国家以税收等财政货币政策促经营者按比例配套出一点,受惠者出一点,以提高在职女职员在年老之后生活的保障系数呢?这是一个可以尝试调整、切实保障女性儿童权益,让不同阶段女性尽绽风姿的尝试性方案。

提出尝试实施男女同年龄退休制度,也是基于广大女性儿童权益保障的一个政策建议。长时期以来,即使女性大学、硕士、博士毕业,在应聘就业方面,竞争力还是不如相同层次的男性,有些甚至不如低于自己水平的男性,更不用说一般较低层次的女性在应聘时会遭遇多少困难了。有些单位在应聘上为了显示公平,还较含蓄,做做样子;有些单位明目张胆在招聘上大书仅限男性。为什么有那么多单位都惧怕、不愿意招纳女职员?其中因素很多,但有一点应该是国家政策上的。女性退休早,单位招收男女成本一样,但仅因退休差异这一项就致回报率不同,更不用说因女性承担更多家庭、社会责任而耽误了对单位的贡献了。因此,延长女性退休时间,其实就等于给其增加了退休后生活质量不至于降低的有力支撑,提高了晚年幸福生活的安全系数。

注释:

①根据人口发展的生物进化基本规律,一般人口男女性别比保持在103~107之间为正常。

②以上比值依据2010年《西安统计年鉴》第65~71页数据计算所得。

③小学升学率的分子项含外地转来的学生,故升学率大于100%,本数据为西安市教育局提供的数字。

④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年末常住人口;非农业就业率=非农业就业人口/就业总人口。

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5%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参考文献:

[1]谢朝辉.西安市老龄化现状及对策建议[J].西安人口网(www.xianfp.gov.cn),2008-10-6

[2]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市人口计生委.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发展研究[J],2010-9-16日通过评审发布

[3]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张的平等化效应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0(3)

[4]苏志良,江文君.双城记:上海纽约城市比较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新华网,2010-10-27

[6]中共为未来五年发展画蓝图[J].参考消息,2010-10-16(1)

[7]潘云良.五中全会定调最复杂经济形势[J],中国报道,http://www.sina.com.cn/2010-1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