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质上是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经济系统。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成长、壮大和发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关键是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作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相适应,这是选择主导产业必须首先确定的前提。
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并非易事,其主要困难在于:明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基准和应遵循的原则、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和确定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国内外经济学家已对其中的某些方面做过大量研究。最早进行研究的要算罗斯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提出了起飞理论,他立足于实践而又不拘泥于具体事实材料,从一般规律的高度研究起飞问题,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提出了若干基本理论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种持续发展模式,这就是以“主导部门”的优先发展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起飞”和持续发展。它首开了主导产业理论之先河,他认为正确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经济成长(发展)中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
从此之后,主导产业便逐步成为产业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中的基本范畴之一,并出现在各国的产业政策文献之中。但是,同其他所有的经济学范畴一样,实践早于理论。在主导产业理论形成之前,主导产业早已客观存在着。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日本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即已自觉地根据产业关联特性来确定产业投资领域和主导产业投资方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还在围绕后发展国家的均衡和非均衡发展问题,对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罗斯托的主导部门作价值评判时,日本就已经开始利用经济恢复时期存量调整的有利条件,自觉实现主导产业转化,形成了以机电制造业、化学工业为主导,以钢铁、煤炭等基础工业为依托的产业关联体系,并借助这些产业很快进入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它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较明确地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是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他在1957年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它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李斯特的“扶持幼小产业说”的深化。为了准确选择出具有发展潜力、有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他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两基准。他认为要选择收入弹性较大、有巨大社会需求,生产率上升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后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基准”,他认为要选择产业前后向关联度大、具有较大扩散效应的主导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扩散效应并不局限产业间的技术性联系,它超出了一般均衡理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而扩展到整个经济、社会等更广泛的领域。再后来,有人又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基准等。在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中,“筱原两基准”和“关联效应基准”及其他基准,均得到充分肯定。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结构的升级,日本学者又提出“创造就业机会基准”、“防止过度密集基准”、“丰富工作内容基准”等,力求弥补原来各项基准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对上述基准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从实践上看,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总是将产业政策的扶植重心放在传统产业和薄弱产业上;从理论上看,既然这类选择出来的“主导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又何须政府再加扶持?
我国关于主导产业理论的讨论主要见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延续至今。从介绍、学习、研究到争论、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有特色的理论框架。在谁来选择与选择什么的关键问题上,理论界存在着大量的争论。在介绍西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同时,我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判断方法将其不断拓展,提出了“平稳发展基准”和“协调发展基准”等。据统计,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多达十几种。这是由于对主导产业的不同定义引发出的。因此,各派学者都认为在不同条件下选择不同基准对于区域而言更为现实。许多学者尽管已经论及这类问题,但未能将其作很好的解释。
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既是制定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产业增长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主导产业的内部因素入手,就是要依据主导产业的内在特征来确立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例如,区域产业结构中各产业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就是这样的内部因素,考虑主导产业选择的外部条件就是考虑影响主导产业的政策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变化等。例如,我国加入WTO后对各省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就是这样的外部条件,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所谓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就是政府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规划,选择一定经济时空下的主导产业,确定区域产业发展的序列,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各区域的资源条件不同,技术经济优势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通常也不尽相同。在选择自己的主导产业时,大都根据本区域资源状况、生产技术和工业化的阶段等条件来认定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可能由一个通用的指标体系来规范。但是,主导产业的普遍性总是存在的,而且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确立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因此,对选择一般基准的探讨也是必要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正确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首先必须解决选择的基本标准问题。区域主导产业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笔者认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应以下面几项基准作为标准进行选择,它们是:
(一)赫希曼基准(Hirschman Criteria)
赫希曼基准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他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对产业间关联度与工业化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对资本相对不足和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首先发展那些产业关联度强的产业,特别是后向关联度较高的最终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依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基准。赫希曼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指出,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前、后向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他认为产业关联度强应成为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准则,也就是必须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或者说具有较强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的产业,作为政府选择主导产业的优先对象。这一观点对于日本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导产业选择都有过重要的影响。其理由是: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资本投资能力差,产业间相互依存度低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向前连锁不能独立形成发展的诱导机能,它要伴随累计“需求压力”同时出现,向后连锁的效果则要强得多,因此,在初级产品(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半成品等)产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优先建立从国外进口原件进行组装的最终产品加工业,既可以积累资本,又可以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诱发作用,为中间产品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因此,只要国内市场稳定,进口就会被逐渐取代。
赫希曼指出,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工业化正是从发展“最后加工”阶段开始,继而从事中间产品制造,最后发展基本原料工业。显然,这是以需求劳动供给增长(后向连锁诱发)的非均衡结构的选择战略。虽然赫希曼的分析前提是发展中国家选择主导产业,但它对区域进行主导产业选择也是适合的,因为区域既可以包括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省市县,还可以是若干国家或省市组成的大区域。
(二)罗斯托基准(Rostow Criteria)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提示了最完善的主导产业更替规律。罗斯托把经济增长分为六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经济成长总是由某个主导部门采用先进技术开始,该部门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扩大了对其他一系列部门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不仅本身具有高增长率,而且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主导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是通过回顾、旁侧、前瞻三重影响实现的。与六个经济成长阶段相对应,罗斯托列出了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1)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的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产业部门。(2)起飞阶段的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生产综合体系,如纺织工业。(3)成熟阶段的主导产业体系是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化肥等产业部门为经济的主导产业体系。(4)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主导产业体系是汽车工业综合体系,它实现了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初期阶段性目标后,便转而将重型工业和制造业作为经济的主导产业。(5)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主导产业体系是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指服务业、城市和城郊建筑业等部门为主导产业体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群)的更替可归纳为下表: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主导产业更替表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随意改变,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必然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由于各个时代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集中反映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差异上,因此,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具有重大意义,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提供了新的方法。“罗斯托认为经济成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部门序列的变化。虽然他的有关主导部门分析不很正确,但它对于我们制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发展战略,制定产业结构政策,都有启示。”
(三)筱原基准(Xiaoyuan Criteria)
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日本规划产业结构,于1957年在《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的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norm of demand’s income elasticity)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norm of the rising of productivity)。
1.收入弹性基准
收入弹性又称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社会对某一产品需求随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变化这样一种经济关系,是产业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它是用来衡量需求量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弹性,而不同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小表明不同产业潜在市场容量的大小。只有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才能不断地扩大它的市场占有率,而这种产业往往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收入弹性;
Q为需求量;
I为国民收入;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设需求Q是收入I和价格P的函数;而I和P又是时间t的函数,即:
Q=(fI,P,t)
对上式求全导数后得到:
当价格P不变时,=0所以有:
将其代入(1)式,得到需求收入弹性的另一表达式:
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需求收入弹性,可反映国民收入的变化对不同产业部门产品需求量的影响。计算公式为:
其中Qi是第i部门产品需求量,I是国民收入。例如,住房业需求收入弹性Ei在0.5-0.8之间,也就是收入增加10%,住房需求会提高5%-8%。
收入弹性基准侧重考虑市场需求对区域产业成长的导向作用。不同收入弹性表示区域产业潜在的市场容量,只有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才能不断扩张市场,才能代表一个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以需求收入弹性作为基准,就是优先发展那些收入弹性比较大的产业,以满足社会迅速增长的需求。可见社会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考虑的,这种需求变化反应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在的客观要求。所以从理论来说,以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是比较科学的。收入弹性基准的理论含义就是要求政府应重点选择那些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国民收入的产业。
一般说来,主导产业部门应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原因在于产品高收入弹性的产业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而广阔的市场正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它们的优先发展,增加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其实是使区域产业结构同区域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需求结构相适应。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能不考虑收入弹性基准,但不能把它作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唯一基准。因为只是从需求角度刻划了不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一个产业要想兴旺发达,仅仅有一个潜在的市场是很不够的,它必须有能力得到这个市场,并保持足够强的竞争能力。所以,在筱原基准中还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2.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产业部门生产率上升率不一致的现象,此即所谓“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现象。造成生产率上升率部门间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进步的影响。一般来说,技术进步快的产业,生产率上升率快;反之,则慢。生产率上升率快意味着投入减少、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速度加快。当区域各产业之间存在由于生产率上升率不同而带来的收入差异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就会从收益低的产业部门向收益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哪个产业部门在技术上首先出现突破性进展,哪个产业部门便会迅速地增长和发展起来,生产率就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该产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就会随之增加,并能在发展中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增长的支柱和主动力。因而,国民收入的增长是与生产率上升率、技术进步速度密切相关且同向运动的。从供给角度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就是将那些生产提高潜力最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使其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业。主导产业应该是生产率高的产业。
无论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在一般情况下是用技术进步增长率来具体评价不同产业生产率上升率的。若用G表示产出,K表示生产资料,L表示劳动投入,T表示时间因素,则投入产出的函数表示式为:
G=f(K,L,T)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采用微分方法,这个方程式可以很方便地改变成以下形式:
GN=gt+WKGK+WLGL
式中,GN国民收入的增长率;GK是生产资料的增长率;GL是劳动就业增长率;WK是生产资料资本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部分;WL是劳动者收入(工资等)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gt是不能用投入的增长来解释的产出增长,其实质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增长部分,因而把它叫做技术进步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由上式得出:
gt=GN-WKGK-WLGL
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部门,可选择为区域主导产业。
从以上分析可见,产品的收入弹性基准是基于社会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言的,生产率上升率是从社会供给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说的。两者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从供给上看,如果仅有较高的技术进步增长率,未必能支持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是以较好的销售条件为基础的,也就是要以不断扩大的需求为基础。如果生产费用的下降与价格下降同步,则劳动生产率也不会上升。另一方面,从需求上看,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意味着它有广阔的市场,该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广阔的市场是批量生产的先决条件。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大批量生产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仅如此,大批量生产带来的生产成本快速下降和持续下降的潜力又是扩大需求的必不可少条件。也正因为这两个基准之间的内在联系,两者表现的特性是一致的,要么都高,要么都低。
“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从供给方面刻画产业生产能力及其发展的潜力。它是从李嘉图“比较成本”说演化而来的,是“比较成本说”的动态化。但它和“比较成本”已有很大的不同。用“生产率上升率”作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的标准,不仅要求考察现在的生产成本,而且更要看将来的生产成本。基点是选准未来的优势,而不只是当前的优势。显然,这更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的实际情况。依据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均着眼于区域潜在经济优势的开发和动态比较利益的获取。它充分考虑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落后区域扶持幼小产业后来者居上,迅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应努力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结合起来。可见,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一致的。
(四)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基准(Relatively Comparative Advantage Criteria inside Regions)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尤其是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内各产业(区域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资本产出、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经济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率等)相比较的结果,当然这种比较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是动态的比较优势。因此,区域主导产业首先应具备的条件就是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它是由区内动态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产业或产业群。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所依赖的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五个:
1.具有较高的区内增加值比重
也就是说主导产业要具备一定的规模,规模出效益,否则难以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更谈不上发挥主导力量和作用了。规模过小的、代表区域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不能作为现实的主导产业,只能作为潜在的主导产业。今后条件具备时,可由潜在的主导产业转化为现实的主导产业。只有产值占有一定比重的产业才可能是区域的主导产业。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Iij=(Gij/Gi)×100%
式中:WI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增加值比重;
G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增加值;
Gi表示i区域的GDP。
一般而言,只有WIij>15%的产业才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当WIij>20%时,只要政府选择和培育该产业,它是很容易成为主导产业的。当WIij>30%,如果政府不加以限制,该产业会自动成为主导产业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这是很难达到的。相反,若WIij<15%,该产业只能是潜在的主导产业。
2.较高的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又称相对国民收入,它的高低反映了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RIij=(Gij/Lij)÷(Gi/Li)
式中:RI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G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劳动力从业人数;
Gi表示i区域各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
Li表示i区域各产业总的劳动力从业人数。
一般而言,只有当时,该产业才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当RIij>3时,只要政府选择和培育该产业,它是很容易成为主导产业的。当RIij>5时,如果政府不加以限制,该产业会自动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要使RIij达到这个状况,在现实经济中是很不容易的。可见,当用此指标作区域内不同产业间的比较时,系数大的产业说明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且有比较优势,宜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发展扩大,系数小的产业说明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且处于比较劣势,不仅不宜作为主导产业而且应加以收缩甚至退出。
3.较高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反映区内资本投向最现实的指标,就是具有较高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的产业。
该指标的计算分式为:VIij=Vij/Vi=(Gij/Kij)÷(Gi/Ki)
式中:VI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比较资本产出率;
V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资本产出率;
Vi表示i区域各产业的平均资本产出率;
Gij、Gi表示分别代表i区域j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劳动生产率;
K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资本量;
Ki表示i区域所有产业的资本总量。
一般而言,只有当VIij>2时,该产业才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当VIij>3时,只要政府选择和培育该产业,它是很容易成为主导产业的。当VIij>5时,如果政府不加以限制,该产业会自动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要使VIij达到状况,它也是很难的。相反,当VIij<2时,该产业也只能作为潜在的主导产业。
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比较资本产出率指标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效率指标。根据单要素边际投入效率递减原理可知,这两项效率指标存在反向变化关系。作为这两项效率指标的综合,本书提出以下区内比较经济效率指标和综合经济效率指标。
4.区内比较经济效率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IEij=Eij/Ej=RIij×VIij=(Rij×Vij)/(Ri×Vi)
式中:IE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比较经济效率;
E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经济效率;
Ej表示j产业总的经济效率;
Ri表示i区域的劳动生产率;
Vi表示i区域的资本产出率;
Rij、Vij同上。
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用上述区内综合比较经济效率指标效果将更好,一般来说,EIij>2,且该指标值越大越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5.综合经济效率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Eij=Rij×Vij=(Gij/Lij)×(Gij/Kij)
式中:Eij表示i区域j产业综合经济效率;
其余指标同上。
事实上,这种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基准也就是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它是指某一区域某种产业同另一产业相比较所拥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资源相对优势,地理环境优势,区域技术优势,区域人才相对优势,区域产业规模相对优势等。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决定着区域产业的选择,换句话来说,只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才能成为区域专业化产业和主导产业。如果一个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可能成为区域专业化产业和主导产业。依据这一基准,就应该根据区域要素或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每个区域在每一时期只能具有某种要素或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而不可能同时具有各方面的优势,这就要求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然后以此为中心按照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逐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
(五)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Over-crowd Environment Criteria and Rich Labour Content Criteria)
这两个基准是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在1971年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过密环境基准要求选择能满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强化社会防止和改善公害的能力、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过密环境基准是指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以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生态既不失衡又不至于造成过度集中的环境为选择基准。事实上,有越来越多的区域将环保产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绿色产业等作为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这就是过密环境基准的运用。它的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求实现区域经济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如果完全按照前面提出的四个纯经济标准选择主导产业,有可能走上以先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再以更大的代价治理环境的发展道路。对经济处于急需发展的区域来说,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如果考虑过密环境基准,就有可能避免重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伴随着环境破坏的覆辙。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各区域选择主导产业应该引以为戒。
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首先要考虑发展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劳动场所的产业。此标准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并把能够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的劳动岗位作为选择基准,它的提出反映了社会终于认识到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程度和舒适程度。有的经济发达区域将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就是丰富劳动内容基准的运用。当然,因为提高劳动场所的舒适和安全程度在劳动者的需求层次上处于较高的层次,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丰富劳动内容基准不可能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主要标准。不过,它也不妨碍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以其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使主导产业在升级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劳动舒适和安全产业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此标准来选择主导产业显得越来越必要。
笔者认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应包括上述基准。某一产业如果大致符合这些基准,便有发展前途,才有“资格”成为区域主导产业。除了上述几条基准以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过其他一些基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短缺替代弹性基准、高附加值基准、货币回笼基准、就业与节能基准、增长后劲基准、“瓶颈”效应基准、边际储备率基准等等。这些区域主导产业基准选择理论是能够成立的,对于指导各区域产业选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过,在具体运用这些基准时可能会遇到许多难题,甚至出现失误。例如,有的产业这项指标高,有的产业那项指标高,很难找到每项指标都领先的产业。在实际的主导产业选择中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再加一些分析基准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基准定得太多,就很难选择出真正适合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实际上,可以作为政府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并不要求其满足全部的基准,一般来说满足其中几个或一个基准,就可以作为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考虑对象了。对于上述基准,日本小宫隆太郎说得对,“基准只不过是人们事后才加上去的理论而已”。在日本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像专家所想象的那么大,政府并不是真正按照上述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的;即使政府是按照上述基准来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的,其结果是一些受到政府选择和培育的主导产业并未发展起来,相反,有些没有受到政府选择的产业却高速增长,成为了今天的主导产业。因此,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理论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是有复杂原因的。
首先,上述选择基准都是撇开了很多因素后抽象出来的理论模式,或者只是从某些区域、某个特定情况下概括出来的,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至于在实践中能否有效,理论中所描述的主观逻辑是否能成为现实中的客观逻辑,关键在于理论逻辑所假定的前提条件是否在现实中存在。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则这些理论就不一定能成立,应用这些理论,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在具体考虑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环境等等,审慎地作出明智的选择。具体地说,除了要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外,还应考虑包括现有区域产业状况、经济状态、技术、资金、资源状况等约束条件。在这些约束条件下,现实地选择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达到在现有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协调、产业水平升级、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和为区域经济后续发展提供积累的目的。
其次,虽然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能够被描述,但是实际上,各区域在确定主导产业部门时,并没有对未来区域产业状况进行精确计算。有些研究中曾计算过以往时期的数据,但是对未来的研究则难度较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最多只能指出大致趋势,却落不到具体的产业和产品上。在日本,制定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时,选择了一些主导产业部门进行重点支持,但同时还有更多同类性质的产业却未得到政府支持,这种现象仅从基准的角度是无法解释的。
再次,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动态的,其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基准并不是一个规范区域产业发展的永恒标准。“区域主导产业是随着区域及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决不能一劳永逸,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作不断的调整,以保证区域产业结构稳定更替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我国辽宁在20世纪50年代时的主导产业是煤炭业和电力业;到60-70年代,钢铁、化工等具有很大活力,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到了80年代,上述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已发挥不了带动作用了,这时新的产业如石油化工和汽车业就成了主导产业。面向世纪之交,辽宁的主导产业选择又发生了变化,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成了主导产业。随着一个区域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技术水平、国内需求结构、国际贸易条件和竞争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国内产业的关联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也应该超前发生变化,但是这种运动规律的绝对变化性并不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基准的相对稳定。所以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的倾斜程度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不仅要依据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而且要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忽略前者,选择主导产业则失去其判断基准;忽略后者,选择主导产业则失去其可操作性。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条件下形成的。各种产业的条件不同,不可能全部都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动态的,原有主导产业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会衰落,新的主导产业会应运产生和成长,其作用机制和该区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创新(inovation)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等。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要发挥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成为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主导产业必须具有高创新能力,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只有主导产业的不断创新、快速发展,才能够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地发展。
从理论上讲,上述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是切实可行的,在选择确立主导产业的过程中,哪怕是难度很大也应该全面地、综合地考虑这五项基准要求。但是,在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受到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和众多因素制约的,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相同,因此主导产业也各不相同。此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具体产业都可以成长为主导产业的。一个产业是否成长为主导产业,需要具备和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各地在确定主导产业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各项选择基准的要求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经济情况,明确实际经济情况对主导产业选择形成的约束(constrait)。这些约束条件主要是指资源状况、经济状况、产业状况、生产技术结构和水平状况、政策因素等。
(一)资源状况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与其资源禀赋是分不开的,各种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相应产业的发展,资源条件常常是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的基础。从许多国家、区域的产业结构演变和主导产业选择中可以看到资源禀赋的鲜明痕迹。如中东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石油开采与加工是最主要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显然,这些产业是以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前提的。一些以加工出口产业为主的国家和区域,如日本、中国的台湾地区等,高加工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重要地位,这些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既与缺乏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有关,也是与这些国家和区域拥有熟练劳动力这一丰富资源有关的。我国上海过去以纺织业为主导产业,现在向以金融业为主导产业转化,这都是受资源状况约束的。正是由于各产业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存在经济技术特征上的差异,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同,因而,主导产业的选择都必须考虑现实资源条件的约束,以及改变这些约束条件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区域内自然资源的蕴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会影响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选择。一个资源贫乏的地区,其主导产业选择必然是以高度加工型结构为主要特征;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则有可能形成以资源的开发、加工与利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某种矿产资源或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地区,一经开发,就易形成相应的资源采掘业或加工业,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拥有较大比重和在全国同类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什么样的资源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可见,各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取决于建立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大小,这种资源比较优势的大小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
(二)经济状况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及其主要矛盾,是我们在确立主导产业时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是在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约束条件。所谓经济状况(economic condition)是指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还是总量矛盾,是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还是供求平衡这样的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产业的不平衡发展,产业结构、供求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各时期政治经济任务和战略重点也会发生改变。有些供不应求的产品可能会变得供求基本平衡或供不应求。因此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状况的不同而需要更替。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应重视区域各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切忌因主导产业选择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部门迟早会衰落。“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能同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果社会对某一产业的产品需求增加时,对需求约束型经济而言,这一产业将得到发展,而该产业的发展就带来了为它提供资源产品的产业的需求,相应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正是如此,各区域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根据区域产业的市场供求状况,选择市场短缺或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www.xing528.com)
(三)产业状况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选择主导产业不可能凭空产生,必然会受到现有产业基础的支撑、限制和影响。现有产业本身构成未来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未来主导产业发展中应该加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因为充分利用现有产业资源不仅可以发挥传统产业优势而且也可以有利于降低主导产业的发展成本。一定的区域产业结构是与一个区域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因而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它会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同的区域产业状况会选出不同的主导产业。由于产业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若按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观来分析,当某一产业特别是基础产业处于“瓶颈”状态时,会造成前向关联的诸产业的生产能力闲置。若首先发展这些“瓶颈”产业,无疑会大大释放其他产业的闲置能力,提高整个经济的综合效益。因此,在选择确立主导产业时,必须根据区域现有产业结构状况,消除现有产业中的“瓶颈”制约,切忌将现有生产能力过剩、发展已经饱和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确定主导产业种类更多地需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总体水平,而选择主导产业部门则更多地需要考虑现有产业结构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适应关系,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需要等等。
(四)区域生产技术结构和水平状况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区域生产技术结构和发展水平状况是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条件和因素,主导产业是具有先进技术的产业。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是由区域生产技术结构决定的,区域生产技术结构的综合水平越高,区域主导产业的层次水平也就越高,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也就越好,区域主导产业也就越来越起带动作用。区域生产技术结构较为先进,是该区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区域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和进步,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主导产业选择的强大推动力。如果区域生产技术结构不合理,区域生产技术水平低,那么,选择出的区域主导产业就很难起到它的主导作用,因为它们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要选择和培育出区域先进合理的主导产业,必须努力改善区域生产技术结构,不断提高区域生产技术水平。可见,主导产业选择是要受到区域生产技术结构和水平状况约束的。
(五)政策因素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大多是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实现的,就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而言,影响区域优势的政策主要是宏观区域主导产业政策、区域地方性政策及主导产业发展政策的区域效应。任何国家都会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引导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大国尤其如此。地方性政策主要顾及的是区域利益,地方政府依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有关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发展的政策就是这样的表现。大多数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均会产生区域效应,比如,当国家制定鼓励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时,会对各区域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除了上述资源状况、经济状况、产业状况、区域生产技术结构和水平状况以及政策等因素对主导产业选择具有约束条件外,往往一个区域的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水平、现有产业结构关联状况及演变趋势、资金状况、发展阶段的属性、市场需求状况和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国际政治环境等对区域主导产业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充分考虑上述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一系列约束条件(江世银,2003),由于这些约束条件的存在,在主导产业选择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偏差,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地运用选择基准并参考其他一些相关因素来现实地选择一定阶段上应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并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区域主导产业政策,否则选出的主导产业就会失去其操作性。
总之,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遵循客观的选择基准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外部约束条件。前面说过,在这两者中,忽略了前者则失去了判断标准,忽略了后者则使主导产业选择失去了可操作性。因此,应将选择基准和外部约束条件结合起来,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确立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能充分发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果把高新技术产业等同于主导产业,这有片面性。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经济的成长和带动具有领先用,具有主导产业的特质,但对于区域经济某一个特定发展时期来讲,高新技术产业未必都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主要是指该产业在众多产业中,比较其他产业具有更大的成长性和带动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高,但要成为主导产业还要受其他准则的约束,因此必须全面分析。
三、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不仅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著名产业经济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李悦教授就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五原则:第一,要符合技术进步的方向;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居战略地位;第三,属供求矛盾的“瓶颈”和关键;第四,成组原则;第五,序列化原则。辽宁大学黄继忠在《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中根据主导产业特征、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三原则:第一,比较优势明显,输出前景光明;第二,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第三,关联效应强。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对于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是必须遵循的,但是它们很不具体,还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原则,主要包括:需求弹性原则、技术进步原则、关联强度原则、动态比较优势原则等。
(一)需求弹性原则
一个产业的市场前景,决定于其市场需求的长期性和广阔度,这一因素集中反映为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总量最大化原则。也就是说,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市场需求情况,应把那些市场需求弹性高的区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巨大的社会需求是促进供给增加的基本动力,也是主导产业成长的出发点和生存、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需求的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其产品的增加由于能带来更大的收入,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需求,所以这类产业能够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不仅其发展的机遇好,而且发展的收益也好,结果其发展的速度就会更快、规模就会更大。因此,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必须把“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要大于1。只有把主要大类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是最高或较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能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日趋旺盛,才能使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高需求弹性产业的优先发展,增加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就能使区域产业结构同需求结构相适应。市场需求是推动主导产业发展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动力。
当然,市场需求是有层次的,它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仅要注意有着巨大现实市场需求的产业部门,还应注意有着巨大潜在市场需求产业部门。在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以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使其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是符合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方向的。
(二)技术进步原则
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在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诸因素中技术进步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它不仅表现在技术进步能够改变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质量,从而影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导致资源重新配置,而且还表现在技术进步能开创出新产品、新产业、新部门,并促使传统产品、传统产业、传统部门走向衰落,最终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可见,在产业发展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离不开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就在于,它造成了区域不同产业生产率上升率的差异。
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提高生产率的巨大潜力,能够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可以节省能源、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而,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也必然是区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作用,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制度和吸纳先进技术的潜力,这样才可能推动区域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速度,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通过对产业革命发展史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导产业更替的动力是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新技术的产业化,该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都应自觉地将主导产业的选择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接起来,遵循技术进步原则。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但并不是技术最先进的产业就能成为主导产业,它必须要有扩散效果。在进行政策协调时,值得注意的是,不应把那些没有扩散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也选择为主导产业来加以培育。
(三)关联强度原则
区域产业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复杂的大系统,不同产业由于产品生产方式和技术复杂程度不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也就不同,因而,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和拉动力是有相当差别的。所谓产业的关联(industry's mutual relations),在本质上是社会生产中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及产品的需求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状态,而产业的关联度(degree of industry's mutual relations),则是产业之间这种技术结构和产品的需求结构的扩散程度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强度。产业之间既有横向的经济联系,又有纵向的生产技术联系。在区域层次上,虽然各产业之间关系较松散,许多关联产业是跨区域的,但确定那些关联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推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是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得到优先发展时,通过产业关联强而产生一系列产业的带动与推动作用,并使这些产业派生出对其他产业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这样必将推动和促进整个地区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就是一个具有很大产业关联度的朝阳产业,选择它作为主导产业,就可以产业化旅游带动区域内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通讯、服务、食品加工业、生态农业、休闲业、工艺栽培业等一系列产业的连锁发展。如果一个产业只具有高比较优势系数,而产业关联度低,那么它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例如,一些区域把汽车业选择为主导产业,汽车是一种加工深度很高的最终产品,一辆轿车完全不同的零件就有2500余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诸多其他产业的产品,如钢材、木材、铝材、电子元器件、电器、石油、化工、机械、仪器仪表、橡胶、玻璃等。如果本区域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对各产业产品以及近距离协作的基本需要,那么汽车业的主导作用是难以发挥的,因此,主导产业应是那些关联强度的产业。
(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在论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时提出了要遵循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原则,这种优势不仅包括绝对优势,而且包括相对优势;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时也要遵循发挥区域优势原则,这种优势不仅包括现有优势,而且包括后发优势。所以两者论及的角度是不同的。
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能脱离本地区及其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着地区发展什么产业、形成什么样的结构。区域各种条件的有机结合,是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又要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和特色,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和条件,决不能违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搞“一刀切”,搞成一个模式,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必须从地区实际出发,要着重发展那些本地拥有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放弃那些本地不具备优势的产业,并与其他区域建立起发达的分工协作关系,使各区域产业结构能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例如,江苏农产资源十分丰富,轻纺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实力雄厚,所以江苏的主导产业应该是轻纺和机电产业;又如,云南的烤烟、旅游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卷烟业、旅游业应该是它的主导产业;再如,辽宁煤铁矿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煤铁矿复合体型省份,黑色金属应是它的主导产业,所以,不同区域,其主导产业是不同的。
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仅要发挥当前的区域优势,而且还包括发挥区域“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latentorpotentialadvantage),是一个区域发展经济所具备的,比其他区域有着更丰富的潜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成熟技术多的资源复合体状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仅必须从实际出发,使“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充分地发挥出来,还必须最大限度地集中一切优势来促进对经济增长起核心作用的产业的发展。而且,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来说,也要选择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后发优势”的产业,只有对具有“后发优势”且各要素效率高的产业进行有成效的建设,才能不断拓展区域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从而创造出旺盛的社会需求。
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差别,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是客观存在的。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要从现实的区域经济优势出发,在全国产业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域产业技术的进步程度及其相应的产业潜在能力,遵循符合需求导向、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来选出能够取得相对比较利益的区域主导产业。由于我国各区域面对的是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但同时,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已不再是在封闭的经济环境条件下进行选择的,而是所选择和培育的主导产业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来要形成国际竞争能力。有些产业,在目前虽然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但具有潜在比较优势或比较竞争优势呈上升趋势,这种具有较高加工程度,较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如果选定并经过培育、扶持,是可以成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它们可以实现我国的出口结构逐步向较高附加价值转换,可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缓减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制约。
四、区域主导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industry's mutual relations)指的是各类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也即投入产出关系,例如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有旅游景点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旅游通讯、旅游宾馆别墅、旅游购物、旅游广告、旅游娱乐等。产业的关联度,即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有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有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小。通过研究发现,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产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使这些产业部门派生出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促进作用,由此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层一层地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主导产业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如果区域主导产业部门的关联度不大,其发展便难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就不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区域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投入产出的相互依赖关系,各类产业之间不仅关联程度有高有低,而且关联方向有前有后。如果某一产业的产品可作为另一产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产业就是另一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而另一产业是该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根据产业关联程度的方向和大小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也就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具体应用。在1986年召开的第8届国际投入产出技术会议上,意大利学者米纳(C.Milana)曾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用所谓“横向关联系数”和“纵向关联系数”对意大利各个产业作了比较,这就是区域主导产业关联分析。按照产业之间关联方向和程度的差别,区域产业可分为四类:一是前向关联度与后向关联度都很高的产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造纸业、纺织业、印刷业等中间制造品产业;二是前向关联度高,后向关联度低的产业,如农业、能源、采矿业等初级产品产业;三是前向关联度低,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如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造船业、非金属制造业等最终制造品产业;四是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都很低的产业,如捕捞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等。
区域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联系能力分类
区域主导产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可用投入产出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投入产出方法是投入产出理论的具体应用,是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地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它借助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的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关联关系的特点,为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服务。
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又称产业联系表,是以矩阵的形式表现区域产业结构中多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是记录和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各产业之间发生的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换关系的工具。它的一般形式可见下表。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如果将表中产业i(i=1,2,…,n)的产出记为xi,符号xij从产出的角度看,是表示产业j对产业i的中间需求,即产业j在经济活动中所消耗掉产业i产品的数量;从投入的角度看,是表示产业i对产业j的中间投入,即产业i的产品在经济活动中作为投入而被产业j所消耗掉的数量。而aij=xij/xj(i,j=1,2,3,…,n)的经济含义表示了产业j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消耗掉产业i的数量。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人们把aij称为投入系数(input coefficient)或直接消耗系数(direct depletion coefficient)。显然,投入系数是决定各主导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关键。
在引入了投入系数后,就可根据投入产出表来编制投入系数表,由于投入系数表是决定各主导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投入系数表也就成为研究各主导产业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一般地,为分析问题的方便起见,常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投入系数表,即记A=(aij)n×n,这里的A也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它是一些产业之间量的关系的反应,投入系数之所以被称为直接消耗系数,是因为它反映了某产业在生产单位产品的过程中对其他产品的“直接”消耗,即需要的一定投入。但在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各产品的生产,不仅有直接的消耗,而且还有间接的消耗。
在投入产出理论中,称某产业在生产单位产品的过程中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之和为完全消耗,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为:
B=A+A2+A3+A4+An
如再以yi表示产业i(i=1,2,…,n)的最终需求,并以X=(xi)n×n和Y=(yi)n×n分别表示总产出矩阵和最终需求矩阵,则由aij=xij/xj和投入产出表的均衡关系,显然有:
AX+Y=X
其中
A为n阶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ij)
X,Y分别为n个部门总产品列向量、最终产品列向量:
根据上式,便可得:Y=(I-A)X或在(I-A)可逆时有:
X=(I-A)-1Y
其中的(1-A)称为列昂惕夫矩阵(瓦西里·W.列昂惕夫Wassisy W.leontief;1996-),其经济含义是:矩阵中的纵列表明每种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每一列都设立某产业为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投入与产出关系;每一列都设立某产业为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投入各相应产业的产品数量。通过矩阵(I-A)把X与Y的关系揭示出来了,即揭示了总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I-A)-1叫做列昂惕夫逆矩阵,逆矩阵中的元素就叫逆矩阵系数,而由逆矩阵系数构成的表就是逆矩阵系数表。逆矩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主导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
逆矩阵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通过列昂惕夫逆矩阵进行主导产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主导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关系的类型分析、感应度和影响力的分析以及波及效果分析,计算综合就业系数和主导产业带动系数等等。就连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也可通过数学证明表示为:
B=A+A2+A3+A4+…=(I-A)-1-I
在区域产业间投入产出相互关系中,把一产业影响其他产业(如旅游业影响交通、通讯、食宿等产业)的程度称为影响力(influence degree);而把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如农业受轻工业、重工业等产业)影响的程度称为感应度(responsibility degree),也就是其他产业对该产业产生的诱发程度。前后向关联能力不同的产业,其影响力和感应度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前、后向关联强的产业,由于来自各产业的需求多,中间产品率高,很容易受需求拉动而增长,因而感应度高。后向关联强的产业,由于来自各产业的原材料投入率高,其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强,因而影响力较高。对于前后向关联均高的产业,其影响力和感应度都是很高的。
运用上述投入产出法可以分析区域主导产业关联强度,包括主导产业感应度系数(responsibility coefficient)和影响力系数(influence coefficient)两个指标。
主导产业的感应度系数=
主导产业的影响力度系数=
如果用ei表示第i产业的感应度系数,ej表示第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n为产业数目,Cij为列昂惕夫逆矩阵(I-A)-1中的元素(i,j=1,2,3,…n)那么,主导产业i的感应度系数ei为:
主导产业j的影响力系数ej为:
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若大于1,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相反,若小于1,则居平均水平以下。
各产业的感应平均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不相同的,从而会表现出不同的关联强度。主导产业应选择较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产业。只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较大的产业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下面通过日本、中国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分析,可看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度。
下表是根据日本总务厅所编的1990年日本投入产出表而制作的日本各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感应度系数扩大的产业大多是一些与物质生产领域直接有关的服务性产业以及基础产业,例如,商业(1.6453)、交通运输业(1.6090)和对事务所服务业(2.1968)等;而感应度系数较小的产业则基本上都是那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产业,例如,供水和垃圾处理(0.6397)、广播通讯业(0.8091)、医疗与社会保健(0.5315)、私人服务业(0.6208)和事务用品业(0.5961)等;在影响力方面,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加工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内,例如,钢铁工业(1.3969)和运输机械制造业(1.4447)等;而影响力系数较小的产业则主要是一些服务性产业,例如,房地产业(0.6684)和广播通讯业(0.7625)等。
国家统计局利用1995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了我国33个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可见下表:
1995年中国33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表
续表
从表中可看出,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依次是化学工业(2.45582)、商业(2.1905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5420)、农业(1.85285)、纺织业(1.61380)、机械工业(1.27857)、货运邮电业(1.26678)等;而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依次是缝韧及皮革制品业(1.22448)、纺织业(1.19306)、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1.7289)、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1.17164)、金属制品业(1.1617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522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4936)和其他工业。
那些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较大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选择主导产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参照产业关联基准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首先要求入选产业的前向或后向关联程度较高。其次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可选择关联方向不同的产业作区域主导产业。一般认为,不发达区域要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应选择后向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这与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收入弹性基准导向大体是一致的。发达区域要加快其发展速度,应选择前向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这与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基准、过密环境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导向大体是一致的。
参照产业关联度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会受到区域产业结构导向机制的影响。需求结构导向的作用会促使最终制成品优先发展,从而使得后向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成为发展热点。供求结构导向的作用则会促使中间制造品优先发展,从而使得前后向关联度都较高的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下面以需求结构导向为例,可进一步分析产业部门产品的销路结构。产业产品的销路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这是产业关联的重要方面。它通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来度量。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是表示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品(销往)分配使用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这分配系数用dij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dij=xij/Xi(i=1,2,3,…,n)
式中dij具体表示第i产业的产品Xi,分配使用在第j产业生产用途上的比重,xij是指第j产业购入i产业的产品量。
通过分配系数dij(j=1、2、3、……,n),可以清楚看出i产业部门的产品流向及其比重,从而反映出某产业部门的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不同影响和制约制度。
可见,区域主导产业关联分析是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五、区域产业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区域之间关系发生新变化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大显示了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性。所谓区域竞争力就是指在区域间生产贸易条件下,一国或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在其所属的大区域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一句话,它是一个区域在其所属大区域中的资源吸引力和市场争夺力。这里的区域可以是一国、一个省、一个市或更小;大区域是指比该区域大的、又为区域所从属的区域。对一个省来说,区域竞争力就是指在全国、全球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即如何通过对区域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主导产业确定,以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达成。
把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引进国内各区域,是一件具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我国经济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取决于全国各地竞争力水平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少省份的面积和人口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些中等国家,并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可以把握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景,寻求出解决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但“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只能从行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现实意义,即专注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培育”。
区域竞争力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来反映,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对外开放度、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特别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等。区域经济实力:该要素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参与竞争的经济实力。GDP和人均GDP是反映区域经济实力通常采用的指标;储蓄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从资本形成方面反映区域经济实力,固定资产投资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潜在实力;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反映区域市场容量及居民购买能力。对外开放度:该要素反映一个区域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主要是对外依存度(进出口/GDP)和实际利用外资的程度(外资/总投资)等指标。科学技术:该要素反映一个区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程度,主要是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指标等。人力资本:该要素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本投入对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程度,主要是人均财政教育支出指标等。
区域产业竞争力就是指一个区域的产业与其他区域的产业相比较而拥有的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及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产业规模、市场份额、产业获利能力等指标。陈红儿和陈刚在区域产业竞争力总体设计评价指标中间列举了五大类15个指标,包括产业投入方面指标、产业产出方面指标、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方面指标、产业市场绩效方面指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指标等。产业投入方面指标包括:产业人均装备率指数=区域产业人均资本投入/全国相应产业人均资本投入、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力度指数=区域产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国相应产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产业平均规模指数=区域产业之企业平均规模/全国相应产业之企业平均规模、产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对比重=区域产业工程技术人员占所有职工比重/全国相应产业工程技术人员占所有职工比重;产业产出方面指标包括:产业资金利润率指数=区域产业资金利润率/全国相应产业资金利润率、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润指数=区域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全国相应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产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指数=区域产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全国相应产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区域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国相应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增产值率指数=区域产业增加值率/全国相应产业增加值率;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方面指标包括: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相对系数=区域产业固定资新度系数/全国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产业技术进步指数=区域产业技术进步速度/全国相应产业技术进步速度;产业市场绩效方面指标包括:产业市场占有率=区域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全国相应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区域产业产值占该区域比重/全国相应产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产业外向度=(区域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1)/区域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指标包括:产业能源消耗强度指数=区域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全国相应产业能源消耗强度等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选择其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区域产业竞争力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竞争力,它主要研究区域内各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以及对区域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产业组织竞争力,它主要研究一个区域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生产同类商品或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商品的企业整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是由于仅仅改变了产业组织而获得的能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业群,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在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区位、自然资源、人口数量与质量、经济基础、资金、市场、技术和政策因素等。其中,区域经济基础反映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潜力,资金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之一,市场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导向,市场容量的大小决定产业发展的规模,市场运作机制决定产业的运作形式,技术因素是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政策是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最活跃的因素。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实施区域产业政策以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如果一个区域在科技上具有比较优势,就意味着其产业发展存在着潜在竞争优势。科技和产业的不断变革过程,就是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支柱,只有建立在区情基础上的具有先进性的主导产业,其竞争力才能得以持续地提高。主导产业也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制定应主要围绕提高产业的竞争来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区域产业竞争力不仅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表现为具有比较利益的传统产业和竞争优势。传统产业并不一定夕阳产业、衰落产业和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关键是看它能不能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分析区域产业竞争力主要是探讨区域优势的发挥程度。因为区域优势的发挥程度,既标志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也表示区域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潜力大小。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其发展是在不违背“区情”的情况下尽量“求异避同”,决不是“求同存异”,也就是说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原则。当然,在区域内某种产业要做到“从无到有,从特到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区域产业拥有市场竞争力。
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仅有一般性选择原则很不够,同时应作定量分析,即建立评选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根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理论和原则,再考虑主导产业的特点、功能及基础数据的可收集性,从而设定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生产率上升率指标,产业关联强度指标、产业规模指标、动态比较优势度指标等指标。
(一)需求收入弹性指标
为了准确选择有发展潜力、有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需要首先考虑需求收入弹性指标。
需求收入弹性指标=
如果弹性系数大于1,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收入弹性”就大;反之,则社会“需求的收入弹性就小”。需求的收入弹性大意味着有广阔的市场,而广阔的市场正是大批量生产和加速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以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有助于技术进步和区域工业化发展,其产品的增加由于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从而能够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不仅其发展的机遇好,而且发展的效益好,发展速度会更快。如果一种产业具有超过区内产业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那就意味着它有着较大的市场和较强的供给能力,从而发展前景良好,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也会更大。因此,需求收入弹性指标是一个判定区域某产业发展前景和对经济牵动度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衡量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指标。
(二)生产率上升率指标
在考虑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的基础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需进一步考虑的便是生产率上升率指标。
生产率上升率=
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即产业的产出对全要素投入产出之比,而不是指某一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这些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综合要素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诸要素的加权平均。这几个生产率之间有可能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往往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映了技术进步的程度。因为需求的提高,特别是大批量的需求可以促进生产率的上升,同时降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费用,因而能进一步失去需求的提高。按生产率上升率指标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就是要选择技术要素最密集、技术进步最快、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率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快的产业部门,产量上升也快,从而成本下降也快,最终能开拓市场。
(三)产业关联强度指标
主导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关键在于它能带动区域全盘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一个功能是,它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具有火车驱动轮的作用,它本身增长较快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主导产业与区域内多数产业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联系。这就要求主导产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必须有较强的关联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种联系愈广泛、愈深刻,则主导产业的发展就愈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些产业部门虽然比较优势较大,或者产业规模较大,或者市场潜力较大,但如果与区域其他经济部门很少联系,不能将自身的扩散效应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传导到很宽广的范围,也不能成为主导产业。
通常用产业带动系数和产业推动系数指标来衡量产业关联强度的大小。任何一种产业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相互联结的波及结果,必然影响和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这里,一种产业影响或推动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做产业推动系数,通常用HLi来表示;一种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或推动的程度叫做产业带动系数,通常用VLj来表示。
产业推动系数:
式中dij为完全需求矩阵D=(I-A)-1=(dij)的元素。若HLi值大于1,说明各产业部门对i产业的完全需求相对较大,优先发展该产业部门可以推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产业带动系数:
VLj值大于1,说明j产业对各产业部门的完全需求比较大,优先发展产业部门j可以增加对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较快发展。
一般说来,主导产业是指产业推动系数和产业带动系数均高的产业,而且选择这样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最佳的主导产业,相反,则是非主导产业。如果产业推动系数高、产业带动系数低或者产业推动系数低、产业带动系数高的产业或多或少是主导产业,那就还要看它的其他指标情况而定。
(四)产业规模指标
该指标定义为:
其中Ymn为第m区域第n产业的产值,Yn表示全国第n产业产值,Ym为m区域工业产值,Y为全国工业总产值。运用此指标,可以通过判断第m区域第n产业产值比重是否高于全国平均比重来确定第m区域在第n产业的产业规模上的相对优势。如果CPS>1,可以说明第m区域第n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具有优势。如果CPS<1,可以说明第m区域第n产业在产业规模上不具有优势。显然CPS越大,表明第m区域第n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就越有可能入选区域主导产业。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CPS≥2,该产业可作为区域专业化主导产业。
此外,动态比较优势高也是常考虑的指标之一。
上述几个指标计算出来后,可用几何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汇总成一个综合指标。如果用加权平均法,根据其对主导产业重要性的差异,给予上述指标的权重分别为25%、25%、20%、15%、15%。综合指标位居前列的产业就可以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在备选产业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可选出切合实际的区域主导产业。
附:主导产业选择流程图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