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研究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源城市人民求生存、盼发展、梦想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是经济转型的第一动力源。资源型城市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于一身,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性,不会凭空而来,其中必有其动力或动因。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发展变化的动因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几个或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这就产生了动力机制问题。所谓动力机制就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及其作用的方式。研究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就是要研究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运动规律、找准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源。通过对转型动力的研究,分析各种动力因素,并将各种动力有效整合,构建好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使之转化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活力,推动转型的顺利实施。

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但在我国现阶段,资源城市转型往往是在城市发展的特殊时期,经济已经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被迫进行,因此,需要比支持一般城市发展更多、更大的转型动力。

一、资源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面临资源趋于枯竭的资源城市,其生存发展的压力是巨大的。经济发展的滞后,财政状况的拮据,城市贫困群体的存在,无一不表现出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的弱质性。资源城市人民求生存、盼发展、梦想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是经济转型的第一动力源。经济转型的动力必须首先来自于资源城市自身,任何无可奈何、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于事无补。必须使全市人民认识到,城市的经济转型是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伟大事业,每一位市民不仅仅是经济转型的受益者,也应是经济转型的参与者。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研究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成为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使人民群众关心经济转型、支持和参与经济转型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把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

20世纪7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其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当时,其定义和内涵还不十分清楚。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又发布了题为《保护地球》的文件,其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并下了定义:“改进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定义。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采用,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其定义,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大会并通过全球《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了行动。

根据对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理解不难得出两个原则:一是发展原则。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要延续下去,即必须顾及到后代的发展权。二是可持续原则。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以实现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与此同时,人类应该控制消费,使消费朝合理的方向转变,应该反对各种挥霍和浪费。

1996年伊斯坦布尔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以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对普遍追求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延伸和社区性实践,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来实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城市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满足城市未来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其中,城市资源环境子系统是基础,经济系统是条件,社会子系统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创造财富、确保三个子系统协调运作的现实可能和远景潜力。它取决于城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诸多支撑条件,如城市创造和聚集资本的能力、人力资源的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效益的优劣、经济增长的快慢、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绿化和城市大气及水环境质量为代表的多项指标。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面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总量更成为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主题之一。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使人口与生产力要素向其集中。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中心,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先进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纵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市集聚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于一身,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其产业群体的构造方式是:“链条”式的直线递进构造,支柱产业由若干个前后关系密切的产业构成,这些产业环环相扣,形成产业群体优势。如前所述,资源型产业的衰亡具有不可逆转性,随着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或产品市场不景气,“链条”式产业构造方式的矛盾就突出地显露出来,一旦其中某个链环断裂,就会给整个城市产业发展造成影响。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城市陷入结构性衰退,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下降。如果某种单因子下降了,则要求替代资源的完全补偿。1995年,世界银行在题为《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推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国民财富的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一国的总财富由三部分构成,它们是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该体系的关键之处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的总价值消耗要从总财富中扣除。如果一种经济增长是通过掠夺自然资源和滥用环境获取的,则无论增长速度多快,其总财富的增加仍将是非常缓慢的,甚至会出现负值。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在其分析部分中揭示,发达与不发达状态之间最重大的差别在于人力资源,换言之,是人本身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假定“创造的财富”的增量是通过使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生成的(事实必然如此),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表达,其对数形式为:

LnY=Lnβ1+β2LnX2+β3LnX3 Y是创造的财富,X2是自然资源,X3是人力资源。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的存量保持稳定,假定当前的自然资源消耗是不应再增加的,按这一原则,增加创造的财富的途径就有三条:①提高β2,即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②提高β3,即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③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广义地说,这三条途径实际上是一条,即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因为第一和第二途径实际上总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因此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于是,可发展从资源角度讲,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

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必将面临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惟一的途径就是转型,即脱自然资源依存化,采取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使城市发展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因此,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转型之路。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我国资源城市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短缺经济年代形成和发展的,是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地方,资源城市的相当一些干部群众,特别是资源企业的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深深地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的烙印。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资源城市经济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开,除了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趋于枯竭是其主要原因以外,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计划经济给资源城市留下了深刻影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这里略举一二,以资佐证。

如:有些干部习惯于循规蹈矩、唯书唯上、不越雷池一步,不愿冒一点儿风险,缺乏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勇气和智慧。

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经济发展当中的困难无可奈何、无所作为,指望国家摆项目、给投入来拯救城市,而对于如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则思考不多。

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严重,权力意识强,服务意识差,滥用权力谋私寻租,阻碍经济的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此类问题越严重。

在择业观念上,许多人缺乏自强自立意识。在资源城市,资源企业工人的群体很大,这个人群的特点就是组织性纪律性很强。与此联系,也造就了这个群体的一个弱点,就是习惯于由“组织”或“领导”来管理自己,一旦离开了这个组织,把命运交给自己掌握时,则马上感动无所适从,自主择业、自立创新均感到无能为力,消极等待政府的安置。

有部分人“大锅饭”思想根深蒂固,习惯于“大锅饭”,满足于低水平温饱,不思进取,宁愿心安理得领救济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也不愿意走出去付出劳动改善处境。有些人甚至精神颓废。

思想观念的类似落后表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严重桎梏了人们的精神,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影响了人们创造力、开拓力的发挥。

对资源城市来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经济转型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领导层面入手,领导层面对于一个城市的思想解放,起着主导作用,是关键环节。

首先,必须克服计划经济养成的“等、靠、要”思想,丢掉幻想,依靠主观努力,抢抓发展机遇。有些地方多年形成的错误的思维和导向,以能“要”为荣,能“要”为绩,计委要项目、要投资,财政要资金、要转移支付,“要饭吃”比自己发展来得容易,来得快,反而淡化了困难地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在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宏观调控机制日趋完善的条件下,资源城市依靠国家摆项目、给投资实现经济转型只能是一种空想,消极等待依赖必然贻误时机,聪明的选择是彻底丢掉幻想,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中寻找机遇,把自己主观努力的着眼点不是放在“要”上,而是放在“干”上。

其次,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具体化。不能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作口号去喊,更不能空谈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只有具体才能深入,要落实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从宏观上看,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从计划经济体制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市场经济,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到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到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中有序退出,每一步改革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化,也都是思想解放的成果。具体到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而思想观念则是思维的总开关,思想解放是打开经济转型之门的总钥匙。要破除循规蹈矩、唯书唯上的习惯思维,树立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创新思维,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人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就不可能为这一全新的事业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要破除封闭的思维,树立在开放中转型的理念,眼睛向外,高起点宽视野,把资源城市置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看待和处理问题,在大开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借助外力促转型。要破除单向思维方式,树立逆向思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期,许多商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过去是生产决定消费,企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人们可选择余地很小,现在是消费决定生产,市场决定一切,因此,人们的思维也应发生转变。要盯着市场需求发展生产,根据对市场的研究、预测和判断来决定项目的取舍;要根据市场价格,确定利润空间,倒推生产成本,提出成本费用控制目标。逆向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创新,它可以使人在困惑中豁然开朗,在穷途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打破僵化思维,树立辩证思维。用僵化的思维看待转型中的资源城市,可能到处都是困难,企业关闭,工人下岗,环境破败,而用辩证思维来认识可以从中发现很多转机。如企业关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可以得到国家支付的一定规模的破产费用,职工可以得到国家发放的经济补偿和安置费,企业多年形成的拖欠职工的各种费用得到偿还,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本息得到核销,使企业卸掉沉重的债务包袱。职工下岗,换一个角度看也使职工有了自由,有了重新就业的选择权和创业的自主权,矿区的闲置厂房场地,作为变现资产价格低廉,但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恰恰可以成为经济转型中可以利用的存量资产和招商引资载体

创新思维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并反作用于物质存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在经济转型的动力构成中,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用思想的不断解放来克服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推动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发展。

三、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即使在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彻底放弃。作为对市场调控的补充,调节和弥补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国家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的手段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是必要的,也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我国正处于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框架的转型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推动力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开放东南沿海14个城市,使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一批城市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最快的地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又使上海获得发展的良机,短短十年时间,上海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成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成为与珠江三角洲并驾齐驱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1999年3月,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江泽民同志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制定了向西部倾斜的政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支持,三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包括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超过6000亿人民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回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向某一地区某一领域的经济发展予以政策性的倾斜和支持,对于区域经济的起飞和振兴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计划经济时期表现得更直接更具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影响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决定,提出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要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措施,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一个重点,指出:“对资源仍较丰富的,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拉长发展链条;对资源近期可能走向枯竭的,要抓紧研究接续产业发展问题;对资源已经枯竭和接近枯竭的,要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国家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对于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复兴和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国家重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必然伴随着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目前已经显现出国家将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资源枯竭矿山的关闭破产,沉陷区的治理,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化解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支持改造的方向,与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任务是一致的,也正是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所必需的,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利用好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使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获得强大的政策动力。

(二)体制创新的作用力

继续深化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在这种大背景下的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转型的目标之一,也是推进转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已为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证实。体制的变革为我国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主要是指改革那些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使生产力得到根本解放。体制的变革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但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改革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要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要求,加快金融、财政、投资、税收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高效、有序、公正的新型经济体制,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根据这一改革取向,资源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构建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参加经济转型,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盘活国有资产,借助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地区经济特色突出的民营骨干企业。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要切实改革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营造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全社会发展经济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

(三)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引力

对外开放,也是我国实行的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顺应世界潮流,我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将成为国际经济开放的大系统的一部分,资源城市也不例外,其经济转型必须在开放的条件下实施,而且对外开放还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外在动力。在一定意义上说,资源城市转型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对外开放的力度。首先,对外开放使资源城市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之中,人们可以扩大视野,看到许多新鲜的、更高标准的参照物,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科技、文化和理念,促进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观念更新;其次,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外向驱动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地区经济发展自觉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的必然选择。只有敞开大门,对外开放,广泛寻求合作伙伴,资源城市才能为经济转型获得投资、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持,巧借外力推动转型是资源城市的明智选择。资源城市的对外开放,既包括对国外的开放,也包括对国内的开放,要树立大开放的思维。在全国普遍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与沿海地区相比,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资源城市对国外开放自然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梯度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和扩张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内资本流动已经呈现出南资北移的态势,处于欠发达地区资源城市应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把对外开放的着眼点放在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方向上。在一定意义上讲,面向国内的开放,可能比面向国外的开放更实际一些,也更容易收到成效。例如,辽宁省阜新市在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后,以全方位开放的理念,面向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相继引进了上海的大江集团、河南的双汇集团等龙头企业,使当地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为经济转型注入活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工业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转变的必然

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国民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农业经济时代,国民经济以农业开发为主,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还没有出现现代工业,因而人类对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需求规模相当有限,现代意义的资源型城市还没有产生。

第二阶段是工业经济时代,国民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这一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轻工业迅速发展并在制造业中占绝大比重,资源型城市初步产生;在第二阶段,重工业迅速发展并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源型城市迅速发展,达到鼎盛;在第三阶段,由于新兴工业部门的相继建立,重工业的地位开始下降,人类文明演进从“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时代”走向“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资源型城市的地位受到挑战。

第三阶段是服务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进一步发展,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使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必然。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

第一,21世纪,人类将以知识和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随着年久日深的开发,迟早有一天会枯竭;而更重要的是,进入新经济时代,人类的知识和智力资源开发进入新阶段。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一些附加值特别高的技术和产业不断向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企业提出挑战。目前发达国家生产的一个小小的芯片价值要远远高于我们普通矿山半年或一年的开采价值。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没有增加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由于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使其保持了连续5年在4%左右的增长态势。事实说明,资源型城市寻求新的替代产业已势在必行。

第二,以教育、通讯、计算机软件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在欧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新兴服务业如今已成为支撑欧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值占GDP的64%,占就业人数的66%。美国比欧盟发展得更快,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总数的80%。令人惊奇的是,1996年美国发展新经济共创造了26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服务部门就占240万个。美国目前失业率已由1992年的7.4%降到4.8%,为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新兴产业及其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如雨后春笋,相继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原来担心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型产业,劳动力转移不好安排问题,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工业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转变,这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发达国家已经这样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别无他途。

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构成是多方面的,精神动力、国家宏观调控动力和体制动力,这些动力对于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启动和运行来说都是不可少的,但它们发挥作用和方式最终都要转化为推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所必需的物质动力上来,即转化为投资和科技进步的作用力。由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所决定,必须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增加经济总量才能完成,在原有总量规模的基础上改变一座城市的经济结构是难以实现的,即使可以实现,也是没有意义的。用扩大增量改变结构,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而资本和科技的投入则是扩大经济总量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谓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以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有效利用率,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随着资源型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资源型城市大都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历程。但城市毕竟和人不同,城市无论怎么萧条,真正“死亡”并不大可能,只要人类存在,城市空间里的荣枯就可以转化,有的城市还可以返老还童、获得新生,但这需要城市经济增长点的重新培育。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决定了资源型产业提升竞争力空间的有限性,因此,提升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主导产业的转型,也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众所周知,资源型产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低,因而资源型城市长期存在着利润流出的现象,这必然使城市积累能力相对下降。资源的逐步耗竭使地区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这又会加剧城市积累能力的弱化。城市积累能力的相对下降使城市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低,创新能力弱,从而在市场分工中只能承担生产初级产品,形成城市对自然资源的强烈依赖,形成产业结构不断低级化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在资源开发的投入、成长、成熟、衰退的不同阶段,资源型产业生产成本存在着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规律。以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的竞争优势,也因此遵循着具有优势——优势减弱——优势下降的发展规律。如果资源型城市不注意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生产给城市带来的利益并形成资金积累,逐步实现支柱产业的转移,在生产成本高于机会成本时,转型已成为必然。而且只有通过转型,提升产业结构,才能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

(一)资本投入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

前些年,有人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所处的窘境总结概括了两大难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以此形容老工业基地企业不景气,人多包袱重,效率低,企业和地方经济困难,资金紧张的状况。这种状况在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的资源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人多钱少”是转型城市的突出矛盾,而“钱”少的问题又是转型城市的主要矛盾。(www.xing528.com)

“钱”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而当“钱”转化为资本时又大大加快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超过了此前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总和,与“资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这里,我们仅就资本的经济意义来认识,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在其经济起飞或发展中都离不开资本这一要素,离开了资本其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动力。

具体到资源经济转型这一特殊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资源城市转型的实践已经证明,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予以支撑和推动。有人认为国外资源城市转型依靠国家大量资金投入的做法不可取,也有人就此认为其转型实践并不成功。但换一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是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他们是不会按计划经济的做法去实施资源城市转型的,而对资源城市转型所给予的大量投入,恰恰证明了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客观上对资金投入的需要。在这里,可以暂且不去研究转型资金投入的来源,仅就城市经济转型的需要来看,资金的投入是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最直接的动力支撑。

从城市经济转型的启动力和运行力来看,投融资将是决定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能否启动和实施的根本动力源。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不会凭空发生的,它需要对城市的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需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行机制进行再造,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扩大经济总量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需要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这一切都是经济转型和经济复兴所必需的,而这一系列转型任务的实施,哪一项离开了资金的投入都将一事无成,可以这样说,资金投入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源泉,资金流是城市经济的血脉,资金的流量、流速和衍生能力决定着经济转型的成败。

(二)转型投资的来源

经济转型对资金投入的需求是客观的,资金投入的多少与城市经济转型所获得的推动能量的大小,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因此,有必要把资金的投入来源作为经济转型动力研究的重点,从来源上分析和研究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

1.国家投入

对于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来说,国家的投入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城市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当它们步入暮年,因资源枯竭使城市面临发展的困难时,国家予以适当的支持,帮助它们走出困境,既是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职能公正履行的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措施,其中也包括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措施。这是近年来国家明确表示并已经进入实施程序的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给予支持的具体措施,构成了国家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直接或间接的投入。如:

在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重点把握的原则中提出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国家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提出加大采煤沉陷区的治理的支持力度,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历史遗留的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中央对东北三省的补助比例提高到50%,各省的补助也都相应提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加强老工业所在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资源型城市电力、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建设一批重大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和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环保设施项目。

在财税金融等政策方面,提出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对老工业基地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优先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计划。这意味着列入国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可以享受到国家对破产企业支付的破产成本。对部分企业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历史欠税,按照规定条件经国务院批准后给予豁免。对资源开采衰竭期的矿山企业,以及对低丰度油田开发,在地方具备承受能力的条件下,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对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实施提高资产折旧率和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扩大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提高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等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中央政府在一般转移支付时适当考虑对老工业基地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造成地方财政减收的因素。加大国债或专项资金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支持力度,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领域的专项资金安排,要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中央提出的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与资金投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直接表现为资金投入,有的通过政策的实施为地方和企业减轻负担转化为资金的投入,这些投入都可以成为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如何把这些措施变为现实,关键在于资源城市选准定位,选准项目,用足政策。

2.地方政府投融资与资产运作

在现行体制下,国家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投资支持,一般都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与地方政府和具体项目单位的配套投入相结合进行的。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所需的资金投入,单纯依赖国家的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资源城市也必须为经济转型筹措必要的资本和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可以运用以下手段为经济转型筹措资金:

(1)财政投融资手段

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财政运转体系,可以利用财政的职能筹措转型资金。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每年的预算支出安排中,安排一定规模的经济转型专项资金,用于对经济转型重点项目的直接投入或配套投入,在投入方向上要注意把握重点突出那些具有公益性质、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下岗职工转岗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二是财政贴息。对于那些生产经营性的转型重点项目,在申请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时,由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资金给予贴息,使财政手段与金融手段相结合,引导信贷资金向经济转型重点项目倾斜,财政贴息,相对于财政直接投入来说,是用较少规模的财政资金办大事,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是财政引导资金。为了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经济转型,投入经济转型项目,资源城市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对符合转型方向的重点产业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投资补助,如对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政府用财政引导资金给予一定比例的投资补助,这比政府直接投资办企业创造岗位安置就业的效果要好得多。四是财政担保资金。通过财政部门担保,金融部门发放小额贷款的方式,面向小型企业和下岗职工创办的创业实体,为它们解决创业资金不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支持小型企业和创业实体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财政手段是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但就面临经济转型的资源城市来说,大都处于经济比较困难、财政状况拮据的境地,运用财政资金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是有限的。

(2)吸引域外资本进入

“招商引资”是近年来我国各地党政领导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也是各地区党委、政府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所使用的普遍手段。关于外向牵引力,前面已有论述,这里仅就吸引域外资本加以阐述。中央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对内开放,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积极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为实施经济转型筹资,是资源城市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而吸引域外资金和各类生产要素则是资源城市获取转型资本的重要途径。第一,要使政府而不是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角,在引资活动中当好策划者、组织者和服务员,为域外资金的进入创造环境、条件并提供良好的服务。第二,要把对外招商引资与本地区的资源配置和要素整合结合起来,以本地区的资源、存量资产和各类生产要素为载体,吸引域外资本与之嫁接。资源城市的经济必须有新资本的注入,资源城市虽然资源趋于枯竭,但存量资产却是非常丰富的,把有效存量资产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成为吸引域外资本进入的非常有利的条件。第三,必须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关系。域外资本进入资源城市是要获取回报的,不是来救苦救难的,因此,为吸引外资进入,资源城市地方政府必须勇于付出代价,资源城市获得的是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和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得到的是宏观效益和长远利益,而在微观上则应当让投资者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甚至是高于其他地区的回报率,否则就没有吸引力。

(3)经营城市资产

城市是一笔巨大的资产,经营城市获取收益,已经成为国内几乎所有的城市获得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城市可经营的资产是很多的,包括城市土地、城市空间、控制在政府手中的可出让权力、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可有偿使用的资源等等。政府是城市资产的所有者,享有城市资产的经营权。资源城市经营城市资产获得收益,可以成为城市经济转型资金投入的重要来源。在经营城市方面,政府具有垄断地位,要用好用活垄断经营权,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特别是在土地资产的经营上要搞好统筹规划,避免短期行为,把握出让节奏;要把经营城市收益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防止政府权力和收益部门化,使经营收益真正转化为经济转型投入的资金来源。

政府经营和运作城市资产为经济转型筹措资金,有着广阔的运作空间。

(三)企业的资本积累与扩张

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单位,其经济活动以盈利为目的,为此,企业天然具有积累资本、扩大规模、增加盈利的内在动力。经济转型是资源城市政府追求的目标,从主观上说,企业追求的目标和政府追求的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是矛盾的,要求企业自觉地纳入城市经济转型的轨道,支持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但城市经济转型与企业的发展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客观上,企业的发展壮大又成为对城市经济转型的直接支持。“主观为盈利,客观促转型”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两重性。因此,资源城市地方政府在实施经济转型中不能忽视企业的扩张行为,应当支持和引导企业扩大资本积累,壮大企业规模,在积极引进外来企业、支持新办企业的同时,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再投资、企业间的兼并联合予以支持。实践证明,依托现有企业积累资本、扩大规模,可以收到省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好效果。阜新双汇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阜新的双汇公司是由河南双汇集团与阜新市的两家肉制品加工企业合资组成的企业。1998年入驻阜新、1999年投产,由最初的年产5000吨火腿肠生产能力,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再投入,短短5年时间,已经达到年产3万吨并拥有高低温多系列、多品种的肉制品加工企业,2003年又开始建设年屠宰100万头猪的屠宰厂并已于2004年10月投产。目前,阜新双汇已经成为阜新地方的一个重点骨干企业和经济转型的龙头企业。此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和追求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非自觉地起到了支撑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自然转化为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四)民间资本介入

民间资本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中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客观情况已经形成了借助民间资本力量推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一是民间资本规模已经形成。资本规模不够,对经济转型的推动力量是有限的,但近几年是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批较有规模的民营企业已经形成,在地方成为骨干企业,民营经济在有的城市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以上。二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退出,为民营资本进入和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遇,民营企业可以采取收购、控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盘活存量资产。三是国家进一步放宽政策,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新兴服务业、外经外贸等领域,使民营资本发展环境更宽松、领域更扩大。这些有利的条件使民营资本整合国有企业,引入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使民营企业不断扩张做大做强,必将会成为推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生力军。

五、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著名论断。回顾人类社会发展,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革命都引发了社会生产力突变式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后,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变得更直接、更迅速,成为社会生产力的能量放大器,加快了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按照这一要求,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加大资本投入的同时,注意向科技投入倾斜,把资本投入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科技力量放大经济转型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步伐。科技创新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城市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根本标志。

科技力量是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物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城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经济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或者说以下诸方面是推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科技动力源:

(一)高起点开发和引进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型城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转型指导思想,确立符合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方向,制定严格的产业政策,把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定位在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生命周期长、具有可持续开发潜力的产业上,要防止投资饥渴症,有奶便是娘,图眼前热闹,求政治效果的倾向。

(二)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资源城市的传统产业大都是以资源为主或为资源服务,资源产业目前在我国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对于资源储量尚具有开采价值的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革步伐,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努力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资源储量已经萎缩、继续开采得不偿失、亏损严重的企业要果断关闭。为资源产业服务的机械加工维修企业,具有较完备的机械制造加工能力,有一定的改造价值,应转变服务方向,面向市场,以资本为纽带,采取合资、合作、挂靠、参股经营等方式,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市场主体资格的机械制造企业。

(三)引进并转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成果

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对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有偿引进或允许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并使之产业化。

(四)高度重视人才潜力的发掘

人才是科技力量的控制者,高新技术掌握在人才的手中,也需要人才控制和使用,离开了人才,利用科技力量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城市利用科技力量推动经济转型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环境,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吸引国内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为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做贡献。

六、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整合

上述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构成的分析表明,支持和推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由多重因素组成,它们来自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形式发挥作用,只有把这些来自于不同的方向,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动力因素加以整合,使之相互配合、协同动作、形成合力,才能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发挥最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

城市经济转型的系统性,使其启动和运行的动力必须呈现多元化,而且实施和完成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客观上也需要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形式的动力支持。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就动力发挥作为城市经济转型来分,可以分为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就资源城市作为经济转型的载体来看,可以把转型的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就物质动力来源来看,又可以把转型的动力划分为政府动力和企业动力;从动力发挥作用的时间来看,又可以分为启动动力和运行动力。多元的转型动力,无论来自哪个方面,无论以什么形式发挥作用,对于经济转型都是必要的,但为了保证经济转型方向的正确性和转型运行的有效性,则必须对来自不同方向的转型动力进行有效的整合,把各种动力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心向一处想、力往一处用、上下一致、内外协调、齐心协力抓转型的局面。

1.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的整合

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就经济转型中的一些思想认识障碍,广泛地发动群众进行讨论,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经济转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济转型启动以后,要及时地由务虚转入务实,把聚集物质动力提上日程,做好转型项目的编制、论证、报批、实施等项工作。项目工作是经济转型物质动力的载体,是实而又实的工作,必须把实功做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启动、抓落实。

2.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的整合

对于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来讲,内外动力同等重要。内在动力来自于城市内部,表现为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内在的物质动力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的财力、企业的资本积累、民间资本的创业冲动。受资源城市自身条件的限制,内在动力的开发是有限的,因此要重视吸纳外部动力。把争取上级政府投资,吸引域外、境外资本进入提上重要位置,把两种资源、两支力量配置好,形成支撑经济转型的合力。

3.政府动力与企业动力的整合

政府动力来自于资源城市地方政府和上级(中央、省)政府,表现为对经济转型的财力直接投入、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来自于政府的动力是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动力的重要构成,但不能成为惟一的构成,不能单纯依赖国家的投入或政府的投入推动经济转型,整合政府动力与企业动力,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对经济转型支持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主力军要上主战场,发挥企业在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主力军作用。要改变在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负无限责任,急不可待,企业无任何责任,无动于衷、无所作为的状态,特别是在地方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结成推动经济转型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从动力运作形式上看,政府动力的一般形式为国家的国债投入,宏观调控政策导向,财政引导资金等,这些动力投入都要落实到企业,与企业的配套投入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发挥好政府动力的诱导作用,把企业扩张的欲望和动力充分调动出来,引导到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轨道上。

4.启动力与运行动力的整合

从对支持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发挥作用的时间来看,启动力主要表现在转型启动的初期,而运行动力则存在于经济转型的全过程。启动力本身,就是各种动力因素整合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动力,也包括物质动力;既包括外部动力,也需要内在动力;既需要国家支持,又需要地方与企业呼应和参与。一座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如欲获得良好的开局,应当具备充足的启动力,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否则仓促上马、盲目启动,可能会事倍功半,延缓城市的转型进程。整合经济转型启动力和运行动力,要注意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经济转型启动以后要迅速地把启动力转化为运行动力;二是经济转型运行中要不断补充动力源。从理论上讲,启动力与运行动力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在实践中要注意防止前紧后松、有前劲没后劲,启动初期轰轰烈烈,运行起来步履蹒跚;要保持转型项目的接续性,使项目处于竣工投产一批、启动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动态过程之中,保证经济转型的可持续性。

(二)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

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是一种经济调节行为。这既与资源配置相类似,又不完全相同。在现行条件下,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动力整合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在动力整合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市场规则在全部经济活动中都要发挥作用,包括政府行为也要遵循市场规则;(2)要用经济的标准而不是政府的标准作为检验转型活动成效的标准;(3)企业是转型的主力军,但企业能否进入转型主战场取决于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利益机制,不能强求企业牺牲自身利益参与城市经济转型;(4)市场是根本导向,转型项目的确立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市场前景和潜力,绝不能只考虑追求转型形象工程而忽视企业的市场风险。

政府作用具有直接性、主动性,市场作用具有间接性和被动性,但市场作用有其规律性,因此政府在整合经济转型动力中必须注意两者的结合,探索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力求使经济转型的各种动力因素经过整合实现作用效果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