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一、按资源种类或工业类型分类
按照城市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不同,资源型城市可以划分为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能源矿产资源型城市和森工城市。
金属矿产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前者主要指铁、锰、铬;后者又可分为重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锡、锑、汞、镉、铋等)、轻有色金属(铝、镁、钛等)、贵金属(金、银、铂族元素)、稀有稀土金属(钨、钼等)。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例如鞍山、本溪、渭南、白银等。
非金属矿产包括土砂石(石灰石、建筑装饰用石、耐火土石等)、化学矿(硫、磷、天然钾盐、硼等)、其他非金属矿(石棉、云母、石墨、宝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例如格尔木等。
能源矿产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矿产资源型城市例如抚顺、阜新、大同、鹤岗、盘锦、大庆、克拉玛依、东营、六盘水等。
森工城市如牙克实、伊春等。
按照胡魁先生提出的界定矿业城市的标准,中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市(镇)中,按工业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依次为煤城149座,有色金属城81座,建材城54座,钢城(铁城)38座,黄金城37座,化工城28座,油城25座,综合型(2种以上)矿业城市14座。此外,全国还有21座森工城。
二、按产生方式分类
按城市与其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产生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可以分为有依托的资源型城市和无依托的资源型城市。
1.无依托的资源型城市
无依托的资源型城市,是指凭借资源要素的天然禀赋,通过人们后天开发建设而形成的单一产业性城市,即先开矿后建城。资源要素的天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的初始原因,先有资源,后有产业;先有企业,后有城市,如克拉玛依、大庆、白银、攀枝花、平顶山、金昌等。
2.有依托的资源型城市
有依托的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雏形已经存在,由于资源开发导致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使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资源型城市的特征逐渐凸现,城市的性质也发生了蜕变,如山西大同、新疆库尔勒、乌鲁木齐、江西德兴、安徽铜陵、河北邯郸等。
三、按城市规模分类
按照我国目前的城市划分标准,100万人口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的为中等城市;10万-20万人的为小城市;5万-10万人的为建制镇(包括县城镇);2万人以上的为集镇(一般指乡政府所在地或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据此,资源型城市也可以划分为特大型资源型城市、大型资源型城市、中型资源型城市、小型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城镇。(www.xing528.com)
四、按发展阶段分类
由于受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制约,一地的资源型产业必然要经历“开发——建设——兴盛——萎缩——报废”的发展过程。资源型城市按其自然资源开发程度和发展阶段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新建资源型城市,处于成长期或青年期,其特点是城市产业一般仅为矿产开采及初级加工,而且城市资源储量大,可供开采时间长,城市人口规模不大,城市发展潜力很大。
第二种类型是中兴资源型城市,处于鼎盛期或壮年期,其特点是资源产业占据主导产业地位,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运输业迅速发展,贸易、服务业增加,因此,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第三种类型是衰退资源型城市,处于衰退期或暮年期,由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采掘业的发展不断减少、枯竭,或采选条件恶化、成本攀升、效益低下,或主打产品市场萎缩,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产业陷入衰退。由此导致城市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升高,社会不稳定。
五、按资源开发种类分类
资源型城市按自然资源开发种类的多少划分,可以分为单一型资源型城市和综合型资源型城市。前者是以一种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的城市;后者是以多种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并重的城市。
六、按产业结构分类
资源型城市按其产业结构中资源采掘业和加工业的产值比重分类,可以分为采掘型城市、采掘-加工型城市和加工-采掘型城市。
1.采掘型城市。是指该城市的主导产业以采掘业为主,其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在本地不加工或初加工。其采掘业一般占70%。
2.采掘-加工型城市。是指该城市的资源型产业中,资源采掘和加工业并重,在当地采掘,在当地加工,其销售的产品既有初级产品,又有半成品。采掘-加工型城市的采掘业一般占50%以上。
3.加工-采掘型城市。是指该城市的资源型产业以资源加工业为主,同时兼有采掘业,加工业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在本地采掘,还从其他地区购入,其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半成品。加工-采掘型城市的采掘业一般占50%以下。
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在早期阶段以采掘型为主,经过采掘-加工型阶段之后,逐步过渡为加工-采掘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分类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