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研究和实践结果

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研究和实践结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建“工学四合”系统模式《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1]一、工学四合的由来所谓工学四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四合既是“四个”结合,又是“四者”之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工学四合在西航职院首创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学院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审时度势,集思广益,推动工学结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学四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研究和实践结果

创建“工学四合”系统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1]

一、工学四合的由来

所谓工学四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就业结合。工学四合既是“四个”结合,又是“四者”之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

工学四合来自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西航职院)。2006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期间,提交了工学四合的办学特色报告,得到了评估专家的认同,后经《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报道[2],引起了许多高职院校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工学四合在西航职院首创绝不是偶然发生的。西航职院位于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CAIB)。2006年学院评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时候,面临着以下非常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第一,西航职院前身为“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与西飞公司、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并称的“阎良四大家”。时至2005年,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启动。那么,旨在服务航空的西航职院如何迎接国家航空资源战略重组的新挑战呢?第二,上个世纪,西航职院主要由空军装备部主管,与装备系统所属企业具有广泛的行业内部联系。2001年9月,学院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交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办学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那么,学院如何承传与空军装备部及其下属企业的历史联系呢?第三,西航职院在新世纪以前主要举办技工教育和中专教育,升格高职以后,教学工作不适应的矛盾相当突出。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建”期间,学院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千方百计地去解决这一问题。第四,西航职院2001年征地425亩,历经三年基本建成了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校园,招生规模随之扩大。那么,如何破解就业难题,使大批毕业生越过就业难关呢?上述四大问题,直接关系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迫切要求学院在办学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也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催生了工学四合。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做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不断有新的发展。他说:“各级各类学院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3]西航职院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有浑厚的历史积淀。面对新时期航空事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学院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针对现实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思考未来发展。学院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审时度势,集思广益,推动工学结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学四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四合是西航职院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又是西航职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工学四合提炼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特色之际,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路豁然开朗。更使人始料未及的是,由于西航职院面对的问题典型而具体,所以当工学四合一面世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有学者指出,工学四合就是工学结合的“深化和系统化”。[4]由此可见,工学四合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具体实践,以求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突破。

二、工学四合的经验依据

(一)教育与产业结合

教育与产业结合是社会事业范畴宏观话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高职院校虽然是高职教育事业中的微观个体;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每一所院校必然介入这个领域,必须在“服务”与“依靠”的和谐统一中求生存、求发展。西航职院在与航空产业的结合中作出了两大关键性选择。

一是剥而不离。西航职院举办高职之际,也是与原来所属系统剥离之时。学院认为,隶属体制的改变,不应当改变学院的产业定位和服务面向。于是,学院把与空军装备系统的历史渊源作为一笔“资产”,主动接受装备部指导,主动拜访远在甘肃、四川、贵州等全国各地的装备企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装备部表态要对学院“一如既往”地支持,新调配初教-6、轰教-5、运-5、米-8四架退役飞机用于教学培训和展览展示。装备企业喜出望外,纷纷造访学院,商谈合作事宜。学院的进展表明,隶属系统变了,但是看不到“篱笆墙的影子”。

二是协调并进。陕西是航空大省,发展包括航空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陕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出路。当国家航空基地落户阎良之际,陕西省人民政府明确表态:“我们将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举全省之劳,引全国之力,纳全球之才,为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支持基地的开发建设,陕西特设专门的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借全国之力,集全省之能,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发挥军品优势,拓展民品市场,加强资源聚集,完善产业链条,振兴民族航空产业,带动西部开发,把阎良建成“亚洲第一,国际一流”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基地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创建新体制,营造新环境,构建新模式,发展大产业。面对国家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西航职院意识到了自身发展的契机,敏锐地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2006年6月12日,西航职院同基地管委会协议商定:合作互利、共谋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基地人才培养、技术研究、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6·12”协议预示着西航职院以新的方式开创与航空产业结合的新局面。此后,双方依据协议,共建了“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和“西安阎良航空科技教育馆”,共同在“陕西省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上举办了“航空展”,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不断加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协调并进。2007年秋季,西航职院申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基地管委会主任金乾生作为核心成员专程进京向教育部、财政部陈述项目建设方案。

西航职院堪称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典范。学院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稳立生存之地,不失发展之机,开辟了崭新局面。

(二)学院与企业结合

西航职院与航空产业结合的宏观推进,好像开闸放水,使校企合作激流奔泻。校企合作是熟悉的话题,从我国实业教育起,就是“学堂”的追求,其价值在于实绩的取得。从西航职院看,如何推进校企结合,却有自己的特色。

校企合一:西航职院的前身是“第一航空工业技术工人学院”,主要培养飞机机件加工的技术工人,亦校亦厂。上世纪六十年代,学院改为空军5717厂,主要从事航空维修及地勤设备生产。八十年代中专教育时期,学院厂校并举,办有西安空工西航机械厂,生产铝厂非标设备,产品销往全国17个省份,成为陕西省高教系统“明星企业”。校办工厂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完备的生产功能,是规范的实习场地,也是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的“演兵场”。校企合一是学院宝贵的历史经历,这种结构形态常常使学院在同校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办工厂独立不惧50年,是与航空生产有机互动的“对象化”结果。

校企联系:西航职院与200多家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主要包括:一是延续与空军装备企业的历史联系,如5713、5719、5702、5701厂等。二是保持与航空工业集团所属企业的联系,如西安飞机制造公司35分厂、23分厂、总装厂等。三是基地实行三机并举(军机、民机、通用飞机),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国内外航空资源聚集,高新技术企业林立,“前厂后校”的格局逐渐形成,学院成为基地中的“基地”。四是鉴于航空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学院与国内有关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校企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方面,涵盖学院招生、教学、就业全程,实现校企全方位对接。招生方面,出现订单式、定制式、员工培训、远程教育等新的形式。教学方面,出现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教师下厂轮训、改善教学设施设备、优化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等新的改革举措。就业方面,不间断地发布企业用人信息,按届适时举办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根据“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激活校企利益联系。学院基于办学实力的增强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全面开放,诚信服务,合作的路子愈走愈通畅。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新平台,学院与上海中瑞集团合作,联办中瑞汽车培训中心,突出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必将引发学院在合作教育路子上有更大跨越。

校企合一、校企联系、校企合作,是由内到外、由浅入深的有机整体,呈现了西航职院的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与生产结合

教学是学院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与生产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头戏。西航职院在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的前提下,教学领域改革别开生面。尤为显著的是学生的就业以至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导向作用,开辟了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新局面。学院的主要举措有:

1.依据航空产业化发展及基地航空资源的聚集,调整专业设置,根据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要求形成包括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管理与服务等为核心的涉及机械、电子、信息、管理类等32个专业的专业体系,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2.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精心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3.吸收航空产业界人士与企业科技人员参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原理、思路和方法,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确保专业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

4.紧跟现代企业生产岗位技术进步的要求,建立软件项目实验室、Linux综合实验室、MPS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

5.投资2000多万元,在校区中央新建了带有标志性的14000m2的实训楼;建立飞机发动机维修、数控加工等13大校内实训基地,举办电工车工焊工等多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其中数控实训基地曾作为陕西省数控技能大赛的比赛场地。

6.院、系两级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5702、5713、西飞公司等,挂牌成立的有49个。

7.紧贴生产岗位实际,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其中《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8.利用学院师资、设备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教学科研、教学交流和技术创新活动。如承担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与新加坡理工学院互派留学生,与德国工商会合作举办“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承接国内外企业的转包生产及零部件加工任务。

9.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过程信息化。

10.建立由企业技术人员、学院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多元督导机构,进行教学运行和就业跟踪的人才培养全程调控

教学与生产结合,逐步成为西航职院的教学常规,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既是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的实务,又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

(四)学习与就业结合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对西航职院来说,今天的学生是明天航空产业大军中的一员,高职生求学与求职是连续的、递进的。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最终落脚于学习与就业结合。学生是工学结合最直接的主体。为了切实推进学习与就业结合,西航职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从以下三个方面扎实推进:

1.以知识为基础。用现代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武装学生,是学生就业成材的基础。西航职院升格高职后,首先越过一道“坎”,即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为此,学院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狠抓专业内涵建设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西航职院从航空科研院所、陕西著名高校聘请了一批高级科技人员,有的作为兼职教师,有的作为客座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一位华裔教授还担任了“名誉院长”。学院带来了现代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信息,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浓厚了学院学术气氛。

2.以能力为本位。首先,学院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学院各种技能培训和考证项目有20多种,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训练有素,操作技能熟练。2005年空军装备系统举办技能大赛,5719厂7人参赛,6人获奖,获奖人员中有4人是西航职院毕业生。其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做事,增长才干。尤为突出的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积极支持,加强指导。近年来,学生社团活动一片火热,有文学航模书画等十多个社团。

3.以素质为核心。航空产业对企业员工的素质有特别的要求,形成了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为核心理念的航空文化,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西航职院教职员工长期受到航空精神的熏陶,具有牢固的航空情结。因此学院利用优势推进素质教育,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把航空精神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2004年,学院实施了“CIS战略推进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5],提出从物态(VI)、制度(BI)、观念(MI)三个层面推进CIS战略的校园航空文化建设。西航职院据此构建了学院以航空为特色的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学院确立了自己的航空标识,校区设计、建筑造型均有航空创意,并坚持用航空精神对师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苦乐观、荣辱观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

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三者协调推进,使西航职院学生提高了思想境界,增强了就业竞争实力。

三、工学四合的系统分析

西航职院的教育经历充分体现了工学四合的特点,完整而清晰地提供了工学结合的模式。基于西航职院的经验事实,我们有必要对工学四合的本质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整体与部分:工学四合的系统存在

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方式。所谓系统,“从自然观的角度看,可以认为系统是一种联系方式,在这种联系方式中,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或者说,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经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6]邦戈在《系统世界观》里指出:“所有具体事物不是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7]

工学结合也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2006年,西航职院在“特色报告”研究中,首先揭示了工学结合的要素存在(见表1)。

表1 工学四合的系统结构

img1

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作为四个结合要素,共存于工学结合整体之中,构成了工学四合系统。

西航职院关于工学结合要素机构的认识得之于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换句话说,学院“迎评促建”是工学四合滋生的母体和契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在教育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下,经过众多专家的协作研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同时形成了系统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西航职院正因为在评估工作的明确指导和强力推动下,认真总结和升华自身经验,才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对工学结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工学四合要素构成的依据,首先是我国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方针。结合西航职院的实际看,学院特定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服务面向,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化解就业矛盾,促使学院落实国家新时期高职教育工作的指向,全面思考和具体实践工学结合,工学四合产生的必然趋势。其次是系统理论。工学结合绝对不是孤立的“个体”,工学四合不仅有客观的现实依据,而且符合系统思想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区别与联系:工学四合的系统关联

工学四合的内在要素分属不同层次,所以工学四合系统又被称为“层分系统”。工学四合的内在要素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而不同”,涉及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范畴。

企业是产业的宏观主体,生产是企业的主要行为,员工是生产的主人;学院教育是微观主体,教学是学院的中心工作,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主体。上述层次的对应联系是工学结合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性质和规律的体现(见图1)。

img2

图1 工学四合内在要素的“层分系统”

上图侧重示意工学四合要素的区别,即从宏观到微观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从而具有不同的属性。图2从整体上示意工学四合要素的联系。

img3

图2 工学四合系统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对于工学四合要素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我国法门寺保存“舍利子”,外套7个箱子。在思想领域,也有这样的“套箱”理论,进行分合思考;而且,古老的“中国式套箱”很受世界一些著名系统哲学家的称道。由此可见,我们应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面,认识工学四合要素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其分合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互动与耦合:工学四合的系统运行

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作为工学四合的要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存于工学结合整体之中,构成了工学四合系统。也就是说,工学四合,既是“四个”结合,又是“四者”结合。那么,“四者”是如何结合的呢?

工学四合要素存在互动耦合关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借用通常进行系统分析的输入输出模式,对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过程进行解析(图3):

img4

图3 工学四合系统输入输出模式简化图

上图不是机械的人才成长图,不是工学割裂,学生分道扬镳,工是工,学是学,然后殊途同归。上图是信息输入输出的系统示意图,及学生依据一定的工作信息,进入学习过程,踏上成才道路,并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逐步成才。也就是说,人才培养过程是学生学习与实践互动耦合的过程,工学结合的过程。

依据上图,把工学结合的分层要素展开(见图4)。

img5

图4 工学四合系统互动耦合示意图

由此可见,工学四合要素在不同层面结合,即“四个”结合,传输了工学结合的全面信息,共同形成人才培养的互动耦合的过程。又因为“四个”结合共存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四个”结合也是“四者”结合。

工学四合系统的互动耦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计划经济时期,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开展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较少关注教育与产业的结合,较少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也就是邓小平同志论述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院校不能不关注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不能不关注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结合。因此构建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推进工学四合的系统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四、工学四合的系统构建

工学四合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只有统筹兼顾,才能构建和优化工学四合系统的运行。

(一)工学四合系统的主体构成

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作为分层要素,构成工学四合系统;那么工学四合系统必然是一个多元主体互动的复杂大系统。

学习与就业的结合,也就是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就业结合”,是工学结合的核心,最贴近工学结合的本义。工学结合通常的解读是“工作与学习结合”,显然是把学生作为直接主体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突出了教育工作的人文精神。学习与就业结合,反映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全程,因此,学生是最重要的对象主体。

教学与生产结合,这一特定的层次是对学院教学模式而言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进入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矛盾则为基本矛盾。教学工作是学院工作的中心,学院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自始至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与生产结合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尽管涉及诸多方面,但学院是最重要的实施主体。

学院与企业结合,这一特定的层次是对学院办学模式而言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门“一家办”的僵局还没有彻底打破,“大家办”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企业的参与程度决定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成败,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企业是人才培养的最终受益者,人力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学院与企业的结合,目前还不是“两头热”,而企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工学结合培养人才重要的实施主体。(www.xing528.com)

教育与产业结合,是宏观调控问题,指国家、地方关于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投入、战略等一系列决策与实施方面的问题。在实际运作中,表现为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行业组织的协调联系。人才培养是强国大计,不仅关系到受教育者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国家利益。因此教育与产业结合行为主体的集中代表是各级人民政府。

综合以上分析,工学四合复杂系统的行为主体可以归纳如下(图5):

img6

图5 工学四合系统要素的主体对应关系

(二)工学四合系统的运行机制

1.利益驱动原则。学生、学院、企业、政府是工学四合系统的运行主体,同时本身又是市场主体。作为市场主体,则存在地位与权益问题,又必然存在“自稳与自组”的过程。学生有求学求职的自主选择问题,学院有质量信誉的保证问题,企业有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政府有社会人才需求供给的平衡问题。只有尊重各方的市场主体地位,顾及各方利益要求,才能从主体方面积聚工学四合的运行动力。

img7

图6 工学四合系统主体有机联系的静态模式

具体来说,比如半工半读问题。这本来是清晰可见的工学结合形式,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院,有利于企业,有利于社会;但是,实施起来却不是容易的事。企业要考虑管理成本的加大,学院要考虑教育成效和劳动保护,学生要考虑学习机会和发展,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只能对此提出“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进。由此证明,各方都在利害关系中调整自己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进入“自稳与自组”的演进状态。目前,许多院校追求“学生满意、企业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办学目标,事实上是努力寻找合理的利益平衡点,这应当是工学四合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

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各方满意,原则上是可行的。因为工学四合主体客观上存在共同的利益链,客观上存在各式各样的互利联系,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也为实践所证明。关于目前工学结合主体的合作与联系,有双方合作,有三方合作,有多方合作,对此,可以抽象出以以上立体模式(图6)。

图6可以看作直观反映工学四合主体有机联系的静态模式,认识现实中存在的各类合作现象,可以两两互动,可以三方互动,也可以整体推动。

2.协调互动机制。工学四合多元主体有自身的利益要求,又有相互的有机的利益联系,而系统的整体利益才是各主体的最大的、最根本的利益。那就是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开发人力资源,同时加快自身发展。因此,应当探讨工学四合多元主体的整体互动和协调发展。

推进工学四合多元主体的整体互动和协调发展,首先是加强宏观调控,做到统筹兼顾,包括关于工学结合的政策法规、制度措施、管理调控等。其次是按照市场运行原则,发挥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走出“合作共赢”的路子。目前,工学结合有良好的时代机遇,推动工学结合关键取决于各主体的发展理念、市场应对与运作能力。

从系统角度看,不管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运作,都是信息的流动。工学四合是人为的复杂系统,系统多元主体的协调互动也是在信息的输入输出中实现的。前面,我们构建了工学结合学习输入输出的信息循环模式,并扩展为工学四合模式,揭示了新时期工学结合的创新发展。那么,系统主体进入信息流程,系统模式则变化(见图7)。

img8

图7 工学四合系统输入输出模式变化图

学生、学院、企业、政府都是信息输入与输出主体。政府是基于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作出决策判断的,进而根据学生、学院、企业信息实施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调控。学院、企业根据人才供给与需求信息,调整人才培养与使用,贯通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学生根据育人与用人、学习与就业信息,学习成才,服务社会。由此可见,学生、学院、企业、政府在这个信息系统中,既能协调互动,又能体现主体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学院、企业、政府的主体姿态(自稳与自组)又直接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

工学四合主体在利益驱动下的协调互动,显然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理想的良性互动,另一种则相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教育、教育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学用不一致,育人与用人相脱节都属于后一种情况。

(三)工学四合系统的模式构建

综上所述,现在可以对工学四合系统模式进行简要概括。

1.工学结合是一个系统存在,可以深化为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分层系统,即工学四合系统。

2.工学四合作为工学结合的分层要素,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存于人才培养工作中。

3.工学四合各要素都与人才培养构成信息输入输出系统;而且是工学结合信息系统的分形系统,及内在的同一性。

4.工学四合系统是人为复杂系统。分析分层要素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把学生、学院、企业、政府作为人为主体。

5.学生、学院、企业、政府既是工学四合的市场主体,也是工学四合系统中具有自稳自组的信息主体,构成协调互动的信息输入输出系统。

img9

图8 工学四合系统互动耦合示意变化图

6.人才培养既是工学结合的出发点,也是工学结合的落脚点。人才个体、人才群体的学习和培养是无止境的。因此工学四合信息系统是首尾无端的反馈循环系统。

7.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的静态存在(见图8)。

8.关于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的运行(见图9)。

img10

图9 工学四合系统模式运行

五、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的实用与实效

西航职院自从2006年提炼出“工学四合”的办学特色以来,认识上发生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重要飞跃,“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从自在进入自为阶段,从必然进入自由阶段。学院一方面深化工学四合模式的理论研究,把模式创新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之一,并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立项,作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问题来研究。另一方面,学院结合实际自觉推动工学四合模式的运用,进一步完善了模式,又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以及整体工作的发展。

模式不同于制度规范,不同于道德约束,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人们心目中认定的行为范式。基于经验基础和理性概括的“工学四合”模式,揭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特征和要求,蕴含系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而引起学院工作理念和工作措施方面的变化。通俗地说,对学院整体以及局部的工作,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对策举措,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了以下创新:

(一)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学院运用“工学四合”理念,在办学实践中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学院整体发展观,在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同时,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理念在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抓好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四个建设重点。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促使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科研与管理制度建设等协调发展,各个环节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是注重建设具有航空产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工”、“学”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学院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为统领,努力追求“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为核心理念的航空产业文化和“育人为本、适应需求”为核心理念的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实施CIS战略,从物态(VI)、制度(BI)、观念(MI)三个层面系统推进。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行业特色和学院特色,得到了学生、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同。

(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学院坚持“工学四合”理念,运用系统化方法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一是根据与基地“管委会”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以“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为桥梁,加强与基地企业的联系,并由此入手探索校企“集团化”发展的模式。二是以与空军5702、5722厂合作的“两厂一校”模式为突破,建立学院与军工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校办工厂——“空工西航机械厂”的改革,完善“以产为体、以教为用、产教并举”的模式,同时推动“数控加工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营制度建设。三是通过CDIO方法,以教学计划、实施、评估、调控的过程管理为主线,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不断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督导体系,优化各个运行环节。四是完善招生—培训—就业—跟踪服务全程贯通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三)不断推出“工学四合”新举措。学院运用“工学四合”的系统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8年,学院在成立50周年之际,同时宣布四大单位正式挂牌运行,即与基地管委会共建的“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与德国法兰克工商会(IHK)、联邦德国“中国之窗”科技信息公司(CHINAWINDOW)三方合作建立的“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合作创办的“中锐汽车实训中心”。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成国家精品课程——《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已为波音公司亚洲总代理——新加坡明康宇航公司“订单”培养学生,并接收新加坡理工学院三批91名留学生来院学习实训。2008年,学院与基地管委会共同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推举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论坛常设主席单位。中国航空学会范肖梅副理事长讲话指出,论坛的举办是“具有战略眼光和深远意义的”。

综上所述,通过创建“工学四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它的推广应用,深化了对“工学结合”这一高职教育基本制度的认识,推进了“工学结合”的制度化建设进程,提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典型范式。该成果不仅使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质的跃升,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为了实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学院将继续进行“工学四合”人才培养系统化模式的研究、实践与完善,在新的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省情、校情,拓宽视野,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新的奉献。

六、工学四合系统模式创建的经验借鉴

西航职院在工学四合模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过程中,比较广泛地收集、分析了各地积累的经验。材料中许多经验使西航职院深受启发,从一定意义上说,工学四合模式也是在学习借鉴各方面的经验上形成的。为了说明工学四合模式的一般意义及其独特之处,我们试从比较的角度去研究。下面选取的对象都是西航职院认同并对学院产生过重要甚至直接影响的经验,比较的主要着眼点是寻找类似的地方。

(一)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

天津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是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发祥地。2006年,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天津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天津“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职业教育天津模式”。

天津工学结合职教模式是指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的机制上,青少年在职业院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职业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实训教育的同时,又在企业中通过多种实习方式形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职业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表现为学生的教育培训任务由职业院校和行业共同承担,通过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融合的途径,以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方式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在学院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较,工学结合职教模式在管理体制、服务方向、能力标准、培养目标等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突出体现为“四个为主”:第一,以行业办学为主举办职业教育。第二,以企业需要为主确定培养目标。第三,以实践能力为主调整课程体系。第四,以实训基地为主培养专业技能。[8]

我们认为,天津职业教育模式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模式。天津模式非常重视行业作用,非常重视职教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保证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工学四合模式从行业角度进行宏观分析,突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使职业教育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新要求。

(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三位合一、三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学院。该院苏志刚院长指出,“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在学院、企业、社会三者的深度融合上做文章,通过构建持续性和专业性发展平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据此提出,深入开展“三位合一、三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位合一”,是指把产学研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三方联动”是指政府、企业(行业)、学院三方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合作保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我们在办学中深深认识到,要长期办好一个学院,需要政府、企业、学院三方认识到位,需要三方有机协调,同时要三方得益。政府在办好学院的过程中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政府不重视,学院要办好就会存在重重困难。学院要研究企业文化、企业行为与学院文化、教育行为的异同。要建立政府、企业、学院三方得益的机制,政府得益是指学院要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起到服务作用;企业得益是指学院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院得益是指政府和企业都支持学院办学。只有“三方得益”,学院才能良好发展。[9]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示范效应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高职教育模式(又称“三三”模式),受到广泛好评。2006年9月,宁波市政府在学院召开了产学合作经验现场交流会。与会的全市15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对“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高职教育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同志再一次批示:“要进一步总结该校的经验,并且要在高校推广,‘三三’模式要进一步探索完善。”2007年5月23日,《光明日报》“院士专家为高职把脉”的报道说:被教育部列入首批示范高职之一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形成了“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教育模式,被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誉为“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较早引起西航职院的注重。

西航职院有关教研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心得:一是“三位合一”与“三方联动”既分且合,是“人”、“事”互动,明确揭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复杂的系统特征,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系统的思想方法。第二,“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是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却是一个平面模式,没有反映出“使学生……”的培养结果。受此启发,我们构建了立体模式(见图6)。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是教育工作中的能动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与学院、企业、政府之间相互存在“两两”联系,“三三”联系以及四者整体联系。西航职院工学四合模式选择了后者,宁波职院选择了政府、企业、学院三方通力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有学院则选择在政府统筹领导下从学院、企业、学生的工作面构建人才培养的模式,比如下一个例子。

(三)上海商学院“三方共赢”模式

冯伟国等人撰文,以上海商学院饭店管理专业为案例,提出了高职院校探索“工学结合”模式的三个“三”:“三部曲”(走出去、请进来、签协议——笔者注,下同)前期准备,形成“工学结合”;“三维度”强化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延长、在空间上延伸、在内涵上夯实),体现“工学结合”特点;“三方”(企业、学院、学生)共赢,促进“工学结合”的稳定发展。

上海商学院饭店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定向委培班以来,呈现企业欢迎、学生和家长欢迎、招生人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本文认为“工学结合”的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说在于这一模式体现了三个利益主体——企业、学院、学生合作共赢的机制。

企业、学院、学生三个利益主体共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也是促进其稳定发展的有效机制,学院在开展市场调研、确定合作专业方向、制定合作方案、议定协议条款时,一定要兼顾三者利益,寻求三个利益主体的共赢目标,做到企业欢迎、学院欢迎,学生欢迎,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10]

该文还以具体的事例、翔实的内容,分析了企业、学院、学生三个主体的利益体现,展现了一个具体的工作面。文章虽然没有具体分析政府主体利益,但有上海饭店行业的背景介绍,这与西航职院工学四合系统的主体认识是一致的。

类似该文在特定的工作层面分析工学结合主体的例子很多。比如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院,学生在第一汽车集团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时,签订师徒合同,落实工学结合。最后也是实现工学结合“三赢”: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化,企业完成对人才的选择,学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11]

七、工学四合系统模式研究的基本结论

结论1: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来自西航职院实践,用于西航职院实践。实践证明,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具有实用性、科学性。

结论2: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基于工学结合实际的系统分析,基于工学结合活动的综合思辨。因此,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具有典型性、普适性。

【注释】

[1]《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主持人为王有存,项目组主要成员为陈万强、王宏、车美娟、贺建锋、郭红星,课题研究技术顾问为刘庆昌.

[2]见《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4日的《飞翔的畅想——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工学四合’模式》和《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6日有关“工学四合”等文章.

[3]卓晴君.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伟大意义及其时代特征.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4]杨生斌.工学四合:工学结合的深化和系统化.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7期.

[5]周岩.试论CIS战略与高职院校形象塑造.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6期。CIS是英文“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简称。是现代企业对自身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设计,以塑造富有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获得内外部公众组织的认同,从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

[6]申仲英,肖子健.自然辩证法新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7]申仲英,肖子健.自然辩证法新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8]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1期.

[9]苏志刚.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大学教育,2007年第9期.

[10]冯伟国,徐静,姜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3期.

[11]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