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论
由于诗歌自身的发展演进以至趋于成熟与完美,又恰逢唐代适于发展诗歌的丰厚土壤,使得唐诗蓬勃发展,空前繁荣,并走向光辉的黄金时代。
在唐诗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出现了一些风格相近、成就相侔、关系密迩的并称诗人。这些并称诗人,有一些是接近流派或可称为准流派的诗人群;有一些虽自立门户、创作各别而成就却不相上下。他们在当时独领风骚而对后代影响深远。本书将以这些诗人群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以每一个诗人群为独立的单元,详细比较和论述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相同或相异之处,探索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杰出的艺术成就,寻绎他们诗歌创作的个性与特色。
唐代的这一个个诗人群,当时就受到诗人和诗论家的高度重视,并有比较和抑扬。历经宋元明清诸朝,更有许多著名的诗论家,对这些诗人群,作了许多精辟的评骘,在比较中显示其高下与特色。有许多评语相当准确,都是一语中的、一锤定音。但古人的诗评,往往是直感式的判断,形式上又是一些零星的碎语,虽不乏金片玉屑,终未能融铸成器。且对同一研究对象,各人抑扬不一,差距甚巨,甚而臧否完全相反。但无论是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对我们研究这些诗人,都是很有启发的。故在写作中,将尽可能地吸取其中一些有益的东西。即便是与我们的看法完全相左,也可作为研究评判的参照。那些有棱角的批评家,他们的思想光芒是永远不会熄灭的。本书欲用他们的余光,照亮自己的视角,并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新的光点。(www.xing528.com)
我们在本书中,拟专注诗歌自身的艺术研究,抓住诗的形象、意境以及古典诗歌诸多表现技法与成功运用,加以细致的剖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多角度、多侧面的评析,不求各节的视角一致。著者将对研究的对象诗歌,反复阅读、吟诵、辨味、体悟,力图有一些实际的感受,然后将体悟到的东西进行理论分析与归纳,这样可能会显得琐细,但却会谈得实在一些,力避先入为主与架空分析。力争凡所论述,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道得明的诗歌特色,而不是玄之又玄或摸不着头脑的丈二金刚。
传统的研究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它反映了不同时期唐诗创作的不同风貌与态势,揭示了唐诗发展的规律,是比较科学和接近唐诗创作实际的。尽管这种分法,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更科学的唐诗分期出现以前,它还是为大多数研究者基本认可的。为了方便起见,拟仍采用。有些同时代的并称诗人,其活动跨入两个时期,如陈子昂与张九龄、李贺与李商隐,拟放在前一期,这种做法与唐诗分期稍有籢格,但也似可通融。在最后一章,我们将专门探讨唐代诗人的继承与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着极广阔的研究空间与宽泛的内容,还有许多未开垦的处女地,这远非个人力量或一本书的部分章节所能完成的。本书只想抓几个点,欲从纵的方面说明唐诗的发展衍变状况。如此,前四章将着重从横的方面,检讨并称诗人在同一时期的创作特征,第五章则从纵的方面,探索唐诗发展渐进的脉络。在纵横交错中,立体地看唐诗的发展。这样做,或较清晰。
现在,就揭开帷幕,在比较中看唐诗的衍化、演进以及众多诗人的精彩的创作表演与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