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1.以人为本的文化诉源
从人类文化史上看,“以人为本”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说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自己以及世界与人关系的一个带有总结性的论断,是人类智慧的一个结晶,属于人类文明的精华之列。
西方人本主义的一个特点是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其中就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合理因素。早在古希腊时期,政治家伯里克利就主张人是第一重要的。智者普鲁泰戈拉更明确地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标志着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是价值论的第一条原理,但不能引申为“人是宇宙的中心”。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人文主义运动,其主题是反对宗教神学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统治,鼓吹以世俗的人为中心,发扬人道精神,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进步的思想家们通过复兴古代希腊的文化教育艺术,歌颂人的伟大,赞扬人的价值,主张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他们提出理性是人性的基础,人有意志自由,强调应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使人能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造就多才多艺、全知全能的人,等等。到17—18世纪,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和政治家们进一步发扬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传统,把它提升成为以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之后又有19世纪德、俄等国的人本主义思潮,20世纪西方的各种现代人学思想。
纵观人文主义可以看到,它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流传至今,是西方社会的一个主要思潮。经过六百多年的曲折发展,其中有各种不同倾向的流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的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有“以人为本”的合理思想,同时他们思想在本质上又都属于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都没有超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都没有达到对人的科学认识。据查,现在学术界流行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几个词都来自英文humanism,这个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as。中文为什么会译成三个不同的词呢?我想,西方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社会思潮,在长达六百多年的历史跨度内,前后产生过几百位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著作广泛涉及现在我们称之为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内容既有以哲学存在论(ontology,亦译本体论)为前提的宇宙观和社会历史观,又有关于政治主张和伦理原则在内的价值观以及人生哲学,等等。因此,不同的中文用语,可能与人们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关注和择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有关。
以人为本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一个基本理念。《尚书·泰誓》记载,周武王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是最早文字记载的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夏禹时代就有口传的“民惟邦本”的训诫。《尚书·五子之歌》明确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儒、道、法、墨各家都倡导“以民为本”,其中尤以孟子的民贵君轻的“变置论”和苟子的“舟水之喻”为著名。《管子》中则记载有“霸王之所始,以人为本”这样的话,这是现在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找到的首先直接使用“以人为本”的语句。但专家们认为,《管子》虽用了“人”字,但其含义仍是“民”,仍属古代的“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的“人本”思想是有区别的。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一直流传至今有三千年之久。在旧社会,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家政治家们,虽然都把“民本”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但其实质是以民为手段,目的是维护封建皇朝的统治。当然,也有少数进步的思想家,以“民本”作为与反动统治者相抗衡的根据。
现今被称为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民本主义”的两种思潮,都是曲折流传,派别多样,观点复杂。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这就是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有现在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因素,同时又都有各自所处时代和阶级的以及历史观的局限性,都没有超越封建的或资本主义思想的范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直接使用过“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吸收了包括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精华,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等重要论断;确立了以全人类都得到自由解放和一切人都获得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同时他们始终关心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全人类的命运,亲身参加人民的革命实践,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一定能够成为建设新社会的主人,一定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发展自己,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平等、自由和幸福。这个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贯穿于他们全部著作的一条红线。可以说,从人学史考察,“以人为本”思想源远流长,但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才发育成熟,才获得了完全的、科学的含义。现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凝结了党执政兴国的新的经验,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2.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人为本的前提是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又是作为生产过程中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得最为充分的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为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必须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确立和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以人为本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主体人”素质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意义重大。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推进这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就应当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诸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关键是要通过创建学习型社会、践行科学的人才观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以人为本的贯彻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认识,必须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在当前,强调这一点更具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CDP超过1000美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诸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而不是回避现实问题,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重要思想都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所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就是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只有切实维护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以人为本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就关系的协调处理而言,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关系的协调处理;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主要是指通过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循环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主要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基础上,既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又为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主要是指通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协调处理好各社会阶层之间以及群体入之间的关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四是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主要是指各级组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既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让每个人能在组织中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为,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学校的存在之基、发展之本,为学校命脉所系。在学校教育工作及其学生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促进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1.以学生为本的内涵
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和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如何加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长期困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尽管这些年来我们进行了多维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但效果仍不能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工作中疏于研究新问题,不重视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很多东西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作为人的自身价值常常被忽视和抹杀,而仅仅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以人为本”的思想被闲置和扭曲,而狭隘的实用主义取向、功利主义管理观蔓延。这种现象不纠正,那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缺乏应有的理智和情感、兴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漠,精神世界贫乏,因而缺乏个性,少有生机与活力、进取与创新。因此,只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摆在高校育人的核心位置,尊重、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把学生看作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2.以学生为本理念对育人的要求
第一,把学生看作学校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运用学生自身力量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在决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视学生为朋友;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更大程度地为学生发展特长创造条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要求,根据其内在心理需求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管理。要在注重全体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的人格。要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和主体性,最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特长,使学生将教育要求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一切,包括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要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性特点、道德品行、爱好志向等;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成败体验告诉学生,由单向交流变双向交流。
第二,树立全心全意为一切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思想。要转变工作职能,在教育、管理中全面贯穿服务。要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使服务贯穿学生培养和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时时体会到由优质服务而带来的关爱、方便和愉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架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桥梁。要理性分析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客观性和阶段性,同时克服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种种误解,重塑学生的当代科学和人文精神,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设桥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充分认识和开掘大学校园精神的塑造功能。校园精神是校园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淀的共同的群体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可以外化为学校的校风。校园精神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散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以其富有个性的特征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共性的校园精神包括永恒的理性精神、严谨的科学精神、高尚的道德精神、不懈的创新精神等。校园精神又极富个性,体现出大学独特的魅力。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大学校园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营造一个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环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铸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理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品位环境就是这些观念的体现。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同并内化人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上,要始终把握“育人”宗旨,把教育对象政治观念的形成、思想认识的提高、道德规范的养成、情感世界的充实、人格境界的提升作为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高校德育的一切工作应该围绕着受教育者——这个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特征的“人”为中心,为他们的发展、完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对此倾注强烈的好奇心、进取心、同情心、爱心、美感和情趣,把工作赋之以具有生命的艺术,使自己不断去创新、去完善、去升华,并从中找到自己生命快乐的意义。其次表现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格位置上,要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管制的客体,被忽视的对象,被修剪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者不应当用俯视而应当用平视的眼光看待被教育者,不要具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而应融德育工作于平等、友好的互动交流之中。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模范地实施人本理念
德育工作者的言行举止是德育工作一系列方针、策略实施的行为动作;也是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上的人本理念。德育工作的语言特点,最重要的就是生动形象、有理而富于人情味。要让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是压而不服。“服”的前提是“说”,只有“说”得入情入理,才能达到“服”的目的。其二是身体力行的示范与启示。如果说语言可以“服”人的话,那么身体力行的示范就更能“感”人了。当今的高校学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言谈举止将直接影响和示范着莘莘学子,表里如一的言行、对工作满腔热忱、对他人真切的关爱、深厚博学的知识等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无与伦比的示范与影响力,这是德育工作者说服力的人文基础。充分发挥行为上的示范与影响,德育工作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感。严师出高徒。每一个教师能够在思想上和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3.高校的管理制度要符合人本理念
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倾注着人本理念的管理制度,是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必备条件。首先体现为德育工作队伍的广泛性。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范围已不再禁锢在一个教室、一所学校里,信息的全球化已经让学生能很方便地接触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和事。因此,德育工作队伍就不应当限制为少数的辅导员、班主任,而应当是整个学校的教职工以及可能涉及的社会工作者;其次体现在管理制度内容的人本理念。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中,人们容易想到“不要、不能、严禁、检讨、记过、留校察看、开除”等让学生望而生畏的词汇。诚然,一些强硬的措施在宏观上和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在情感上往往不易被学生认同与信服,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容易破坏师生之间正常的人际感情,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所以,在管理制度上,应当采取更多对学生的理解、关爱、倡导、激励的机制,变反面的严禁为正面的提倡;变反面的处罚为正面的鼓励,使学生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遵守与维护。
4.创造体现人本理念的育人环境
营造包含人本理念的高校综合环境,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自然的感受与启示,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这些环境主要表现为:①课堂环境。作为教师,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是一个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如能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把科学的理性与相应的人文含义有机结合,融教和学于自然的感受与兴趣之中,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生综合的智能结构。②课程环境。在高校,仅靠“思政课”给学生以“德”与“法”的示范还远远不够,应适当开设一些人文课程,把我国数千年来丰富的人文精神展示于人,这也是优化课程环境、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与人格结构的有力举措。③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文化,对学生成才具有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的巨大作用。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在具有科学理性和独立自主精神的学术氛围中大力开展人文与科学精神讲座,加强自然文化的学术氛围和自然环境中的人文与科学含量,开展陶冶情操的艺术活动等。置身子这样的校园氛围中,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无须教育者更多的说教,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应当作为育人的环境去设想、去管理,而不是仅仅作为培训的场所。只有一流的校园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把学校办成一流的大学。
5.重视学生的人文关爱
无论哪所高校,总存在着这样的学生,他们在经济、生理、心理、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我们把他们称作高校的特别群体。这个群体中的学生,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正在经受着严酷的挑战,如果不能对他们及时地施以援助,随时都可能出现难以想像的后果。高校中的特别群体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对象,要深入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方能对症下药,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困难,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困难。所以及时地给予他们有效而又无损他们人格与自尊的帮助,切实地转变他们的“弱势”,让他们重拾人格的自尊,并长期跟踪他们的转变,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文关爱与重视,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民族精神教育以育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要注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一点,那就是“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使民族精神教育以育人为中心并真正落到实处。全员育人,指高校的全体工作人员——教师、干部和职工,要“三军”一条心,搞好“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实际上,高校全员皆“教员”,人人都是施教、又是“示教”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义务和权利。其中除教师要当好主力军外,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为广大学生做出榜样,体现和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要组织、协调、协助主力军,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作报告、办讲座或兼课的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后勤职工要用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本色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说“忌语”,重诺践诺,使学生随时随地都有一种“校园如家园”之感。
全程育人,总起来讲,是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高校整个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都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安排,贯穿始终,并通过循环往复,常搞常新的主题活动,使学生不断接受、认同并实践民族精神。高校的民族精神教育,就对象而言,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对低年级新生为“定向教育”,出发点是用民族精神教育,耐心帮助他们巩固专业思想,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成才方向;对中年级学生为“导向教育”,连接点是用民族精神教育,引导他们遵循成才方向,抓住主要矛盾,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能力;对高年级毕业生为“去向教育”,侧重点是用民族精神教育,设法鼓励他们按照祖国需要,去艰苦的地方、行业、岗位建功立业。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整个过程或各个阶段,都要把握住和衔接好四个环节:首要环节是明理,要晓之以理,即爱国之理,用大道理管小道理,以理服人,凝聚共识;基础环节是知事,要述之以事,即国情、国事,用典型的事例令人信服,顾全大局,保持稳定;中介环节是动情,要动之以情,即爱国之情,用教育者的真情唤起和换来学生的真情,以情感人,激起共鸣;关键环节是导行,要导之以行,即效国之行,用教育者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动,以行导人,践履笃行。
实施全方位育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丰富。高校的民族精神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广泛的素材和丰富的资源。如国情教育、历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目前,在内容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中,要突出当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我们所爱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爱国主义的一大紧迫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和谐。二是方法灵活。贴近学生心灵,适应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生动的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由此岸到彼岸、从必然走向自由的“桥”或“船”,可使艰苦过细的思想工作更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