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缺失现象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缺失现象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表明,当前确有少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基础文明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缺失现象研究

一、科学了解大学

(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特点

根据教育部连续16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等基本政治态度、政治观点,保持着比较清醒的认识。高度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重大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关心祖国统一大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1.政治态度正确,但认识上存在偏差

政治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由社会政治环境与个人政治社会化过程交织作用而成,它体现了人们看待和反应政治现象的方式。[1]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基本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正确,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等政治理论问题的态度明确,认识清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信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赞同国家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和举措,对国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上述结论也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能够同党和国家的政治导向保持一致,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政治观念也日趋成熟。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矛盾交错呈现,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倾向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政治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存在于: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如何正确认识我们党的领导,反对在中国实行多党制;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等问题。

2.理想信念明确,但价值观趋于多元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其成长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政治保证。我国大学生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与国家民族荣誉、利益和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对我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身发展也更加关注,对于个人目标的选择更趋于理性和务实,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务实进取,成长成才愿望迫切,普遍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精神状态。从整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是具有明确的理想信念的,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能够关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对自己的社会职业和生活充满无尽的向往。

但是,在国内外显著的阶段性大气候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正接受在网络环境中各种社会政治文化思潮渗透和渲染,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趋于务实和多元,功利色彩较浓。东西方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更趋明显,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价值受到部分大学生的质疑;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越来越被更多大学生接受,一些大学生甚至将个人的理想信念定位在对金钱、权力、地位等的追求和占有上面。

3.道德观念传承,但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道德观念是主体在长期的道德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人事、行为、关系和现象之意义的相对稳定的认识,其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的。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变化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念。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同时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消极的、甚至不健康观念的侵蚀而产生消极和负面的影响。调查表明,当前确有少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基础文明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因此,还必须进一步注重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大力加强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教育,加强诚信教育。

4.社会时代感强,但责任意识减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社会转型。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模式,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产生的新观点、新思潮,使大学生面对事物有一个分析、鉴别、选择的问题。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及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满足,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新意识。以人为本以及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和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的增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同时,在大学生身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在实现自我理想、个人奋斗目标增强的另一面,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却在弱化。部分学生在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崇尚自我中心的同时,却不能把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而不能自拔。

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认知、情感上具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认同感,但践行能力比较薄弱,出现了行为与认知的偏离。在人生观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认同开拓进取、爱岗敬业、见义勇为、造福社会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能自觉参与到扶老助残、城市环保科技扶贫等志愿者行动和其他公益事业中来。另一方面,受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他们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努力,期望事业成功却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训练。在道德修养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传统的道德教育,认同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日常生活中他们却缺乏内省精神,缺乏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坚守、道德行为的笃行。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讲信修睦、谦虚礼让,向往和睦的人际关系,但在实际行为中,他们要么陷入小团体的江湖义气中,要么我行我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甚至自私自利、以邻为壑。在恋爱婚姻方面,他们一方面认同科学的恋爱婚姻观,向往纯洁甜蜜、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爱情的功利性、随意性不同程度地增强,传统的爱情责任意识在淡化。

5.个体参与意识显现,但辨别能力需提升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时代交织点上,通过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他们普遍认为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也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们对社会的宏观发展富有热情,把自己同社会结合在一起,向往民主,注意参加民主生活实践,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民主管理、民主作风、民主选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参与意识强烈。他们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理解。

但是,大学生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不深,接触社会不多,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误入歧途。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西方的腐朽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他们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改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容易产生偏激情绪;他们追求民主,希望民主制度健全,但由于辨别能力弱,不能分辨不同制度下的民主制度,甚至把西方的民主制度当成真正的民主,错误地认为西方议会制和竞选制是民主发展的方向;有的追求所谓的绝对民主,把民主与自由、民主与纪律、民主与专政对立起来。少数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行动上的盲目与摇摆。

6.主体意识上升,但集体观念淡薄(www.xing528.com)

中国在长期的社会演化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内容、以集体为价值本位的传统价值观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激荡下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由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催生的资源调节功能、市场导向功能、优胜劣汰功能和效率意识,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追求自身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空前提高,个人的主体意识急剧上升。然而,在注重自我实现、崇尚自我奋斗、自我选择的同时,传统的集体观念被淡化,形形色色的个体价值本位被奉为价值取向的标准,甚至导致种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在当代社会,利益主体、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的多元化,很容易滋生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社会现实和理论有脱节的地方,这很容易滋长青年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竞相追逐个人利益而置集体利益于不顾。当代大学生渴望个体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其长期受到压抑的个性和主体意识有了巨大发展空间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这往往导致大学生对集体观念的错误认识和异化,从而使主体意识和集体观念陷入对立当中。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状况[2]

1.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认识情况

一是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有的又显偏颇。对民族精神这一概念,56.4%的大学生认为民族精神是“国之精粹”,43.3%的认为“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对历史人物如岳飞的评价上,大学生的定位不再简单划一。如认为岳飞“是”、不是”、‘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和“说不清”的分别占60.3%、21.2%、18.2%和0.3%;66%的大学生认为当自己一个人在国外生活的时候,或是被外国人下看的时候,或自己的祖国被侮辱时,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最强。

近年来,曾被定位为民族精神内容之一的“雷锋精神”受到一些人的质疑。针对这一问题,41.3%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可缺少;58.8%的认为应重新定位,诠释内涵;只有0.2%的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没有必要再提民族精神。前几年,山东菏泽市某复员军人回老家后,经常帮助邻里干活,做好事,却三番五次被家人送往精神病院。针对这一现象,93%的大学生认为“学雷锋本应褒扬却遭扼杀,是社会的悲哀”;3%的认为“学雷锋做好事已不合时宜”;4%的认为“无所谓,学雷锋纯粹是个人的事”。可见,大学生对“雷锋精神”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一方面对传统提出了质疑,呼吁重新对“雷锋精神”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又积极称颂和肯定“雷锋精神”。

二是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国际环境有所认识,但又不够全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及未来五年国际局势的判断比较冷静、乐观。81%的认为“和平为主,局部冲突,基本稳定”;45%的认为“有可能爆发世界大战’;15%的认为“难以预料”;在处理诸多国际问题(诸如美军轰炸我驻外使馆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沉着冷静,妥善处理”,占73%;但在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的态度上,93%的大学生表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必须坚决予以反击;如果敌人侵犯我国,有74.6%的表示会“当兵保卫祖国”。针对“全球化将会最终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也随之失去了意义”这一观点,62.9%的学生认为,全球化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解;近几年国外的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渗透“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的攻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中国人的民族精神;71.8%的学生认为“要是近代中国沦为英美等发达国家殖民地,而后再独立,肯定会国富民强,蒸蒸日上”的观点是严重的崇洋心理,不应提倡。

2.大学生对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解认识情况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持正面态度,同时又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向作用,31.4%的大学生认为“较大”;47.8%的认为“一般”;37%的认为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作用“较大”;43%的认为作用“一般”;认为“基本没用”的达20%。

二是对校园文化的评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正面态度比较明显。91%的大学生认为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很有必要”;校园网对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的作用“比较大”(46%);教室里张贴的“校园十无守则”等规章制度“很有必要”(41%);学校“完全有必要”组织升旗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7%);70%以上的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三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4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了”,31.4%的认为“强化了”,28.3%的认为“没多大变化”,0.3%的表示“不了解”。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起最大作用的是社会(家庭)教育,其次是学校教育、个人内省和其他。77.3%的认为,在物欲极盛的今天,高校办学即使是为了保持其“知识圣地”和“精神殿堂”的价值存在的这一崇高目标,也不应使高校远离尘嚣世俗。有的同学还在问卷上写道“否则,毕业时学生处在从象牙塔向尘世的过渡中会感到万分痛苦与矛盾,仿佛在飞越万丈深渊一般,精神上的痛苦和对社会的无所适从会促成一批可叹悲可的人。”

3.大学生对实践民族精神的理解认识情况

一是创新精神。在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民族创新精神中,57%的大学生认为最缺乏的是民族创新精神,73%的认为自己现在或将来可能是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新的高度认同和向往。但当面临这样一个选择:如果你是一名企业领导者,你最可能雇用的员工是哪一类?A.创新,科研能力一流,人品低下;B.创新、科研能力和人品都还过得去;C.创新、科研能力平平,人品高尚。结果显示:选A者8%,选B者62%,选C者30%。可见,当代大学生追求的是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完美结合这一理想境界,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崇尚崇高品德。

二是奉献精神。近几年,国家出资在海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许多人学成后主动回国,报效祖国。针对这种现象,59%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选择是“高尚的,值得钦佩”。如果自己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才学,表示愿意同他一样,隐姓埋名几十年,专注于国家某项事业的高达49.5%,有33.5%的表示“看情况而定”,7%的表示“不愿意”。乐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在大学生身上仍然有深厚的底蕴。

三是理性精神。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理性精神更加明显。例如,时下虽有很多大学生崇尚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如购买电脑、高档服饰)”,但有41%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会量力而行;针对“如果大学毕业时选择去西部地区支教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时选择理性因素兼占54%,而非理性因素占46%。

四是自强自立。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意识。针对社会上有许多以乞讨为生者的问题,79.3%的认为他们应该“首先尽其所能自立”,19.2%的认为他们“不劳而获,不值得同情”,1.5%的认为他们“找到了谋生的良策”。如果购买手机,在相同价位上对国产的和进口的选择问题,50%的表示贵一点也会选择进口手机,因为它质量好,功能大,又会为国企参与国际竞争带来“压力式的动力”。

五是求知充电。在甘地、麦当娜、贝隆夫人、爱因斯坦等理想人物中,45.5%的表示希望成为爱因斯坦—类的人物;80.6%的大学生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社会仍是不变的真理。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45.2%的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善自我,27.7%的学生休闲娱乐,放松身心;27%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勤工俭学;0.1%的学生选择其他活动方式。大学生平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刊杂志或广播电视,网络只占6%;看报纸时,大学生最关注的往往是新闻时事版;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学。

六是诚信问题。2003年北京建立了律师诚信系统,当事人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到律师的个人信息、有无不良记录等情况,96%的大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是“重建诚信道德体系的良好开端,应广泛推行;就法官拒收“红包”算不算立功这一问题,87.1%的认为“这本是职责中的事,不应算立功”;针对以前有些大学生用两三个学生证用来购买优惠价火车票,66%的认为这是不诚实的表现,有损大学生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