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80多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发展。
(一)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更进一步提升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指导了新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当前,我们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就必须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须贯彻与时俱进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为科学的、革命的理论,其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普遍适用的,要永远坚持。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它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随着实践的深人而不断丰富和前进。因此,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要敢于站在世界时代的前沿,学习当代社会进步思想,对待不同的文化精神,要作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要立足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想,作出新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围绕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激励人们把远大理想和现实任务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无私奉献。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培养全社会的共产主义因素,鼓舞人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须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必须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二)紧紧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证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紧紧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民主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波澜壮阔的进程,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挫折中奋起、在战胜苦难中不断成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激扬斗志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和复兴的精神源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奋斗为主题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弘扬,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这种新的民族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品格、气质和风采,成为凝聚和振奋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以黄继光、邱少云、孟泰、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为代表的共和国英模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种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更是这种精神的凝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人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党的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17]在这种思想和精神激荡下,“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力量、维系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柱。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眼于如何努力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着眼于如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把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高尚精神和优良传统,贯注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广泛动员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
实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全体人民积极参与。
要扎实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方法。必须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大力开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宣传体现时代风貌的先进典型,使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使反映时代发展特征的思想道德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本途径。必须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着眼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思想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不断增强民族精神的吸引力;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人们在参与活动中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不断增强民族精神的感染力;大力开展思想道德养成活动,倡导人们在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精神世界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培养和自我超越,重在践行,不断增强民族精神的影响力。
要着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正确导向、聚焦生动实践、展示社会主流,增强感染力、扩大影响力。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大力开发和推广反映时代特点、弘扬民族精神的公益广告和游戏软件产品。要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积极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各级党组织、党政部门、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努力使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良好环境。(www.xing528.com)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3]《毛泽东著作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1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0页。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2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10]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1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1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1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页。
[1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1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1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