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范失实批评: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

防范失实批评: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5章批评性报道内容失实的防范批评报道动辄招致失实侵权纠纷,固然同被批评者的不正确心态以及记者调查负面事件真相的难度非常大有直接的关系。本课题问卷调查中的一项结果从一个侧面也将法官类似的看法呈现出来。面对事件进程尚未完成的线索或不完全的信息,避免人为演绎新闻,如以可能状态充当实际状态、以经验判断取代事实判断、编造细节达到情节的完整等。

防范失实批评: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

第5章 批评性报道内容失实的防范

批评报道动辄招致失实侵权纠纷,固然同被批评者的不正确心态以及记者调查负面事件真相的难度非常大有直接的关系。但客观地分析,从职业应尽的行为规范与法定的注意义务看,媒体从业者作为把关人未能做到正常合理的谨慎而导致文本事实与客观实际情况不符,是比较突出的因素。本课题问卷调查中的一项结果从一个侧面也将法官类似的看法呈现出来。在问卷最后一项开放式问题“我国媒体因为批评报道而引发的新闻侵权纠纷,媒体机构败诉的比例比较高。您是否认同这一结论?您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的回答中,法官总体倾向于把媒体败诉率相对较高的原因归为媒介从业者的某些认识、素质与能力欠缺所致:“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与风险意识”占28%,“不尊重事实,道听途说,材料掌握不充分就急于报道”占27.6%,“记者没有足够的证据意识,导致不利的诉讼后果”、“没有扎实的材料,了解不深入”均为23%,高于20%的意见还有“对事件的评论不当,喜欢草率地下结论,对事件定性”、“过于看中有影响力的细节,细节把握不准确、不过关”、“用词不慎重,过于尖锐偏激,夸大其辞”。[1]就过失防范的主要方面而言,媒体从业者应该强化满足司法真实的意识、谨慎对待消息来源以及与之相应的证据意识。对于复杂而深隐的是非矛盾,应该采取呈现多面说辞的处理方式。面对事件进程尚未完成的线索或不完全的信息,避免人为演绎新闻,如以可能状态充当实际状态、以经验判断取代事实判断、编造细节达到情节的完整等。对于已经发现的失误,媒体应及时而坦诚地予以更正或提供当事人以答辩机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