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财经周刊》编辑特色揭秘

《第一财经周刊》编辑特色揭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试从编辑特色的角度分析《第一财经周刊》如何形成自己的轻松财经特色,为其他财经杂志的发展提供一种路径。《第一财经周刊》以广泛的公司人群为阅读对象。《第一财经周刊》以中国年轻一代的知识青年作为目标受众,其目标读者群是以70后、80后年轻人为主体,读者是年轻化精英化的普通白领和公司人群。《第一财经周刊》成为财经杂志中最专注于公司人群的商业读物。

《第一财经周刊》编辑特色揭秘

《第一财经周刊》的编辑特色分析

○陈 静

摘 要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是一本以最广泛的公司人群为读者的轻松财经杂志。本文拟从编辑学的角度分析杂志在定位设计、内容设计、版面设计等方面体现出的编辑特色,探析杂志成功的原因,以期对我国财经杂志的发展提供另一种路径。

关键词 《第一财经周刊》 编辑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日增,近十年来,众多新兴的财经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并占领市场份额,成为财经杂志必须面对的问题。2008年2月25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倾力推出《第一财经周刊》作为第一财经全媒体运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财经周刊》借助第一财经的品牌与资源优势,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全国销量最高的财经杂志,成立四年来无论发行量还是影响力,已是国内财经杂志中的佼佼者。《第一财经周刊》如何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定位,在读者中区分出自己的目标读者,并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好和更有特色的栏目?本文试从编辑特色的角度分析《第一财经周刊》如何形成自己的轻松财经特色,为其他财经杂志的发展提供一种路径。

一、定位设计:立足公司人群,关注公司成长

(一)受众定位:最广泛的公司人群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在仔细分析受众市场的基础上,最终将受众定位为最广泛的公司人群。首任总编何力曾经非常自信地说:“我们的定位决定了我们杂志的发行量必须第一”。《第一财经周刊》以广泛的公司人群为阅读对象。这一定位,既为杂志找到了最广泛的读者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市场空白。在这本杂志之前,财经类杂志的读者定位比较专业、相对是窄众的;中国财经类杂志,阅读门槛、读者定位普遍较高。《第一财经周刊》以中国年轻一代的知识青年作为目标受众,其目标读者群是以70后、80后年轻人为主体,读者是年轻化精英化的普通白领和公司人群。《第一财经周刊》成为财经杂志中最专注于公司人群的商业读物。

在受众定位基础上,《第一财经周刊》将自己的功能定位为中国经济转型后构建市场化商业逻辑和商业思维的推动者,更多地关注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个人创业理财

(二)出版时间定位: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

《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鲜明地写着“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成为中国第一本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周刊,填补了市场空白。在这本杂志之前,中国的财经和商业类的杂志都是月刊或者双周刊。每周一次的出刊与其他财经类杂志形成了定位差异,使其新闻资讯内容较丰富,新闻时效性较强。

二、内容设计:关注前沿,注重创新

杂志定位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内容永远是杂志的核心和根本。《第一财经周刊》在内容设计的特色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栏目设置

栏目是刊物的灵魂,是其编辑风格的物化载体。《第一财经周刊》在栏目设置上立足于公司人群,紧紧围绕读者的关注点进行,主要栏目包括封面故事、大公司、快公司、炫公司、热新闻、专栏和个人商业等。

1.公司报道栏目分类清晰。“大公司”栏目报道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公司“快公司”栏目报道新兴的发展较快的公司;“炫公司”栏目报道能够吸引眼球的有活力的公司;“热新闻”栏目综合报道各类公司新闻。此外,“专栏”栏目登载相关商业管理的评论或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提供不同的观点或调查报告。

2.扩充商业新闻外延。《第一财经周刊》由于偏向休闲,读者群广,便将商业新闻的外沿扩充,设置了“个人商业”和“生活方式”两个大栏目:“个人商业包括“办公室话题”、“职场”、“理财”、“创业”、“公司人”,都是新闻之外的针对公司人的理财、创业指导和实用指南;“生活方式”内含“话题、健康、新产品、书摘阅读”等,这些休闲选题使杂志更为时尚、轻松,如书摘会发布最新的图书资讯附带一篇重磅推荐书目的作者写书的故事,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整本书,让知识分子类型的年轻受众自我充电。

此外,《第一财经周刊》还设计了文化资讯栏目,为读者提供最新的演唱会音乐会信息;公益时间栏目发布各地公益信息,号召读者一起做公益,用自身的特长去帮助他人,摒弃了一提公益就想到捐钱、捐物的刻板印象

3.注重编读互动。周刊设置“编读往来”栏目,增进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体现了《第一财经周刊》以“读者为主人”的理念,抓住刊物赖以生存的“上帝”;读者群体来自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也是不同信息的来源,读者为编者提供了宝贵的编刊意见和建议。

(二)内容报道

编辑家邹韬奋先生说过:“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第一财经周刊》在内容创新上狠下工夫,关注着市场上最新的商业模式发掘创新、有趣同时具备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为读者列出处于上升期的中小公司,详细剖析它是如何建设资源、获得收入、管理人才与市场的。

1.报道话题新

《第一财经周刊》所涉及的话题比较“新”,通读整本杂志你会发现许多新的创意、某公司的新产品等,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迅速吸引读者的兴趣去继续阅读。“快公司”栏目中发掘创新、有趣同时具备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在“炫公司”栏目中聚焦最时髦的行业、最创新的商业思维;“热公司”栏目中介绍年轻的企业,有活力的项目。

2.注重提高财经新闻的传播效果

(1)“硬新闻”“软处理”

财经新闻因为题材一般比较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一向被视为“硬新闻”,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陈旧生硬的报道方式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一财经周刊》在财经新闻切入角度和报道手法上进行创新,广泛采用数据、新闻故事、新闻特写、娱乐专栏等手法,对“硬新闻”进行“软处理”,做到权威性与可读性并重,极大地提高了财经新闻的传播效果。《第一财经周刊》的角度选择相对微观,具体到企业、个人、个案或带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报道多选择从个案入手,力求达到“从一滴水来看整个世界”的效果;在新闻报道中注意用非专业化的语言解释专业化的经济现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读者从事件源头逐步深入了解,最终透彻地理解经济问题。

(2)图、文、表并用(www.xing528.com)

《第一财经周刊》的特别报道善用图片、列表分析,其文字和图表的运用基本达到1∶1的比例。通过不同的样态,它将文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枯燥的数字形象化,将分散的内容整体化,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引发读者思考,提供参考价值;事实通过图表表现出来,能减少偏见和错误,并且引发、刺激受众的兴趣,使深度报道更直观、更富说服力和生命力。以2010年第36期《国美观战指南》为例,《第一财经周刊》没有像很多报纸一样分析自己的观点,而是把黄陈间争斗的筹码、实力指数用时间表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受众还原真实世界的同时,提供作出判断的依据,但绝不替读者做出判断。

(3)标题通俗易懂

新闻标题作为受众感知新闻的第一窗口,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财经周刊》文章标题多采用生活化的用语,充满人情味富于变化,如在汶川地震时的报道,报道的标题“在灾区的52个小时”、“志愿多面手”、“为新北川盖房子”、“为救灾医生服务”等,通俗易懂。此外,在标题中经常使用“围城”、“总动员”、“CEO”、“带刺的玫瑰”、“创新者赢”、“变身”等时尚用语,更像是一种噱头,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阅读。《第一财经周刊》的标题通俗易懂,注重趣味性、接近性。

3.报道行业有侧重,独家报道靠调研

从报道涉及的行业分布来看,《第一财经周刊》偏重于对IT和互联网企业以及汽车等行业的探究,这既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关,又与周刊面向公司人群的青年受众定位不无关系,这些行业的发展更多地受到年轻人的关注。

由于第一财经品牌旗下的媒体平台有研究院,因而有独家的数据,有专业的排行榜研究。《第一财经周刊》每年都通过调查,提供独家的财经资讯信息,如连续四年推出关于公司人品牌调查,以及公司人薪酬调查等,这些独家的调查自然也是独家的报道。

4.深度报道:用故事传递信息

《第一财经周刊》的深度报道一般在封面故事、专题、特写等栏目中出现,其报道方式一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它结合时效性强的商业事件或重大热点政治经济新闻,从事件影响的某些事或某些人切入,提供背景材料丰富的独家报道,注重事件的过程和影响。在Cover Story《封面故事》和Weekly Special《专题》栏目中通常会写一个新的经济现象或者一个成功公司的案例,并对他们进行深度报道,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报道就以“封面故事”作为栏目名称,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故事化”特色。以2011年9月—10月的几期深度报道为例,可以看出其典型特点,如《烧钱比赛》、《雷军的乌托邦》、《互联网人才泡沫》等封面报道和专题等,全部由案例集结成篇,报道从个人出发,通过典型的事例、精彩的对话、细节的描写、场景的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产生共鸣或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

三、版面设计:与内容配合,轻松时尚

“版式是印刷物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在正文、标题、插图说明中,无论使用一种还是多种字体,都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杂志的风格。”[1]一份杂志的版面设计往往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元素,版面设计往往能彰显杂志的编辑特色。

(一)封面与目录

杂志的封面报道安排在整本杂志的中后版面,这样的编排位置体现了杂志“封面即焦点”、“以点带面激活全刊”的编辑意图。目录页不仅有里面文章简短的文字介绍,而且封面故事和特写或专题配有大幅图片,这可以增强读者阅读里面文章的欲望。《第一财经周刊》的目录处有本期部分记者照片,记者们穿着休闲,为整本杂志定下了轻松的格调;配有记者的照片,既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又在提示读者和记者:文责自负。

(二)版面以三栏、两栏为主,适当留白

《第一财经周刊》版面以三栏、两栏为主,如封面故事版面主要由两栏文字加一栏页边空白组成,三栏中间没有作为分割的实线。页边空白宽度较文字栏窄,且每期位置不定,甚至在同一期内位置也有变化,可在两栏文字的左边、右边或者中间。页边空白上可能有简短文字提示,也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它传达的信息是,这份杂志是给那些喜欢阅读、愿意用新角度看待世界的人们看的。

页内恰当的留白,使版面简洁、明快。以151期的“职场”专栏为例,版面上部4cm的留白,左、右、下方各有约1.3cm的留白。宽边留白外加色彩缤纷的图片,极其有效地吸引读者眼球。有些杂志、报纸总会在空隙间加入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第一财经周刊》的留白处几乎不会有广告,整个版面呈现简洁、明快、清新的风格。

(三)图、表使用,形式活泼

图画和照片是版面最具有强势的视觉刺激物,它可以创造瞬间吸引力,一下子成为读者的视觉中心。[2]《第一财经周刊》的图片风格幽默、明快,《第一财经周刊》在图片选择上多为照片与漫画等。封面设计多采用与内容相宜的漫画等,但无论照片还是漫画,照片运用很普遍,几乎每一篇文章都配上一幅照片,有时一幅照片即占据一个版面,有时占据一小版位置。图片经常采用卡通漫画和明黄、嫩绿、艳红等醒目而活泼的背景或边框颜色,内页插图也是一样。

在报道的一侧,有补充新闻内容的新闻背景,这些附加信息有时候是报道涉及公司的数据对比,有时候是公司发展的历程,多采用了表格、走势图、圆周图表示份额,柱状图表示比例、排行榜,甚至树状图表示事件发展,这些新颖独特的形式,一方面减少文章长度(《第一财经周刊》的文章长度一般控制在合理的中等长度,使读者不易疲劳),而且给了读者很大程度上的选择自主性,简明有力的数字表达为商业新闻本身增加了信服力。

(四)色彩运用,稳中多变

色彩对于大多数杂志来说有识别作用的,读者可以从刊名、页面背景、封面边缘颜色等特征辨别一本杂志。《第一财经周刊》运用彩色印刷,增强了版面的表现力,更利于营造气氛,增加强势,美化版面。《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三年,封面一直以黑灰色作底,2011年上半年开始,尝试黑白灰黄等多种颜色做封面的底色,并配上色彩斑斓的图片,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又赋予了杂志沉稳中不乏明丽的内涵。《第一财经周刊》的标题均用黑体字、大标题、正方形;内文图片色彩则选用多种色调,有时极尽绚烂,如2011年第37期《创新者赢》关于公司人品牌调查的配图,采用七色光似发散铺陈般极力展示其炫的一面,这与其轻松、活泼的整体风格相吻合,透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媒介投资者、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在博客中评价《第一财经周刊》是一本“将休闲和财经玩混搭”的商业周刊。[3]《第一财经周刊》正是以这种轻松财经的办刊方针,满足了目标读者群的需求,使其从众多财经杂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和信任。它强调用轻松的表达方式、新的选题以及从价值观情感等角度和读者之间形成一种更紧密的联系。由此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财经杂志的编辑特色,对于我国财经类杂志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路径。

陈静,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讲师

【注释】

[1]萨梅尔·约翰逊:《杂志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2]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3]王冉:《玩混搭的〈第一财经周刊〉》http://www.360doc.com/showRelevantArt.aspx?ArticleID=12139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