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体为视角来切入江西文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吴海、曾子鲁《江西文学史》称江西文学沿三大水系由北向南推进,呈现出以地域和家族为基础的群体性特征,并说宋代相继出现了以信江为一线的饶、信作家群体,以抚河、旴江为一线的赣东作家群体,以洪州为中心的赣北作家群体,以临江为中心的赣西作家群体,以庐陵为中心的赣中作家群体。[23]这样的概括大致是准确的。《江西文学史》是以今日江西的范围来观照,其实宋、元饶州、信州两路属江南东路不属江南西路。因此,本书所观照的江西文学即宋代江南西路的范围。饶州路、信州路不在本书的考虑范围内。
元代江西文学依然延续了宋时区域群体分布特点,龙兴、临江、抚州、吉安路文人较密集,但是龙兴、临江两路没有出现像庐陵刘辰翁、抚州吴澄等影响一时的大家,所以这两个地方对于江西文人不具备向心力。而江西文学还因虞集、揭傒斯等江西籍文臣,最终突破地域走向京师,因此,庐陵、抚州、京师分别在前期、中期、后期成为江西文学重心之所在。所以元代江西文人群体分布主要有三:庐陵文人群体、抚州文人群体、聚集京师的江西籍文人群体。
庐陵文人群体是一群聚居在吉安路(古称庐陵)的文人,主要人物包括:
刘辰翁(1233—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人。他入元后隐居不仕,卒年六十六,在元生活了十八年,他对宋末元初的江西文学影响重大,论述庐陵文人群体不能不首先提到他。
邓光荐(1232—1303)初名剡,字中甫,又字中斋,庐陵人。与刘辰翁共师欧阳守道,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宋亡后参与文天祥勤王,兵败投水不死,与文天祥同押大都,后得以放归庐陵,与刘辰翁诗酒唱和以终。
赵文(1239—1315)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人。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后与文天祥失散,遁归故里。自称刘辰翁门人,入元后荐授南雄路儒学教授,元仁宗延祐二年去世,今存《青山集》八卷。
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江西安福人。宋时为太学生。竭家产助文天祥勤王并留为幕府。文天祥被执,特作生祭文以励其死。入元,杜门却扫,肆力诗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
龙仁夫(1253—1335)字观复,号麟洲,永新人。与刘将孙友善。诗文与刘诜、刘岳申齐名。
刘将孙(1257—?)字尚友,号养吾,庐陵人,刘辰翁之子,宋亡时二十三岁,入元后曾为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今存《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刘岳申(1260—?)字高仲,号申斋,吉水人,荐授辽阳儒学副提举,以太和州判致仕,一直生活到元后期,与刘将孙、刘诜并称“庐陵三刘”,有《申斋文集》十五卷。
刘诜(1268—1350)字桂翁,号桂隐,庐陵人,九岁宋亡,终生未仕,与刘将孙交往,今存《桂隐诗文集》八卷。
上述这些人以乡缘、亲缘、师缘、友缘构成了一个社会网络。他们很多都是宋末庐陵大儒欧阳守道的学生或再传弟子,不仅如此,他们都在维护庐陵文学的地位,而且文风都有奇崛的一面。这个群体以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为核心,刘辰翁和他周围的遗民文人可以称为群体第一代,“庐陵三刘”可以称为群体第二代,第二代刘诜、刘岳申活到了元后期。庐陵文人群体的文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代刘诜、刘岳申的文风呈现由奇崛向平易渐进的趋势。
抚州文人群体是一群聚居在抚州的文人,以吴澄草庐学派门生为主,主要人物包括: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为有元一代大儒,学者称草庐先生,门生众多。他二十七岁时宋亡,入元任儒学副提举、国子监臣、翰林学士,每次任职时间不长,旋进旋退,年八十五卒。有《吴文正集》一百卷。
何中(1265—1332)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乐安人,吴澄表弟,入元不仕,他身上兼具隐士、儒士、文士于一身,今存《知非堂稿》十卷。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祖上四川仁寿。十三岁随父母移家至抚州崇仁,遂为江西籍。他拜吴澄为师,大德初年,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之后一直在京师做官,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六十二岁时因御史讽谏,他惧祸以病辞归,开始了晚年长达十五年的崇仁乡居生活,卒年七十七。今存《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百余卷。
从主要成员来看,抚州文人群体显得有些单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抚州一地也有很多遗民文人,但他们的诗文集多散佚。另外,吴澄可考的门生很多,他们多有文学创作,只是文集很少存世。所以,还原历史,抚州该有一个很庞大的文人群体。
吴澄在宋生活了27年,他在江西文坛发挥影响要到刘辰翁去世后。他的突出地位是因他的学术和文学实绩。抚州文学和吴澄折中兼济的学术特点有很大关联。吴澄的作用在于不仅扭转了江西学风,还扭转了文风,他在庐陵奇崛文风的基础上添进了圣贤气象,因而江西文风开始走向平实正大。他的圣贤气象被他的学生虞集接受并推广到全国。虞集在吴澄去世那一年回到崇仁,吴澄的一些门生弟子又聚集在虞集周围,因此,虞集对抚州文学持续繁荣意义重大。
聚集京师的江西籍文人群主要以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等馆阁文臣为中心,主要人物除虞集外,还有:
程钜夫(1249—1318)字文海,号雪楼,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与吴澄同学,宋亡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为世祖忽必烈重用。他是元初南人官位最显者,举荐了很多南士,对江西士子也多有援引,有《雪楼集》三十卷。
范梈(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江西樟树)人,三十六岁入京师,与虞集、揭傒斯友善,今存《范德机诗集》七卷。
欧阳玄(1273—1358)字原功,号圭斋,祖籍庐陵,迁居浏阳,延祐二年赐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年八十三卒于大都,今存《圭斋集》十五卷。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皇庆年间入京,延祐初,荐授翰林院编修官,开始走上仕途,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年七十一卒于任上,著有《揭文安公全集》十四卷。
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抚州金溪人,曾游学于范梈、吴澄之门。至正元年经大臣引荐任经筵检讨,负责编修宋、辽、金三史。历任国子助教、翰林编修、翰林学士等,元亡时六十五岁,以保存一代国史之责而入明,卒年七十八,今存《危学士全集》十四卷。
傅若金(1304—1343)初字汝砺,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少从范梈学诗法,揭傒斯为他改字与砺。以布衣入京师,诗文为虞集、揭傒斯赏识,与欧阳玄亦有交往,元统三年佐使安南,以功授广州儒学教授,至正三年卒。有《傅与砺诗文集》二十卷。
除文臣较固定在京师外,其他人流动性比较大。这些流动性的江西籍,或在京师短暂任职,或游历京师,或谒见达官以求功名,还有很多是来京师参加科考的进士,他们无一例外都以江西籍馆阁文臣为中心。程钜夫可以说是群体第一代,虞集、揭傒斯、欧阳玄是第二代,傅若金、危素等是第三代。由于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等人原本就是盛世文风的推动者,所以这一群体的文风特点多平易正大。
当然,元代江西三大文人群体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抚州文人群体和聚集京师的江西籍文人群体之间在人员上有重合。抚州文人、京师的江西籍文人和庐陵文人的交往也是存在的,吴澄和赵文、刘将孙是朋友,何中曾受学于刘辰翁,而虞集等江西文臣则是在批判庐陵文人的基础上推广盛世文风的。另外,三大群体同为江西籍,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点也是很明显的。
本书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以区域学术为主切入文学研究,兼顾政治文化背景的考察。地域文人群体的生成和区域学术密不可分,不同区域学术精神铸就了不同的人文性格和文学风尚,所以本书将探讨元代江西学术与江西文人群体的关系。另外,地域文学也要受到统治阶层政治、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对元代政治、文化措施有较好的兼顾之后,梳理二者如何影响元代江西文人的文学观念及创作。
第二,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历时性指江西文人群体形成、发展、演变以及他们参与整个元代文学的过程,共时性是指元代江西三大群体文人的交集状态,如庐陵文人群体后期代表刘诜和刘岳申与聚集京师的江西籍群体中的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等在时间共存上所发生的对话交流,以此反映江西文人群体之间前后的关联。
第三,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既从宏观上把握元代文学和江西文学的发展走向,努力勾勒元代江西三大文人群体的面貌和兴衰更替,又从微观上把握个案文人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注重他们文学思想形成的考察,注重他们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还要兼顾个体与整体的风格差异以及文人与文人之间的差异。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元代江西文人的生成背景。这是本书的一个总纲。研究元代江西文人群体自然离不开对江西文人生存背景的考察。这一章用四个小节分别考察江西文人与江西学术、元代政治、元代道教、元代文坛的关系,这既是背景的综合考察,也是元代江西文学基本面貌、总体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的探讨。(www.xing528.com)
本章认为:江西学术影响了江西文人的群体分布和地域文风,影响了江西文人的个性气质,还影响了江西文人的重史之风。元廷一系列政治、科举等文教措施成为江西士风的风向标。初期,遗民文人开始有了颂美元廷的思想,中后期,江西文人开始推进到历史的前台,江西文风也在元延祐年间因科举发生急剧的转变。元代,道教圣地鹰潭龙虎山,它所在信州路虽属江浙行省,但是江东和江西地域相连,加之历史上信州路和江西分分合合的关系,所以受其影响,江西道教盛行,士流和道流的交往非常普遍,道教影响了文人的文学观念,丰富了文人创作题材,还影响了文人的诗文风格。元代前期文坛,江南各自为政,江西文学以庐陵为中心。元中期文坛,主流文坛开始形成,随着庐陵刘辰翁父子的去世,江西文学中心转移到抚州,以吴澄为首,他的弟子虞集在京师开始步入政治、文化的中心,并与揭傒斯、欧阳玄等推行平易正大的盛世文风,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江西籍文人。元代后期,主流文坛盛世文风继续推行。到了末期,江西文学大家凋零,直到明初才又恢复它的辉煌。
第二章,元前期江西文人群体——以庐陵为中心。本章对元代江西文学第一大群体进行历史性呈现。第一节概述庐陵文人群体成员的构成、交往和群体基本特点。第二节探讨群体领袖刘辰翁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探讨他观念的形成以及对庐陵文风的影响。第三节探讨刘辰翁周围遗民文人的诗文创作。第四节重点探讨群体第二代“庐陵三刘”的文学观念和创作。
本章认为:刘辰翁入元生活的十八年对江西文学意义重大。他影响下的元初庐陵奇崛文风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点,这和区域学术主要是心学分不开。他的老师欧阳守道学术上融会朱、陆,文学上尚自然真情,对刘辰翁产生了影响。刘辰翁周围的一群遗民文人,受文天祥精神的感召,张扬了气节。尤其赵文的观念和创作无疑是对刘辰翁奇崛文风的呼应。刘将孙和刘岳申、刘诜号称“庐陵三刘”,他们是庐陵文人群体第二代。刘将孙文学思想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和他师心法自然的文学观念分不开,他的张扬个性与抒发性情是继承了刘辰翁和赵文的,但他把心的追求发扬到极致,比他的父辈走得更远。刘诜、刘岳申则在刘辰翁、刘将孙父子去世后成为庐陵文学的代表,他们积极发起与馆阁文臣的对话,对刘辰翁父子文学地位和庐陵文脉的维护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声音在举世同一风的元中后期文坛显得弥足珍贵。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岳申、刘诜的创作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已经更接近元中后期的盛世平易文风。
第三章,元中后期江西文人群体——以抚州为中心。本章抚州文人群体实际上是以吴澄草庐学派为基础,但由于草庐弟子存世作品不多,所以本章在梳理以吴澄为代表的抚州学术特点之后,探讨吴澄对于元代江西士风学风的扭转之功,探讨吴澄、何中的文学成就以及对江西文学的重大意义。
本章认为:元代大儒、抚州人吴澄在江西文学的重要地位要等到庐陵刘辰翁去世之后。吴澄在学术上重实学,主张融会朱、陆,抚州学术在他带领下形成了折中兼济的特点。他在文学批评上颇有儒者情怀和地域观照,并对庐陵文学作出了公允的评价,他主张个性情志与世教伦理的统一,即在庐陵文人更多重个性基础上添加了社会情志、伦理世教的考虑。他的学术和文学体现了积极用世的面貌,这和元廷统治阶层的要求是吻合的。抚州人何中是著名的儒者、隐士,又是吴澄的表弟,他的诗文创作也显示出儒士和文士兼具的特点,是对吴澄的一种呼应。吴澄门生的文学成就,以虞集最突出,他将吴澄文学的圣贤气象带入京师。其他门人作品存世极少,但方志记载反映这些人接受了吴澄的学术和文章风格,所以江西文风逐渐从奇崛转向平易。元代江西文学的中心也逐渐从庐陵转移到了抚州,抚州的地位由此凸显。
第四章,元中后期江西文人群体——聚集京师的江西籍文人。本章探讨的是一个较特殊的江西文人群体,重点探讨虞集等江西籍馆阁文臣的心态,探讨他们如何参与主流文坛的建设和江西文风的改造,如何推动元代文学的盛世文风,他们的后继者又有怎样的作为。
本章认为:虞集在元中后期对江西文士极具感召力,他继承了吴澄折中兼济的学术特点,具有融会贯通的学术品格。他于天下有“一道德同风俗”的政治理念,于人希望有君子人格和圣贤气象,所以积极推扬平易正大的文风。在他周围还有江西籍馆阁文臣揭傒斯、欧阳玄。他们对盛世的认同一致,对盛世文风的理解相近,他们对前期庐陵奇崛诗文风尚进行了批判,对江西后学进行积极的培养和援引,他们前后相继,引领了一代盛世文章。他们的后继者,新喻人傅若金,诗文平和典雅,在他身上典型反映后期江西文人的诗文观念;抚州人危素,是江西人在朝最后一个文臣,他沿着盛世文学理念,在至正朝成就了末世文宗的地位。入明后,江西籍馆阁文臣平易正大之风被明前期台阁文臣所继承。
总之,三大文人群体的格局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基本反映了元代江西文学的一个发展演变进程。由于元代江西文人群体的研究几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际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预期设想的复杂,本书的整体性、逻辑性问题,整体和个体如何照应的问题,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问题……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敬请方家指正!
[1] 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5册,第305页。
[3]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2册,第556页。
[4] 李道传:《谥文节公告议》,载《诚斋集》卷一三三,《四部丛刊》本。
[6] 冯志弘:《北宋古文运动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7] 陈冬根:《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8] 欧阳玄:《圭斋文集》卷八《族兄南翁文集序》,《四部丛刊》本。
[9] 杨万里:《诚斋集》卷三九,《四部丛刊》本。
[10] 叶适:《习学记言》卷四七《吕氏文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9册,第773页。
[11]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六,《四部丛刊》本。
[12] 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八《送分宁主簿罗宏材秩满入京》,《四部丛刊》本。
[13] 王开春:《江西诗派释名——以宋人的观察为中心》,《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14] 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4页。
[15]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周讲学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16] 王畿:《龙溪先生全集》卷十六《漫语赠韩天叙分教安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592页。
[17] 《吴文正集》卷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第178页。
[18] 萧启庆:《元代的族群文化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77—208页。
[19] 杨镰:《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20]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8页。
[21] 杨镰:《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7—610页。
[22] 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页。
[23] 吴海、曾子鲁主编:《江西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