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耿村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耿村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是耿村煤矿能够维持长久稳定安全生产局面的关键所在。防治煤炭自然发火,是耿村煤矿灾害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

耿村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6.1 耿村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煤炭开采都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问题既是煤矿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又在根本上制约着煤矿的快速发展。耿村煤矿于1975年建矿,1982年投产,最初设计的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投产之初经测定为低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通风。后经多次系统和环节改造,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580万吨。与此同时,随着矿井开采条件的变化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2008年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耿村煤矿树立了“安全事故零目标”的理念,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进,在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的前提下,注重强化煤矿安全基础,不断加大矿井现代化建设力度,并结合煤矿实际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有力地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6.1.1 耿村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做法

6.1.1.1 从严治矿,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是耿村煤矿能够维持长久稳定安全生产局面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耿村煤矿严格贯彻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始终把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严格事故追查处理。在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四个就是事故”的基础上,又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高于规程、严于规程、创造性的执行规程”的要求,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内部升格追查,行文下发了《耿村煤矿关于各类事故追查处理的规定》,确立了“十个就是事故”(瓦斯超限、无计划停电停风、电气保护甩掉不用、电气失爆、顶板冒顶、工程质量不合格、设备无计划停止运转、发生火灾导致撤人停产、发生水灾导致撤人停产、故意破坏各类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观念。严格的事故追查和处理有力地警示了那些干工作心存侥幸、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干部和职工。

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制定了切合矿井实际的《耿村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并层层落实考核。每个单项工程开工前,生产科牵头,安检科、调度室、企管科都参与会审,明确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和工程质量标准。质量办、安检科按照工程质量要求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严格考核。对所有的施工地点,均明确人员、明确责任,实行挂牌留名,并用不同颜色对每班所做工程进行标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严格实施工程移交验收制度,在每项工程完工或工作地点移交时,由生产科、安检科、机电科、调度室、企管科和使用单位对施工的质量进行验收,凡不达标的工程,施工单位在整改的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不仅使干部、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得到强化,也使全矿井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发生了根本转变。

三是严格“三违”治理。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中明确“三违”治理指标,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三违”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反“三违”与个人安全考核挂钩,层层落实,形成了反“三违”的强大推动力。严格的三违治理不仅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大幅提升,而且通过对管理人员严格三违指标,使干部、职工的行为更加科学规范,基本消灭了不安全行为,有效地消除了人因事故风险。

四是严格执行安全互保联保制度对发生的人身事故在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同时,在一起工作的其他人员也要负连带责任,从而使“你的安全我有责”的意识深入人心。这一制度的严格推行,把干部和职工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极大地推动了井下团队文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6.1.1.2 以“一通三防”为中心,努力做到安全风险预控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耿村煤矿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始终抓住这一关键,从经费投入、系统改造、技术推广等方面多管齐下做好“一通三防”这篇大文章,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从矿井的实际出发不断优化通风系统。在距矿区3km左右的东三盘区新开了一个回风井,并对原有的东西风井主扇进行了更新改造,健全、完善了各采区的专用回风设施,形成了矿井完善的通风系统,全矿井下杜绝了无风、微风、循环风、不合理的串联风等现象。通过系统优化,使矿井通风阻力大幅下降,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其次,为减少采空区瓦斯向工作面涌出,不断优化瓦斯抽放系统。耿村煤矿围绕“国家级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化矿井”这一目标,认真分析瓦斯的发展规律,严格落实“四员一体”瓦斯治理管理制度,明确“四员”(安检员、瓦检员、跟班队长、瓦斯抽放工)必须在工作面现场落实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包括瓦斯探头的吊挂、抽放管的插入位置、瓦斯探头的数据,等等。同时,不断加大瓦斯抽放力度,开展瓦斯发电,形成了“抽采并举、综合治理”的瓦斯治理新格局,从根本上遏制了瓦斯超限现象的发生。

第三,加强监测监控。矿井全面实现了对矿井安全参数全方位有效监测监控,目前安全监控系统共有监控分站28台,瓦斯传感器4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6台,温度传感器17台,开停状态传感器70台,烟雾传感器8台,馈电状态14套,负压传感器2台,风门开关传感器9套,瓦斯抽放管道监测4套。监控系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坚持对各类传感器进行定期标校,对瓦斯传感器实行每7天内全部标校一遍,每7天内对瓦斯断电闭锁装置全部测试一遍。甲烷传感器严格执行超限断电,断电值严格按照比义煤集团更高的要求设置为0.7%。

第四,坚持从源头抓起,不断优化防灭火系统。防治煤炭自然发火,是耿村煤矿灾害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在防灭火管理上,在巷道掘进坚持实现锚网、钢带梁和金属棚复合支护的同时,及时铺设灌浆管路,对巷道内高冒区、顶板破碎带和地质构造带等易形成高温点区域,提前打防火钻孔和喷浆封闭,并派专人对掘进巷道进行点浆和注胶,形成了完善的防火工程,有效预防了各种煤炭自燃现象的发生。

第五,大力开展煤层注水。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成立了专业的注水队,在工作面上巷从煤墙向外每隔20m施工一个90m深的注水孔,在下巷每隔40m开设一个注水钻场,保证各采掘工作面百分之百深孔交叉扇形注水,实现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防尘、防火、防瓦斯、防冲以及降温作用。

6.1.1.3 开展“七预管理”,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转

开展机电设备安全运转隐患治理“七预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机电系统及相关专业全员参与的预想、预查、预测、预报、预研、预警、预处理7个环节的运行,使各种隐患在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处理,从而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预想:根据各自所处的工作性质、工作范围、工作环境、以往的工作经验及现场了解掌握的情况,预先想象、猜测、估计、判断何时、何地、何设备(线路、设施等)、何种行为存在隐患或有可能发展成为隐患。

预查:按照相关规程及标准,预先制订措施、计划,定期、不定期对所管辖的设备(线路、设施等)、操作行为等进行详细、深入、细致的排查,查出和发现各类隐患。

预测按照规程及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预先制订措施计划定期、不定期用仪器、仪表对所管辖的设备(线路、设施等)进行检测、试验,查出和发现各类隐患。

预报:各单位都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汇报制度,对预想、预查、预测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切实掌握所管辖范围内设备及系统的安全状况,对各类隐患(分已处理和未处理)按规定建档备案并同时向上级汇报。

预警:对预想、预查、预测、预报发现的问题按隐患性质、大小、重要程度、急迫情况、能否处理等进行分类、排队、总结,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红、黄、蓝发出相应警示(红色——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停产整改处理的;黄色——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但制订并执行相关专门措施可以保证短期内安全运行且必须同时进行整改处理的;蓝色——有可能造成一般性事故,可以安排计划进行整改处理的)。

预研:各单位对已知的各类隐患,特别是对发出红、黄预警的重大隐患,要召开专门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参加,进行详细、认真的研究、论证,拿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供决策部门参考。

预处理:对预知的隐患按轻重缓急,排出计划,制订措施,依据预先制订的方案,尽快处理以消除隐患。对难以解决的可以立项组织攻关或报上级部门协助解决。

6.1.1.4 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提升矿井现代化水平

通过对矿井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耿村煤矿先后建立了覆盖井上、井下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小灵通生产指挥系统,矿井变电所自动化监控系统,轨道运输信集闭遥控管理系统和矿压观测、冲击地压地面监测系统等现代化管理体系,为矿井安全预控管理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矿井的现代化水平和安全生产能力,耿村煤矿按照集团公司创建全自动化无人工作面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综合自动化矿井建设。

整体创建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现有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构建耿村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平台,初步实现机电、运输自动化。目前,耿村煤矿正按照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要求,集中力量对耿村煤矿现有的13个子系统整合升级和井上、井下环境改造;第二阶段是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生产厂家的合作攻关,把耿村煤矿13160工作面建成义煤乃至河南第一个综合自动化综放工作面;第三阶段是在巩固前两个阶段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综合自动化掘进工作面,进而使耿村煤矿实现在采掘生产、机电运输、安全监控、经营管理等所有领域实现全面自动化管理。

6.1.1.5 坚持五优矿井创建,实现耿村强势发展

创建“五优”矿井是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科学跨越的重要举措。耿村煤矿从自身实际出发,把创建精品五优矿井、创建无隐患矿井和创建全国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创建内容,细化工作标准,严格考核验收,顺利实现了预期目标。

首先,采取强力措施实现矿井安全生产零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一是每月开展安全好干部评选,不断强化干部值班带班制度;二是在实行安检员盯头包面的基础上,对井上、井下所有工作地点进行巡回检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三是按照安全措施审批“十个环节”的要求严格把关,对签发后的措施由安全检查员对照措施逐项落实;四是加强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对学习组织好、现场管理好、总结推广好的单位和职工给予奖励和表彰;五是现场召开安全办公会议,不仅基层单位可以相互交流经验,而且党政领导可以现场协调解决;六是在坚持多种有效检查形式的基础上,推行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复查、考核”闭环管理;七是从优化通风系统入手,深化瓦斯抽放治理,完善矿井监测系统;八是从源头抓起,全力做好防火、灭火工作;九是大力开展煤层注水工作,为实现防冲、防瓦斯、防尘、防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争一流”的创建思路,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化创建水平。一是严格按照省局、集团公司5元/吨提取质量标准化费用的要求切实保证资金投入二是按照质量标准化及五优创建工作规划,逐月下达达标计划,实行周检查、旬验收、月总评,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落实,以“毫米、秒、克、厘”精细管理为着力点,大力开展五精管理示范岗、示范面、示范头创建活动;三是全面进行巷道支护的改革,对新掘进的工作面全部改为24.8m2的大断面,并开设让压槽,打卸压钻孔,对一些老巷道进行了高标准的扩修,扩修后的巷道断面均达到了18m2以上;四是按照彩色化、明亮化、语音化、标识化、数字化、规范化的要求,大力开展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建设;五是对全矿干部、职工的矿帽按照单位、职务等情况进行统一标识,增强责任意识;六是对全矿干部、职工进行军事化训练,推进“三述三化”活动,规范作业行为。

第三,科学组织,高效生产,确保原煤工效超10吨。一是对采煤队实行合理集中生产,在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煤质和提高资源回采率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采掘接替,保证矿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对一线采掘设备和矿井主要提升、装运系统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矿井单产单进和提升销售水平;三是严格按定额定员组织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人员,提高效率。

第四,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升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成立了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制订了年度科技项目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计划。针对矿井安全生产工程中的热点难题,在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攻关外,积极同各类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联合项目攻关,使矿井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抓好科技攻关、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注重新技术在煤矿的推广应用,对一些安全设施和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形成了矿井完善的通风系统,安装了两台制氮机,为防火、灭火提供了强有力的设施保证,在地面煤楼系统安装了11套消尘设施,等等。

第五,抓好矿区文明建设,树立矿井新形象。一是注重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坚持抓基层建设,增强凝聚力、执行力;抓基础管理,增强管控力、现场力;抓基本功修炼,增强学习力、文化力。二是统一规划,对矿井上、井下环境进行了刷新改造和设施配备。建设了1500余米的安全文化长廊,建立了亲情文化一条街,对职工家属楼进行了绿化,对地面的一些主要公共场所、办公场所、生活区、工业广场、道路进行改造,等等。三是矿上设立了信访稳定群众工作站,实行24小时领导值班和信息零报告制度,及时化解各类内部矛盾,大力营造和谐发展新局面。四是注重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开通了井下乘人缆车;为职工公寓购置电视机,为大学生公寓安装空调;开展金秋助学行动,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进行矿区供暖设施改造和储煤场挡风墙工程建设,等等。

经过长期的努力,耿村煤矿初步实现了采煤掘进综机化、巷道支护复合化、工程质量精品化、管线物料整齐化、设备管理标准化、运输轨道重轨化、机械运转远控化、监测监控信息化、巷道面貌彩色化、环境卫生优美化、人员行为规范化、安全生产高效化的“十二化”阶段性目标,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了活力,使安全工作实现了由被动应付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基本实现了安全事故零目标。

6.1.2 安全管理的成效与经验

近年来,耿村煤矿按照集团公司“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围绕“巩固全国文明单位成果、建设精品‘五优’矿井、实现耿村强势发展、奋力打造中原第一矿”的战略目标,以“三述三化”为载体,开展了以“学习型、创新型、文化型、和谐型”和“高效化、精细化、信息化、文明化、园林化、本安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型六化”矿井创建活动。其中,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既是耿村煤矿各项创建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矿井安全工作向纵深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6.1.2.1 取得的成效(www.xing528.com)

(1)职工行为更加规范,安全素质不断提高。职工是煤矿的主体煤矿的安全离不开这一主体规范职工行为就是为了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首先从树立人的安全意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着手,深入开展“三述三化”活动,不断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成立“安全行为规范学校”,还请专家到矿讲学,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理论水平。耿村煤矿通过大力开展“三述三化”活动,坚持环境育人、强化培训,严格行为养成,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职工素质,规范操作行为,打造一支雷厉风行、作风严谨、管理精细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耿村煤矿大力开展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系统描述”和“语言文明化”、“操作标准化”、“行动军事化”为内容的“三述三化”活动,并将“三述三化”融入到矿井管理的各个层面。各区队通过反复开展训练、考核、评比活动,使“三述三化”真正成为职工的行为标准,在工作中做到集中精力、按章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失误,从而达到工作流程标准化,有力地保证了安全生产。在推行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全矿干部职工进行拓展训练和军事化训练,进一步培养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全矿职工养成了言行举止讲文明、服从命令守纪律、统一着装重整洁、注重仪表有秩序的良好工作作风。如今,排着整齐的队伍上下班、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等已成为耿村煤矿职工的自觉行动。

在安全教育培训上,耿村煤矿实现了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专业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各区队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时间,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实现了安全教育培训的经常化、规范化,切实增强了职工的安全素质。

(2)工作环境安全舒适,安全氛围日益浓厚。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反过来影响人。为巩固“五优”矿井创建成果,耿村煤矿紧紧抓住安全质量标准化这条主线,不断强化创建意识,提升管理标准,加大井下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针对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工作面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的情况,该矿制定了《耿村煤矿环境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要求各生产区队摆正质量标准化工作与生产的关系,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该矿质量办工作人员每天下井督促检查,对不合格的工程下发整改通知书,质量标准化不达标者不能生产。加大奖惩力度,对各生产区队的井下生产区域责任到人,坚持每月考核3次,月底综合评比,奖优罚劣。对井下大巷实行分片包保制度,要求每周四机关科室及地面工作人员下井打扫卫生,保证巷道清洁无杂物,水沟畅通,设备、缆线无积尘,大力开展文明生产整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在作业环境方面,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将井下采、掘、机、运、通等各大专业的物品、物件、设施、责任人全部实行编码管理、定置管理,真正实现了对每一天、每一事、每一人、每一处、每一物的精确控制。在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大小设备一尘不染,材料码放整齐划一,电缆管路色彩鲜明,牌板标识统一规范。整洁的环境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通过对主要通风、运输巷道及硐室进行扩修和装饰,在井下大巷建立了安全文化长廊,安装了语音报警系统。关爱的话语步步相随,动听的歌声萦绕左右。在井下安装了照明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在每个采掘头面制作悬挂了职工亲情全家福。秀丽的彩画情趣盎然,明亮的灯光柔和温馨,为职工营造了安全舒适、赏心悦目的工作环境。

按照集团公司“多上设备少上人”的要求,耿村煤矿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相继完成了矿井瓦斯综合治理与应用、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矿井变电所自动化监控系统、非均质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端头支护放煤技术等科研项目,又先后对主要运输和相关提升系统进行了变频、提速、软启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对井上、井下储装运系统,供电系统进行了扩容、增能等多项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了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水平,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为安全生产构筑了一道牢固的防线。

3隐患治理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安全事故零目标耿村煤矿以“矿井无隐患、个人无违章”为目标,在全矿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矿上成立了隐患排查治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订了《耿村煤矿隐患排查整改管理办法》。通过每周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安全自查等活动,在全矿进行拉网过筛式的隐患排查。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安检部门按照隐患存在单位和整改难易程度登记建档,每天在井口显示屏和调度会上进行通报、公示,实行领导包保、部门挂牌督办、整改不力不销号制度。对隐患整改率达到100%的单位及单位领导给予重奖,否则给予重罚。同时,该矿建立起由安全矿长、各区队安全副队长、安全班长及安全检查员组成的四级安全管理体系,层层把关,提前预防,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安全防范网,有效地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指数。

在专项治理活动中,要求每个生产区队不间断地进行自查,每周上报到矿的自查隐患不能低于10条,并且每条隐患都必须有整改措施;抽调安检队、机电区、通风区、调度室、生产科、综采车间等职能科室骨干人员,成立安全隐患预控办公室,每天下井对各地点的隐患进行排查、预报;每项工程开工前,生产技术部门都要对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提前制订防范措施,进行事前预控管理。

严格的安全管理,使耿村煤矿不断朝着本质安全型矿井迈进。矿井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全煤科技创新型矿井”、河南省首批“五优”矿井等荣誉称号,不但提升了企业知名度,而且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今天的耿村煤矿处处闪耀着文明和谐的光辉。“井上文明生活、井下文明生产”已经成为该矿职工的真实写照。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推进,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经过全矿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耿村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2009年和2010年,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表6.1)。

表6.1 耿村煤矿2005—2010年安全事故统计表

img107

6.1.2.2 安全管理的经验

(1)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我国煤矿企业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就煤矿企业而言,安全质量标准化可以集中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工作质量标准化和工程质量标准化,从而使各个岗位、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符合法规、规程等规定,达到一定的标准,使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耿村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从标准、目标、责任、控制、考核等环节着手,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耿村煤矿紧紧围绕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的各个要素,制订并形成了全面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分年度工作目标,并进行层层分解形成了层层联动的责任体系,建立并形成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网络和监控机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评级办法和实施细则,使安全质量工作成为耿村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

在长期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耿村煤矿创造性地提出了专门针对工作质量标准化的“三述三化两确认”(安全确认、质量确认)工作法和整个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六化”目标。通过开展全员培训考试,各单位利用进班会、群众会等对职工反复培训学习,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有效地促进了职工作业行为不断规范,全面实现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六化”具体包括:①彩色化,将煤矿企业安全色全面引入现场,对井下所有物品、设施、设备进行色彩规范,使职工在视觉感到舒适的同时,也美化了生产工作环境;②明亮化,对井下所有工作地点,按照10m一根的要求,安装照明电棒,不但能提高工作场所能见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③语音化,在井下主要行人地点安装音响,不断播放优美音乐和安全知识,对职工进行安全温馨提醒,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听觉上感到舒适,有效缓解疲劳感;④标识化,对井下所有地点和所有物件进行标识,使职工熟悉井下的各个地点和设备,提高防灾抗灾能力;⑤数字化,将井下的物品、物件、设施、设备全部实行编码管理,不但便于职工操作,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责任心;⑥军事化,大力推广军事化管理,培养干部、职工的过硬作风和协作精神,增强纪律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全体职工执行力。

(2)着力加强基层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如果说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加强煤矿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开展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则是强化耿村煤矿基层管理的有益探索。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互保联保意识,在加强职工技能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素质的基础上,耿村煤矿尝试实行了班组安全网络建设活动,形成了“一个体系”、“三条主线”、“五个重点”的基层管理格局,有效地提升了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个体系”:以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单位人数为主要依据,把全矿25个生产区队按照采煤、开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划分为4个组别,每个组别都有系统矿领导为组长,负责对每个组别的领导考核。每个区队又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把所有职工分配到不同的班组,每个班组配备2~3个班长负责对本班组的领导考核,每个班组又划分为2~3个安全网络小组,每个队干承包2~3个小组,收入与所承包小组的安全工作情况挂钩,包保科室领导的收入与所包区队的安全工作情况挂钩,从而形成了安全网络小组组长对班长负责、班长对队干负责、队干对组别组长和包保科室领导负责、组别组长和包保科室领导对矿长负责的班组安全建设网络体系。

“三条主线”:①以提高职工素质为主线。坚持以“榜样行动”“职工星级攀升”创建活动为依托,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加新本领。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每日一题、每周一题、每月一考等作为班组培训活动的主要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文化修养、职业道德等素质。以“创新型明星班组”为依托,激发班组成员学业务、学技术、学管理的热情,发挥先进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使班组安全建设水平不断上升。②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为主线,制订了《班组安全网络建设考核办法》,对安全网络成员的责任、义务、奖励进行了详细规定。对达到考核标准的给予奖励和补贴,对未达到以上要求的予以相应处罚。③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为主线。一是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开展“三三整理”和实行“一小时安全确认制”;二是大力推行“三述三化两确认”工作法;三是加强现场隐患排查,隐患没有排除班组长不得组织生产;四是突出班组长现场安全指挥的权力等。

“五个重点”:一是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各班组每周组织成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主要是学习“三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切磋、交流岗位操作技能,查找作业场所的安全隐患和小组成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做好活动记录。二是强化班组民主管理。坚持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通过职工的广泛参与,提出对班组管理的看法和建议,交流思想,消除误解。三是强化班组长队伍建设。建立了班组长选聘机制,采取民主选举等方式,将责任意识强、安全素质高、具有较好群众基础的职工选聘到班组长岗位上来。建立了对班组长考核、奖励、晋升机制,设立了班组长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同时每年给班组长一定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时间。四是强化公示制度。每个班组都有专人负责对各安全班组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记录情况一周一公布,内容主要包括:“三违”情况、学习培训情况、出勤情况、参加活动情况,让职工能及时看到自己当月的考核结果。五是强化督查活动。要求所有包队科室每星期都要去所包区队对安全班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察。安全检查队也成立了安全督察组,对所有生产区队、班组开展安全建设的情况及包保科室的检查情况进行督察。

(3)注重理念引领和发挥文化的塑造功能。耿村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除了得益于高度重视基础和基层“双基”建设活动外,还应归功于自发地实施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尤其是先进的安全文化成为耿村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动力来源。自发地实施文化管理就是指耿村煤矿开始下意识地用文化理念来引领安全管理,把安全文化渗透、融合于日常生产管理中,无论是在井下还是在地面,无论是瓦斯治理还是机电运输,无论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还是班组安全网络建设,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形成了用文化塑造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良好局面。

在长期的文化建设进程中,耿村煤矿的干部、职工坚信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非常注重发挥理念的引领作用,养成了自觉的安全思维模式。在全体职工中积极倡导“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等安全文化理念,用这些文化理念激发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热情,并通过反复的文化宣传培训,使之首先牢牢地记忆在脑海中,进而在思想深处引起共鸣。正是在这些先进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广大职工养成了“我要安全”的思维模式,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自发地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从个体到班组全面消灭了习惯性“三违”,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了安全生产。

在理念引领的前提下,耿村煤矿的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职工”这一安全主体,注重发挥文化的塑造功能,进而形成了崭新的煤矿职工形象。首先,在安全管理中职责明确、严格考核的管理制度造就了全体职工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每位职工都能从大局出发认真完成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从而保证了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安全运作;其次,注重安全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全体职工积极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技能保证,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素质;第三,坚决推行“三述三化”,形成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有力地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全面杜绝了“三违”现象,有效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第四,通过环境刷新,使广大职工身处安全舒适的环境之中,时刻受到文化的熏陶,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意识,并时刻激励自己注意自身行为符合规范,起到了塑形导行的积极作用。

6.1.3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6.1.3.1 职工的安全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对耿村煤矿安全管理的问卷调查,在进行得分的平均处理后发现,题项(指标)8“每位职工都能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得分最低(图6.1)。这说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线职工文化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低下,安全意识不够强;二是培训不能适应煤矿生产的需要,虽然耿村煤矿在职工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针对一线职工,特别是针对素质较低职工的培训欠缺,导致这部分职工的操作技能达不到规程的要求。在15项指标中,各指标得分参差不齐,因此,耿村煤矿在人员管理与培训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拓展深度。

此外,从职工与操作规程的关系角度来看,目前的安全管理是从上而下的,管理层制订各类生产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在生产中严格执行。在这种模式下职工是被动的,他们只知道要求他们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他们这么操作,更有可能不清楚如果不这样操作所造成的危险。因此,实际工作中职工本身并没有做到本质安全,只是被动地执行,而不是自觉地行动,认为只要不发生事故就是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规章制度实际上仅仅是安全检查的参照,并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行为导向作用。

img108

图6.1 人员本质安全指标得分

说明:各指标题项的陈述分别为:1.职工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100%;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3.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知识;4.职工安全操作水平高;5.职工对安全非常重视;6.每位职工自觉寻求安全的意识强;7.每位职工都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8.每位职工都能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9.每位职工都能自觉使用安全防护用品;10.职工具有很强的危险源识别能力;11.职工能发现隐患并及时上报;12.每位职工具备隐患及时处理的能力;13.基本没有违章操作的情况;14.基本没有违章指挥的情况;15.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大幅减少。

6.1.3.2 安全风险的超前防范有待继续加强

当前,尽管耿村煤矿实行了危险源评定和评估制度,但并未能与原有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了彼此割裂的现象。这说明该矿仍实行的是传统的安全隐患管理办法,对存在的危险源及潜在的危害因素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估,并针对相应的潜在风险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不能做到风险的超前预控。

此外,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安全管理程序不清晰、不闭合,未能做到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不全面、存在漏洞、随意性较强,没有针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制订相应的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没有做到所有岗位规范操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安全管理方法不合理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无法针对人-机-环-管等各方面的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识别,并制订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

6.1.3.3 安全文化的塑造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开展了长期的安全文化建设,但由于与安全管理结合不够紧密,管理制度几十年一个样,管理层的文化管理意识不强等原因,文化建设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未能对职工思想意识、思维模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表现在:煤矿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得不到职工的共鸣,职工的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缺乏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渠道和机制,职工业务技能还不熟练,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加强,等等。这些都说明安全文化的强大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更谈不上弥补安全制度管理的不足并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本质安全问题。

总之,耿村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对全矿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强势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必须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客观地对待存在的问题,努力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