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评价体系结构的验证
为了考察以上得到的评价体系的稳定性,我们按照现有的层次结构,应用Amos7.0分别构建了各二级指标的结构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另一部分数据(共发放199份问卷,有效问卷186份)进行验证分析。Amos是处理结构方程模型的专业软件之一,通常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是以有关理论为依据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然后通过调查运用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再进行模型修正和解释。在这里,我们是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显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结构加以验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调查数据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的过程。
按照运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步骤,先进行模型设定,然后再进行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最后进行模型诊断。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参数估计是否显著,来判断因子与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以及是否正确、合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模型整体进行评价的思路来得到结构是否正确的结论考虑到卡方统计量易受到样本量、是否正态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选取拟合指数来进行诊断。下面分别对前文得到的人-机-环-管4个方面的本质安全评价体系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5.3.1 人员本质安全
按照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论,人员本质安全可以表现为3个方面,分别是:安全教育(jiaoyu)、安全素质(suzhi)和安全行为(xingwei)。按照这一结构建立与三级指标的结构模型,运用新的问卷资料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对各指标(显变量)与因子(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加以估计,参数估计结果(标准化回归系数)见表5.19,各项参数均检验显著,大部分回归系数在0.7左右,各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因子与指标间影响的大小。
表5.19 人员本质安全验证性因子分析参数估计结果
通过对人员本质安全的评价体系内部结构模型的整体评价可知拟合效果基本可靠(表5.20)。其中,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为0.875,NFI(规范拟合指数)为0.805,IFI(增量拟合指数)为0.878,这些指数越接近于1(一般要求大于0.9甚至0.95),说明拟合效果越好;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85,小于0.1(一般要求小于0.1甚至更小),表示拟合效果达到基本要求。可见,通过对人员本质安全评价的一阶模型分析,说明先前建立的人员本质安全内部评价层次结构基本上有效。
表5.20 人员本质安全结构模型拟合效果
基线比较
近似均方根误差
5.3.2 设备本质安全
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生产装备和工艺(zhuangbei),包括了机械化水平、自动化水平以及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和特种设备检查等;其次是机具设备本身的本质安全状况(benzhi),包括可靠性、完好率、安全保护功能以及故障自动检测等。按照这一层次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新的问卷资料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参数估计的结果见表5.21,且各项参数均检验显著,两个因子的路径系数影响方向均相同。
表5.21 设备本质安全验证性因子分析参数估计结果
同时,通过对模型整体评价,由拟合指数可以看出(表5.22),CFI为0.791,NFI为0.765,IFI为0.795,拟合指数均不是很高,低于0.9;同时,RMSEA为0.17,大于0.1,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不理想。这时可以对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修正(过程略),但不会影响设备本质安全的两因子结构,各个路径系数已经较强烈地反映出指标与相应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以上分析,并根据设备本质安全的内涵(一方面要通过增加机器设备、减少人员的方式,做到生产组织安全高效;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机具、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我们认为,按照两个因子来构建设备本质安全的内部结构是有效的。
表5.22 设备本质安全结构模型拟合效果
基线比较
近似均方根误差
(www.xing528.com)
5.3.3 环境本质安全
根据建立的环境本质安全评价体系,环境的本质安全包括安全气候环境(qihou)和安全生产环境(shengchan),据此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项参数的估计值均显著,各个路径系数见表5.23,且绝大部分系数均在0.7左右。
表5.23 环境本质安全验证性因子分析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整体拟合的结果(表5.24)可知,CFI为0.903,NFI为0.860,IFI为0.905,说明拟合效果基本上不错;同时,RMSEA为0.099小于0.1,也基本达到拟合要求,从而验证了把环境的本质安全划分为安全气候环境和安全生产环境是有效的。
表5.24 环境本质安全结构模型拟合效果
基线比较
近似均方根误差
5.3.4 管理本质安全
探索性因子分析把管理的本质安全划分为安全管理制度(zhidu)、安全精细管理(jingxi)和安全风险管理(fengxian)3个方面,据此建立结构模型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参数估计见表5.25,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各项系数均显著,且大部分回归系数在0.7左右。
表5.25 管理本质安全验证性因子分析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整体拟合的分析结果(表5.26),CFI达到0.932,NFI为0.863,IFI为0.933,说明这一结构模型的拟合效果也不错;同时,RM-SEA为0.067,说明拟合效果达到拟合要求。通过验证,进一步肯定了把管理的本质安全划分为3个因子的结构是合理的。
表5.26 管理本质安全结构模型拟合效果
基线比较
近似均方根误差
经过以上验证性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对建立的煤矿本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其中,人员本质安全、设备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以及管理本质安全的因子结构设计基本上都达到了模型的要求,抓住了各要素本质安全的主要特征,基本上反映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全部内容,为开展煤矿本质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力地保证了煤矿本质安全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