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发展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事业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并且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也在统一战线中获取新的理念,丰富着文化思想的细胞。所以,传统文化和统一战线是相通的,并在相通中相融,是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促进统一战线发展中的作用

米永平(1)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合”思想、和而不同、兼容并存的辩证理念,对于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是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统一战线在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以及原则方法上与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事业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并且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战线和谐思想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重要法宝的统一战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结果。统一战线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其理论基础源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又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改造。传统文化也在统一战线中获取新的理念,丰富着文化思想的细胞。所以,传统文化和统一战线是相通的,并在相通中相融,是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统战意识,它既是统一战线的逻辑起点,又能对统一战线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只有正确地把握二者继承、借鉴、吸纳与创新的关系,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统一战线事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理论的内在统一性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统一战线,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也可以称为联合战线,广义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狭义的统一战线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根据现实统战工作的需要,继续发展、完善统一战线理论,逐步形成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战理论体系。”(2)其特点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包括大陆及大陆以外范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其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融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构成体系。它悠久厚重,典籍浩繁,丰富多彩,每一部典籍都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这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哲理和智慧,是古人阅历人生的彻悟和人生经验的总结,是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至今仍然具有诱人的魅力和无限的生机。在中国哲学史上,传统“和合”思想、“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中庸之道”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和不乏深刻的哲理性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和理念精髓,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词汇、文化理念、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执政兴国重要法宝的统一战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结果。统一战线作为一种策略和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外在和内在要求的统一,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统一战线是以追求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各政党之间和谐为天职的,是多党合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保障,它作为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求统一中国之同,存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异,其本质上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一致,相契合,可见二者是具有天然的目的一致性。传统文化是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是统一战线战略、策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而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成功运用、创新发展和发扬光大。统一战线继承、借鉴、吸纳传统文化,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深入挖掘统一战线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取得统战理论研究上的新突破,实现统战工作的新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容与特质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理念,崇尚和谐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

(一)“中和”之和谐观。《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焉,万物育焉。”这里“中”意指各适其度,各尽其宜,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推而极之”,则天地其所,万物生机勃勃。“和合”思想的辩证观具有多重意义,即人自身德性之和谐,人与人关系之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立而不相悖是事物发展中多样化并存的和谐。到了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发展。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荀子认为“和则一,一则多力”,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他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的观点,认为万物化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天下的治理,都是“和合”的结果。事物不能离开合而存在。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视为超过天时、地利的最重要的因素。董仲舒也指出“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灵莫大于和”的和谐观。可见和谐观念贯穿在儒、道的学说中,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合”文化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崇尚和谐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

(二)“和”“同”之辨证观。西周太史史伯曾经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相同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相互求得其平衡,为“和”。由此产生出新的事物则“和实生物”。事物不能只是相同的叠加,“以同裨同”没有发展。“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和”为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是社会不同事物和多样性协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和而不同”是事物的对立统一,不同事物共存最终达到更高层次协调与发展。孔子也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说明“同”与“和”是辩证统一的。“水致清则无鱼,人致察则无徒”,清一色的“同”是不存在的。统一战线就是“同”与“异”的矛盾统一体,其最大特点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的思想,秦朝宰相李斯的《谏逐客令》提出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等,(3)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可见“和”“同”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兼相爱”、“泛众爱”的和爱原则。“兼相爱交相利”、“爱”和“利”是墨家思想中两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墨家崇尚“爱”,反对不义之战,认为“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社会和谐首先应当表现为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即“兼爱”,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要以互利为前提,建立起“兼爱”关系。“兼爱”必须做到个人、国家利益共享。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相爱”的和爱原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站在正派为人的立场上,本着“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原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左传》云:“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尧典》道:“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孟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实际上都蕴涵着人与自然之间、人际之间、民族之间等要和谐相处的精神,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乃至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孔子“泛众爱”、“仁者爱人”的思想,发扬仁爱礼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友爱精神,并在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矛盾纠纷。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推崇整体至上、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在民族、国家关系方面,反对霸道,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激励社会成员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富有责任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这是达到个人身心平衡的重要原则。人在处理自身的欲望时,应保持平和与谦让的态度,做到知足常乐。实现方式为“执其两端而用中”的中庸之道,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中和”,要达到“中和”,中庸不是折中主义,不是平均,而是要取得事物之间的平衡、均衡,要不偏不倚,在解决矛盾冲突时,要以礼为原则,互谅互让,不走极端,力求中和。因此,就社会不同的阶层而言,要取得和谐,必须有共同的认识,它是达到平等而有序、对立而统一的和谐社会的最佳方法。(www.xing528.com)

三、传统文化精髓在统一战线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兼爱交利的理念,体现了和谐文化的精髓,对实现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贵和尚中”的价值理念是统一战线策略原则的哲学思想基础。“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积淀于中华民族成员的心理层面上,极大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人生态度。“和为贵”、“天地人和”、“和睦相处”、“和气生财”、“家和百事兴”、“和气乃众合,合事则人和”等,成为增强团结、促进凝聚力发展的常用语。而能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的力量,就是包含在中华文化中的这种精神,以及由这种精神产生出来的包容性与凝聚力。可以说,没有这种精神,也就没有今日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统一战线致力于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目标和根本利益之所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民主党派成员深受其益。因此,维护这个共同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成员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虽然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但由于利益的共同性,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4)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各民主党派的基础上与各民主党派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并认真接受它们的监督,这种关系可以说是既真诚合作,又互相监督,合作是基础,监督是为了更好合作。

(二)“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是统一战线团结联合的指导原则。“和而不同”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亦即各种不同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调和,共同处于统一体中,具有“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倡导人们以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姿态,蕴涵各种差异性的事物,最终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与整体的和谐。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就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实现统一战线内部和谐的基本方法。统一战线是一个包括不同阶级、阶层、党派、个人的广泛联盟,他们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各自不同利益。因此,在统一战线内部,既有在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致性,也存在着利益和要求的差异性及一定的矛盾。这种政治利益上的同异矛盾,既是统一战线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又是统一战线内部的普遍矛盾,影响着统一战线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并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同异矛盾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矛盾,在统一中看到对立,在对立中实现统一是和谐哲学观的内在机理。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统一体,有同无异,没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有异无同,不可能建立统一战线;只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才能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求同存异,核心的问题是确定一种双方均能够认可并自觉遵循的原则与方法,只有遵循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才能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团结与和谐。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在一致性增强的基础上多样性更加明显,多样化和谐共处,各得其所,造成和睦团结的气氛,体谅包容意义更加深远

(三)“兼爱交利”的人文精神,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强调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仁、爱、礼、恭、信、忠、孝等道德规范来实现人伦社会的和睦、团结与协作。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人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具有平等性,强调人的社会价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与谦让,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战线作为社会各种力量关系中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爱国统一战线领导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和联合。统一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协调和处理我国重大政治社会关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全社会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民族关系和谐;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实现宗教关系和谐;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实现阶层关系和谐;坚持“一国两制”、“爱国一家”,实现海内外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力和凝聚力。(5)其宗旨在于激发并引导一切社会团体,人群和个人的热情,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创新的活力,并使全社会享受创造、创新的成果,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构建起新的和谐的社会秩序。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和策略来源,统一战线则是传统文化成功运用的典范。我们只有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1)作者简介:米永平,女,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从事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

(2)白海燕:《试论统一战线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教科导刊》2010年第12期。

(3)乔红光:《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期。

(4)于铭松:《统一战线视野下的和谐文化建设》,《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3期。

(5)任世红:《和谐文化与统战和谐》,《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