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功能研究成果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功能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功能所谓发展功能,就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在建设过程中具有的动态功能。通过引进和整合,为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功能建设提供了资源,但资源只是功能形成的要素,还不等于功能,必须通过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加以培育。因此,在形成阶段,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主要功能是经营。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功能研究成果

2﹒3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功能

所谓发展功能,就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在建设过程中具有的动态功能。发展功能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成长活力的体现。按成长期的不同,结合连云港市委提出的连云港市沿海开发“三三五”三个阶段(11)(即开局的2009-2012年这三年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阶段,中间的2012-2015年三年为加快提升、大见成效阶段,再过2015-2020年这五年为进位争先、跨越崛起阶段)的规划,我们将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功能同步分三个阶段进行定位

2﹒3﹒1 起步、推进阶段的功能定位

建设初始,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本体功能和区域功能大多没有,即使有也比较薄弱,缺乏的功能需要培育,弱小的功能需要增强,根本途径是集聚资源。因此,在起步阶段,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主要功能是集聚。集聚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的快慢。通过引进和整合,为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功能建设提供了资源,但资源只是功能形成的要素,还不等于功能,必须通过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加以培育。因此,在推进阶段,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主要功能是培育。培育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的成败。

在这个阶段,连云港要依托港口发展大产业,至少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随着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的推进,一定要以加快连云港徐圩片区建设为核心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在培育大产业、加快建设我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方面实现突破。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具有发展大型临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徐圩片区是不可替代的载体。省政府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中已提出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与布局:“以大型海港为依托,专业化产业集中区为载体,全力推进重大石化项目建设,重点在连云港和南通沿海各布局建设一套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推进连云港原油储备基地和年产600万吨重油裂解项目的前期工作”。在长三角发展规划中,提出引导沿江及内陆地区,特别是城市钢铁企业向连云港转移,重点发展满足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所需要的钢铁产品。二是在加快建设连云港徐圩片区为核心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临港产业基础上,要实现优势和新兴产业突破。应根据国家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重点建设国家级连云港碳纤维生产基地、国家级连云港国家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连云港新医药基地。同时,要特别注意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三是要将生态农业海洋观光旅游业结合起来,在一、三产业的结合上实现突破。要把连云港沿海地区建成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优质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力口工和出口基地,建设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国知名的观光农业胜地,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在生态旅游上要充分发挥“绿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蓝色”海滨风光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国际湿地和海洋观光旅游地区。

这个阶段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阶段,中共连云港市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2):到2012年,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1600亿元、力争达到18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9万元,人均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万元、超过江苏沿海平均水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6亿吨、集装箱达到600万标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连云港市综合实力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排名实现前移。

2﹒3﹒2 形成阶段的功能定位(13)

通过培育,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本体功能逐步形成。但有了功能,还不等于能发挥作用,必须通过运作和经营,使其由内存到外溢,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形成阶段,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主要功能是经营。经营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兴衰。

城市建设区。到2020年城镇建设区控制面积为280平方公里,占连云港市面积3﹒7%,其中中心城区控制在130平方公里,赣榆县城镇控制在30平方公里,东海县城镇控制在25平方公里,灌云县城镇控制在30平方公里,灌南县城镇控制在25平方公里,徐圩片区控制在10平方公里,灌河口片区控制在15平方公里,柘汪片区控制在5平方公里。(www.xing528.com)

港口功能区。拓展港口建设空间,构建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和灌河五大港区组成的组合大港,根据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规划港口岸线100﹒7公里,其中沿海港口岸线70﹒8公里,入海河口港口岸线29﹒9公里。规划港区陆域184﹒3平方公里,其中连云港区规划陆域14﹒9平方公里,赣榆港区规划陆域79﹒8平方公里,徐圩港区规划陆域43﹒3平方公里,灌河港区规划陆域46﹒3平方公里。

产业集中区。按照空间开发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港口开发带动沿海产业园区发展,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开发建设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构筑“T”型产业布局框架,形成“一核、四组团”的主体布局形态。一核:指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为目标,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尽快形成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区。四组团:指南翼板桥徐圩(物流-石化-钢铁)组团、南翼灌河口(船舶-化工)组团、北翼柘汪海头(能源-海洋化工)组团、西线东海(硅材料-食品加工)组团。一是南翼板桥徐圩(物流-石化-钢铁)组团。板桥工业园承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辐射,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机电组装、现代物流等产业。徐圩园区,依托徐圩港区和30万吨航道,建设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以大型石化、钢铁项目为龙头,合理构建石化产业链冶金产业链,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二是南翼灌河口(船舶-化工)组团。推进灌河口片区整体开发,加快灌河口拦门沙治理,明确功能分工,依托港口建设堆沟港临港工业区和燕尾港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化工、船舶修造、火力发电进口纸浆造纸等产业。三是北翼柘汪海头(能源-海洋化工)组团。借助毗邻日照岚山港的条件,借港兴工,以工建港,重点建设赣榆柘汪—海头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化工、能源、机械等产业。四是东海(硅材料-食品加工)组团。重点培育石英玻璃制品、晶体材料、高纯硅微粉、新型电光源、水晶工艺制品、高纯晶体硅六条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生态空间组织。生态空间主要包括生态严格保护空间和生态保育空间。生态严格保护空间指现有及规划新增的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其中实施严格生态管制的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占连云港市土地总面积的6﹒0%。生态保育空间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外围缓冲区、林地等区域以及河湖水面,约500平方公里,占连云港市土地总面积的6﹒7%。按照合理调减生态空间要求,未来生态空间保持在950平方公里。其中生态严格保护空间基本不变,重点调减生态保育空间中的滩地和荒地等未利用地,并优先利用于独立选址项目的建设,对滩涂尤其是沿海大面积的适宜开发围垦的滩涂未利用地,可通过开发整理为可进行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空间。

这个阶段是加快提升、大见成效的阶段,中共连云港市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秉承前三年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形成的良好发展惯性,努力实现一个几何变量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江苏沿海平均水平,连云港市综合实力赶超苏中

2﹒3﹒3 提升阶段的功能定位

通过运作和经营,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本体功能发挥了作用,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使其有能力向更大的区域拓展和辐射,进一步扩大作用空间。因此,在提升阶段,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主要功能是拓展。拓展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长远发展。

提升阶段,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要通过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建设,尽快把连云港港建成国家级主枢纽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能源、原材料进出口运输的重要口岸,集装箱运输干线港;服务于以临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区域产业发展的龙头,辐射带动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真正成为带动我国中西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枢纽和纽带,成为加强与新亚欧大陆桥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桥头堡,成为真正的龙头。

这个阶段是进位争先、跨越崛起的阶段,具体目标是到国家《规划》期末的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65%,连云港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中间集团。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通过龙头的建设,确保连云港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00元;枢纽大港主体地位显著,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箱;到2020年,连云港拥有30万吨深水航道,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0个,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均跻身国际大型港口行列;人民生活普遍富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可持续发展能力大为提高,科教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达到江苏省中上等水平,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科技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形成功能配套的研究开发、科技孵化、服务平台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实现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