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思录:编辑后记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思录:编辑后记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层层的映照中,整本采访集的进程从受访者与访谈者集思广益的名单拟定,到几近于上下而求索的联系、拜晤、访谈、完稿与编辑等,终于横跨数百里之远,数年间完成此一艰巨的学术工程。学人在构筑出自成一家之言的研究视野时,往往也引发该时段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潮,从而使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逐渐蔚为显学。又,本书二○一一年获台湾允晨出版公司总编辑廖志峰先生的慨允出版与蒋经国学术交流基金会的出版赞助,得以顺利成书。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思录:编辑后记

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研究是一张复杂却又迷人的学术版图,层叠多变,光彩欲流地诉说着新旧交替、华洋夹杂的世纪风华。本书采访了三十二位大陆、香港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捷克的知名学者,试图替已然世纪之隔的历史风华做见证。

当然,如此庞大的访谈计划的完成,实难一蹴可几,有意为之的酝酿策划与出乎意料的因缘际会,以及海内外学人的大力协助,无疑造就了本书的独特与不凡。二○○七年,我们于台湾政治大学推动“近现代报刊与文化研究”计划,旨在连接海内外的研究网络,通过讲座、读书会、论坛等活动,形塑、建构出跨区域、跨领域的全球性“近现代报刊与文化研究”的讨论平台,以更积极的方式突显当代国际学界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成果,也意外获致诸多国内外学者的回响、鼓励与支持。于此计划下成立的“近现代报刊与文化研究论坛”(http://blog.sina.com.tw/late_qing/)集结了来自两岸三地新加坡、日本、美、英、德等近五十位对近现代报刊与文化研究有热情与创想的年轻学者,通过活络的讨论对话、讯息交流、资料分享、学术研讨等,展现出一股新兴、丰沛的学术活力与研究能量。为有效传承学术、积累研究成果、开拓学术视野,我们试图展开资深学者与年轻学者的对话,安排各地论坛成员采访他们熟识或未识的资深学者,以呈现受访学者的学思历程、知识系谱、研究成果与生活风格等。论坛成员或亲自登门造访,或E-mail往返,或趁国际学术会议的时间缝隙访谈,或借由学者来台时一边导游一边采访,个个无不竭尽所能地映显出当代学人丰赡、精湛的学术成就与生命风采。由年轻学者之眼折射出资深学者的学术面貌,再映射出百年之隔的历史风华,犹如镜像投影般含蕴着多重多层的隐喻,诸多可言传与不可言传的内蕴交叠出万般灿然的光彩。如果说近现代因中西碰撞、西潮东渐而开启了迷人且精彩的路线,形成黄遵宪所谓“足遍五洲多异想”的独特视域,那么下一个世纪来自中西时空坐标的国际学人,在考掘、呈显出近现代风华的同时,已然形塑出另一精彩动人的学术历程与生命风格;再由后来者的眼光映照出学人研究的多元风貌及两代间的学术志业与传承。

于层层的映照中,整本采访集的进程从受访者与访谈者集思广益的名单拟定,到几近于上下而求索的联系、拜晤、访谈、完稿与编辑等,终于横跨数百里之远,数年间完成此一艰巨的学术工程。采访的过程留下诸多让人为之动容的画面,更促成许多因缘际会的学术活动及缔结忘年之交等佳话。放在论坛博客上的“采访侧记”,无疑是载录着更多活泼生动的漏网镜头,其精彩性不亚于收录于本书的正文,读者或可参看。

中国近现代新/旧、雅/俗、中/西、传统/现代、地方性/世界性驳杂错织,相互勾连共生,颉颃抗斥;彼此协商斡旋、分润共享的文化征候,必然预告了下一个世纪的学术视角,不必然且不应然局限于某一区域或单一领域,甚或单一学科,各种可能的研究取向与学术路径势必翻天卷地而来;相隔世纪,当代学人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航向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时,以多元视角,从传教士的言道到鸳鸯蝴蝶派的说情,从报刊研究到文本分析,探问因应着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现代化转变而出现的多重现代性的复杂内涵,以及跨文化、跨语系的文化译介在全球化的发展脉络中如何进行文化操演,充分展现出治学的严谨、丰沛的热情、高瞻的眼界及精深的研究。学人在构筑出自成一家之言的研究视野时,往往也引发该时段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潮,从而使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逐渐蔚为显学。

学人们热爱学术,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般,或孜孜不倦探寻着文本世界,或在灵魂深处闹着革命,既勇于向残缺的文学史提出挑战,也永不惧怕黑夜地成为真正的思想创造者;甚至大部分学者学术研究与身世之感并非截然两分,不仅是革命风暴中的文化启蒙家、精神导师,更亲身走过“文革”、欧洲“五月风暴”学生运动的高潮期,却反潮流地自省与批判;既体证着革命、启蒙与抒情复杂的辩证关系,标举出文学与文化研究对当下所处现实的启示;也关注着本土文学与文化传统的现代遭遇,建构了中国文学与文化丰富而复杂的现代性内蕴与脉络,充分展现出知识分子的魅力、激情与随境自在的适然及批判、反思与超越的精神向度。其中无论是贞定了一个生命的姿态、挺立了一个学术的位置,还是承担了一种历史的责任,无疑呈示出知识分子永无歇止的探索、创新和批判的精神,同时也树立了一种新的学术人格的理想标度;甚或在理论方法的摸索与运用上,观照的视野及提炼的议题上,尤跌宕多姿、众声喧哗地揭举出许多别出新见,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学人多以一种历史感与历史想象对研究对象与历史怀抱着理解的同情,先由点状彼此连接,渐而铺展出一座文学、历史、思想、政治、社会科学彼此指涉、交互对话的文化星图,进而形塑、开展出自己独特而永恒的学术生命;相信如斯的锲而不舍、激扬易感、敏捷精锐、贞定沉稳,当能在某种层次上给予后来者一定的激扬与巨大的启发。(www.xing528.com)

然而,我们不得不谦卑地承认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材料之浩繁、论题之尖新,种种的复杂议题,实非少数学人所能肩荷所能穷研!研究者即使展现出独特的学术面貌、知识系谱与论述位置,交集、碰撞出新异而多元的学术视野,也多仅能考掘出曾经屹立于时代关口的吉光片羽,虚实交错地映现出历史转折的大貌与涓滴。后来者,自当立基于学术前辈独到而精深的见解与孜孜不倦的学术引领,对已然拓植的学术领域或未被开发的研究范畴,更为奋进、更为精入地展现研究动能。

当然,本访谈集究竟仍属尝试性的试验与阶段性的综整,我们先策略性地以域外学者的研究为采访重点,但由于相关领域的学者众多,访谈难免挂一漏万。不过,我们带着更多的期许来看待本访谈集的意义、价值与局限,希望也借此抛砖引玉,能进一步促进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热潮。

又,本书二○一一年获台湾允晨出版公司总编辑廖志峰先生的慨允出版与蒋经国学术交流基金会的出版赞助,得以顺利成书。本书之出版,首先须感谢受访者与访谈者的共襄盛举;另李欧梵、王德威两位哈佛大学讲座教授暨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担任顾问并赐序,更使本书熠熠生辉:此外,本书也因台湾大学中文系蔡祝青助理教授及林以衡博士、助理黄怡真、张靖怡、刘雅萍与中文系助教林淑祯诸位在编辑、行政上的协助,而有了丰实的出版基础,在此一并再致上由衷的谢忱。也因台湾繁体字的出版,获得了广大的回响,而开启了简体字出版的因缘。万分感谢北京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常绍民先生的大力支持,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丁文老师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中心研究员叶楚炎贤伉俪的荐引,其中责任编辑刘蓉林小姐费心的编审及居间联系,尤勤力辛劳,谨致以敬意与谢意。因国际学人研究时见拓展、精进,因而,简体字版部分内容也因之而更新。冀望借由简体字的出版,更能扩大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影响力,进而带动此一领域有更新的研究视野与学术成果;当然,更希望借由一代而一代的学术传承,未来能更推进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有新的革命性的突破,而得能更整全更深广地廓绘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版图。

郑文惠 颜健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