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访教授祝均宙:揭秘革命与启蒙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专访教授祝均宙:揭秘革命与启蒙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访问者:颜健富时间:2008年12月17日地点:台湾清华大学祝均宙教授简介:上海图书馆资深研究员,2008年荣退。曾任上图近代文献部副主任、上图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兼近代文献部主任、上图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专精于中国近现代报刊文献研究、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史研究和近现代新闻小报史等。近期正策划巴金研究会委托的“巴金文献资料库”专案。再碰到上图资深研究员祝均宙老师时,他已从工作岗位退下,受邀到台湾讲学。

专访教授祝均宙:揭秘革命与启蒙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访问者:颜健富

时间:2008年12月17日

地点:台湾清华大学

祝均宙教授简介:

上海图书馆资深研究员,2008年荣退。曾任上图近代文献部副主任、上图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兼近代文献部主任、上图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专精于中国近现代报刊文献研究、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史研究和近现代新闻小报史等。先后主持或主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清末年画》、《老上海风情录》(五卷本)、《七彩香烟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上海图书馆庋藏居正文献集录》(九卷本)、《图鉴百年文献》(三卷本)等大型工具书和文献史料图书。2009年受邀至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开授三门研究所课程:“妇女运动的喉舌——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初探”、“图像近现代漫画文献——讽刺中国政治社会的弊端的急先锋和风向标”及“中国近现代文化娱乐小报的发展概况与特点”。近期正策划巴金研究会委托的“巴金文献资料库”专案。

再碰到上图资深研究员祝均宙老师时,他已从工作岗位退下,受邀到台湾讲学。我正好自博士班毕业,进入清大中文系执教,趁机邀他到校演讲。祝老师以他三十余年上图研究员身份的经验积累,如数家珍地讲授与展示近现代报刊图像,引发同学的兴致。我坐在台下,随着祝老师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而浮想联翩,原来近现代的学术竟可如此引人入胜。祝老师的热络语气,仿佛欲于一两小时内倾囊相授所知所能。我冒出冷汗,因为才教书数月,便感到教学与研究是不断自我妥协的过程,感到些许颓丧。他的热情与能量几乎让人以为他才刚踏入职场,丝毫感受不到久经沙场的妥协或颓丧。

长期驻守于上海图书馆的近现代部门,再也没人比他更熟悉近现代馆藏了。就在他退休之际,跟他聊起上图的馆员生活,不无检索人生的意味,没有想象中的百味杂陈,只见他侃侃而谈:“我真享受退休后的生活。”是的,退休后,他更能卸下工作压力,有时受大学之邀去讲课,有时到海外讲学,仍念兹在兹学术的传递,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

事实上,年余以前,我便随政大“近现代报刊与文化研究室”到上海访学,听过祝老师的演讲,除见识他对近现代报刊资料的掌控外,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的豪迈。我见识过他在演讲途中将西装裤脚卷到膝盖,旁若无人,依然畅快地演讲;我目睹过他在搭客的众目睽睽下将西装裤脚卷到膝盖,依然畅快地候车。这是一个大咧咧的人啊!

比起其他学者,他以馆员及研究员身份站在更前哨接触、整理、编辑各种近现代报刊材料。我探听到由叶凯蒂率领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团队,早在一九九六年便通过他收藏大量中国近现代小报。当时,急性子的我顾不得才刚相识的尴尬,向他提出替政大研究室协寻材料的要求,他一口答应的爽快程度不亚于将裤脚卷到膝盖的利落,随后开启了我们的书信往来。当我整理出一叠厚厚的材料,以电邮传给他时,原以为会旷日废时或石沉大海,却出乎意料,迅速获得回应。他竟将我提供给他的凌乱清单整理得井然有序,详细检阅每种刊物的发刊时间、出版地、卷数、页数等,再制成一目了然的表格。

那是繁重的工作,若没相当热诚,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整理出来。这个外表粗犷的汉子有着细腻的心!看着他的履历,我曾经狐疑:他如何处理这么庞大的资源呢?可是,数次往来后,我开始了解他为何能将上图约一万八千种的近现代馆藏期刊编制成《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搜集三千余张香烟牌图片编成《七彩香烟牌》、收录四百二十六幅年画编出《清末年画》、收录近现代历史图片三千七百余张以三十五万文字制成《老上海风情录》。当然,这份清单洋洋洒洒,尚包括《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风情画》、《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建国前上海地区文化报刊提要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等。

在采访期间,我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答案:惊人的记忆力。从他对生活琐事的记忆力便可窥见一二,譬如说他能巨细靡遗指出我们初见的场景及对话,替我召唤回已然褪色的记忆。又或者说,他趁来台演讲之暇,独自游逛垦丁、高雄等地,随时都能记起每一餐的内容与价格,最后精准总结:某月某日花了多少钱。这些看起来是细碎、芜杂的记忆,实在难以跟他的粗犷外表与动作联系。但是,世事的发展总偏离正常轨道,这么大咧咧的一个人竟有着可毫秒无差地记起任何细碎、杂琐的本能,又再次利落得如他卷起裤脚的速度。这种由粗犷外表与细腻心灵搭配的组合,使得他得以抽丝剥茧编出一本本大部头的书,动辄数百万文字或数千张照片,缺乏胆大心细,何以完成呢?

清大演讲的隔天,我带着祝老师四处游逛新竹周边,一路见到我意想不到的特质。我开始怀疑他是天生的模特儿,拍照时总能针对背景摆出最恰如其分的姿势。在北埔忠义庙的公园,他见花开得正艳丽,大手一捉,便将垂在半空的花枝成串成枝揽在腋下,吩咐拍照者要拍得“情景交融”。在南寮渔港的望景楼,他大腿一抬便盘坐在靠窗位,眼光望远,俨然是忧郁小生了。在红树林走栈道赞叹一片红海时,他大头一甩,摆出人比花娇的姿势。

帮他拍照的人可有压力,每拍一张,他都要检查一次,看看姿势如何?取镜角对不对?情景有没交融?若是效果不佳,即或烈日艳阳,他都要不厌其烦给你上一堂摄影课。像我这种拍照白痴,总有自知之明,远远闪躲,让他人帮忙。可是他眼尖,提起嗓子往偏僻的角落喊:“小颜,你过来,要学拍照角度!”

这种天生模特儿般的特质其来有自。

虽然我们极难将他那粗犷的模样跟粉嫩小生做任何联系,可是世事的发展再次偏离轨道。祝老师就是道道地地、如假包换的“小生”出身。在新竹城隍庙小吃摊里,他一边吃着新竹米粉、肉圆、蚵仔煎与鱼羹汤,一边畅谈他的“小生”生涯。他在小学五年级时经由学校广播,受召进入校长室。原来几位戏曲学校的选拔人员到校甄选,经由他美妙如黄莺的歌喉的试唱下,对方听得如痴如醉,成为全校唯一受延揽的学生。校方一路敲锣打鼓欢送他回家,从此踏上戏曲之路,其青春岁月便在练功练唱中度过。在行当中,他唱过小生,也演过武生十八般武艺皆学。在我们搭往台中的客运上,他愈说愈兴奋,径自将脚抬到座位前方的铁杆,展示压腿动作。

真是至情至性的一个人!

当然,像他这种年纪的知识分子必经过苦难的大时代。文化大革命、饥荒时代烙印在知识青年的心灵。相比之下,祝老师显得幸运,在艺术学校的庇护下,得以躲过灾难。当一九六○年代发生大饥荒时,这些在舞台刚粉墨登场的小学员衣食无忧,受到基本的照顾。他说,其弟常处于饥饿中,有时到学校找他,便悄悄把预藏的馒头交给弟弟。当文化大革命发生时,他当过红卫兵,到各学校抄大字报,卷入批判的潮流中。“没办法,在那潮流下,无法自免。”原先参与左派的他,却因赞成文斗,不赞成武斗,渐行渐远,走向“逍遥派”。此一政治理念的转弯,应也是祝老师生命中重要的里程碑。他跟戏剧学校演旦角的女生理念相近,愈谈愈合,从一批人的聚会转变为几位友好,又变成两人世界。祝老师得意扬扬地说:“当年她可是漂亮的女生,而我有美男子的绰号。”郎有情,妹有意,就在革命时代,这一对“美男女”燃烧起爱火,携手大半辈子。

要如何想象祝老师从舞台小生转到上海图书馆的馆员或研究员身份呢?这当中的鸿沟看似突兀,可是放在时代语境中,却又显得自然,反映时代的集体面貌。他十八岁时,正爆发文化大革命,由市政府暂时接管艺术学校的毕业生。纵然,走下舞台,可是在六○、七○年代的政治氛围中,又有谁能彻底走下时代的舞台呢?

一九六九年,他与艺术学生们一同进入部队接受锻炼,接着到崇明岛的国营农场当九个月的农民,又到工厂当工人。一直到一九七二年,这位苦等六年的小生终于等到分配,经过他的再三主动要求转业和申请,被分配到上海图书馆,旋经短期集训,进入徐家汇藏书楼。从小生、武生、农民、工人转到馆员身份,时已二十五岁。他开始上下班制的生活,从底层做起,整理文献。政治阴霾遮着图书业务的开展,一个星期有三个半工作日要学习政治,熟读《人民日报》社论等。一直到一九七六年,“四人帮”粉碎,邓小平上台,国家建构从政治转向经济发展。

一九七八年,国家恢复高考,开始有大学替因政治因素而荒废学业的知识分子设计特别课程。一九八二年,图书馆单位允许他报读中央电视大学,一星期上两个全天课。他修读中文系,前后共修二十七门课,包括近代历史、古代历史、现代历史、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后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图书情报系,攻读中西文编目、资讯检索、目录学、英文等三十一门学科期间,他发现工作与学习实可结合,因为学校所学与徐家汇藏书楼的文献相适。

徐家汇藏书楼的历史独特,原是传教士管理,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归并上海图书馆,隔年正式成为上图分馆。与此同时,原徐家汇天主堂耶稣会总院隶属下的耶稣会神学院、徐汇公学、博物院、土山湾孤儿院、大小修道院的部分中外文藏书约十万册一并划归上图,馆藏丰富。藏书楼二楼书库收藏自十六世纪初期以来的十余万册西文文献、一楼书库则是存放中文文献。祝老师于该藏书楼当馆员时,中文图书尚未迁移至上图总馆,得以近水楼台,触摸大量珍罕的材料。

在课堂上掌控近现代文学史与历史的脉络后,他更是注意藏书楼的近现代资料,发现过去没人注意的刊物——国民党一九二○年代初期办于东京的《三五月刊》。所谓“三”是指倡导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五”是指实行“五权宪法”: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考试权。他写出简短文章,发表于《社会科学报》。文章获得刊登,激励与振奋着他再接再厉,除整理资料与例行业务外,还投入研究工作。一九八○年代末期,他又对一批当时尚未蔚为热潮的西方报刊如《字林西报》、《密勒士评论报》等产生兴趣,陆续写出简介或短评,且在《社会科学报》写专栏“文献过眼录”,同时又在《新民晚报》、《文汇报》等介绍近现代报刊文献。从零碎的文献介绍逐渐发展到研究论述,引起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资料》编辑的注意,主动写信要求文章。

祝老师开始系统性研究上海小报,发表诸多心得。他指出从一八九七年李伯元编《游戏报》到一九五一年《亦报》、《大报》并入《新民晚报》止的半个多世纪,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一千七百八十六种,其中小报占七成,雄居全国之冠,种类繁杂多变,内容良莠参差,“这种独特的新闻现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任何一个其他城市所未曾出现过的”。他从各种角度切入小报材料,如《凋落黄花知几许——民国政治党派小报杂议》便以党报作为分析对象,论证活跃于二十世纪二○年代末期的政治党派小报的稍纵即逝,“这种新闻现象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新闻现象,来得快,去得快,前后总共五年时间”。他亦曾将焦点投射到孤岛文学,从散见于当时孤岛报刊的副刊文章及期刊指出孤岛文学的特质。(www.xing528.com)

这么庞大的资源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时间的积累。上班时需处理图书馆日常与琐碎业务的祝老师,趁着下班时,留在馆内,制作将近两千张的卡片,点点滴滴,记录各种小报。经过长期耕耘,使得他得以兼顾各种小报的内容、形式、组织、发行等,进而发表系列文章,甚至引起德国海德堡教授叶凯蒂(目前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注意,托他寻找小报资料。一九九六年,获邀到海德堡大学讲学三个月。以小报研究为名的海德堡大学获知他退休后,又再次邀他于二○○九年赴校讲学,可见他对小报材料的掌控与研究备受有识之士的肯定与推崇。

当然,祝老师的研究不只局限于小报。他充分意识到“期刊”作为十九世纪中叶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兴文化载体,记录百余年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启蒙、维新、变革、救亡、革命的嬗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于是不安于馆员的整理、搜集等工作,更试图在西学东渐、戊戌变法、辛亥风云、“五四”新文化运动、国共二次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运动与潮流中拓展研究。他勾勒出此一庞大的资源:“我根据上图馆藏和现今各图书馆馆藏目录及专业书目统计,自一八五三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出版的中文期刊总量约两万三千二百余种。如此数量巨大的期刊,使之成为后人开启、了解、诠释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中的一把钥匙、一个视窗和一本‘百科全书’。”

在这一本属于时代的“大百科全书”中,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背景比起其他学者更占材料优势,于是欲从“文献学”角度在近现代报刊研究中竖立起一道标杆。我曾几次听过祝老师的演讲或对话,从近现代报刊的发展、画报、妇女等议题,都可见他惊人的资料与图片收藏。我很难想到有哪一位学者比他掌控更多近现代报刊的文献材料。他陆续从文献学角度归结出一条脉络,奠定他的研究者身份。我问他最志得意满的研究,他快意地说:“小报、近代文献与图像。”回答时没有任何拘泥,大咧咧的模样,鲜明且利落地替过去数十年的馆员与研究生活竖立起几个研究的指标。

近年,祝老师尤其致力于拓展图像文献,主要意识到时下已进入读图时代,读者需图文并茂的读本,图文形式更能将读者引向百年前的晚清时代。于是,他编出《七彩香烟牌》、《上海馆藏年画》等图文并茂的书籍。除编书外,他更替各书写出有研究意义的序文,如替《老上海风情录》(五卷本)的其中一卷《外侨辨踪卷》作序《世纪回眸:“十里洋场”的外国侨民》,以一千余张历史图片为主线,回眸概括自鸦片战争后,外国侨民于上海长达百余年兴盛衰亡的历史过程。他以编辑历史图片为依据,力图将学术论点、翔实资料和史实论证融为一体,从“外侨在上海”的角度开拓那些可能因史料缺乏而尚未引起学界注意的领域。二○○○年,他替《清末年画》作序《馆藏年画来源及其传教士研究视野述评》时,追踪藏于上图的年画来源以及传教士的观点:“馆藏数百件年画中留下的传教士们的研究文字,只是一小部分,这些文字基本上都写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也许并不能代表西方学者的观点,然而它却为我们提供当时在华传教士们在研究传播中国文化时的一段历史。年画作为一种通俗的民间美术作品,蕴藏着的是国家民俗文化、民俗风情、民间文学、民间戏曲的精髓和内涵。它是研究一个民族丰富、多元、立体、嬗变演进的文化底蕴的源头之一,又是探寻一个国家民族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形态学、美学、美术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他在收录于《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的《中国近现代中文期刊发展脉络、特色及其馆藏来源》中,更以翔实丰富的馆藏期刊,总结出期刊发展的四大阶段及其特色、馆藏期刊的来源与特点等,“中国近现代期刊的发展存在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它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整个社会形态的转轨而呈现出种类多元化、领域立体化、范围广泛化、时空交替化的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近现代期刊发展史等于是一个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缩影”。祝老师从文献学角度,风风火火投入时代的“大百科全书”,孜孜勾勒出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缩影,贡献诸多。

大概没有一位学者比祝老师更适合谈上图近现代报刊馆藏了。他自一九七二年分配到隶属于上图的徐家汇藏书楼后,途中当过上海近代文献部副主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兼近代文献部主任、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一直到二○○八年荣退,前后约三十六年。

三十六年的积累,奠定了他编近现代报刊的地位。我们仔细观察过去几十年出版的近现代报刊工具书,几乎都可见到他的身影。早年,魏绍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时,便找他负责《中国近代文学文艺报刊概览》,占全书大部分。该文介绍三百二十种文艺报刊(内有文艺杂志一百三十三种,偏重文艺的杂志一百一十一种,文艺报纸七十六种),每种介绍内容、编辑、出版情况,附宣言、发刊词、序跋,较重要的报刊登出每期目录。如此巨细靡遗的编录,对近现代文学研究者而言甚为便利。当然,该书只是冰山一角,随手拈来,便是成串名单,如《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1995)、《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1997)、《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风情画》(1997)、《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1997)、《七彩香烟牌》(1998)、《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1999)、《老上海》(1998)、《建国前上海地区文化报刊提要摘编》(2000)、《上海图书馆藏居正文献集录》(2007)等。

这当中,最不容错过的便是《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任何研究近现代文学的人都无法绕过馆藏最丰富的上海图书馆。上图近现代报刊资料的搜索仍滞留于读卡阶段,必须按照笔画抽开一格一格的柜子,在密密麻麻的卡片中寻找目标。对于上海地区以外的读者而言,此书显得格外重要,可在抵达上海前便做出充分准备,了解上图所藏的材料。此外,上图缺乏副本的珍罕刊物皆未列于卡片,识途老马皆知得通过此书检索出篇目,再持着介绍信,让部门主任签阅申请单,才可调出刊物。在此情形下,《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在上图的地位犹如《圣经》,缺乏它,大概很难调出特定报刊。

于是,我们在不同场合断断续续谈起此书的来龙去脉,有时是坐在饮冰室里侃侃而谈,有时是在一路颠簸的途中久谈而不厌。他说:“十年磨一剑!”那“十年磨一剑”的语音久久在我心中回绕不已,交集着欣慰、喜悦、感叹、艰辛,虽只有当事者才能冷暖自知,不过我确知那肯定不是容易的时光。尤其是对一位急性子的人而言,十年磨一剑,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心声。

我在资料上阅得:一九九五年九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后,以扩大馆藏文献书目资源的开发力度,提出“上海图书馆近现代中文期刊目录提要”计划。一九九七年,此计划又获选为上海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专项“上海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的一项分课题。经过一番努力,工作小组完成目录编制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又于一九九九年建成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资料库,共建资料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五条,二○○四年出版成书。

资料上的纪年进程无法说明此一横跨十年的工程的艰巨浩大,还是得用祝老师说的“十年磨一剑”来体会。身为主编的他需承担全书的总策划、制定编例体系和分类定稿、总校审等,主导全书编辑的过程。可是,如前所述,上图的近现代报刊材料是如此浩瀚,负责编目的小组翻遍库房,逐一记录馆藏刊物,从出版日期、页数、性质、出版地到卷数等。他特别强调:“总共有约三十五万册数,当中还有不少是合订本,因此必须日夜进行。”编目出来后又是一番工程,“单是总目校对、分类,便用两年半时间”。慢工出细活,此书在体例上非常精准,完全根据国际编目规则,为此书制订标准、总目结构、出版地、索引、作者性质,非常便利。

就在编制工作即将告一个段落时,祝老师面临艰巨的经费考验。虽然此计划列为上海社科的重点计划,可是只获两万元的经费补助,根本是杯水车薪。若要出版,馆方得额外拨出人民币三十几万元。于是,他于二○○二年完成编制工作后,即面临强烈的反弹声音,许多人反对出版,上司举棋不定,使得出版计划进退维谷。反弹的力道让他沮丧且愤怒,盖因意识到此书的出版必有助于海内外研究者的检索。那几年肯定是他心急如焚的时光,访谈期间,获知他跟周遭人的激烈对峙。如今蓦然回首,点点滴滴皆在心头,历久弥新,从语气中,似乎仍难释怀。

这大概是一位疾恶如仇的人!

就在反弹的声浪中,他搁置该书的出版计划,转而编制《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且又完成《老上海风情录》。二○○三年,他转任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几乎走遍中国,搜集文献、手稿、信函、照片,寻得将近六万余件材料。当被询及此任务的挑战时,他说:“人脉关系非常重要,接触各文化名人或其后代,都需备足功课,了解其背景。”他积极投入新工作业务,搜集各名人文献,办名人文物展览会等。就在《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的出版计划搁置两年后,意外地柳暗花明又一村,该馆的时任业务正处长力排众议,批下同意书,完成他的“十年磨一剑”。更让他欣慰的是:此书出版后甚受学术界好评,销路不错,目前已是第二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共收录一万八千余种自一八六八年至一九四八年的报刊资料,是惊人的数量!由此可知,中国近现代期刊的收藏中心如北京图书馆、西南地区图书馆(重庆馆、四川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收藏量都远不及上海图书馆。上图馆藏总量约占整个近现代时期出版期刊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一,不少藏本是全国孤本、绝本、伪装本、再版本、改版本期刊及百余名期刊主编人或作者亲笔题跋的初版本、签名本等。

为何上图得天独厚呢?这一切还得请祝老师从历史谈起。

上海作为鸦片战争后较早开放的城市,其工业商贸、中西融汇、人口膨胀为近现代期刊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于是兴起各类图书馆,如上海市图书馆(江湾)、上海市立图书馆(福州路)、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格致书院藏书楼、尚贤堂图书馆及一九四九年后的上海市人民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构成上图现有馆藏期刊的重要基础。

显然,祝老师对这些图书馆如数家珍,随手拈来,便是这些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他指出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的前身乃是一九三九年创建的上海市合众图书馆,因上海沦为“孤岛”后为免日军注意而筹备。创办人张元济、叶景葵、陈陶遗、陈叔通、李拔可等于一九四一年正式挂牌于古柏路(今长乐路)七四六号。一九五三年董事会通过决议,将馆藏总量已达二十五万余册的文献捐赠给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十月,历史文献图书馆合并进上海图书馆。该馆收藏的近现代期刊共约五千八百余种四万七千九百余册,一大批一九二○、三○年代重要期刊均有完整的系统,如《中国白话报》、《中国学报》、《克复学报》、《南洋学报》、《竞业旬报》、《女学生》等。

这当中,对于祝老师意义最大的莫过于一九五五年归属上图的徐家汇藏书楼。他缅怀起在藏书楼办公做研究的往昔:“我有很大的办公室,夜深时安静,我便在那边做起研究。”我曾到过藏书楼寻找传教士资料,深被建筑内部的氛围吸引,如祝老师指出:“它是上海现存的绝无仅有且又别具一格的一座融合中西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二楼书库的设计概念取自罗马梵蒂冈教会大藏书楼,内分二层,上层书库四周圈有木雕栅栏,由三部欧式硬木楼梯连楼;一楼书库设计思想却取自于中国《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语,南部被分隔成六个小间,蕴义于“地六成之”,北部为一大通间,意含“天一生水”。此中西融合的藏书楼原是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收藏天主教经典图书与参考书籍之地,随后又扩展到中文图书、地方志、报纸、杂志、钱币等领域,“由于天主堂藏书室已容纳不了成倍增长的中外文献,于是,一八九六年即在老堂附近新建徐家汇藏书楼,于一八九七年完工”。

祝老师再接再厉,二○一二年再次演奏出磅礴的生命交响曲,出版《图鉴百年文献》三卷本:《晚清民国年间期刊源流特点探究》勾勒清末民初期间杂志的轮廓,《晚清民国年间小报源流特点探究》梳理一八九七年至一九五一年上海小报的来历与小报文人的背景,《晚清民国年间画报源流特点探究》通过印刷技术的演变介绍画报的转变过程。生动的图片史料、翔实的注释、清晰的诠释,展现清末民初到战争期间的时代变迁,让读者每翻开一页,恍如揭开一段历史光影,体会二十世纪的都市日常生活、娱乐文化及至时代风云。

访谈的末端,他登上即将发往另一座城市的客运。在告别的身影中,我仿佛看到那三十六年的时光一下松绑。那些积累的时光,使他得以侃侃而谈上图的前世今生、翔实编录上图的近现代馆藏、精彩研究上图的文献……他几乎竭尽所有青春岁月展演出上图的近现代馆藏,完成了一场说也说不完的上图事业。那毕竟是属于三十六年的时光,如光影般折射出最璀璨的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