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历史主义批评:《外婆的日用家当》研究成果

新历史主义批评:《外婆的日用家当》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书肆之间以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具体施于文学文本的批评之作却难寻其迹。尽管新历史主义批评的适用范围有着种种局限,而艾丽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却是一个新历史主义非常合适的批评对象。本书篇首为绪言,绪言对新历史主义在文学批评上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讨论与定位。

新历史主义批评:《外婆的日用家当》研究成果

三、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批评

如前所述,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方法随着西方社会学理论向国内的介绍,逐渐为国内学界所知晓。这些译介不但在专业期刊上频频出现,而且,补充进入高等学府文学批评理论教科书中。从这些理论的译介中,人们认识到文本和历史、作者和文本、作者和历史、批评者和文本、批评者和历史、批评者和作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比以前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文学批评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阐释文本,还在于促成批评者和文本、历史、作者,以及其他读者之间的多向对话和交流。文学批评的角色也发生多种变化,过去单纯的解释功能依然存在,不过,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结果在不少情况下不但诠释了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还为文本注入了新的含义,为读者反映理论增加了新的纵深维度

就近年来实践的角度而言,国内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实证性文学批评运用尚处于“叶公好龙”的境况之中,即人们多从理论上阐释新历史主义批评理念,似乎对其爱之有加。然而,书肆之间以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具体施于文学文本的批评之作却难寻其迹。揆之事理,形成这种情况应有如下原因:(1)文学体裁种类繁多,散文小说诗歌、科幻不一而足,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未必适用所有文学文本的批评。试观欧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实践,似乎都集中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而其中又以莎士比亚研究为主。这种情况似乎是一种提示,新历史主义批评更适用于那些与社会和历史有复杂纠葛的文学文本。(2)新历史主义批评从实践上经常跳出文本,采取外求策略,游走于语境和文本之间,在方法上有时类乎史学中之考据。当新历史主义批评出格太远时,对于习惯于从文本内部发掘蕴藏含义的批评者而言,它就“几乎变为某种宽泛无边的文化研究”[35],因而为一些学者所不取。

尽管新历史主义批评的适用范围有着种种局限,而艾丽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却是一个新历史主义非常合适的批评对象。虽然《日用家当》的内容是当代人写当代事,但是,由于作者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反讽等手法,甚至大量的省略和跳跃,使得这篇小说充满了值得回味的地方。加之,故事及其语境牵扯到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黑人权利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当代最为扑朔迷离、最为不确定的历史话语,因而,用文本内部细读的方法来阐释故事的含义就显得力度有所不逮。回顾本章对以往《日用家当》研究的综述,好像该说的话都已说尽,该评论的也已经得到译论。然而,反复阅读《日用家当》,似乎尚有一些东西没有说明白,而要说明白这些东西,则宜借助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方法,对语境和文本的关系进行广泛探讨,否则不能有所发凡。

本书篇首为绪言,绪言对新历史主义在文学批评上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讨论与定位。欧美论者提到新历史主义必然要将它和旧的历史主义割裂开来,夸大新历史主义与旧历史主义的对立。绪论辨别旧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在实践中的异同,并提出:旧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之间不是一种排斥和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发展和延续关系。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社会,并和作者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被认为是旧历史主义的主张。不过,我们至今仍然承认这种主张的有效性。在社会科学理论快速发展的当今,就《日用家当》的研究而言,论者持一种旧历史主义为体、新历史主义为用的研究理念。

本书第一章详述20年来中外学者对《日用家当》的研究概况,读者诸君凭此可以对过去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自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到现在,学者围绕《日用家当》发表评论文章连篇累牍,在诠释文本含义、解释作者用意时多有发现,本章尽力不使这些研究成果埋没。

第二章题为“母亲与女儿间日常生活的批判”。本章提出以往未曾提出的新观点: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书写的本意为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本章将小说中母女生活活动的空间分为日常生活空间和非日常生活空间,认为艾丽斯·沃克写母女关系为虚,以批判日常生活为实。在新历史主义方法运用上,论者令小说人物穿行于其他历史文本、文学文本和社会语境之间,合理想象,连接历史片断,既释放历史张力,又解析文本。

第三章重新评论拼花被子与黑人文遗产的继承。以往评论美国黑人被子遗产的作者从来没有对黑人被子遗产进行过界定。美国黑人被子遗产在《日用家当》中是一种中心比喻和象征。然而究竟黑人被子为何物,对以往读者都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本章首次把被子遗产分别定义为政治遗产、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家庭历史遗产。研究方法上跳出文本,进入历史话语,追寻黑人在利用被子进行反奴役、求解放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传奇。语境中的黑人被子具象和文本中的黑人被子之间不设藩篱,彼此相互注释。黑人被子意象在语境中逐渐清晰,反观文学文本,被子中隐含的意义得到阐释。被子的故事借助文本游走于创作语境与批评语境之间,释放出文本张力。

第四章讨论迪伊的爆炸式发型和其男友的黏结式发型。本章意在诠释头发在语境中作为反抗的政治表述。在方法上从人物文化符号——爆炸发式和黏结发式切入历史语境,令文学文本人物与社会文本人物在对话与行为上流通,为文学文本引出新的含义。《日用家当》中民权运动的连续历史画面通过批评转化为文本意象,使头发式样中隐藏的政治表述意义得到彰显。

第五章诠释迪伊享用美国黑人心灵食品的情节。这一情节包含美国黑人追求文化身份的历史话语。本研究从小说中黑人饮食情节进入历史,探讨美国黑人的历史饮食习俗,以及民权运动中的心灵食品话语。批评者刻意解构心灵食品中的权利话语,从而揭示作者艾丽斯·沃克在猪大肠午餐情节书写中的一念动因。

第六章探讨小说人物政治身份的追求:皈依穆斯林。本章随迪伊男友进入历史,分析伊斯兰国家组织和黑人穆斯林化运动。《日用家当》人物出入历史语境之中,合理解释文本中迪伊和其男友的政治取向,以及作者沃克对历史的看法。

第七章名为“迪伊更改名字的历史解析”,具体分析迪伊的更名情节。本章对美国黑人名字更改的历史进行了分析,诠释不同时代美国黑人名字更改的特点:即废奴后黑人名字更改浪潮的核心是与白人求同和求平等,民权运动中黑人名字更改浪潮的核心是与白人求异,即寻找独立文化身份,进一步对迪伊更改名字情节给予动态的解释。

第八章为“迪伊的文化——语言民族主义”。本章从文本中黑人用非洲语言互致问候的情节开始,剖析美国民权运动中泛非主义黑人语言民族主义话语。批评范围涉及民权运动中黑人利用阿拉伯语、乌干达语和斯瓦西里语追求语言身份认同的经历。其间,论者对黑人英语社会话语的解析为《日用家当》提供了解释学意义前阅读经验。本书结语为对全书的总结,并对《日用家当》的进一步研究提出看法。

本书依托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对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进行实证性解读,类似作品国内似尚未闻未见。本书经常刻意跳出文本,对小说中的诸多被忽视的情节进行深入的语境探讨和话语分析。在逐一对小说的主题,黑人被子遗产的定义,迪伊的更名情节,迪伊皈依穆斯林情节,心灵食品话语,爆炸和黏结发式的政治表述,以及语言民族主义等内容进行诠释中,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希望把《日用家当》的研究推到该领域文艺批评的最前沿,也希望这本书对《日用家当》的教学以及一般读者的阅读有所助益。

【注释】

[1]DuBois,W.E.B.The World and Africa.New York,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Co.,INC.1965,reprinted in Canada 2003,p.1.

[2]Bauer,Margaret D.Alice Walker:Another Southern Writer.Criticizing Codes Not Put to Everyday Use.Studies in Short Fiction,1992,29:143-151.

[3]Tuten,Nancy.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Explicator,1993,51:125-128.

[4]Christian,Barbara,T.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4,pp.3-19.

[5]Cowart,David.Heritage and Deracination in Walker's Everyday Use.Studies in Short Fiction,1996,33:171- 184.

[6]Farrell,Susan.Fight vs.Flight:A Re-evaluation of Dee in 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Studies in Short Fiction,1998,35(2):179- 186.

[7]Whitsitt,Sam.In Spite of It All:A Reading of 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African American Review,2000,34(3):443-459.

[8]Hoel,Helga.Personal Names and Heritage: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American Studies in Scandinavia,1999,31:34-42.

[9]Gruesser,John.Walker's Everyday Use.Explicator,2003,61:183-185.

[10]黄炳瑜:“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艾丽斯·沃克《日常使用》(日用家当)中的女性形象”,《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1]黄晓燕:“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解读艾丽丝·沃克的短篇《日常使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www.xing528.com)

[12]张峰、赵静:“‘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艾丽思·沃克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文化解读”,《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13]蔡奂:“逃避与回归:论《日常用品》(日用家当)中黑人美国梦的双重性”,《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4]钟馨、杨敏:“谁是他者——解读《日用家当》中黑人的身份认同”,《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5]张建惠:“南辕北辙的迷途——《外婆的日用家当》中迪伊的性格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6]温军超:“从身份认同角度分析《外婆的日用家当》”,《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7]张晔:“黑人文化与白人强势文化的撞击——沃克《外婆的日用家当》小说解读”,《北方论丛》2002年第6期。

[18]管淑红:“寻找失落的美国黑人文化遗产——试析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9]李洁平:“《日用家当》中女性形象解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3期。

[20]杜寅寅:“解读《日用家当》中蒂的形象”,《科技资讯》2007年第5期。

[21]甘文平、彭爱民:“《日常家用》中母亲多重性格评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2]赵晓囡:“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情结”,《电影文学》2008年第23期。

[23]蔡奂:“寻找母亲的花园——《日常用品》中黑人母亲形象分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4]杜可富:“艾丽斯·沃克焦虑在《家常用法》”,《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25]张瑛:“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胡忠青、蔡圣勤:“《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女性人物的象征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6]杜可富:“艾丽斯·沃克焦虑在《家常用法》”,《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27]张叶、黄晓燕:“人格分析中凸显的文化冲突——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分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8]姚晓东、李寒冰:“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9]张峰、赵静:“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艾丽思·沃克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文化解读”,《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30]姚晓东、李寒冰:“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1]张瑛:“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象征意蕴”,《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2]赵艺红:“《日用家当》的多维度象征意义探析”,《东疆学刊》2009年第1期。

[33]王晓英:“论艾丽丝·沃克短篇小说《日常用品》中的反讽艺术”,《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34]《外婆的日用家当》有时也译作《外婆的日常用品》,简称《日常用品》。

[35][英]拉曼赛尔登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用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