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姹紫嫣红的《外婆的日用家当》批评
我们曾一直深信,欧洲人和美国白人的文化成就不仅代表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文明,而且也是人类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最终要实现的完美目标。我们当前精神的崩毁,无名的恐惧和绝望,都源于面对这个荒唐的理念。
——W.E.B.杜波依斯[1](www.xing528.com)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1944年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佃户的家庭里,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在她成长阶段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南方还实行着种族隔离制度,对于南方黑人来说经济和社会改进从法律上讲毫无指望。幸运的是,沃克赶上了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在她的姐妹中,只有她和另外一名稍长的姐姐茉莉(Molly)可以幻想一下过上比自己父母更好一些的日子。民权运动为艾丽斯·沃克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沃克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她先是在亚特兰大美国黑人女子学院斯贝尔曼(Spelman College)就读,然后又进入纽约市附近的萨拉·劳伦斯女子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可以这样说,没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和妇女运动导致的变化,沃克以其微贱的出身不可能成为一位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1968年,从她出版第一部诗集《曾经》(Once)开始,沃克一直活跃在美国文坛。她创作的诗歌集、散文集和长短篇小说多达数十种。其小说《紫色》(1983)曾获普利策文学奖,这使艾丽斯·沃克成为公众人物。作为民权运动活跃分子和社会活动家,沃克曾提出“妇女主义”这一概念,在女权运动史上颇具影响。沃克新近的作品有散文集《我们等待的就是自己》(We Are the Ones We Have Been Waiting for,2006)和小说《魔鬼是我的敌人》(Devil's My Enemy,2008)。
虽然艾丽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其发表在1973年的早期短篇小说,但在她丰富而多样的写作中,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不但在很多国外文学课程中成为必读作品,在中国也拥有众多读者。对《外婆的日用家当》作品的批评自其问世以来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几十年来,《外婆的日用家当》这篇小说的含义也因读者和批评者的存在而得到不同的解析。本章旨在对国内外《外婆的日用家当》的批评与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提出进一步研究《外婆的日用家当》的理论和内容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