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概况
(一)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基本状况
1.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体需求。
当前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两个方面。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城农民工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要,首先渴望结合自己实际和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例如,建筑、客房餐饮服务、装饰、美容美发、烹饪等,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得初级技能技术以适应市场,顺利完成就业,从而在城市获得立足之地。在发展技能的培训需求方面,当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不再为衣食住行担忧时,还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因此萌生对发展技能的培训需求。
在针对未培训农民工未能参加培训原因的调查数据中显示,约24.1%的农民工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约75.9%的农民工虽然认为有必要,但是受培训途径的限制、费用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等客观因素制约,尚未积极参加(图5-1)。
图5-1 西安市区未接受过培训农民工主观原因调查图
西安市区的农民工在参加培训的目的上,呈现以“增加收入”为主的多元化态势,形成了生存性参培目的和发展性参培目的并存的格局(图5-2)。
在培训项目选择上,西安市区约39.6%的农民工首选技能类项目,其余依次
图5-2 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目的调查分布图
选择创业思维类项目、礼仪类项目和基本知识类项目(图5-3),且年龄分布特征明显,年龄越大越对技能型项目感兴趣,年龄越小越对一些创业思维和礼仪类项目表现出相应兴趣。
图5-3 西安市区农民工参培项目选择意向图
在培训时间安排问题上,西安市区约66.6%以上的农民工希望安排在业余时间且形式多样化,26.6%以上的农民工选择希望能脱产集训(表5-1)。
表5-1 西安市区农民工参加培训时间安排意愿表
在培训机构选择问题上,51.1%的农民工首选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28.9%的农民工选择企业提供的免费培训,14.7%的农民工选择社会特设机构提供的以自费为主的专业技能提高培训,还有5.3%的农民工选择企业提供的自费培训(图5-4)。
图5-4 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选择意愿分析图
在培训费用承担问题上,在接受调查的915人中502人希望政府出资免费培训,约占总数的54.7%,这说明农民工对政府出资免费培训期望值较高,但是也有不少农民工愿意个人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图5-5)。
图5-5 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费用承担意向图
在培训资格认证问题上,西安市区约40.9%的农民工表示有必要,约43.6%的农民工表示无所谓,约15.3%的农民工则表示没有必要(图5-6)。
图5-6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认证意愿选择分析图
在培训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上,西安市区约53.2%的农民工首选培训效果,其余依次选择落实培训经费、解决师资、解决教材(表5-2)。
表5-2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就业培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认识人数分布表
在培训师资选择问题上,西安市区约33.3%的农民工首选行业培训师,其余依次选择行业师傅、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其他人员(图5-7)。
图5-7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培训师资人员的选择意向图
2.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市场需求。
目前,西安市正在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按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达到城市化成熟阶段还需要近15年的时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西安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将从输出型向输入型就业转变。据此,未来西安市区农民工群体将会呈现三个变化特征:一是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西安市目前农村地区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与此同时,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安市区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的并存局面将抑制农民工规模快速增长势头。二是西安农民工流向将从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逐渐向本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地处西部地区的西安市在这次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承担了较大的任务。伴随着这种梯度转移,农民工流向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流动。三是西安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目前,西安市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这种“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西安市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生活;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使他们留则有根、出而能退、进退有路;西安周边地区交通便利,可以实现当日来去。
根据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西安市每年每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2008年来,全市劳动力的总体供给大于需求,求人倍率一直在0.90—0.98之间波动,其中,男性求人倍率为0.99左右,女性求人倍率为0.96左右;第二产业需求比重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需求则呈现稳步上升趋势;50%以上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四个行业。在未来一个时期,西安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需求仍较为强劲。
根据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西安市2010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约93%以上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具体要求,要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18%,要求高中(职高)、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55%,要求初中文化及以下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26%。但是,从同期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全部求职者的9.2%,高中文化程度者仅占全部求职者的24.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要占到全部求职者的66.4%(图5-8)。一方面农民工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另一方面,用工单位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劳动力。总之,农民工就业主体需求与市场需求匹配尚不够充分。
图5-8 西安市区农民工文化程度与用工单位需求比例关系图(%)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西安市区约有35.1%的农民工参加过就业培训,尚有64.8%的农民工未参加过任何类型的就业培训(图5-9)。结合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看,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发展空间很大。
图5-9 西安市区农民工是否接受过就业培训调查图
(二)农民工就业培训供给基本状况
1.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概况。
西安市区现在主要有三类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政府举办的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和行业培训机构。其中,政府下属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公益性基础培训任务,企业培训机构主要开展商业性培训任务或企业内部培训,而行业培训机构目前正处在积极发展状态。截至目前,经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核准的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有114家。另外,各区县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也核准了部分定点培训机构。
西安市、区政府(含参公单位)举办的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主要有四类,一是区县职业教育中心和公办技校(中专);二是政府直属的培训机构,西安市各区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所辖的人力资源市场都具有培训场所和人员编制;三是大专院校;四是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机构。
企业培训机构分为两大类:一是经政府批准的企业性质的专门就业培训机构,或专门培训农民工或兼顾培训农民工,其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拨款、企业支付、农民工支付。培训形式主要有脱产集训、工余培训两种,培训场所以租赁为主,师资以聘用为主。目前,西安这类培训机构具有数量少、质量低、规模小的特点。二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内设培训机构,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其中,以岗前培训为主,其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必要的劳动安全与纪律要求培训、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本企业文化灌输;主要培训形式有上岗培训、轮流培训、集中培训、上下班训诫和奖励式培训等。
不同行业对在本行业就业或者有在本行业就业意愿的农民工进行培训。例如西安家政服务协会,先后举办了30多期家政员、母婴护理员、育婴员等培训班;成立了西安博润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学校;开通了西安家协网。但是,相对于政府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而言,由于受管理体制、经费、场地等因素的制约,行业培训机构尚处发展中。
2.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与基本内容。
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有: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国际劳工组织的自主创业培训(SIYB)、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劳务输出培训、农业实用人才培训、新型农民骨干培训、农业科技培训以及以上项目的组合性培训等。
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劳动理念培训,从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以及培训实践看,大都有针对农民工进行的就业观念、劳动法规、劳动安全常识等内容的培训;二是劳动技能培训,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具有培训时间短、内容简单、见效快的特点,有助于农民工积极适应市场对其岗位技能的要求,是目前各级各类培训的主要内容;三是劳动技术培训,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很多行业特别是岗位对农民工提出了较高的劳动技术要求;四是自主创业培训,在开展劳动技能和技术培训基础上,针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农民工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是西安市目前解决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的一个重要做法。
3.目前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要方式。
一是引导式培训,引导式培训是各级政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针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式培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通过印发资料、咨询服务,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形式、多空间、多途径开展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都能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外出务工的一些基本知识。另一种是通过集中办班系统地开展培训,一般是在乡镇或具备条件的村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一周。西安市雁塔区丈八东路人力资源市场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
二是定点式培训,西安市区的定点式培训主要由两类机构承担:一类是各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承担有关部门下达的各类就业培训任务;另一类是政府批准的培训机构,作为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的定点单位。定点培训机构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核准机构名称、管理区分、培训资质、专业设置、地址、法人等。政府管理部门要求定点培训机构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相关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培训活动,遵守培训程序,严肃培训纪律,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培训合格率、培训就业率、创业成功率。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各区(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分别负责本级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
三是订单式培训,西安市虽然地处西部地区,但是在全国是较早采取“订单式培训”的地区之一。过去通过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用工比较集中地区的用工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为这些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较好地实现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充分实现就业,也推动了输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是远程式培训,在西安乃至在全国都属于尝试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与体系。现阶段的主要做法是在电视频道中设立针对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栏目,或者由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在互联网开通网页,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形式进行教学与学习活动。应该说,远程式培训有着很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可行性。(www.xing528.com)
五是师承式培训,即“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在西安市区的农民工群体就业培训活动中占相当的比例,尤其在工艺技术行业广泛存在。师承式培训模式能有效挖掘单位内部的人才资源,较好解决单位内部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有利于形成单位内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六是专项式培训,指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岗位的特定农民工进行某一方面技能或技术培训,属于提高性质培训。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强,专项式培训仅针对农民工中的相对优秀者或者有培养前途者。西安地区的某些用人单位开展了这方面附有工作年限条件的培训,但是目前培训数量有限。
4.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培训经费保障。
目前,西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其次是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个人。从政策上讲,农民工培训的主要经费来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该资金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两部分构成,地方财政部分主要来源是就业再就业资金。用工单位从自身的整体利益出发,在一定条件下,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但是用工单位很少做出稳定预算。
西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经费管理主要内容为:一是以市、区(县)统筹为重点,集中使用培训资金;二是对培训资金实行全程监管;三是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西安市各区(县)根据上级的文件规定,同时结合本区域实际,都有相应的培训经费管理办法。例如:未央区将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教育部门的“人人技能工程”、科技部门的“技能三下乡”、残联的“残疾人技能培训”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创业)培训、鉴定、职介”等各项培训类资金、补贴资源予以整合,纳入区财政统一监督管理,在确保专款专用的基础上,将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与经费使用挂钩,按照计划安排、工作进度和核发标准,统一调配使用、定期分批拨付。具体流程是:培训机构依据联席会议下达的年度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后,提出资金补贴申请,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受理,进行初步审核并提出意见后,报区财政局核拨有关资金补贴至区培训集团,由培训集团拨付给各培训机构。
5.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师资队伍。
西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师资力量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各培训实体现有专职和兼职教师。公办培训单位(例如区县职教中心)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为辅。但是新批准的社会力量主办的培训机构中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有的甚至只有少数几个管理人员。二是来自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市建委、市文明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计生局、市扶贫办及各区(县)相关部门的有关行政管理干部和业务干部。三是企业主管人事、劳资工作的负责人、工会干部,建筑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心负责人。四是各大中专学校教师、社会相关服务人员(含社区管理人员)。西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师资队伍的总体特点是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临时为主,长期为辅;初级为主,高级为辅。客观地讲,现有这些师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现有的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农民工就业培训管理状况
1.培训管理体制与机制。
为了加强对全市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西安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任总召集人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31个市级部门,由各单位的主要领导牵头负责,联席会议负责定期研究解决农民工工作的有关问题。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承担西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区(县)也建立有由主管副区(县)长牵头召集的相关单位、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本区(县)农民工就业培训等工作。培训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一是整合信息,宏观统筹。实行了区(县)信息联网,畅通信息传递。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农民工培训信息库,初步实现培训信息与用工信息的有效对接;放眼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坚持拓宽渠道,积极进行农村劳动力积极转移。二是指导建立和培育劳动力资源市场,输入输出两手抓。目前,西安市已经先后打造了“蓝田厨师”、“户县技工”等多个劳务品牌。三是积极建立以订单、定向、定岗为重点的培训机制,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用工需求和用工要求,组织开展大量的对口职业技能培训,使培训和就业有效对接。四是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努力促进农民工实现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2.培训政策及管理规章制度。
西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执行的主要政策文件有:《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7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农民工工作要点》;西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贯彻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增收的意见》、《西安市农民工工资保障办法》、《农民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西安市百万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等。在出台基本政策文件基础上,西安市还制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培训券管理制度、就业援助制度、首问服务制度、跟踪服务制度、公开服务承诺制度等管理制度,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透明度和服务效率,受到农民工的普遍欢迎。
(四)农民工培训资源配置状况及效果情况
1.培训资源配置状况。
据初步调查,目前西安市的教育、农业、劳动、建设、科技等管理部门都有一定的培训资源。农业部门有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劳动部门有技工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教育部门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这些由政府相关部门主管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承担着一定的农民工培训职能。西安市在整合现有农民工就业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以未央区为例,在“四个整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行政资源进行了整合,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会及时解决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确保了社会上的培训资源能够跟随政府的思路和安排有效整合;二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了未央培训集团。该集团在政府主导下对本区培训力量进行管理,在提出要求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三是对培训经费进行了整合。未央区将以往这些分散的经费集中起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单位、培训目标,统一进行考核发证,统一进行验收,效果比较明显。四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把用工信息、求职信息、政策信息整合起来,统一了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西安市对农民工就业培训资源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但由于培训资源分属不同部门,所设置的培训科目有一定程度重复,培训绩效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2.培训效果情况。
从调查问卷数据看,西安市区农民工对就业培训政策执行效果的总体评价是:6.7%的人认为非常好,14.4%的人认为比较好,29.9%的人认为一般,23.7%的人认为不够理想,19.6%的人认为很不理想,5.7%的人未明确表态(图5-10)。
图5-10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培训政策执行效果评价图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就业培训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65.8%的人以培训前后工作收入状况的变化为依据,13.0%的人以培训成本为依据,19.2%的人以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为依据,另外还有2.0%的人未明确表态(图5-11)。课题组在周至县哑柏镇、长安区太乙街道办、长安区子午镇抱龙峪村、郭杜街道办樱花广场等地的访谈中了解到,农民工对就业培训工作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以就业反观培训:能就业,培训就合格;能增加收入,培训就好。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政府主抓就业培训工作的总体评价是:7.9%的人表示非常满意,8.6%的人满意,27.6%的人基本满意,35.2%的人不太满意,17.4%
图5-11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培训效果评价依据分析图
的人很不满意,3.3%的人未明确表态(图5-12)。总的来说,农民工对政府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认为政府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是天经地义的,但对于“免费”的概念理解有所偏差;部分就业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耐心,与农民工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了农民工对一些具体工作人员有意见,评价降低。
图5-12 西安市区农民工对政府主抓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的评价图
二、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典型做法
(一)行业典型做法
1.建筑行业。
近年来,西安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抓好一线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2004年,西安市建委制定了《2005—2009年西安市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鉴定工作计划》,要求对全市建筑行业生产操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定建设一线操作工人特殊工种持证率达到100%,主体工种持证率达到50%,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60%,达不到持证上岗比例要求的劳务企业,不得承揽任何建筑分包工程。2007年,由市建委牵头,市文明办、教育局、工会、共青团及国有大型施工建设企业共同配合,在全市建筑行业启动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活动,要求使用农民工达到和超过100名的建筑总承包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立农民工业余学校,遵循“服务工程、按需培训”的原则,按照工程进度和农民工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重点是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卫生防疫、操作技能等内容。全市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教学、统一教材、统一证书、统一时间”的原则,对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统一管理即市建委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领导小组,对全市农民工业余学校实施统一管理,日常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指导即市建委培训中心和各区县培训站对全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实施业务指导;统一教学即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建筑工地和农民工的特点,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材即由市建委协调相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教学内容统一编写教材,各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在规定内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统一证书即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印制统一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管理卡,由农民工业余学校负责记录农民工受教育情况,教育培训卡列入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监督的范围;统一时间即农民工业余学校每月必须开展2—4次教学培训活动,每个农民工每月参加培训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除此之外,各农民工业余学校还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
2.饭店与餐饮行业。
饭店与餐饮行业是西安市又一吸纳农民工的重点行业,对此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对行业用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西安市饭店与餐饮行业用工人员培训办法》,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加大餐饮企业用工培训力度,解决餐饮业招工难和提高员工素质问题。此外,协会还于2010年成立了专门为饭店餐饮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及相关培训的专业机构——西安饭店餐饮行业人才交流中心。该中心以“诚实守信、规范管理、专业服务”为工作方针,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国烹饪协会、陕西省营养学会及国内著名院校紧密合作,举办各种职业认证和专业培训,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有意从事饭店餐饮行业的人员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3.家政行业。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家政服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家政服务行业正在成为扩大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2009年,西安市商业贸易局、财政局、总工会联合印发了《西安市家政服务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运用财政资金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支持地方工会培训机构和大型家政服务企业开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另外,西安家庭服务业协会也相继印发了《西安家庭服务业行业公约(试行)》、《关于推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经营的倡议书》等,规定家政服务经营者应当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上岗前基本服务技能、心理素质、法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培训,家政服务人员要逐步做到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按照家政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鉴定出初、中、高不同等级,取得有差别的劳动服务报酬。协会还于2009年成立了西安博润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对家政服务经营者和服务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同时还采用自办和联办的方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家政员、育婴员、月嫂、护嫂的培训。
(二)其他机构典型做法
1.西安市总工会的做法。
西安市总工会于2009年印发了《关于“万名农民工援助行动”的实施意见》(市总工发〔2009〕21号),出台了以“就业培训”为主要措施的农民工援助政策,并对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制定了具体的方案。
市总工会及各区县工会以自有培训机构为依托,充分发挥工会培训阵地的作用,利用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这一平台,公布培训科目、开班日期、培训政策和热线服务电话,积极做好培训咨询和报名登记等工作,广泛动员农民工参加就业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工会在农民工中的影响。蓝田县总工会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主要阵地,采取在县电视台滚动字幕、广播公告,在乡镇、街道张贴广告等方式,免费为东亚饭店、苏宁电器等企业招工,组织劳务输出100余人,并针对县上的大型超市,组织开展商品管理及商务服务培训,同时针对失地农民举办“农家乐”、管理干部及职工技能提高等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户县总工会利用县电视台等媒体,在乡镇、村庄张贴广告等方式广泛宣传工会就业培训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工会职工培训基地及县总工会职介所的作用,在组织当地农民开展大棚菜栽培、“农家乐”管理等短训的同时,常年开展订单式(赴日本)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莲湖区总工会通过工会网站发布培训信息,以工会培训学校为基础,联合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常年组织开办烹饪、电脑、钩针编织、中医保健、SYB等培训班。同时,工会培训学校开展的SYB创业培训,多数学员已实现了创业。
在充分发挥工会培训阵地作用的同时,莲湖区总工会积极联合省总工会、政府劳动部门、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乡镇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培训工作,有效地丰富了工会的培训资源,弥补了工会培训资金的不足,提高了工会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周至县总工会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依托县劳动技校、县扶贫技校、县星火技校等培训机构,组织联系农民工积极开展“农家乐”、服务礼仪、外出务工维权等培训。雁塔区总工会每月10日前,定期向辖区各单位、社区用户征集并发布用工和培训信息。积极联系劳动部门,依托与社会联办的两个挂牌培训机构,开展家政服务、烹饪面点、插花等适合农民工就业需求的培训活动。同时,与医院联合开展按摩师培训,并积极推荐安置工作。阎良区总工会入村入户对辖区各乡镇、街道农民工生活状况、就业去向、技能水平、返乡就业等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农民工的培训愿望和需求,结合农民工技能缺失及市场需求设定培训项目,积极与新农办、供销联社等部门联合开展农副产品销售经纪人培训班,已培训农民300余人,全部实现了就地就业。
在培训内容上,抓好家政护理、计算机等工会传统项目培训的同时,紧密结合当地就业实际,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精心设置技术技能培训项目,提高了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增强了就业的针对性,实现了培训、就业的一体化。高陵县总工会依托泾河技能培训学院和东方餐饮培训基地,精心设置电焊、汽车零部件装配、家政、酒店服务等专业培训项目,并积极与陕汽、金鹏管业、中钢企业、金风科技等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2009年先后输送技工100余人。
2.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的做法。
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自2006年4月2日成立以来,致力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工作。起初,受条件的限制,只是做一些传播培训信息工作,诸如:创办网站、发送资料、宣传党的关于“三农”问题政策等。后来,发展到举办“农民工”问题论坛,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组织“创业之星”与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2009年该会组织召开了陕西省“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成立了“陕西省创业之星俱乐部”,由俱乐部出面进大学校园,到全省各地,向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就业创业方面的传、帮、带培训。
2010年4月,促进会开始着手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的正式办班培训。首届培训班共分为两个班,按照创业培训有关文件要求,每班25人,共50名学员。聘请了国际劳工组织和劳动保障部SIYB项目培训考试有资质证书、授课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教材选用国际劳工局编写的国家统一SYB教材;教学方式采用系统的课堂讲授、多媒体互动教学、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公司实训的培训模式。通过培训学习,受训人员对如何创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尤其对创业中间环节、操作过程、成本核算有了具体的掌握和收获。
该促进会决定从2011年开始,制定年度培训规划,每年开办六期培训班,每期为50人,全年共培训300人。坚持合作办学,继续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为西安办学培训基地,联合办班。同时扩大与各市县区联合办班,扶植、促进基层办好创业培训班。
三、西安市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基本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就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专门下发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将该工作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各区(县)政府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西安市就业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对全市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和统一监督。
(二)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农民工培训工作规划,下达培训任务,协调落实培训资金,审批培训资质,检查监督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农业部门集中力量开展对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基础数据台账,参与认定农村“阳光培训”基地。教育部门积极整合全市的教育资源,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基地,还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落实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的学费减免。财政部门在确保城内五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对区县设立的农民工培训资金及时配套,调动了区(县)工作的积极性。市妇联在八个区建立了专门为务工人员及留守儿童家长开办的家长学校,并利用项目资金对进城务工妇女提供培训和维权服务。
(三)整合资源,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
西安市充分依托一些规模大、办学特色明显的技工学校以及西安地区大型企业(集团)培训中心,创办了一大批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特色突出、设备设施配套的定点培训机构,实现了培训结构的优化和培训资源的共享。同时,充分发挥区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辐射作用,按照条件公开、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的原则,重点扶持,抓好各区(县)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的认定工作,形成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工作体系。
(四)创新理念,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
西安市一方面建立以订单、定向、定岗为重点的培训机制,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指导开展针对性的对口职业技能培训,使培训和就业对接。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和香港宏基集团进行了农民工技能培训方面的合作洽谈,为农民工提供定向的专项技能培训,并进行了农民工专项能力鉴定;举办了西安农民工技能比赛,内容包括钳工、焊工、车工、砖瓦工、电工等,由市委、市政府进行表彰,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未央区、长安区、户县等区县经过调研,根据农家乐兴起的情况,开展了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了专项职业能力鉴定,以短期培训项目为重点,考核项目包括手工面、锅盔、煎饼、陕西面皮制作等,并积极收集培训信息、联系培训单位,提供上门服务,社会反响很好。通过职业鉴定,最后获得全国统一标准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工学习技能、就地转移、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