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政协文史资料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不能只注意文学方面的史料,所以在扩展史料时,也要留意其他方面的史料方向。中国大陆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史料来源,就是通常说的“政协文史资料”,说它特殊,主要指它的出现有特定的历史条件。1959年4月,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是周恩来。在一次招待6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的茶话会上,周恩来指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较大的时期,对这一段特殊时期,周恩来给政协提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征集文史数据。
因为编辑文史数据工作,本来就是政协独具特色的一项工作,它不同于党史、国史和地方史,而是通过统一战线和政协的渠道,征集和出版“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提供别人不太重视或不大了解的许多内容,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前人修史常因种种顾虑,所以常常有意无意地隐匿一些琐碎,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情节,而仅仅记录了概要大略。政协文史数据工作是在周恩来倡导下开展起来的。周恩来提出,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完整地记载下来。希望过了60岁的委员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从全国政协开始到各地政协,都办起了一本名为“政协文史数据选辑”的不定期出版物,这就是我们说的“政协文史数据”。
据有关数据介绍,当时文史数据的主要撰写者,是各地的政协委员,那时的政协委员,大多是中国各界名流、社会贤达,他们当中既有军政界的名人,也有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很多人在中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一些人更是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以当事人、亲历者的身份而写作的回忆文章,可以匡正传统正史的缺失和谬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据统计,各地政协自从开展文史资料工作以来,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级政协文史工作部门征集了40多亿字文史数据,编辑出版了20多亿字的文史资料选辑和专题史料图书,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民族、宗教华侨、社会等方面。在全国政协编撰的史料中,有三个系列最引人注目:
一是《文史资料选辑》。全国政协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已达150辑,总字数超过2800万。(www.xing528.com)
二是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地方政协文史部门合作,编辑出版了20卷本3000万字的《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政协文史数据工作不但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甚至在外国也有重要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欧洲的著名大学的中国问题研究所中,文史资料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重要资料。
当年唐德刚评价在台湾办《传记文学》杂志的刘绍唐时,曾说刘是“以一人敌一国”,他所谓的“一国”就是指的政协文史数据。他的意思是说中国大陆编辑的“政协文史资料”就相当于台湾的《传记文学》,这个评价大体是恰当的。台湾出版的《传记文学》,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要注意的一个史料来源,特别是它后来编辑的《中华民国人物小传》和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比较有用的史料来源。
一般来说,县级以上的政协都编辑出版有文史数据,行政级别越靠上越完善。省级以上的政协文史数据都比较成系统具规模,但县级的文史数据,因为靠近地方,有些情况为外人所不知,我们在研究时也要给予注意,在使用数据方面,我们还是掌握一个原则,靠近研究对象越近的史料,一般说来越丰富也比较可靠。全国各地文史数据的总量相当庞大,但对研究者来说,有使用文史数据的意识,然后注意相关的索引,就不难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扩展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史料。李永璞编《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名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北京)、李永璞编《全国各级政协文史数据篇目索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编《五十二种文史数据篇目分类索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全46卷,附总目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对我们使用政协文史数据有很大的便利。特别是李永璞编的《全国各级政协文史数据篇目索引》,对于县级以下的政协文史数据有较为完整的收录,可以成为查找相关史料的一个指南。政协文史资料的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其中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相关的史料,只是较少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因为它较少涉及就放弃这个史料来源,特别在作家、文学社团以及人物传记方面,这个史料来源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