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书信运用之第五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书信运用之第五节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作家书信的使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时代,书信还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文人学者更不例外。后人叙述历史,依据书信和日记一类史料,相对使用公开出版的研究性著述,更有可信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我们对《鲁迅书信集》、《胡适书信集》等重要作家的书信情况,要保持敏感,经常翻阅,及时发现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书信运用之第五节

第五节 作家书信的使用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时代,书信还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文人学者更不例外。这样的社会条件,使书信成为了解那个时代真实生活的主要文献类型。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强调对书信本身的关注。作为史料,凡从书信中来的,一般价值较高,因为书信是私人交往史料,易于保存真情实况。后人叙述历史,依据书信和日记一类史料,相对使用公开出版的研究性著述,更有可信度。

许多作家的书信本身就是优美的散文,这方面可以参考刘衍文、艾以主编的一本《现代作家书信集珍》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9年,上海。虽然本书不是以史料的角度关注书信,而是以文章的角度评价书信的文学价值,但因为收入的书信相当丰富,可以作为了解书信的一个方面,孔另境上世纪30年代编辑的《现代作家书简》也非常重要。

我们讲作为史料的书信,关键还是要从中发现对我们选择研究主题有用的史料。作家书信,除了专门编辑的书信集外,主要保存方向是作家的全集中,全集收有书信是全集编纂的惯例,而全集中的书信相对比较完整,至少在全集编纂时要尽可能收全。比如《鲁迅全集》中的书信部分,是鲁迅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人物交往,我们要从书信中获得线索。全集之外的书信,也时有所见,不过越是重要的作家,能见到的可能性越低,在全集之外的作家书信,如果有新发现,一般都可以作为佚文补充,发现这些佚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原来全集中的书信熟悉。越是重要的作家,我们对他们的书信保存情况越要熟悉,这本身不仅是一种知识储备,还是一种研究眼光,这方面要保持敏感,才能在平时阅读中时有发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我们对《鲁迅书信集》、《胡适书信集》等重要作家的书信情况,要保持敏感,经常翻阅,及时发现问题。(www.xing528.com)

阅读书信集的时候,要建立和日记对读的习惯。如果作家同时有完整的日记,要养成使用书信的时候先查日记,这样更能保持对书信传达历史信息的准确性。书信是私人文件,一般是在作家去世后才公开,涉及方面可能非常复杂,特别是人物间的交往情况,书信中可能更容易保存真实历史状态,特别是越琐碎的事情中,越能透露某些公开史料中不易见到的史料。

如果作家有来往书信,最好能完整阅读,这样更便于了解完整历史。这方面比较好的例子是三大册《胡适来往书信选》、张树年编的《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秦启明编的《弘一大师李叔同书信集》还有《陈垣来往书信选》,都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书信集。杨树达《积微翁友朋书札》,虽是学者的通信,但也非常重要。还有《胡适档案及秘藏书信》中的来往书信,都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时需要及时参考的。这方面的例子极多,我就不多举了。

《两地书》是最有名的作家书信集,它在鲁迅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人所共知,《傅雷家书》更是广为人知,其他如巴金和萧珊的通讯集《家书》、沈从文的《从文家书》、徐志摩的《爱眉小札》、罗念生编的《朱湘书信集》等,都保留了非常重要的史料,特别是研究人物交往和判断相互关系时,书信的重要性常常是其他史料所不及的。

近年出版的李玉茹主编的《没有说完的话》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济南是关于曹禺晚年生活的重要史料;叶至善等人主编的《暮年上娱》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石家庄叶圣陶俞平伯的通信集;叶小沫等编辑的《干校家书》人民出版社,2007年,北京是叶圣陶和叶至善的通信集,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时必不可少的史料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