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南亚:从历史到未来
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是中国周边最有地缘关系的重要地区,双方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中国史书上关于“南洋”的大量文献也表明了两者的双向交流由来已久,有着十分深厚的基础。东南亚在经济,政治上和中国有很多联系和交流,在文化传播上的联系更是非常频繁,涉及到了语言、文学、信仰、风俗、服饰等方方面面,可谓源远流长。近一二十年来,双方合作也是不断发展,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关系,是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不仅对中国和东南亚,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安全、发展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 中国与东南亚交往的历史分期
整个东南亚的政治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代,即古代(王国时代,分为奴隶制王国或封建王国)、近代(殖民时代)、现代(独立国家时代)以及当代(后冷战时代)。在每个时代,中国都和东南亚建立和保持了不同程度的联系。下面也以这四个时期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作一简要梳理。
(一)古代王国时期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过由于当时地理上的分隔和技术上的限制,这种交往是零星而有限的,到了宋代才开始真正发展关系。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进犯中原,宋朝被迫把京城从汴京(今开封)南迁到建业(今南京),在整个过程中,不少南方人由于战乱或经济上的原因,往更南的南方迁移,开始了与东南亚的频繁接触。到了明代,随着郑和七下西洋,中国与东南亚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不少东南亚古国与中国建立了朝贡关系或易货贸易关系,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双方来往密切,在“礼尚往来”之中,中国对东南亚各国也颇多惠顾。到了清朝,官方批准了和东南亚的贸易,更推动了双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二)近代殖民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国力衰竭,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也招架不住西方列强的攻击,主权渐失,连外交权也落入列强之手,发展对外关系自然是无能为力。自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双方的官方关系基本处于停顿,但民间往来却仍然络绎不绝。由于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由于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频繁,中国沿海,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城乡居民,为了躲避战乱,脱贫谋生,纷纷“下南洋”,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40年代之间,持续100年左右,移居东南亚各地的数以百万计,几乎在东南亚的每个角落都有中国移民的足迹。他们不仅带去了强壮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当地开荒耕种发展农业生产,而且也带去了经商之道,开展商业贸易。此外,他们还带去了中华的传统文化,使其在东南亚延伸和流播。
(三)独立国家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东南亚各国人民一起,并肩作战,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华侨青年踊跃参加东南亚各国的抗日战争,在出生入死的浴血奋战中缔结了深厚的友谊。二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各国纷纷宣布独立,新中国于1949年宣告成立,1950年,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三国先后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国又分别和柬埔寨、老挝实现了邦交正常化。1972年东盟的外长会议确定了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分别于1974年和1975年与中国建交。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交往是有跌宕起伏的,由于美苏争霸,整个世界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裂为两大阵营。在美国的教唆和挑拨下,有些东南亚国家也加入了反华反共的营垒,致使中国和某些国家的邦交正常化无法实现。加上那些获得独立的东南亚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对外侨实行政治上同化,经济上抵制的政策,甚至引发一次次的反华或排华运动,以至于中国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也多次出现紧张的气氛,连华人与国内亲属之间的正常访问也被搁置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把党的对外关系和国家的对外关系区别开来,尽量消除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恐惧,提供了一个促进双方开展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1990年8月8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恢复了中断20多年的外交关系,1991年9月30日,中国与文莱建交,同年11月与越南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至此,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得到恢复和改善,经济贸易合作也开始进入快车道。
(四)后冷战时代
冷战结束后,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流,除了历史和地理方面的渊源之外,中国和东南亚之间一些长期存在的障碍得到消除,双方都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来全力发展经济,同时,双方各自的发展也为合作交往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双方在文化观、价值观、人权观、发展观等重要观念上的接近以及在涉及地区事务问题上的广泛共识,使得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了共同语言。[1]
后冷战时代,中国和东南亚的全面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双方的高层互访日趋频繁,中国开始了和东盟组织的正式接触和对话,1996年,中国首次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受损严重,影响波及全球,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首当其冲,中国政府伸出援手,力挽狂澜,为受灾国稳住局势,减少损失,做出了自己适当的努力,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优良风范,其理性和大度赢得了东盟各国的高度评价,中国和东南亚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更广泛深入的合作。2001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2年,双方签定了《加强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2004年,又签署了中国——东盟贸易区《货物贸易协定》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双方进入了实质性的全面合作阶段。2003年,中国政府在《东南亚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上签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签署这个条约的大国,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逐渐提升,建立了全面合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面向21世纪的和平友好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二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延伸与演变
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文化相通,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两者之间的文化接触、相互影响和交流从来没有终止过。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延伸与演变,这与在不同时期,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大规模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的迁移是分不开的。他们当中虽有极少数人只在海外作短期的停留,而绝大多数移民则选择了留居当地,并在那里繁衍子孙,因此,中华文明在东南亚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近代历史中,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族文化的接触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或两种方式。其一是由于中国对外商业交往的增多,封闭的国门逐渐被打开,中华民族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外族文化的进入。明、清两代,从西方来到中国的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学者及艺术家等等,成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清朝开始派遣留学生出洋深造以后,那些从外国归来的人们,也自然充当了传播西方文化的先驱。当然,这里仅就他们在文化交流领域所起的客观作用而言,至于他们个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其是非,自当另作具体的分析。总之,这种情况下的外族文化传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交流,是在中华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而中华文化则正是在这种不断接触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进程中通过吸取新的营养而得到丰富和发展。(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还通过另一种方式或途径与外族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就是在不同时期,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向海外的大规模迁移,特别是向东南亚地区的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南亚各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殖民地政权的垮台,意味着西方文化对东南亚影响力的进一步衰落。同处于东南文化圈里,中华文化在东南亚是得到广泛的接受的。即使是战前,在东南亚原住民或华人中,只有少数人曾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并认同于西方文化。日本占领东南亚时期,所有西方语文学校被封闭,使它们原有的许多华人学生转到华文学校就读,并在战后继续在华文学校深造,这一情况对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华人的吸引力。至于说现阶段,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华文学校、华人社团和华文报刊都出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景象。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延伸与演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节日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与东南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但是,也有一种现象不可忽略,那就是中华文化在延伸过程中的变异,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也出现在东南亚的华人社会里,例如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那里的广东客家人矿工后裔占人口的较大比例,他们至今在日常生活中仍使用客家话,但是在词汇、语言习惯和发音等方面都已不是“纯粹”的客家话,甚至当地的原住民也使用这种语言。在西加里曼丹的坤甸等地,那里的华人使用的则是“变了味儿”的潮州方言。即使后来移居东南亚的中国人后裔仍保留某些中华文化传统,他们在习惯上被称为土生华人,他们的文化认同与第一代移民即所谓“新客”华人仍有明显的差别。在他们身上,中华文化传统可能只是一种遥远的记忆。
从某种意义上说,移民就是一种文化的迁移传播。在外族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东南亚社会生存的华人会不会最终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根本上来说,这将取决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趋势和客观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东南亚华人更多地选择回归中华文化传统,也就是说,他们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世代与其他族群生活在一起。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华人及中华文化采取的法律与政策也不像以前那样向西方倾斜,这也就是所谓的“重新中国化”。这也是为什么近一二十年来,双方合作也是不断发展的原因,双方在经济、政治上有很多联系和交流,在文化传播上更是交往频繁,往来紧密。
三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未来展望
中国与东南亚,从历史到现在,走过了风风雨雨、分分合合,未来双方的友好合作会更加紧密,前景将更加光明,更令人乐观和充满信心吗?这需要从双方的历史渊源出发,并结合各种现实因素加以思考,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一)东南亚华人社会的作用与发展
历史上,东南亚与中国保持密切的联系,东南亚也形成了不少华人社区,那是建立在与移民活动相关的血缘关系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尤其是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互补的基础上。二战以后,东南亚华人大多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是他们基于血缘、地缘、同文和同种等原因,与祖籍国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东南亚华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商机,华商携巨资到中国投资;东南亚华人也纷纷地到祖籍地省亲,送子女到中国留学等,加强了与中国的联系。
在全球化时代,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组建原则将依然发挥作用,仍然在沟通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东南亚华人社会将朝着当地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发展趋势,大致展示了世界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尤其是提升了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在“10+1”经济合作中,中国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区域资源互补是东南亚与中国密切合作的基础,中华文化又为东南亚与中国密切合作架起了桥梁。
在新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和海外华侨华人的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领域扩大,视角拓宽,相关的双边关系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东南亚和中国双方的合作大局已定,而且这也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潮流,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旋律相吻合,因此,是符合双方人民的需要,必将顺势向前发展。
(二)展望21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
展望未来的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发展,我们大致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由于同处亚太地区,双方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并致力于各自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在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加强合作。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在双方共识的推动下,双边关系会得到更迅速而全面的更大进展: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和交往必然不断增多。
由于双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广泛共识,可以为良好的协调和配合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高层领导人会更重视双边友好关系,之间的互访会更加频繁,共同在国际事务中反对强权,伸张正义,推动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这种睦邻的友好合作符合历史潮流,也顺应人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日益密切,双边经贸关系也会得到迅速发展,并达到一定的规模,贸易额会大幅度增长,贸易结构和领域会更向高层次发展,相互投资会日益增长,承包工程合作也会蓬勃发展,人员互派次数和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双方在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和交往也会不断增多,文艺、出版方面的合作也会更加活跃。
展望未来,双边的友好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继续在东盟、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世贸组织和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加强磋商与合作,促进地区和国际和平与发展,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扩大贸易、投资、金融、国防、安全、科技、信息、教育、环境、交通、卫生、农业、林业、矿业、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当然,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或消极因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国和东盟之间存在着一些棘手而又敏感的问题,例如贸易不平衡问题、南海岛礁主权归属、陆地边界划分、双方经贸领域的摩擦和竞争,以及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原因引起的误会、猜疑和不信任的感觉,都对双方的合作形成了障碍,此外,东南亚地区本身的变化发展,一体化趋势下的多样化,联盟之下各自的民族情绪,对中国政策的差异性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未来的关系发展。即便今后双方的合作也不可能是平平安安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坚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走向全面友好合作的21世纪。
【注释】
[1]参阅贺圣达、马勇、王士录著:《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与中国》,第285-2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