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概念和要素分析

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概念和要素分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文艺思潮,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其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问题。文艺思潮的构成要素含有:社会心理、思想体系、文艺作品与思想运动等。由于,“文艺”的两种界定和划分,无形造成了文艺研究对象的模棱两可和莫衷一是,也因此牵连得使“文艺思潮”的内涵外延以及研究范畴不明确。这些只是对思潮的阶级性、政治性和价值特征加以强调。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只有明确把握这些问题,才能抓住文艺思潮的结构和特征,切近文艺思潮

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概念和要素分析

研究文艺思潮,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其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问题。文艺思潮研究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文艺、社会思潮与文艺思潮等。文艺思潮的构成要素含有:社会心理、思想体系、文艺作品与思想运动等。

1.文艺

什么是文艺?对文艺的界定有两种:一是指文学艺术,即文学和一切艺术种类的统称;二是单指文学。现在一般冠以“文学”或“文艺”,只是称谓不同,没有明显的区别和分工了。文艺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由于,“文艺”的两种界定和划分,无形造成了文艺研究对象的模棱两可和莫衷一是,也因此牵连得使“文艺思潮”的内涵外延以及研究范畴不明确。

文艺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电影等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最大特点就是依靠形象(色、声、形、情等静态和动态的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并用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由于这些特点,文艺就能用美的感染力量和情的感化力量打动人的心灵,熏陶人的情操,提高人生品位;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就可以借助于艺术形式,寓教于乐,达到教化目的。因此,文艺就具有了认识、审美、教化与娱乐等作用。

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文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文艺的阶级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阶级社会文学艺术所特有的现象。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集中地表现为阶级关系,社会生活包含着具体的阶级内容;作家艺术家置身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一定的阶级立场和美学观点出发选取、描写、评价和反映生活,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文艺阶级性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由于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由此产生的艺术家世界观的复杂性以及由于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特点等原因,文艺的阶级性在文艺创作社会实践中的表现是十分复杂的。有的阶级性表现得比较直接、明显、强烈,有的表现得比较曲折、隐晦、淡薄,有的则很难看出具有什么阶级性;有的与作家艺术家所属阶级的阶级性相一致,有的却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属于同一阶级的作家、艺术家有时表现出相互对立的阶级倾向,属于不同阶级的艺术家也会表现出某种相同的阶级倾向,即使同一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会出现某些思想感情上的复杂矛盾。因此,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艺作品的阶级性,不能简单地从主观概念出发,根据作者的阶级出身去贴阶级标签;而应从文艺作品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细致地进行探究,注意它的复杂性。

2.社会思潮

由于诸多研究对思潮进行研究的角度不同,对思潮所作的界定也只是对思潮特定本质的简略概括,因此从表面相似的定义中很难看出论者在思潮的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如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等。

什么是“思潮”?“思潮”是一个源自日语的外来词。而日语的“思潮”则是英语“the trend of thought”或“ideological trend”的意译。我国1990年出版的《辞海》对“思潮”的释义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一种思想倾向。”《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这些只是对思潮的阶级性、政治性和价值特征加以强调。还有人认为,英语中的“the trend of thought”或“ideological trend”说的是“思想、观点的转变、变化与更改”。“思潮”之“潮”本来是一个形象比喻,若再用“潮流”解释,是同义重复。《现代汉语词典》的另一个释义:“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更接近“思潮”本身所强调的思想与观点的动态变化特质。不过,这种动态变化不是指个别的,而是指大范围内激烈的、持续的、群体的共同思想状况。总之,“思潮”之“思”,是精神性的东西;“潮”这一知觉意象所暗含的内涵是指“思”在较大范围内的动态性和形象性特征。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对社会思潮的定义是: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1)赵曜则认为:“所谓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2)一般说来,社会思潮反映一定时期里社会成员的认知、情感以及心理和价值取向,被称为是衡量和预测一国社会态势的晴雨表。社会思潮概念与意识形态、思想与主义等概念不尽相同。

社会思潮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社会思潮是特定背景下,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出现突出矛盾,导致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这样界定社会思潮的首要依据,是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出发点来给社会思潮下定义。社会意识是有社会历史性的,作为其活动形态的社会思潮也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这就需要指明特定的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并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变动最直接的反映,社会思潮作为把握社会变动的意识形态,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它是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流行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思潮的理论核心,这是思潮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理论支柱。

如何定义社会思潮,理论上决定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问题,也是思潮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已有的研究也涉及了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问题。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处于经常性的流变之中,它不是社会意识结构中的一个单独的层次,而是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这两个层次上活动着。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

3.文艺思潮

什么是文艺思潮?它与一般所谓的“思潮”有何异同?只有明确把握这些问题,才能抓住文艺思潮的结构和特征,切近文艺思潮的本质。因为,在“文艺”系统内,“文艺思潮”的个别规定性是“思潮”,它显然不是“文艺风格”、“文艺思想”、“文艺流派”、“文艺运动”和“创作方法”等,尽管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与错综复杂的关联,但相对于这些范畴来说,“思潮”正是与它们区别开来的最重要的特殊标志。而在“文艺思潮”与其所属文化系统尤其是所属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的关系层面上,“文艺思潮”的“文艺性”则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因为它作为“思潮”的一种,“文艺性”正是标志它与众不同的本体的特殊性。毋庸置疑,澄清与“文艺思潮”关系极为密切的“文艺”和“思潮”概念的相关情况,是认识文艺思潮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文艺思潮可以分为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两个层次。

学术性的文艺思潮,主要指在历史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并形成倾向,具有潮流性的创作意识与批评意识。文艺家(个人或群体)从某种观点(哲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语言学的、政治的,等等)出发,对文艺的本质、功能和价值等根本问题作出回答,并形成一种理论体系和审美原则,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体现在他本人或其他一些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中。这些创作在题材、思想倾向、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产生较广泛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文艺思潮。一般来说文艺思潮可分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学术性文艺思潮的主体是具体的学科领域的思想家与理论家等,他们在具体学科领域中反映社会,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没有必然性,只是在文艺领域产生影响作用。

一些思想家在界定文艺思潮时,常常是从创作视角切入的。如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研究和阐释的中心问题是文艺中表现出对立、斗争或交互融合的哲学思潮与宗教思潮,等等。我国学者蔡振华写的《中国文艺思潮》认为:“什么是中国文艺思潮?思是思想,潮是潮流。写一部中国文艺思潮,至少需要把已有的全部作品——各自分析其思潮背景,以求能找到一个线索,然后说明其嬗递之故。可是谈何容易……构成这背景的原因,又很复杂,非在宗教、哲学、社会与经济各方面都有相当的认识不可。”(3)李何林于1948年春出版的我国研究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开山性专著《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论述了从“五四”前后至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艺论争。可见,他们心目中的文艺思潮不过是文艺理论思潮而已。一些辞书和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思潮内涵的界定,又往往把文学思潮局限于创作思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的“文学思潮”词条,定义似乎不只局限于创作思潮,但在诠释时到处都表明文学思潮等同于创作思潮。至于把文学思潮解释为文学“思想倾向”或“创作潮流”的定义,其意指很明显也是局限于创作思潮的。

文艺思想和文艺观念既可以是有体系的,也可以是不成体系的,而文艺理论是指体系形态的文艺思想。从历史维度而言,文艺思想有一个从非体系形态向体系形态发展的过程,即使体系形态也存在着不够完善到逐步完善的演进过程。而且,体系形态的文艺思想还有显形态和潜形态之分。所有的文艺思想,不论成体系的和不成体系的,在形态上都有显、潜之别。显形态的文艺思想,以理论表述的形式存在;潜形态的文艺思想是暗寓于具体文艺作品之中的非成文性理论形态存在。成“潮”的文艺之“思”似乎都显示出有体系的思想形态。尽管国内不少文艺思潮观在定义上看不出所确认的是体系形态还是非体系形态之“思”,然而在进一步的阐述中则表明是赞成体系形态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的“文学思潮”条目,在阐释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想、文学流派的关系时认为:“文学思潮在概念上比文学思想要宽泛得多,它不只是在个别或少数作家的创作中有所反映,而且表现为许多有影响的作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自觉地实践某种共同的文学纲领,形成一种遍及社会的思想趋向。……文学流派通常表现为由思想和艺术的共性而不一定由纲领上的共性联系着的作家集团。”(4)所谓对作家们起着组织作用的以及他们共同实践的“共同的文学纲领”,(5)指的是一种理论形态的有体系性的文学思想。正因为大家都按这一思想体系从事创作实践,形成普遍的思想趋向,才形成“潮”的文艺思潮。

韦勒克从文学史方法论角度对文艺思潮作为“时期”概念的论述,其实也包含着在普遍意义上的“文艺思潮”本质的精确概括。他说:“一个时期就是一个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所支配的时间的横断面。”(6)从本质上说,文艺思潮是“包含某种规则的观念”,即“整体的观念体系”中所包含着的“文艺规范系统”。这种“文艺规范系统”可以理解为被采用、传播、变化、综合以及消失的过程中形成的文艺精神活动的总和。韦勒克明确地说,这个“文学规范系统”表现为“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韦勒克还说,这个“文学规范系统”表现为“一套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例如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模仿古典、崇尚理性和遵守“三一律”、以古希腊罗马的作品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著述作为范本等是其“文学规范系统”所包含的基本原则、行为和评价的标准,不仅在文艺本质、功能等方面提供基本观点,还有题材、主题、文体、人物类型、技巧、手法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一套程式,所有的原则,都体现其价值规范。而且,这样的规范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主体群体活动的发展而变化以至被综合,或消失或为别的规范体系所取代。

社会思潮性的文艺思潮,主要是指一种流行性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一种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场所、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意识的运动形式。每一种文艺思潮,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共同的思想潮流和心理倾向。这种文艺思潮的主体是具有广泛性的各阶级、各阶层或各集团的人们,他们对社会发展中的道路或方向问题以及一些迫切性的时代问题的看法,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色彩。其社会影响复杂多样,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艺思潮能够促进社会进步,落后的与反动的文艺思潮会延缓或阻碍社会的发展,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www.xing528.com)

本文研究的文艺思潮就是从社会思潮的视角进行的。

文艺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是介乎普通意识与理论意识之间的一种中介意识层次。它不仅由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同时还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通过社会思想的运动形成文艺思潮。具体来说,文艺思潮的构成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社会心理、思想体系、文艺作品、思想运动。

1.社会心理

普列汉诺夫指出:“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7)这就是说,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对社会心理的反映和概括。社会心理是指社会共同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反映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表达一定人群的情感和愿望,因而对社会生活的变化能够产生直接的效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文艺思潮的直接社会心理基础不是社会普通心理,而是社会潜意识。而社会潜意识是其深层社会心理基础,社会潜意识与意识形态的背离和冲突,为文艺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它不仅为文艺思潮的产生提供主要的思想材料,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文艺思潮的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2.思想体系

思想体系是指思想的一整套结构系统。一般而言具有较完整体系的思想,才会被称作思想体系,用以区别其他较零散或仅针对特定事物的思想。思想体系是一定阶级或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观点的总和。表现形式有政治、哲学、艺术、道德与宗教等,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映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不同思想体系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阻碍或推动作用。

思想体系有其理论核心和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形态。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也指辩论是非、争论和讲道理。理论形态以一定的学说为主体,表现为概念体系,用理性征服人心。一些思想敏锐的思想家或一定阶层的代言人以“弄潮儿”的身份出现,将潜隐的意识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它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主导,又与人们的社会心理相结合,表达一定人群的情感和愿望,因而对社会生活的变化能够产生直接的效应。它们既反映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又直接影响人群的心理变化。任何文艺思潮都涉及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面,都是理论形态和心理形态的统一,都是特定的理论内核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观点。

3.文艺作品

文艺思潮与社会思潮的最大不同,不是通过其理论观点的直接阐述传播其观点,而是通过文艺作品宣传其观点,使深刻晦涩的理论观点变成了渗透力极强的艺术形象,征服欣赏者,使欣赏者在娱乐中接受其观点。

文艺作品是作为欣赏与审美对象而存在的,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反映和概括生活,因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对欣赏者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觉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8)文艺作品的直观性,以及基于这种直观性而使人产生各种感受和体验,以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是其产生作用的突出特点。但艺术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必然与人的社会意识联系,所以,艺术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又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维交织在一起的。

文艺作品产生作用的主要特点:第一,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来源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事物。杜勃罗留波夫曾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事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9)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文艺作品以其鲜明的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感染作用,影响人的情感活动,这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文艺作品对人的感染力比较迅速与强烈,会产生其他教育手段很难达到的效果。恩格斯曾针对一幅名为《西里西亚的织工》的油画说:“从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强大得多。”(10)这显然是就文艺作品的这一特殊作用来说的。第二,模仿作用。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往往成为先进思想的旗帜、崇高道德规范的体现者、美好精神的化身而让人们效仿。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在文艺作品中用正面形象来影响大众,但只有体现了进步思想和道德规范的艺术形象才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列宁说俄国无产阶级在看了高尔基《母亲》作品后,才知道如何自觉地去斗争。鲁迅的作品对我国“五四”以来的青年一代起到了教育作用。这些都表现了正面艺术形象的这种示范和教育作用。第三,思想认识作用。文艺作品中的思想认识作用与哲学和科学有很大的不同。高尔基说:“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11)由于文艺作品中的思想都包蕴在具体与个别的艺术形象之中,充满了创造与体验,因而,对欣赏者来说,它永远是新鲜的、独特的与不可重复的。甚至老生常谈的和众所周知的思想,如果能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也会成为真正的发现。第四,道德的感召作用。文艺作品是树立道德规范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家对于他们要描写的事物,总是鲜明地表现着艺术家的道德观。”(12)他把道德观作为文艺作品表现的重要意义。由于文艺作品所树立的道德观蕴含在具体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并具有美的魅力,这就具有更大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对个人来说,可以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对社会来说,则可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第五,审美作用。文艺作品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可以使人激动、陶醉与震荡,使人的思想和感情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的高尚和有力,摒弃庸俗、琐屑和丑恶。由于审美对象和主体的千差万别,审美感受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审美感受对人永远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毛泽东同志指出:“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13)文艺作品的价值必须在社会效果中才能得到确证,动机和效果也只有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统一。需要强调的是,文艺作品的社会作用与效果并不是要求文艺创作去迎合大众,或创作适合一些庸俗的人的低级趣味的作品。我们的文艺作品不仅应该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而且有责任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能力。

4.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是指有组织和有目的地进行某种思想理论宣传的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活动。思想体系形成后,在社会上进行传播,引起广泛的共鸣,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产生影响,会导致社会观念的震荡和变革,对群众性的思想倾向推波助澜,势必会演变为思想运动,从而形成文艺思潮。

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14)文艺思潮必须得到相当程度的社会承认,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并在相当程度上为社会个体所接受并转化为其思想、情绪、意愿、兴趣和需要等。这就是文艺思潮的社会共鸣性。

从心理学上分析,个体接受某种思想即是外来思想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双重的:既有理性的,也有情感的。理性的内化是对理论的接受。这种内化需要主体的自觉和相当的背景知识;缺乏自觉或没有相当背景知识的主体,很难实现理性的内化。情感的内化则是对个别、零碎观点的感应,或者说感情上的吻合,既不需要主体的自觉,也不需要背景知识,因而具有相当的普及性、突发性和冲动性。而文艺思潮的共鸣需要理性的内化,也需要情感的内化。因为,能够真正理解和传播一种理论的总是社会中的少数人,只有当这种理论调动起相当数量群众的情绪时,才能产生社会共鸣并转化为文艺思潮。因此,文艺思潮一旦形成就不仅是理论,而且必然掺杂着大量的情感与意愿,必然是理论形态与心理形态融为一体的思想潮流。

文艺思潮的构成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其中思想体系因素是文艺思潮的“硬核”。这种思想体系硬核是一定社会思潮的理论代表,通常也是人们直接考察的对象。而思想体系是对社会心理的概括和反映,社会心理就是文艺思潮形成的相应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