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新视角

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新视角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第二章第三节“中国小说起源的确切时间”已分析了《尚书》中的《五子之歌》和《金縢》,认为《尚书》中的这些记言、记事文符合小说的定义,而成文于西周时期的《金縢》是中国小说的起点。因而《尚书》是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鉴于它们被置于《尚书》最前面,而且古今论小说者多把它们排除在外,因而选择它们作为《尚书》的小说代表作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新视角

本书第二章第三节“中国小说起源的确切时间”已分析了《尚书》中的《五子之歌》和《金縢》,认为《尚书》中的这些记言、记事文符合小说的定义,而成文于西周时期的《金縢》是中国小说的起点。因而《尚书》是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

《尚书》是我国上古时期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作为“五经”之一,《尚书》对后世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尚书》所记载的事远及尧舜禹,中乃夏商,截至春秋中期,它虽早在孔子之前就已成书,但后世屡有改动。尧舜禹时期的事迹本来就有传说色彩,其中虚构的成分居多,特别是尧舜和大臣们的对话部分,肯定是后世人根据历代传说整理成文的,这就使得它们具有虚构的特征。《夏书》《商书》所记载的言语事迹,距离孔子的时代,少则五六百年,多则一千五六百年,岁月邈远,文献难征,其中记载的事件和言论,虚构和传说也占了很大比例。即使周代的事迹,也难免虚构之作,比如《金縢》一篇,当周公受到误解之时,“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当成王了解到周公的忠心之后,“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其笔法已类似于志怪小说了。因而总体来看,《尚书》中的记言记事之文,其虚构性不下于《世说新语》。

下面以《虞书》为例来具体分析《尚书》的小说特征。

古今对《虞书》颇有争议,认为它可能成文较晚,应该晚于《周书》。一般认为,《古文尚书》中的《虞书》五篇,也就是《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其中的《舜典》是从《今文尚书·尧典》中分出来的,《益稷》是从《今文尚书·皋陶谟》中分出来的,它们都不是伪作;只有《大禹谟》是晋代梅赜的伪作。但《大禹谟》即使是伪作,也不是梅赜杜撰出来的,应是他根据当时流传的先秦文献加工而成的。所以从这一意义上看,《虞书》五篇都可以当作中国早期的文献来看待。鉴于它们被置于《尚书》最前面,而且古今论小说者多把它们排除在外,因而选择它们作为《尚书》的小说代表作进行分析。

《虞书》五篇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小说的主题线索是后代小说中常见的改朝换代。《尧典》首先介绍了尧帝的主要事迹,然后就是他和大臣们讨论接班人的问题。在讨论中,丹朱共工都被否定了,尧虽然也反对启用鲧,但由于大臣们的坚持,他只好放弃自己的意见。9年之后,鲧治水不成功,考察失败,尧和大臣们商定启用穷困的舜。尧为了考察舜,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舜通过考察之后,尧要把地位让给他,舜没有同意。这是《尧典》的内容。之后在《舜典》中,舜接受了尧的禅让。他四处巡视,考察各地诸侯的政绩,实行自己的政治制度。他还把共工、驩兜、三苗、鲧都进行了处罚,把他们流放到外地。舜执政28年后,尧才去世。尧去世之后,舜提拔禹、弃、契、皋陶、垂、益、伯夷、夔、龙等22人担任要职,很像后世新即位的皇帝分封功臣。《大禹谟》主要记载的是舜和禹、益、皋陶三位大臣的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大禹貌似尊敬舜,实际上却是在卖弄自己的功绩和德行,对舜有时还用教训的口气,舜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他只好同意把帝位让给禹。《皋陶谟》主要记载的是皋陶和禹的对话。在《大禹谟》中,大禹曾向舜提议,让皋陶继承帝位,可见皋陶的功绩很大,他是禹的直接竞争对手。《皋陶谟》中,皋陶提出了一些治理国家的策略,使得大禹拜服,可见他的理论水平是很高的。皋陶对禹的口吻也是教训的口气,可知大禹刚刚摄政的时候,皋陶心有不甘。《益稷》篇是《皋陶谟》的续篇,记载的舜、禹、皋陶、夔等人的谈话,但主要是禹和舜的对话。在《益稷》中,禹对舜的口气更为强硬了。但最后夔出现了,在他的音乐声中,君臣互唱颂歌,《虞书》就在一团和气中结束了。

这五篇文章以记言为主,叙事性不强,但通过人物的言语,也表现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虽被后人津津乐道,但也有人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尧、舜的让位都是迫不得已,特别是舜,竟然死在南蛮之地苍梧,非常令人生疑。带着这些说法细读《虞书》,会发现舜的让位确实是被迫无奈的。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尧典》和《大禹谟》。这两篇文章记载的都是君主和大臣讨论继承人,但其过程很不相同。在《尧典》中,尧和大臣们讨论的三个潜在继承人丹朱、共工、鲧,都不在讨论的现场;而这三个人选都是大臣提出的,尧都进行了否定。尽管他最后对鲧的否定不成功,但鲧最后也没通过试用期的考察。舜被提议做接班人也是相同的模式,尧为了考察他,甚至直接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最后舜不负所望,通过了考察,接替了帝位。因而尧的禅让,尽管也有可能是被迫的,但他当时还是有决定权的。最后他虽然没有把帝位让给自己的儿子,但也让给了自己的女婿,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结局。(www.xing528.com)

但《大禹谟》中讨论继位问题就不是这样的模式了。大禹一开始就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后克艰厥后”,也就是要求舜把当好君王看得很难,这样的口吻,尧的臣子们是没有过的。之后益对舜也不客气,竟然说出“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这种有教训口吻的话来。禹马上附和,说“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在禹和益的一唱一和的批评中,舜只好说天下之所以能够得到治理,都是大禹的功绩:“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既然维持天下的是大禹,舜就只好承认自己已经懈怠,提出让大禹来管理天下了:“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大禹这时还假惺惺地辞让:“朕德罔克,民不依”,但他也不说让舜继续干下去,反而提出了另一个候选人皋陶,说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让舜把皋陶作为接班人。之后舜赞美皋陶的功绩,说他应该受到鼓励,也就是希望把帝位让给皋陶;但皋陶反过来说舜帝品德高尚,没有过失,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这跟前面大禹和益对舜的批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大概是因为皋陶的势力不能跟禹相比,所以他才不敢接受。

既然皋陶不愿意继承帝位,舜就只好把禹大大夸奖了一番,坚决要求禹当继承人。禹又推让,说应该占卜一下再做决定。舜只好说“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这时的禹依然“拜,稽首,固辞”,舜只好说“毋!惟汝谐”。于是到了正月朔旦,经过了一番仪式,禹就成为舜帝的合法继承人了。

《皋陶谟》中,皋陶对大禹进行了一番劝诫。虽然大禹表面拜服,但也有“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的反问。皋陶于是进一步提出了九德、五典、五礼、五服、五刑等系列主张,最后还咄咄逼人地问大禹:“朕言惠可厎行?”也就是说“我的话可以得到实行吗?”大禹只好说:“乃言厎可绩”,就是说“你的话可以实行,并且肯定能够获得成功”。

《益稷》中,舜让禹发表意见,禹则以退为进,说“予何言?予思日孜孜。”也就是说他“只想着每天努力工作”。皋陶就问他怎么工作,禹说的却是他原来治水时的辛苦和功绩,正是他“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才使得“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也就是使得百姓们能够安定生活,各诸侯国得到了治理。在摆出自己的功绩之后,禹又开始教训舜:“都!帝,慎乃在位”,舜只好答应:“俞!”禹又教训他说:“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也就是要求舜安静心意,考虑天下安危。用正直的人辅佐自己,依靠有德的人指导接受上帝的命令,等等。舜只能尴尬地说“臣哉邻哉!邻哉臣哉!”也就是要依靠大臣。禹依然不依不饶,竟然告诫舜:“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就是要求舜不要像丹朱那样傲慢,只喜欢懒惰逸乐,不论白天黑夜只知道戏谑,还乘船游玩,成群地在家里淫乱。这样的话是一个臣子对君王说的吗?之后禹还夸奖自己,“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也就是他的儿子启生下来呱呱而泣,他也顾不上孩子,只是忙于治理水土。他要求舜现在要集中精力对付三苗。舜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说用德教让三苗顺从。之后夔开始奏乐,于是“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于是唱起了“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也唱起了“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最后的歌声,既表现了他们君臣的互相鼓励和劝诫,也是对他们这一番谈论的总结。

纵观《虞书》中的这五篇文章,可以发现它们就像一组小说,集中刻画了舜、禹、益、皋陶、夔等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舜一开始大封诸臣时的意气风发,变成了最后任凭禹、益教训而不得不让位的无奈,可谓对比鲜明。禹则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物形象,他貌似谦恭、能干,实则心怀野心;他虽然意在帝位,但却不明言,一定让舜提出来;舜说让他继承帝位了,他又推辞再三,但最后还是接受了帝位。益则像是禹的帮凶,他们一唱一和,逼迫舜让位给禹。皋陶也功劳很大,很有才干,但他权势不如禹,虽然他不甘心禹继承帝位,虽然他敢于当众给禹上课,但也不能阻止禹。夔是乐师,他用他的智慧和特长调和了君臣之间的矛盾,使得《虞书》有了一个祥和的结尾。

如果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审视《尚书》中的其他文章,就会发现《尚书》中的记言、记事文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成就。例如《金縢》篇所塑造的舍己为公、任劳任怨的周公形象,《盘庚》篇中所塑造的具有忧患意识、深谋远虑、苦口婆心、意志坚定的盘庚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再如《微子》中也塑造了微子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微子之口抒发了一种悲愤苍凉之情。“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了,“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没有一点希望了,其中包含着何等的绝望与伤心;在这样的情境下,痛苦的微子无法作出选择,他只好去求助于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远行)?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是出逃在外呢?还是在家直到年老而隐退荒野?你们快些指点我吧,殷商就要灭亡了,我该怎么去做呢?这样的徘徊、发问,这样的痛苦选择,极似后世《离骚》中的屈原。所以蔡沈《书经集传》中说:“微子上陈祖烈,下述丧乱,哀怨痛切,言有尽而意无穷。数千载之下,犹使人伤感悲愤。”[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