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阶段民族文化融合研究
陈景聚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和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55个少数民族中,100万人口以上的有18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10万至100万人口的有17个民族;不足1万至10万人口的有20个民族,其中珞巴族人口最少。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中下游和东北平原。55个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云南省居住着20多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份。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呈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这就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与融合,以及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长期以来,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通过不断融合,已基本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格局,这不仅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不同文化形态的交融使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日益显现,人类文化将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一次空前的文化整合。正确地审视文化全球化,自觉地构建现代文化形态,实现文化高度融合与创新,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就文化层面而言,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国民品性以至审美情趣,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我们对待文化全球化的态度不应是逃避,而应是正确解读和主动参与。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强劲走势,我们的任务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在与世界文化的融会过程中不断强化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个性认同,丰富民族文化的蕴涵,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使民族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我们应当以开放、健康的心态参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变全球化和本土化间的尖锐对立为平等对话,共荣互补。
(二)民族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正在加快融入世界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相当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或消失,就再也不可能复制。因此,为了社会的协调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融合问题。其二,信息技术的广泛引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猛烈冲击需要我们理性完成文化的现代转型。此外,面对大众文化日渐强势,加之现代传播手段进步,无孔不入的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要经历一个“扬弃”的过程,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10]其三,各民族的文化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在其发展中会积淀起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相对的独立性会使其文化具有保守性和排他性。这对文化传统的保护是积极的,但对文化传统的发展却是有害的,会制约其发展与创新。这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是极其不利的。现在的内外环境与经济的发展都要求各民族文化理性考虑如何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又融合全球文化的精华,从而有力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民族文化融合对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在当今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广泛交往、不同文化之间的涵化与融合,是政治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同样也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和谐与政治一体的关键。在长期文化交流中,各民族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民族差别日益缩小。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共同认同感始终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得以成功实施的主要历史成因之一,对民族团结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文化认同本身也是文化融合的结果。研究民族融合中的文化认同,对于今天我们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民族文化融合对边疆民族地区稳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深远。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有很多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我国边境地区实行了全方位的开放,区域合作成为历史趋势。这种背景下相应的国际化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经济发展起点低。如果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相邻境外地区,加上国家政策失误等因素,会造成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甚至导致民族认同的非正常状态,最终为国家分裂主义分子所利用。因此必须加强边疆民族成员的高层次文化认同,努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急剧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矛盾不断加深,这更容易产生边疆的民族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整合功能,也是重构和谐社会的原动力。因此,要把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重视、保护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二、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特点和一般规律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模式;从狭义上说,文化限定为与意识形态生产相关的意识生活、意识成果,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法规、制度、风俗习惯等。笔者在探讨民族文化融合的问题时是从风俗习性、生活方式、行为模式、行为系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狭义定义文化的。“融合”(merge)的含义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体,整合、贯通、协调、交融、会通等都属于这个范畴。[11]在关于文化融合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学者是持文化融合论的观点的。汤一介以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为例,论证了不同文化之间是以融合为主导的。也有的学者指出,不能把融合等同于趋同,那种建立一种“普世文明”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如张汝伦就认为融合并不是趋同,也不是融入。实际上,同样是主张文化融合论的学者,他们对文化融合的理解却是不一样的。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的融合就是文化在发展中逐渐趋同,最后建立起一种“普世文明”,即建立起一个全世界的人类都能接受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融合就是一种文化融入另外一种文化当中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被另外一种文化所吞并掉。再有一种观点是文化的融合,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互相吸收,愈来愈趋向于多元化。笔者认为文化融合是指两种以上的文化接触、碰撞与冲突后,彼此之间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双方文化主体逐渐对对方的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产生认同,并不断吸收与借取,双方的文化成果得到交流,最终使文化得以发展。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也是对不同的价值观选择、融合、创新的过程。民族文化无不具有多元融合的性质,而形成民族文化多元融合的方式主要为自然融合和强制性融合。[12]后者多是政府政策实施的结果。
(一)民族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
1.语言文字在融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考察,与汉字异源同型的有彝文、纳西族的东巴文、哥巴文、玛丽玛莎文等。在东亚地区有30多种文字与汉字有关,其中包括语系完全不同的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以及其他难以确定语系的语言。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利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为文化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语言词语经常相互借用。各民族聚集地区的多语现象,更好地实现了言语交流的有效性。
2.生活习惯的接近。随着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撞击与交往,有些也慢慢采取了部分汉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住房、服饰和休闲娱乐都是一个民族的外显特征,这种异质性特征在被逐渐弱化,趋于同质化。[13]春节本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但现在有很多少数民族如满、蒙、壮、苗、布依、黎等也过春节。许多少数民族也过汉族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当今的中华各民族有许多的共同性,其主要原因就是长时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3.在深层次上,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非语言符号的认知和理解上仍然存在诸多差异。民族文化差异随着族际交往的扩展能够缩小,但难以消除。从各民族相互间的文化了解程度看,均有一定比例的人对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不甚理解。受传统文化影响,一些民族在通婚上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心理,民族的文化融合还较少发生在婚姻和家庭层面。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族际通婚率平均不到2%,排在55个少数民族的最后两位。[14]
4.主体民族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减少了宗教矛盾。汉族对儒、释、道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教派的兼容性超过了其他任何民族。[15]这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平和了宗教矛盾,在总体上促进了各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相互兼容、相互融合,为民族亲和力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5.民族文化相互渗透或融合对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影响。生产工具、建筑和娱乐方式等均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它们与民族意识等深层文化相比较属于表层文化,在发生族际交往时,是最早接触也是比较容易发生嬗变的部分。民族群体在接触其他群体的表层文化时,一般更多的是从它的实用价值去评价和决定取舍,对它原有的民族色彩和地缘色彩较少考虑。因此,民族文化的交流、渗透无疑将导致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同化,但是民族文化表层成分的趋同或融合不等于民族自我意识的淡化。
(二)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1.冲突与融合的对立统一。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是文化冲突与融合得以产生的依据。然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非绝对化、或不可调和,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低层次的冲突导致低层次的融合(物质文化等),低层次的融合又将引起高层次的冲突(精神文化),而高层次的冲突又将导致更高层次的融合(物质与精神文化)。[16]文化的冲突与文化的融合在矛盾运动中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着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2.冲突点和融合点相对集中,相似性强。通过调研,发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点和融合点总体上比较集中,相似性较大,即很多地区的冲突点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现实经济地位等方面,融合点则主要体现在生活习俗、政策制度及民族认同感等文化特性上。[17]而且在前面民族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中也可以得出此论点。
3.双向性。汉族文化的大环境对当地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少数民族的言谈举止、发型、饮食、节日、生活方式、精神风貌等等汉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汉族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包容程度也在不断发展。
4.民族文化交流有限性。中国的绝大多数民族长期以来都处在一种相互影响的状态之中,同质性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增加。但是这种交流在实际中,不可能涉及参与交流民族的全部人口,当然,也不可能牵动文化的所有构成成分。
(三)民族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
一般说来,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都遵循着以下的一些基本规律[18]:其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民族文化影响或改变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民族文化。甚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民族在被落后的民族以武力征服之后,在文化上仍然以强劲的力量改变或同化着征服者。其二,人口多的民族的文化影响或支配着人口少的民族的文化。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居住于相同或相近区域内的几个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中。其三,军事力量强大的民族的文化影响或支配着军事力量弱小的民族的文化。这一点在交流双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它只是前述两个基本规律的补充形式,否则,它只能在较短期内发挥效用。
三、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办法
探讨民族文化融合的机制,可以更好地揭示地区间与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为政府寻求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径与制定正确的民族发展政策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团结与巩固国防安全,更快地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和内部驱动力的觉醒。这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和由它们决定的民族文化交流的客观需求程度;内部驱动力指民族群体自身对民族文化交流的愿望、动机,它是由相应的社会环境决定的,是一个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19]一般地说,一个民族所处的地区或时代愈是政治昌明、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对民族文化交流的需求就会愈强烈,文化交流动机也会愈加强烈和明确,各民族政治上的向心力、凝聚力也愈强;而在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对民族生存、民族文化存在巨大威胁时,民族群体则更有可能对文化交流和渗透持怀疑、抵触、反对或敌视的态度,同一地域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就越弱。在民族多元化的居住环境中,交往冲突的根源不在于文化的多元性,而在于文化的非互知性。此类冲突可以凭借大众传媒予以有效消解。现代传媒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还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结者和协调者。
(二)关注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地位,给予少数民族群体以无条件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支持。进入信息时代,族群之间的交往规模更加深入,它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也表现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中。媒体网络的扩大,使现代文化信息深入到了不同族群关系内部。不仅主流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向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而且,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媒体介绍也影响到了主流民族地区。然而,人类的这种交往过程从来不是在均衡与和谐的状态中实现的。尤其在现代化大潮中,多民族国家中的不同民族在这一大潮中的实力、地位是不同的。尽管现代国家在宪法和法律上承认了不同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但不同民族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少数人族群的权利,只是为少数人族群免于多数人族群的同化和侵犯提供了一个条件,并不能真正解决不同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因为,要使民族交往得以健康的进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和谐得以实现,关键是不同民族之间实际差别的缩小,特别是要给予少数民族群体以无条件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支持。
(三)扩宽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首先要拓宽文化融合涉及的内容。在“大文化”范畴里寻找更多的项目促进交流与融合。不要一讲交流就是输出,也要主动向对方学习。建议寻找一些自身比较薄弱、对方比较成功的课题,比如管理文化、公民文明教育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交流。其次,交流对象范围也要扩大。扩大视野,主动地寻找不同层面的组织和人员进行交流,使交流活动更加名副其实,让双方加深了解,达成更深层面的文化共识。第三,加深文化融合的深度。民族文化交流不仅应注意作为民族文化具体形式的表层文化,更应该注意作为深层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特点。我们要注意这些方面的互相交流与吸纳,要注意民族落后观念、意识的更新问题,要特别注意民族意识加强的趋势及带来的可能结果。
(作者系西安财经学院思政部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