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陕西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陕西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展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同时,地市普通高校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在文化兴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方面应与地市普通高校携手同进,促进城市文化内涵和外延发展。

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陕西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三、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展

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一)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优势和地方普通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互为发展咨询

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地市普通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支撑点,地市普通高校应充分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产业结构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链接。地市普通高校在人才和学科方面的优势,能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及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决策提供理论论证、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地方政府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为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鲜经验,增强高校的发展潜力。其中,省市主管部门要统筹安排,加强指导。要将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实现。注意调动地方政府,特别是地市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形成国家重点支持、地方政府重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机制。地市普通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强大的经济和政策优势来提高整体实力,在校园基础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取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二)统筹和利用地方政府与地方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互为人才基地

地方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实施“地方人才工程”,留住地市普通高校优秀人才,并对高校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本地区发展的人才优势。地市普通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各行业的优秀人才,通过讲学、聘请为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为我所用,以弥补地市普通高校师资的不足。同时,地市普通高校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地市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地方人才市场为导向,本着“立足当地,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积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改造,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人才培养“需—产—销”的良性循环。(www.xing528.com)

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要求,统筹利用地市普通高校教育资源进行非学历教育培训,如干部职工岗位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等,使地市普通高校成为本地区创造继续教育的阵地。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地市普通高校通过与地方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开展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开展校县、校企和校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科研、产业开发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三)发挥地方政府正面引导优势,突出地方普通高校科研优势,互为科研基地

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地市普通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地市普通高校科研应立足地方科研需求,立足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实现高校与地方科研机构科技力量的整合,进行联合攻关,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与地方企业界联姻,将研究成果在企业转化成产品,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研究技术开发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互为科研基地,使高校与当地政府之间信息畅通、人才与科研设施等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为高校增添了教学、科研新课题。

(四)实现高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文化特色的交融,互为文化支撑

地市普通高校是地方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地方政府在文化兴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方面应与地市普通高校携手同进,促进城市文化内涵和外延发展。地方政府要通过地市普通高校在引领和传承先进文化方面的优越条件,引导校内文化向校外转移,用高校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奋发向上的品质,塑造学习型和文化型城市。地市普通高校要发挥自己的文化底蕴优势,将现代化的高校文化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地方文化新亮点,为提高地方民众整体素质和文化品位作出贡献,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