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培育特色是发展壮大的突破口
按照语义学的解释,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其中的“特”为“独特”或“杰出”之意,“色”指“景象”或“面貌”,具有品性、表征之意。具体说来,有3层基本含义;一是“人无我有”,即个性或独特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
关于办学特色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办学特色概括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二是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与会代表认为,“高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也就是高校的个性发展,高校办学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也就有了办学特色。”三是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南开大学校长蒋树声认为,“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综合众多学者对大学办学特色概念的多种诠释,所谓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依照本校发展定位,在具体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风格,是一所大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个性的外在表现和价值追求。办学特色体现在治校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选择,有特色就有发展,有特色就有实力,高校办学领域中的特色化可以形成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总之,只有具备鲜明特色的大学才能提高办学效率,进而形成办学活力,并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一)办学特色的内涵
1.分析办学特色的内涵的层次
办学特色的内涵可从4个层次来认识、概括和把握:
第一层次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属于这个层次。这是很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层次。综观历史,名校有名训,著名大学校长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例如,南开大学的老校长张伯苓提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至今还被有效地传承并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第二个层次是办学制度性特色。首先是指谁投资办学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立、私立、地方政府办学以及合作办学等。其次是办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即学校由谁管理、怎么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由政府直接以指令性计划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学校在政府宏观管理下依法自主办学,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体制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还会有新的突破,这都表现出办学特色。第三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学校内部的党政关系的处理、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体制、分配体制、财务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体制等。
第三个层次是办学模式、办学方法。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甚至具体的教学方法等都属于这个层次。学校的类型、性质及办学层次、培养目标、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等不同,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式也就各异。
第四个层次是办学效果。如果说前面3个层次是关于特殊性的,那么办学效果就是关于共性的、综合的。在办学效果中最重要的效果是学科建设效果,通常所说“一个学校不能全部学科都是一流,但某个或某些学科有可能一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北京大学可能文理很强,南开大学可能经管有优势,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在全国可能领先,这就是学科形成了优势,是学科的特色。其次是科学研究成果,比如清华大学可能为卫星上天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就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央献计献策,这是研究成果,也是办学效果。
2.注意避免两个误区
(1)竞争力不等于办学特色。大学的竞争力不等于大学的办学特色,但特色与竞争力有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特色是竞争力的基础,大学只有在发展中培育和强化特色,才能逐步形成大学独特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又会强化特色,正是由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才能逐步凸现出来,稳固下来。因此,只有培育并保持学校已有的特色,才能形成和提升竞争力。
(2)优势学科不等于办学特色。国内大学一般把保持与发展优势学科作为创特色的基础,这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我们不能把创特色等同于创建优势学科。因为大学不是单纯的研究机构,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皆是为这一核心任务而服务的。培养人才不能单靠优势学科,而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并且要办出特色和个性。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认为:“大学的综合趋势是由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学科综合化这种大趋势决定的。只有加强综合化,学校的科研水平才能提高。综合化的培养氛围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完美结合中才能得到提升。”所以,创建优势学科只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办学特色的全部。
(二)办学特色的要素
大学办学特色的要素是指构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学者们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办学特色的要素作了划分。从时间上看,大学办学特色要素包括历史特色和当前特色。从空间上看,主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方面。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认为,一所大学当前的办学特色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二是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三是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四是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在这几个层面中,既有物质的、有形的,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但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起主导作用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力等4个方面。
1.教育理念
独到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的灵魂。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结晶,它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国外一些著名大学之所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大学具有独到的办学理念。
2.学科建设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和科学研究是办学特色的支撑。优势的学科虽不是办学特色的全部,但却是形成办学特色重要的切入点,大学要在学科布局上体现学校的特色,在学科的内涵发展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学科齐全,但却办的平庸,也不能形成办学特色,关键在于学科发展要有特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设学科并不齐全,却以理工科特色见长,不但堪称世界一流,而且特色鲜明。
3.人才培养
素质优良的人才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衡量学校是否有特色,归根到底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特色。学生有特色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才能在工作岗位上产生业绩。学生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学生具有的独特性、创造性与和谐性的高度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实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观念,坚持学生人人有其才,鼓励学生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主学习,通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丰富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具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4.社会影响力
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是办学特色的体现。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发展所做的实际贡献,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办学特色的价值越大,特色也愈鲜明。办学的社会影响和效果,突出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尤其毕业生是否有特色,是否在社会上有竞争优势,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是办学特色十分重要的体现。
(三)办学特色的特征
1.独特性
大学的办学特色或者是本校特有、与众不同的事物与风貌,或者是虽然其他大学也有,而本校使其发展得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它主要体现在具有鲜明的个性上,但并非独特的东西均能成为办学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与大学的职能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共性基础上的“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是独特性的生动体现。
2.先进性
办学特色是在独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下形成的,必须起到引领作用。没有引领作用的特色是没有价值的特色。办学特色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发展,先进必然是一种价值判断,体现先进性的特色要有利于高等教育总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进步,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又具有时代意蕴。
3.实践性
办学特色不会自然生成,也不会靠短期的行为一蹴而就。它是基于本身的生命力,通过办学者精心培育,促进其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逐渐从稚嫩到成熟,从偶然到必然,从平凡到冒尖,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优势,并能适时宣传,逐步得到公认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办学特色是大学传统文化的延续。
4.稳定性
稳定性就是指办学特色能够长期显现、保持和发展,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并在校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稳定并非绝对不变。办学特色是一个不断积累、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具有一种相对的稳定性。稳定性常常体现在优良的传统上,并且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美好前景也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性。
5.社会性
办学特色不是自封的,更不能靠宣传炒作生成,它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广泛认可,办学特色能否得到社会承认至少需要3条标准:一是应当得到全校师生充分肯定;二是应当得到同行诚心认同;三是应当得到群众高度满意。只有这样的办学特色才能彰显出其社会价值。那种“今天设计,明天实施,后天成型”的东西不可能成为高校的办学特色,因为它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不易得到大家的公认。
6.发展性
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和肯定,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设计和规划,高校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不断拓展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特色品位,丰富办学特色内涵。一成不变的“特色”不仅不能成为高校的优势,反而可能成为它的历史包袱与前进的束缚。因此,办学特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价值创造的过程,办学特色是高校办学的创新和个性展现,而不是自我标榜。特色的内容具有原创性和时效性,特色的培育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只有在深刻理解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育办学特色。
(四)影响办学特色的因素
1.国家制度和政策
国家的社会制度、管理体制、教育方针和政策,从最高层次制约办学特色。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大学也首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学,这是中国和美国大学的最大区别。国家要实行计划体制,教育管理大一统,学校就不容易形成特色。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越来越鲜明。
2.学校发展历史、环境和文化
学校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都是客观存在,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无时无刻不发生着作用。
3.党委和校长
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工作的状况,党委书记和校长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贯彻程度,他们的办学思想和人格,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4.教师和学生
学校有名师,有大师,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长远的影响。北大有季羡林,这就是文化旗帜,北大的文科具有优势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批像季先生这样的名师。一所学校如果有真正大师级的教师,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一定会有很大促进。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影响更加长远和关键。一所大学如果能持续地培养出杰出的人物,那么这所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
总之,影响和制约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之外的因素,另一个方面是学校之内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国家的教育法规、教育制度、教育方针、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评估办法以及由国家规定的有关课程设置和长期形成的教育传统等。内部因素则包括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学生、课程、设施、环境、学风、教风、校风和长期形成的办学思想、学校传统等。外部因素在形成过程中,大学可以不同程度地施加影响、发挥作用。因为不管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还是有关制度,包括大学评估的办法,大学是要参与讨论的,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之中,是可以施加影响、发挥作用的,可以使这些法律法规更加符合大学的实际,更加有助于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而法律法规、教育制度,这些需要共同遵守的东西一旦形成,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下达之后,学校就必须执行。
在内部因素之中,由师生组成的办学主体最为重要。学校的办学特色,包括思想理念方面的特色、规章制度方面的特色、教学内容方法方面的特色,也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学校的环境、学术氛围、校园活动等方面的特色,这些特色构成了学校文化当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等方面的特色。由学校的办学主体,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形成的。在办学主体当中,有作为的校长、书记会用自己的办学理念、治学方法等,对办学特色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校长、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人民大学的吴玉章校长、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浙江大学的竺可桢校长等,他们在形成办学特色的过程当中,在学校的优良传统的积淀、培育、弘扬和创新当中,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办学特色在地市普通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领域同其他领域一样,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竞争将导致国内竞争国际化与国际竞争国内化同时并存的局面。从世界高等教育系统来看,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分工”,导致各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多样化,形成一个多样性的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在这种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下,强化我国高校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显得尤为紧迫。从学校角度看,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办学特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辩证统一的。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如果每一所高校都办出自己的特色,那么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就能呈现群芳争艳、色彩斑斓的景象,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前提。另外,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全面开展,培育办学特色的理念已经得到广大大学人的普遍认同,但就如何培育和彰显办学特色,许多人的认识还不甚到位,思路也不甚明晰,特别是一般地市普通高校表现的尤为突出,许多管理者及教师对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特色建设的途径、措施不力,效果不佳,这也是制约地市普通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及核心竞争力,乃至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办学特色也是一种发展战略,是地市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凸显办学特色是高等教育多样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在社会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多样化、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建办学特色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积极的教育竞争是学校创建特色、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卓越教育的过程。正是在竞争过程中,创特色、扬优势,通过竞争,学校互动发展,共同向更高层次、更新目标迈进。因此,努力凸显高等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是其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理性选择。
第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力。特色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生存战略,更是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中外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证明,凡名校均有鲜明的特色,凡有特色的学校均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有特色,才有办学质量;有特色,才有办学效益;有特色,才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才有学校的地位,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有特色,才有学校可持续的发展。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一流的学校,但一流的学校一定具有鲜明的特色。当前如何评价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比较公认的是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二是办学特色。因此,能否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凝练办学特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需要。高等学校创建特色,归根到底,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学校教育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第四,强化办学特色与提高办学整体水平是辩证统一的。从哲学范畴上看,特色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它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无所谓共性,特色就是事物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提高办学整体水平是强化办学特色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办学水平,就谈不上办学特色的强化;另一方面,强化办学特色有助于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是办学整体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强化办学特色有助于促进地市普通高校整体水平的突破与跨越,促进其持续发展提高。因此,对地市普通高校而言,提高办学整体水平与强化办学特色是全面发展与突出重点的关键,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六)地市普通高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原则
作为地市普通高校来说,在特色建设中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地方性、地域性,以服务地方为根本取向的办学理念特色。地方性是一般地方高校的第一特征,地方特色、地域特色是地方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依托。作为地市普通高校,要培育办学特色,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凸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要高举服务地方的大旗,在办学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等方面突出地方性,并把服务地方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之中,应将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作为办学的根本出发点,将适应地方发展作为办学的生长点,将依靠地方发展自己作为办学的支撑点,将服务地方现代化建设作为办学最终的归宿点。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特色。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地市普通高校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不仅要能够满足区域发展的要求,而且其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个性特长等要更具有竞争力。所以,地市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的设置上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应具有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综合化、超前化的专业特色,使其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于社会的需求。
第三,以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为支撑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以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为支撑,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使学校发展的优势得以延伸、彰显。
第四,恰当处理好特色建设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相互促进。就一所学校而言,特色建设与整体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办学过程中,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面面俱到,所有专业、学科均衡发展,更不能为特色而特色,以点带面。
第五,坚持系统性、持久性。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要有长远规划和整体部署,依靠全体师生员工长期不懈地努力才可以,绝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更不能为了应付教学评估等上级检查等靠个别专家“精心凝练”,或仅仅依靠几个项目、几份文件来完成。
(七)地市普通高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及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全面开展,培育办学特色的理念已经得到广大大学人的普遍认同,但就如何培育和彰显办学特色,许多人的认识还不甚到位,思路也不甚明晰,特别是地市普通高校表现的尤为突出,许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特色建设的途径、措施更是朦朦胧胧,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模式高度趋同,缺乏个性,且部分学校为了应对评估,“为特色而特色”的现象十分严重,其所谓的“特色”也大多体现在“讨论凝练”或“经验总结”上,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对此,急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按照“以办学理念特色的设计为先导,以学科建设特色的培育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特色的发展为重点,以特色服务社会能力的培育为补充,以局部特色的培育促进整体特色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明晰建设思路,以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特色办学意识及理念是前提
独到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的灵魂和源头,国内外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著名大学无不具有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为此,作为地市普通高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和强化特色办学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波伊尔所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学校,也没有什么最好的办学模式,只不过特色和优势有些突出而已。[68]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设置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等,培养目标、办学模式高度统一,这在当时极大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但这种方式在市场经济时代显然是行不通的,市场经济时代需要规格多样、个性鲜明的多样化人才。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学校首先必须具备鲜明特色、个性意识,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强化办学特色便成了所有高校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必需。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讲:“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69]另一方面,面对高等教育新一轮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优胜劣汰的严峻态势,地市普通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新形势:一是现有竞争对手力量显著增强。“985”院校、“211”院校的实力望尘莫及,部委属院校条件无法比拟,省属重点院校得天独厚。二是潜在竞争对象咄咄逼人。既有办学历史相当的成人高校,也有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民办院校,还有虎视眈眈的港台大学及海外教育机构。三是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2010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开始逐渐减少,这对地市普通高校来说,生源危机日益临近,严峻的考验近在眼前。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属于弱势群体,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但从中外高等学校发展历程来看,有特色的学校,虽不一定是一流的学校,但一流的学校一定具有鲜明的特色,凡有特色的学校均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地方高校只有拥有鲜明的特色,才能有利于通过局部品牌战略,带动学校整体持续发展,才能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奠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地市普通高校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哗众取宠”。
(2)树立科学的特色办学理念,明晰特色办学思路。特色建设必须在科学的特色办学理念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例如,牛津大学“求实、辨证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奠定了牛津大学办学特色的基础。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顾,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其办学特色形成的依据。作为地市普通高校来说,地处中小城市,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名家和大师、学科实力有限、科研水平较低,专业设置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具优势,只有“地方性、地域性”是其相对优势,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规格等方面的“地方性、地域性”也比较明显,这便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地市普通高校要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明确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办学特点,扎扎实实地在为地方社会提供“产销对路”的专门人才、科技成果等服务的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培育和壮大办学特色,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长,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途。
2.明确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个性鲜明的高素质人才是根本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衡量学校是否有特色,归根到底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特色,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属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更是其绝对的中心任务,因此,办学特色首先就应反映在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前提。人才培养方案是对未来培养毕业生质量规格的目标规划,也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向与指针,因此,要保证人才特色与质量,就必须制定科学、先进且具有自身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地市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应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人才;学校应当以地方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改革,优化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地处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学,以“立足宜昌,融入三峡”为办学宗旨,以“水电和三峡文化”为办学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成就。
(2)建设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专业结构是关键。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它既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及办学水平,也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学科雷同、专业雷同,是当前制约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不少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漠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效仿重点大学,重视数量效益,忽视质量水准,人才培养既缺乏个性,又“产销错位”。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注意发挥自身已有基础和优势,并根据地方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应变,体现自身特色和水平。在这方面,一些地方高校已做出有益的尝试。例如,山西师范大学依托地方文化学科优势设立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黄河民俗文化展览演播室”,积极与地方文化组织联合,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有力地推动特色建设及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聊城大学发挥其在鲁西运河文化研究方面的特长与优势,改革历史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得到广泛肯定。[70]
(3)构建科学合理且具有自身特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地市普通高校要从人才培养计划、师资水平、学科特长及地域文化资源、自然特征、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创造性地开设具有自身特征和一定水平的课程体系,包括开设乡土课程,彰显特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湖南文理学院开设的“常德方言与沅澧文化”课程就很有特色。[71]
(4)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地市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面向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面向基层的一线具体实践操作者,而非理论研究者。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实验教学和教育实习、生产实习、工程实习,并努力将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坚持走产学合作办学的道路,加强校企合作,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人才”。例如,山西师范大学要求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时做到“五个一工程”(会说一句地道的当地方言,会讲一个当地的民间故事,会唱一首当地的民歌,创作一篇以当地地域文化为素材的文化散文,完成一篇规范的民间文学、民俗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学生受益匪浅。[72]
3.依托地域资源,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和科研特色是重要标志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科特色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也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目前,地市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层次不高、水平较低、力量较弱、方向分散等诸多问题,学科实力有限,科研水平不高,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现状,必须以学科特色、科研特色培育为突破口。
(1)以已有优势学科为基础,促进特色学科发展是明智选择。优势学科虽不是办学特色的全部,但却是形成办学特色重要的切入点,精心培育优势学科,努力构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体系,是实施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的基础。即使是世界著名大学,也是以其某些学科所取得的独特成就而著称的,他们往往都是某些学科领域处于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浙江海洋学院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明确提出“一片海、一条鱼、一艘船”的定位与发展战略,以“海”为主轴,以“船”和“鱼”为两翼,大力发展、重点扶植涉海类学科,倡导师生“在海”“学海”“懂海”“兴海”,着力做好“海”字大文章,走出一条海洋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73]作为地市普通高校,由于在学科整体实力及水平方面不足,因此,特色学科建设首先要以已有或独有且相对优势的学科基础上进行,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上建设新的优势学科,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的覆盖面,推动学科特色的形成。
(2)坚持地方性原则,着力强化地方性研究项目,彰显科研特色。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74]地方性是地方高校的第一特征,地方特色、地域特色是地方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依托。坚持地方性原则培育科研特色,既是地市普通高校提高学术水平、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其学科特色和办学特色培育的基本途径。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为支撑,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通过特色研究形成科学研究的“品牌”,依靠科研特色提高科学研究的竞争力,使学校发展优势得以延伸、彰显。否则,办学特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虽然也是一所地市普通高校,但鉴于学校所在地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比较齐全的地区,于是,在10多年前学校就开始在此方面加强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设立环境监测专业,并被国家有关部门确立为中国西部减灾教育中心,成立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被授予省级重点实验室,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项,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由于学校所在地是周秦文化发祥地,于是,学校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周秦文化研究所,重视地方特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在国内已有了一定影响,也形成一定特色,而且,依托该研究所发展的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还被命名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建设基地。
4.弘扬个性,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保证
校园文化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的背景,是师生顺利工作、健康成长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也是一所高校区别于他校的重要标志,是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北大和清华不同、哈佛与牛津有别,东方大学与西方大学各异。而优良而鲜明的校园文化的缺失正是制约我国许多大学内涵发展、品质提升及特色彰显的瓶颈。为此,作为地市普通高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且符合本校特色的校训、校歌、校徽等象征性标志,培育自身大学精神是基本。要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和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借鉴社会主流文化和外校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认真挖掘本校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弘扬办学优良传统,培育和发扬自我大学精神,并以标志性形式向社会昭示。
(2)以学风、教风建设为中心,营造良好而有特点的舆论环境。通过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栏、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介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追求,对优秀人物、模范事迹和卓越成就要大力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塑造名师风范,倡导求真、求美、进取、创新的教风和学风,培育良好校风及大学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优良的学术、学习氛围。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是培育和彰显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介绍和推介特色学科的发展前沿,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例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利用该校“水书文化展览馆”广泛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民族文化调研、组织学生社团活动,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开展民族文化育人活动和研究工作,效果显著。[75](www.xing528.com)
(4)建设具有自己特色,蕴含文化教育理念的校园建筑设施,创造具有良好“场所精神”的校园风貌和绿色育人环境。地市普通高校应抓住近年基础建设的高峰机遇,在校园建筑,特别在大学园区、新校区建设中,赋予校园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教育功能,力求使校园每个角落都能“说话”。注意创作优秀人文景点,建设美观典雅,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并体现自身个性品质的校舍建筑,绝不能以追求新奇、气派为目的。例如,在建筑物、道路的命名要充分体现教育方针和办学理念,在走廊、图书馆、阅览室、教室等地方悬挂名人及优秀校友画像、名人名言、校风校纪等牌板,让学生处处受到熏陶和教化。正如康桥的宁静与浪漫、未名湖的清雅和高洁、清华园的月影婆娑、珞珈山的樱花,等等,极具象征意义,是世代青年学子心中的圣殿,令人神往。
5.增强服务意识,提供特色服务是有效途径
从根本上讲,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实际贡献,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办学特色的价值越大,特色也愈鲜明。而一般地方普通院校,服务社会能力有限,不能与部属院校、重点大学同日而语。因此,在服务社会方面,要注意发挥特色优势,通过特色服务形成自身社会“品牌”,提升竞争力。例如,扬州大学利用自身学科、专业及科研特色与优势,积极实施校企联合,与扬州制药厂共同建成全国最大的转基因动物乳腺制药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宁波大学积极与当地水产研究所联合攻关,在养殖大黄鱼、香鱼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吉首大学开展的猕猴桃研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方面取得双赢。[76]
总之,对地市普通高校来说,培育办学特色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标有特色可产生导向力,专业有特色可产生生长力,环境有特色可产生吸引力,校长有特色可产生感召力,教师有特色可产生影响力,学生有特色可产生竞争力。同时,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绝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必须坚持系统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办学者精心培育,依靠全体师生员工持久乃至永远地努力。
【注释】
[1]刘光临:《现代大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载《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6月。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研究述评及探究思路》,载《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3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
[5]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7]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版。
[8]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版。
[9]肖海涛:《构建学人的乐园》,载刘琅,桂岑:《大学的精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
[10]许智宏:《重建大学精神》,载《经济观察报》2003年8月25日。
[1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载《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12]刘根正:《高校校训:校园文化建设的明珠》,载《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8月。
[13]夏泉:《校训与德育》,载《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2月。
[14]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载《江苏高教》2002年4月。
[15]吴家玮,等《21世纪大学.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朱振国:《时代命题,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步伐》,载《光明日报》2002年1月3日。
[17]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裴云:《普通高校的职业性功能探悉》,载《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11期。
[19]《2006年全国中职就业率95.6%》,载《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9日。
[20]崔雪梅:《对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探索》,载《教育与职业》2006年7月下第21期。
[21]崔雪梅:《对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探索》,载《教育与职业》2006年7月下第21期。
[22]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1月。
[23]刘宏林:《学科建设内涵与体制创新浅议》,载《辽宁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24]张育林:《关于院校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2期。
[25]顾建民,董小燕:《学术评价:美国高校的反思及其启示》,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1月。
[26]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9月。
[27]罗云:《警惕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中的若干误区》,载《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4月。
[28]周济:《谋划发展规划未来》,载《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2月。
[29]王志刚:《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0]杨晨光,沈祖芸,唐景莉:《服务社会,大学创新的意义所在》,载《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18日。
[31]夏鲁惠:《教育研究:外国大学校长的管理之道》,载《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23日。
[32]朴雪涛:《中国大学系主任角色行为分析》,载《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7月25日。
[33]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载《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5月。
[35]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秦竟芝:《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
[37]和学新:《学科中心课程思潮的现代化》,载《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8]袁振国:《高等教育呼唤质量意识》,载《光明日报》2001年12月27日。
[39]Henry Rosovsky:《The University-An Owner's Manual》.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0.
[40]张婕,王保华:《关注地级城市高教发展》,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21日。
[41]马莉:《从“学缘结构”看高校人才流动》,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2月。
[42]谈鹤鸣:《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年6月。
[43]熊卫华,吴振球:《中西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比较研究》,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2月。
[44]刘献君:《采用超常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载《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3月。
[45]《“九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成绩令人瞩目》,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10日第1版。
[46]钱伟长:《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7]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赵克平,单福东:《陕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载《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10月第5期。
[49]熊庆年:《制度创新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3月。
[50]李金奇:《从失衡到调适: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载《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1月。
[51](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2](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
[53]中国教育电视台编:《大学的智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4]李金奇:《从失衡到调适: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载《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1月。
[55]黄达人:《谈提高大学中层管理干部的素质与能力》,载《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2月。
[56]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载《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3月。
[57]韩延明:《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载《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3月。
[58]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载《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5月。
[59](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0]吴斯人:《优秀大学校长面面观》,载《大学教育论坛》1993年2月。
[61]包国庆:《教授治校的理由》,载《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4月。
[62]朴雪涛:《教授委员会制度与高校决策模式的改革》,载《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2月。
[63]韩进:《加快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依然是高等学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载《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2期。
[64]肖遥,何勇:《高校何时卸下债务包袱》,载《人民日报》2007年4月13日。
[65]陈立,陈威:《重庆市高校贷款现状分析》,载《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6月。
[66]张青山:《高校信贷资金形式分析与政策建议》,载《财会通讯》2004年9月。
[67]刘献君:《大力加强院校研究,推进现代大学管理》,载《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68]王建明,等:《地方普通高校实施特色战略的有关问题探讨》,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载《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2期。
[70]王前新,刘欣,等:《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王前新,刘欣,等:《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王前新,刘欣,等:《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3]周达军:《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载《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74](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75]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王前新,刘欣,等:《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