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深化改革是推动地市普通高校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途径,尤其对于目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市普通高校。地市普通高校必须坚持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只有改革,走改革兴校之路,才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缩短落后与先进之间的距离。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这个含义包含4层意思,一是高校后勤应当进市场,使市场而不是行政计划成为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使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应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政府引导起宏观调控和扶持作用,社会承担主要是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把高校后勤这一经济属性较强的行业回归社会,恢复其商品的属性和职能,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甩开包袱。三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必需满足高校办学需要,这就是在具有第三产业“服务”的本质职能的同时,必须将育人纳入它的本质职能之中,否则高校后勤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四是社会化市场化的高校后勤的组织形式是企业法人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之中,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受计划经济的制约,高校后勤就是一种行政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处于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呈现不可阻挡的潮流,科技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日趋增多。正是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与世界接轨。于是,大学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各个高校的规模也在扩张。然而,高校后勤成为高校办学的发展瓶颈,很显然,校舍、实验室、图书馆等都不完全具备,而且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住宿、通讯、用餐、购物以及交通等都存在困难。而在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快速培育人才,是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于是高校把后勤的改革提到了重要议事议程。同时,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呈现飞速发展的局面,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空前发展,到处都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在改革中,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经济体制转变,正是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崛起,发展高等教育,就要引进市场机制。正是以上的背景和环境,使我们认识到高校后勤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然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潮流。实践证明,高校后勤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必须改变计划体制下的办学模式,走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之路。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后勤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之后,又连续3年分别在武汉、陕西和北京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布置工作。在此期间,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配套政策,教育部有关部门扎扎实实地组织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探索了政府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组织、依靠、指导民间力量,开展了理论研究、抓典型、人员培训和经验推广等工作。几年来,各地政府和各高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改革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全面探索改革,有效地推进了投资多元化、实体企业化、机制市场化、服务产业化和队伍专业化进程,取得了可喜成绩。高校后勤已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和经营;后勤服务实体开始逐步实质性剥离高校,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后勤设施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完全依靠财政资金的做法,采取政府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的新机制,大大加快了后勤设施的建设速度;市场机制开始在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1999~2004年的6年间,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7 200万m2,为1999年前50年建设总量的3倍;全国新建学生食堂1 000万m2,为1999年前50年建设总量的2倍。生均住宿面积由1998年的6.35m2增加到2004年的8.43m2,生均食堂面积由1998年的1.21m2增加到2004年的1.30m2。[63]
1.后勤社会化的主要特征
(1)后勤服务商品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它的提供者不再局限于高校自身需要,而是以参与市场交易、换取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根本目的,这与传统的福利型的高校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
(2)后勤组织企业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后勤组织机构要脱离高校这个母体,由传统的事业型组织机构转变为企业化的后勤服务生产者和市场竞争主体。它们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经济的、契约的联系,而不是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者的行政隶属关系,与高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
(3)资源配置社会化。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办后勤是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显著成就,从而将传统单一的国家拨款办后勤的供给制模式转变为投资主题多元化和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4)生产经营集约化。这主要表现在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和组织集团化等方面。例如,在一些高校相对集中的城市,组建了区域性的跨校后勤服务集团或公司,高校数量少的地方引进社会企业,联合建立后勤服务集团。
(5)运行市场化。既然后勤服务是商品,就要求高校树立后勤服务的市场意识,通过改革打破后勤服务封闭的校内体系和行政管理模式,促使校内后勤管理、服务、需求按市场规律运行。
2.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任务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一方面使高校摆脱办后勤的负担,将精力、物力、财力集中用到教学科研中去,专心致志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另一方面,目的在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任务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建立起有序竞争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体系;二是彻底剥离高校办后勤的职能,使高校回避办企业的风险;三是建立健全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四是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后勤行业管理体制。
3.后勤服务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其本身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的矛盾。这个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市场机制是社会经济内在的本体的机制。而现行的高校后勤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是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计划机制和行政干预机制是高校后勤运行的主要机制,这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和谐。二是高等教育面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而高校后勤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在高校办社会的现状下,作为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高校后勤,由于与教学科研争经费,分散学校办学精力,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本身的服务职能已逐步退化,相反倒越来越成为办学的沉重负担,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三是高校后勤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后勤已走到了末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其内部产生了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长此以往高校后勤会逐渐萎缩,必然被迅猛发展的社会第三产业所取代。具体表现在:
一是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后勤服务市场尚未建立健全,市场在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程度还十分有限,绝大多数高校的改革还只局限于后勤设施的建设和校内后勤资源的整合,而校外大量优质后勤服务资源却没有得到利用。一校一户办后勤,难以实现专业化、集约化,不但后勤的运行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与现代化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是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由于自办后勤,一切管理和安全稳定的责任均由学校承担,学校领导不得不深入细致地关心后勤工作,特别是为了保持稳定,学校领导不敢对后勤工作有丝毫懈怠。因此,他们还要在后勤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量,依然难以集中精力抓教学科研。
三是学校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但绝大多数后勤服务实体尚未注册为独立法人企业,真正脱离学校,注册的后勤服务实体也多数属于学校独资企业或者学校绝对控股公司,因此不仅使后勤服务实体没有真正的经营自主权,且使学校依然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因为后勤服务实体要经营、要发展,就必然有风险,目前情况下,一切经营管理和投资上的风险依然由学校承担。
四是后勤依然是高校中最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学校自办后勤是服务的提供方,师生员工接受服务是被服务方,双方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这是造成不稳定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师生员工还存在着福利观念,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服务质量和价格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后勤运行效率低,质量和价格难以满足需求,选择优质服务的机制又未建立起来,因此服务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师生员工对校方的不满情绪,并有可能造成不稳定问题。
另外,就地市普通高校而言,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学校所在地为中小城市或县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规模较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三产业不太发达。
(2)所在地高校数量少,大多有唯一性,后勤资源共享和联盟的条件不具备,而地方财力有限,补给困难。
(3)地方相关部门缺乏理解,政策支持不够。地市普通高校隶属于省市自治区,且与地市党政行政级别相当,缺乏相互联系的组织基础,交流、合作机会很少,相互理解支持不够。
(4)改革工程量大,大多地市普通高校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我国现行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都是政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投资设立的,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及同类院校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此缺少对后勤社会化完整、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工作思路。例如,有的人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化掉校办后勤服务部门,甩掉历史包袱;有的人则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利用全面开放高校后勤市场,以纯社会化的手段来解决高校后勤的所有问题;也有人认为后勤社会化是一种新的社会福利,不能正确处理其公益性、营利性与教育性之间的关系,对其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等等。这些都给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不利。加之,地市普通高校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对外交流和了解不够,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这样综合性工程缺乏足够经验,信息不足,勇气不够,缩手缩脚,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成功。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高校后勤作为我国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社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企业化,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于国有企业,当然也适应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和国有企业情况相似的高校后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由学校来配置后勤资源,人财物都是由行政手段划拨,学校对后勤承担的责任是无限的,因此学校是后勤经济活动的主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校办学需要的后勤满足不了,后勤需要的学校给不了。后勤成为学校在经济方面的沉重负担,学校计划成为后勤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桎梏。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首先必须是市场化,市场化是社会化的前提,没有市场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后勤进市场的问题。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后勤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化经济组织,高校后勤才能成为市场主体,才能纳入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在高校后勤中发挥作用,从而使高校后勤更好地满足办学需要。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从管理后勤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甩开包袱,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和科研。
(2)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后勤和学校的关系,是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目前,高校后勤是学校的一部分,学校和后勤之间是上下级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后勤社会化就是要求后勤由社会承担为主,这样后勤和学校的关系就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原来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变成经济关系,即股东和企业的关系。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唯一出路。这是因为:①可以理顺产权关系。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界定产权,即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和后勤的法人财产权。要使二者分离,除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没有更好的办法理顺这种产权关系。②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学校不能直接干预后勤的经营活动,后勤依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对资产所有者学校的资产负保值和增值的责任。③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很好地界定学校和后勤的权利、责任、义务,做到权责清楚,改变原来学校只有权利,后勤只有义务的局面,使后勤有充分的自主权。
(3)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后勤生产力,壮大后勤实力,更好地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增强办学能力的需求。后勤社会化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高校办学的需要,而停滞不前、实力薄弱、无竞争力的高校后勤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解决后勤进市场问题,理顺后勤和学校的关系,明确高校后勤以其财产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化市场主体地位,从实质上扩大了后勤自主权,增加了经营灵活性,会极大地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搞活后勤内部机制,同时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科学管理制度引入高校后勤,建立起高校后勤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会极大地促进后勤生产力的发展,使后勤实力不断壮大,为更好地满足办学需要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5.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员工顺利学习、工作、生活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准则
面对阻碍改革的诸多障碍,如何才能落实好教育部提出的改革任务,有效推进改革,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注重策略。
(1)抓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目前高校后勤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不利于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现有高校后勤实体绝大多数均属于“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的非法人实体,这种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既给一些高校后勤“分而不离、实体不实”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也对一些高校后勤实体欲自主参与市场竞争、拥有更大市场发展空间设置了巨大障碍。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抓住“健全市场推动和企业方式运作的机制”这个关键,必须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引入社会优质企业(包括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服务实体),将后勤服务实体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注册为独立企业法人,建立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只有如此,才能逐步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后勤资源才有可能实现充分的优化配置。有人认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市场推动、企业方式运作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矛盾。这是一个误区,也是当前阻碍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应该看到,企业虽然以营利为目的,但优质企业更注重品牌、企业形象和长远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科技化、系统化程度高,更有条件降低成本,更有能力体现教育规律。同时,在新体制、新机制下,市场依然掌握在学校手中,学校通过市场与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既可以选择优质企业、淘汰劣质企业,也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监督管理等市场手段,控制价格,保证质量,引导企业遵循教育规律。近年来,一些走在改革前列的高校在新体制、新机制下,后勤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师生满意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在新体制、新机制下,尽管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后勤服务保障总体上都能更好地体现教育规律。
(2)抓好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这两个重点。学生食堂和公寓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最易引发不稳定问题,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重点抓好这两方面工作。要通过新的机制,加快硬件建设,完善软件管理,切实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一些高校以“保证稳定”为理由,放弃学生食堂和公寓的改革,是极端错误的。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学生食堂和公寓中存在的不稳定问题,不是改革引起的,是几十年固有的。因此,采取保守不变的办法没有出路,只有改革才是解决稳定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改革已初见成效的高校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只要认真学习、借鉴,精心操作就一定能够成功,也可以尽量避免改革过程中的不稳定问题。
(3)要进一步明确:体现“公益性”的责任在政府和学校,与企业无关。我们推行的后勤社会化,只是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利用各方面优质资源,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不是一切推给社会,什么都不管了,后勤服务中“公益性”的责任还是要由政府和学校体现。要认识到,通过先进的经营手段降低价格是有限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没有利润就没有积极性。缺少了企业的积极性新机制就无法建立。因此,在后勤市场运行中,不应强令企业赔本经营,必须给企业留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公益性”,只能通过国家和学校的优惠政策和投入来实现。
(4)要选择适合本校的改革途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实现途径可以不同,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简便有效的办法。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对其他高校的改革也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包括其他高校分离出来的优质后勤服务实体),这种做法更为简便,且在短时间内即可显示突出效果。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目前多数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主要是在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发展,这种办法也是不科学的。策略的办法应该是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现在的关键不是争论后勤实体要不要转制成为企业,而要求真务实,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研究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制,有条件的积极成立企业,条件不足的创造条件,但不要赶浪头,一刀切,坚持稳扎稳打。即使暂时不能转制,也要继续推进改革,在内部机制创新、严格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创造转制的条件。在成立企业以后,也需要保留原有实体名义,两块牌子一个实体同时运行,即以准市场化的形式过渡一段时间。待市场、政策环境完全成熟,企业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再以独立企业形式运作。
(5)高校后勤的改革就是高校后勤的主体转变观念,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
高校后勤实现社会化,就是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除引进资金建校舍、学生公寓、实验室、食堂、图书馆外,主要体现在为师生服务的全新理念上。
首先,在建筑设施的布局上,一切从有利于学生、方便于学生出发。建立后勤服务区,尽量把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浴池建于一处,充分利用原有建筑设施资源,将过去分散的宿舍、食堂、浴池等进行改造和装修,用于教学、科研;同时,在后勤服务区,建立超市、连锁店、书店、邮局、招待所、洗衣房、干洗店、快餐店等设施,使师生各方面的生活需要处于和谐、安全、健康、方便之中。
其次,在学生公寓的管理上,把物业管理服务和育人结合起来,真正的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特别是在服务育人上做文章。改变过去“看宿舍”“管宿舍”的传统观念,把人性化的服务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即要热心、诚心地为其服务,又要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教育和引导。选用那些政治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知识面宽、爱好广泛的同志来做宿舍的管理人员,要求他们能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他们随时都能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缺点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引导改正,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塑造大学生们崇高的人格魅力。(www.xing528.com)
最后,在校园环境设置、安全保卫、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信念,创建安全绿色校园。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人是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的目标,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是为师生员工而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要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加大校园绿化面积,建设人文景观,保持人、自然、环境、生态的和谐,形成浓厚的人文气息教育环境;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治安防护体系建设;建立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防控体系,为师生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6.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途径
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优化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加快后勤社会化进程。
(1)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府统筹是前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单靠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只有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政府行为到位,部门协调合作,这项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2)把握方向,因校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是这项改革平稳推进的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客观情况决定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省情和校情,采取不同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牢牢把握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不动摇,最大限度地满足高等学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要始终按照“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和学生生活负担,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使改革得到了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认同和拥护,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4)高校在改革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的管理,妥善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把好食堂经营单位、人员的资质关和相关合同关,确保食堂的卫生和饮食安全,不断加强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从而确保了改革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有序推进。
(5)努力实现企业化是目标。
首先,明晰产权,即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建立学校与后勤服务机构之间产权明晰、责任和利益明确的合同关系。
在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下,后勤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它是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是完成学校行政计划的工具。由于后勤无自己独立的财产,因而也就无从谈起进市场问题和自负盈亏问题,后勤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权。承包制度虽然使后勤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由于没有财产权,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自负盈亏。这样,高校后勤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化法人化地位便不能确立,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显著特征是企业具有明晰的产权。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所以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明晰产权。一方面是出资者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即学校以各种形式对后勤投资和投资受益形成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后勤的法人财产权,指后勤对学校授权经营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后勤依其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真正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明晰产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明确学校和后勤的产权边界,明确二者所拥有的资产数量和比例;②科学评估后勤资产,剔出无用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③学校对其注入的后勤资产只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而后勤依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对学校承担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责任。
其次,界定权责,事企分开,即从机构编制上实现后勤管理职能和经营服务职能的彻底分离。
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分清学校和后勤的权利和责任范围。作为资产所有者学校的权责范围应该是:①有权对后勤的经营进行决策,有权对后勤经营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②有权对后勤的经营者作出选择,有权根据需要选择服务内容;③有权对后勤集体资产的流失进行干预和制止;④学校不直接干预后勤经营活动,但应当在资金、人员、条件、设施等方面对后勤予以支持和扶持;⑤学校作为股东按资产比例受益,当后勤经营破产时,亦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
作为资产经营者的后勤,其权责范围是:①运用后勤的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国家法律和学校宏观目标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②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③有义务在经营服务中贯彻“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④后勤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学校和后勤应该是分开的,学校不再有后勤服务的职能,其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上,而后勤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再受学校行政计划的约束,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同时,不断扩展经营范围,保持后勤产业迅速发展。
第三,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即后勤服务机构逐步建立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核算的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就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这是高校后勤发展壮大的生命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去组织和管理企业。高校后勤科学的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后勤组织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保障制度等。
第四,尝试推行后勤企业股份制改造是有效途径。从而有利于:①有效提供大量资金。地市普高校由于经费严重缺乏,在后勤投入上保持最低水平,维持基本需求,影响制约着学校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实行股份制改造,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改善后勤服务条件设施,高校与社会互惠互利,相互促进。②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引入企业经营理念与方式,细化环节管理,强化经营效率及效益。同时,推行后勤企业股份制改造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高校后勤机构垄断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竞争,促进相互竞争,良性运行。③具有其他组织和经营方式(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租赁制、承包制等)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企业讲究效率、效益为先,这有别于我们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行模式,进行后勤企业股份制改造,会促进后勤服务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将员工利益与责任挂钩,减员增效,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④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一方面,公司内干部实行聘任制、工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所有人员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上岗,打破铁饭碗,强化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改革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具备成为企业股东的机会,使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会在他们身上迸发出创业和创新的力量,成为企业发展改革的内在动力。
(二)扩大融资渠道,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教育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和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哈佛大学前校长埃里奥特说过:“办一流大学需要每年5 000万美元和200年时间。”可见办学经费对大学发展的重要地位,而且事实也恰恰表明,经费短缺正是制约地市普通高校进一步发展内壮大的瓶颈之一。
1.地市普通高校经费来源形式单一,渠道狭窄、数量严重不足
(1)政府拨款少。地市普通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但到位情况并不理想。王保华2004年曾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的部分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拨款能够完全到位的高校仅占总数的7.14%,基本到位的占58.33%,而27.38%的高校政府拨款难以到位,还有7.14%的高校政府拨款不能到位,且地级城市高校经费完全到位或基本到位情况在各级学校中是最差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2)学费标准低,且学费欠费率高。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2003年3月在解释高校学生培养成本及收费依据时说,按照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理工科人均培养费用一年约1.5万元,文科每年约1.2~1.3万元,医学至少要4万元,艺术院校学生至少需要10万元以上。就我国高等教育费用中受教育者个人承担比例来讲,是比较低的,且目前学费标准已经实行了多年,基本维持在2001年水平,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而增加。同时,近期内地方院校学费收入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大幅度提高地方院校收费标准,势必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加之地市普通高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大多来自于边远农村和经济不甚发达的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欠费情况严重。
(3)融资渠道狭窄,自身造血能力低。一是科技实力有限,科研经费有限;二是校办企业规模和效益很小;三是学校办学实力有限,社会知名度不高,社会捐赠难以得到,筹资困难。
(4)随着扩招及建设新校区,债务繁重。地方院校承担了高教大扩招的主要任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包括地市普通高校在内的广大地方高校近年来普遍建设新校区,加之要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办学成本增大,因此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同时债务却相当繁重。不少地市普通高校因而进入了扩大招生规模与办学资源紧张的恶性循环中,日常运行相当艰难。
2.两种值得注意的做法
目前许多地市普通高校在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中有两种做法值得商榷,更应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是通过扩大和保持招生规模,保持一定的学费收入来解决。这种靠办学规模解决问题的做法,势必造成生均办学资源的下降,办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不符合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二是扩大贷款额度,负债前行,速度慢,且风险大,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 500~2 000亿,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64]重庆市16所高校在2000~2003年的银行贷款总额分别是1.86亿、7.75亿、20.11亿和32.20亿,增幅达17倍。[65]截至2002年底,河南高校已累计向各商业银行贷款45.2亿元。[66]
3.解决思路
美国教育行政专家罗森廷格说过:学校经费如同教育活动的脊椎。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地市普通高校发展壮大经费短缺这一瓶颈性问题和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各级政府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各级政府要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原则的基础上,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地市普通高校更多的政策倾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公益性事业,教育的首要受益者也是社会和国家,其次才是受教育者个人。因此,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比例社会应大于个人,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应该是国家和社会,尽管高等教育有非义务教育的性质,也不能例外,国家应当是经费支出的主要承担者。在美国公立大学,政府拨款占总经费的50%左右,欧洲的公立大学,政府拨款比例更高。同时,鉴于地市普通高校的基本情况,要进一步扩大地市普通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其按照自身专业情况、办学特长、生源情况等因素在宏观范围内调控招生人数及收费标准;加大政策减免力度,比如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加大地市普通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力度;采取相应激励性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捐赠地市普通高校。
(2)利用自身基本优势,开展多种办学方式,寻找办学增长点,增加事业性经营收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中美一些学者研究表明,当高校较少地依赖政府资源,较多地依赖自筹资源时,会使高校从一个被动的行政下属组织变成一个更有自主创业精神的组织,这将根本性地改变原有的组织与管理模式。[67]例如,兴办民办性质的二级学院,利用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加收益;与地方、公司、企业等合作办学,建立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研究机构等,为地方经济建设、公司企业提供服务,增加收益;积极开展职后培训和进修,开辟办学生长点;利用地处边疆特征开发高教贸易活动等。在这方面,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作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
(3)积极争取上级及社会各界项目经费,取得更多的发展性资金。一方面通过积极申报各级教改项目、科研课题等获得更多研究经费。因为国家近年来许多资金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支付的,如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这方面,虽然地市普通高校缺乏优势,但不能坐失良机,甘拜下风,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另一方面,发挥科研优势,努力通过科技研发、转让等产学研有机结合,强化科技服务的形式争取社会各界更多的经济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经费。同时,这两方面既是地市普通高校加快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4)深化改革,千方百计的拓宽融资渠道。一是积极争取企业、财团、校友及社会各界捐资、捐赠。二是通过与投资者、科技人员合作以地权换股权、以学校无形资产换股权、以智力资源换股权或资本等形式增加收益。三是积极开办校办产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得到更多资金。四是通过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增强学校活力,减轻学校负担。
(5)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第一,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所有高校始终追寻的目标之一。地市普通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较普遍的存在条块分割,规模偏小,学科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浪费的弊端。在新一轮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地市普通高校走调整合并之路,首先采取措施调整院系设置,促进学科的渗透和融合,较好地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扩大了专业的规模,使教育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第二,按专、兼、聘结合的原则,建立教师队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是社会主义各领域生产和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教育领域,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学生,活劳动的占用量或消耗量将降低。减少学校教职工人数,降低劳动的消耗,提高或增加教职工的学生培养数,是人力资源效率的根本标志。因此,教职工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结构的合理化,即在保证学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教职员工的人数,使教职工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地市普通高校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地方大学的要求,按专、兼、聘的原则建设师资队伍,即除了建立自己的专职队伍外,还从其他普通高校,产业部门,科研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中挖掘潜力,聘请一些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来校作兼任教师;同时,还从退休科教人员、专家中聘请一些同志来校作聘任教师。原则上是以专为主,专兼聘相结合。这种作法,既发挥了地方大学地方办的优势,挖掘了社会各方面人力资源的潜力,同时节约了学校的人员经费,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效率。
第三,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提高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一定的教育物力资源是学校得以展开教育活动,进行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基础。它是教育资金的物化形式,体现为教育领域物化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因此,充分利用校舍、图书、仪器设备,尽量减少其空闲时间,即提高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我国大多数地市普通高校实行多种形式办学,既招收全日制普通班,又招收业余和半业余的函授班、夜大学、短训班,充分利用物力资源,白天晚上错开使用,大型贵重设备,进行校际合作,校所合作,实行租赁制。图书馆、教室全天开放,教室晚上供夜大上课,星期天供函授班上课。学校还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选拔优秀教师上课,既减少了师资和设备,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利用先进设备,开展对外服务活动,大大减少了物化劳动的浪费,对于节约教育投资,挖掘学校潜力,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四,按照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根据社会实际,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种应用人才,避免人才的浪费。社会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其服务的高等教育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一贯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在学科内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不成比例,这样就形成了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有些人才过剩的局面,结果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地市普通高校应着眼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针对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灵活性,根据地方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事业发展计划,根据岗位人才素质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内部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学校外部经济效益。
(6)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完善财务运行及监审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二是强化经营理念,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加强科学分析论证,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防范机制,科学合理的使用经费。特别在对外贷款方面,一定要加强论证,就贷款时间、额度、时限等方面科学论证,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及发展趋势来考虑,谨慎从事,切忌盲目跟风,模仿其他学校。三是倡导节约,勤俭办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