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教学中心地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教学中心地位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坚持教学的绝对中心地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都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更是其绝对中心任务和职责。质量是立校之本,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本,扎实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谋求发展的前提。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区别高校与其他机构的本质属性,人才培养的质量集中反映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教学中心地位

◎三、坚持教学的绝对中心地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就大学的3种基本职能来说,人才培养是首要,大学首先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都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更是其绝对中心任务和职责。

(一)教学为先、质量为本

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基本途径,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对受教育者数量的需求转向对受教育者质量的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问题。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16]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不仅将质量问题列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三大指导思想之一,而且还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教育质量问题便凸现出来,教育质量,特别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成了不争的事实,怎样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健康协调发展,便是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包括地市普通高校在内的每一个高等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之一。

质量是立校之本,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本,扎实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谋求发展的前提。虽然高等学校有着千头万绪的工作,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办学说到底就是办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学生,因为有了培养学生的需要而产生的,如果没有学生,没有培养人才的工作,学校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的本质特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机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区别高校与其他机构的本质属性,人才培养的质量集中反映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苦练内功,强化内涵,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以质量求生存,这是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的基础。

作为地市普通高校应清醒地认识到规模扩大了是发展,结构优化是发展,质量提高才是更为重要的发展。没有教育质量的规模越大,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就越大,没有教育质量的结构,即使教育结构是合理的,也无法实现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只有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辩证统一,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发展,才是健康的、成熟的发展,才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教育物质资源总体水平的优劣高低,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起着重要的左右作用。[17]没有足够的教育投入,必然会导致教育物质资源的匮乏,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制约着地市普通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此,地市普通高校应根据自身的面向定位,立足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植,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并抓住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机遇,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和本科生科研活动,建立学生到企业和科研院所实习的长效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1)做好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一方面,专业负责培养人才,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学科为专业提供课程、师资和教学、研究基地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支撑一个专业的重要基础,它们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专业的水平,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从产生知识、研究学问的角度理解,学科是指知识、学问按照其学术性质的分门别类,其规范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课程体系。一个学校专业发展情况主要看是否使师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学校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等,而不在于数量多少或盲目追逐社会思潮。学科雷同、专业雷同、千校一面,是当前制约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的另一个瓶颈。地市普通高校应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控制专业规模,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重点培育优势和特色专业,建设示范性专业。

(2)搞好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与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对未来培养毕业生质量规格的目标规划,也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向与指针。要保证教学质量、人才质量,就必须制定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既需要把握社会未来发展建设对人才质量的规格要求,又要通晓本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及理论发展前沿。针对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极大需求而言,地市普通高校应坚持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人才培养原则,特别要注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能力,特别是应用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3)认真做好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课程即学生所学学科总和进程、安排,是教育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课程体系的建立表明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集成度和学科的成熟程度,只有最新和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进入课程系统,才能说明一个学科稳固地把握住了学科前沿并贯彻于本身学术梯队及其后继人才的培养之中。具有独到见解的教学内容以及由这些内容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更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同时独到的课程体系组织与安排,独到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也是学科核心运作能力的表现。学校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学科和专业发展要求,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专业内涵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整合课程资源、建立课程群、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对学生培养质量影响大、覆盖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着力进行课程基本建设,大力扶持重点建设课程,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努力培育特色课程,特别是与地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传统密切联系的课程。同时,注意加强网络课程、双语课程、实验课程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体系,科学设置课程模块,形成校(院)、院(系)两级核心课程体系,形成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群,形成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删减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取掉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特色化。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关系。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的优化,应服从课程体系整体结构的优化;遵循课程开设的逻辑次序,按逻辑次序有步骤、有计划地改革教学内容;要有完善的、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标准、教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

同时,加强教材改革建设。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的工具,是学科专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反应,是师生交流的途径,建设其十分重要,对地市普通高校而言也不例外。一是要注意选择,选择科学性强、反映前沿的教材;二是要注意特色教材建设,编写能反映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促进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人才培养特色的培育和强化。

(4)加强教学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教学为主体教学基地建设,是保证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基础性条件。现代社会,培养能力比增长知识更为重要,而且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要求,特别作为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地市普通高校学生来讲,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必须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切实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同时,要严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关,注意强化实验、实践环节,着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另外,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学生从业技能及创业能力的提高。

(5)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充分发挥图书资料信息的教学功能。要努力提高馆藏图书资料的新陈代谢率,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资料信息的教学功能。同时,要强化教育资源的效用意识,全面整合和合理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及利用率:一是成立教育资源调控中心,根据各系或专业的教学需要,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二是建立校内外教育资源转化机制,开发和利用校外或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强化各种公共教育资源间的相互联系或共享;三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作用,特别要加强电子图书资料库的建设。

总而言之,地市普通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性条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应作为学校中长远发展目标,坚持整体规划,重点优先,逐步建设的原则,使地市普通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条件得到持续性改善。

2.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制度和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保障。

(1)从宏观方面来说,健全社会教学评估制度。要逐步建立以高等教育机构自评为基础、政府评估与中介机构评估相结合、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评估体系,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是保证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理想目标。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关键。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不断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工作,对教学环节要有必要的质量监控体系,在规范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如教学检查与报告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校(院)领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毕业生质量追踪制度,等等,以保证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有效进行,努力实现地市普通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目标。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的积极作用,对各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通过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听课、教师评教、学生评教等制度,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使全校各教学环节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切实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推进校内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的创新。地市普通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中,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活动健康、有序和有效进行,要积极推进校内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纵向管理模式,拓展教育质量管理的横向联系,逐步采用“矩阵形”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主管教育质量的校(院)长领导下,设置若干个分工不同的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中心,分管不同系、科的教育质量工作,并且严格按照“输入”条件保障、过程质量保障、“输出”质量控制的教育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对高校教育活动的全因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活动的组织、考试与评价等)、全过程(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管理者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学校各部门、家长要求、社会用人单位意见)进行质量监控和管理。总之,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招生、在校教育、毕业考核、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4)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与完善,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学分制发端于19世纪的美国,是一种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学生完成学业之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对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全面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制度,改进教学手段,普遍开始施行学分制,建立创新教育机制,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这也是高等教育面对国际挑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基本上实施的是以学分和学年相结合来衡量学生学习完成情况的非完全学分制。

实行学分制的意义在于: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实施过程首先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它较传统的学年制而言,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人才观、教育观和管理观,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及实施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推动教育发展。其次,学分制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克服了学年制的弊端,由全班同一课表变成了每个人一种课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照顾学生个别特征和个人志趣因材施教,有利于个人充分发展,促进个性发展及个人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多样型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再次,实施学分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制能力、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及学习技巧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实施学分制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效率,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要求。最后,实施学分制由于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和教师挂牌授课,这样会增强教师学习、工作的竞争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行学习制也存在诸多困难。首先,它对高校目前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管理模式、服务水平,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等方面提出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办学条件较差、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较低的地市普通高校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其次,实施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那些动手能力要求高、专业针对性强的专业的学生,如医学专业、军事专业等。再次,学分制由于侧重于目标管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有的学生会因此只重视学习的数量和学分的简单积累,忽视系统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科研精神、科研能力的培养,缺课情况严重,努力程度不够,效果不佳。有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由于习惯了中、小学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面对充分“自由”,一下子很难适从,放任自流,成绩欠佳。最后,由于实施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的基本形式——班级,集体教育的作用相应减弱,从而不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形成。

实行学分制是一项全局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起来,需要学校各方面协调一致、通力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学校而言,必须围绕学分制建立健全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及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保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规格要求;改善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为师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教学条件;另外,在课程设置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每个学校也应坚持特色,发挥各自的学科、师资等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个性和地方特色,提高人才特色和质量;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最大限度的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

第二,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注意更新知识观念,树立以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观念,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为实施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而选课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可以开设高质量、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

第三,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注意培养扎实的科学精神,而不要一味的积累学分,同时要加强自律,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强独立自主性和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选择课程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因为实施学分制最大的特征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知识学习的选择空间。

第四,对于教育教学管理者来说,必须构建新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学分制的本质及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提出的挑战,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观念,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工作作风,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另外,良好的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我国学分制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对此认识尚不全面和准确。有研究实践表明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之初,学生考试不过关和不能完成整个大学学业的人数增加而不是一般想象中的减少,学生的淘汰率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导师应进行全方位、多途径教育、管理、服务,保证学分制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实施学分制打破了原有的系别、专业、年级等学生组织系统,必须在学籍管理等方面加强学生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加强校园整体教育环境的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为实施学分制根本上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对教育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管理队伍来保证。

(5)以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发展性考试评价为导向,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系统分类定向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地市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上是应用型人才,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却依然沿用过去对学生学业考评的办法,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而对能力,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的考评十分缺欠,这不仅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符,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其毕业生择业、就业。就地市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考试评价而言,存在种种问题,如: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将期末评价等同于一次书面考试,忽视平时成绩和非学业内容;考试内容以片断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综合与创新;考试方式主要是纸笔测验,忽视对实践与探究精神的考察;考试结果的反馈不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具体来说,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第一,未充分认识和发挥考试评价在教育、教学,特别是学生发展成长中的作用。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和措施,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的,既要充分认识到考试的教育、诊断、激励、导向、反馈等管理方面的传统作用,更要认识到考试在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等学生成长中的深远意义,同时在考试评价中要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地市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考核评估方法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实,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考试内容过分依赖书本知识,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重知识再现,忽视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这有悖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多以学科知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以知识传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侧重考核学生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度和继承度,结果是教学及其考试评价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考试评价的方法、途径单一。长期以来,课程考核唯一形式是限时笔试,以客观题为主,题型标准化,内容教材化,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例题的翻版,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地套用定义、定理等解决问题的习惯,且基本上是一考定半年,一卷分高低,一次考试定结论,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容易引起考试时考生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考风和学风。

第四,缺乏科学完善的考试评价制度体系。从考试评价的目标到考试评价的内容、方式、途径、组织管理以及考试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对于不同专业特征、课程类型也无针对性的要求。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应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评体系,制定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试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等),提高试题质量,要加强各类考试试题的题库建设,尤其是公共课、重点专业骨干课和部分技能课的题库建设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在考试中,坚持“三减三增”的原则:减少期末考试的分数比重,增加平时考核的分数比重;减少书面考试,增加动手操作考试;减少书面考试中记忆型试题,增加应用型试题。当然也要做好考务管理工作。

因此,作为地市普通高校,必须以发展性为取向深化考试改革,要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宗旨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助其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不仅重视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改进考试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除传统纸笔测试外,还应提倡运用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试、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进行考试,部分学科的考试还可试行分类、分项考核的做法;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等等,具体说来就是:

第一,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取向,进行考试观的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一思想反映到地市普通高校考试中,就是要彻底转变现行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考试观,树立以发展性为取向的现代考试观。要破除为评价而评价的思想,反对站在学生对立面的评价,破除“只有难倒学生,才能体现评价人的水平”的陈腐观念,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反馈信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具体讲,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一是考试目标的创新。在考试改革实践中,结合学科、专业自身特点,实现由知识的单维目标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多维目标转变,逐步确立面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性考试目标。在知识目标上,应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在能力目标上,应以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考核为主要内容;在素质目标上,主要考查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二是考试功能的创新。要确保面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性考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弱化考试的证明、分等功能,强化考试的标准、发展功能。所谓标准功能,就是通过考试检测和评价全体学生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各门学科课程的基本标准,为下一阶段教与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使每一个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都得到提高。所谓发展功能,就是把考试本身看成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参与考试的过程中,其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三是考试命题立意的创新。在考试的命题立意上,由以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立意为主,向以创新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立意为主转变,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增强命题立意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既注意各专业学科知识的纵向考查和学科能力水平的检验,又要不拘泥于学科课程标准,考查学科间的知识整合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第二,改革考试题型结构,增大开放式题型的分量。

为改革现行考试命题中存在的“知识中心主义”倾向,应进行题型结构的改革探索,以创新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命题立意为指导思想,减少封闭式、知识性试题,增大开放式、发展性试题。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在选择一些常规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和论述等题型,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进行考查外,重点探讨和尝试编制开放题型,以检测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从近年来考试改革实践来看,开放试题的题型编制,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常规题型进行改革。例如,选择题型的编制,由以定案式(事先已列出备选答案)为主转向以半定案式(列出部分备选答案)为主,从而增强选择题的开放性。另一种是进行题型创新。在闭卷考试中,采用材料解析题型编制开放性试题,如:①开放论点,即引出多个不同的理论观点,让学生任选其中一个进行阐释;②开放案例,即提供多个性质、指向不同的社会生活或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③开放试题指向,即为学生所提供的论点、案例、材料等本身不规定解析指向。在开卷考试中,既可采用开放论点、开放案例、开放试题指向的材料解析题型编制试题,又可以开放时间和空间,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去查找相关的材料、案例或论点。例如,开放论点,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应资料,列举的论点越多,代表性越广,其质量就越高。另外,在题型结构中,常规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各自所占的分量,应根据课程性质、类别、年级高低而定。

第三,突出考试评定和结果处理的教育性,充分发挥考试的发展性功能。

以发展性为取向的高校考试,在试卷评阅、结果分析和解释上,应更加突出其教育性、激励性和历程性,使考试的发展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一方面,改变以往和现行教师独揽试卷评阅的做法,增强试卷评阅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让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试卷的评阅过程,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同时,不囿于标准答案,采用个体标准和绝对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标准,在检测全体学生是否达到各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衡量每个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的现状,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宗旨,灵活的、科学的分析和解释考试结果。对于考试结果(成绩)差的学生,首先要肯定其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帮助这些学生分析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改进以后的学习。这样就能树立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中去。对于考试结果(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要让他们认识自己在成长和进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一句话,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要使每个学生从中受益,得以发展。

3.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加强教学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则是学校发展的前提。科研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桥梁,是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是地市普通高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大学的内部职能讲,主要是教学与科研。但在日常工作中,地市普通高校往往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教学型大学只要搞好教学工作,对科研缺少整体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另一种是学校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但实践中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实际上,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需要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如果基础学科的学生不能发表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应用性学科的学生不能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就不能说人才培养是高质量的。因此,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确立自己的科研目标,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指以课程、课程群组的建设为任务,整合教师力量,形成教学实施、研究与改革的教学业务组合。组织教学团队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目的在于以多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与协作为纽带,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举措,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而严谨的学术环境,建设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广阔平台,更是凝聚教师对学校向心力的良好载体。

1.地市普通高校建设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1)教学是大学第一职责,搞好教学是首要任务,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是教学型大学,更应将教学工作放在绝对中心地位,建设教学团队是必然途径。

(2)教育教学合作性的内在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独立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单凭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能完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要求通过集体努力来发挥作用。

(3)创建教学团队,有利于落实促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任务,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市普通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提高质量是包括地市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的当务之急,十七大报告对此已提出明确要求,应采取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与评价在内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实教学质量工程。

(4)地市普通高校师资力量和水平相对有限,大师级人物、优秀群体欠缺,突出人物的领袖作用不明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与评价更是十分必要的。创建教学团队,有利于形成和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2.地市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主动为教师设计成功道路,搭建成功平台的理念,认真贯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牵动,加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手段,吸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建成一批能够冲击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团队,获得高水平教学成果;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团队运行机制,建成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教学带头人。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应该是学校聘任的教学带头人。学校必须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在对学校文化环境、发展远景高度认可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搭建合适的发展平台,帮助其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并赋予一定的教学管理职能。

(3)建立有效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改变以往教学成果以自然生成为主、教师发展以自我提高为主的工作模式,建立教师发展支持系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教育思想讨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热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支持教师走出经典教学体系,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为教师提供教学理论方面的学术支持和物质支持,关注教师的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支持和帮助优秀教师形成更加鲜明的个人风格,提升教学智慧,培育一批教学名师;为教师提供课程理论方面的学术支持和物资支持,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建成一批精品课程;为教师提供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支持和物质支持,加大国家级、省级各类教学改革立项申请工作的力度,科学设计学校教学改革立项指南,鼓励和支持各类教学团队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其形成富有实效的教学改革成果。(www.xing528.com)

(4)择优扶强、重点建设、分层推进。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有重点地从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建设目标明确、成效明显、发展趋势好的教学团队进行重点扶植,对能够冲击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重点团队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和专项经费支持。例如,学校在制定教师岗位聘任方案中,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按团队聘任,按团队考核,对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量不做细算,而是看整体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同时还应该选择有一定发展潜力、有明确努力方向的教学团队,进行有目的的支持和培育,使之逐渐成长为新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离不开行政的有效引导,除了由下而上靠自发自愿组建创新团队的方式外,还可以运用行政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针对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或重要的建设项目,集中优势资源,汇聚名师,组建教学团队。

(5)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学校文化理念指导下,将教学文化建设纳入到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中,形成有各自特点的团队文化,营造以人为本、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必要时应对团队负责人及成员进行管理沟通的培训或组织行为科学的培训,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沟通理念,提高沟通技巧,缓解内部冲突,促进信任、理解、尊重以及科学精神在团队中的弘扬。学校相关部门应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工作平台、充足的软硬件条件、周到细致的服务。

(6)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以国家级、省级或学校各类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动,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等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的核心队伍。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从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为教学团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为教学团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或载体。同时,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可以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分阶段目标管理方式。项目在规定期限内建设完毕后,学校组建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和验收。

3.地市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的标准

对地市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绩效的评价要以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主要考察团队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及对专业建设的贡献;验收主要考察团队的建设规划执行、目标实现及优秀人才培养等情况,并强调标志性成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教学梯队的合理性。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是建设教学团队的基础条件,团队应该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梯次合理的队伍,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相对优化,团队中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还有相应的学科依托和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团队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及组织管理经验,引领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方向;治学严谨、勇于开拓,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胸襟开阔,不矜己长,不攻人短,不存门户之见,能够着眼大局、善于合作、甘于奉献。

(2)团队精神的鲜明程度。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能够给予那些诚心、无私的奉献者以适当的回报。只有具备团队精神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大的效益,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团队而变得更大。民主和谐、理解信任、支持帮助,才能形成团队的凝聚力;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才能为团队的成功开辟道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同合作才能使团队目标得以实现。团队精神应有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的理念所体现的境界和追求。

(3)发展目标的明确性。共同的远景和获得成功的志向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前提。教学团队应当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下,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校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成功和成才为目标,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中,设定明确、可行的教学改革目标,有相对集中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方向,工作有新思路、新措施,设计合理、实施有效。

(4)建设成果。通过不断地培育和建设,团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建设基础和一定的教学改革经验积累,在具体教学项目建设中取得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的标志性成果,如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特色或示范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或者显示出取得优秀成果的良好趋势。教学团队同时应取得一定科研工作成果,并能够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领域,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优劣是衡量教学团队的根本性指标。团队成员应以帮助和支持学生走上成功之路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改进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及学生、专家、同行的认可度等方面衡量团队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地市普通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般意义上,我们将人才培养类型可以归纳为3种: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其具体特征如表2-1所示。其中第一类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第三类是高职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只有第二类才是以本科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地市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

表2-1 三类人才培养规格特点比较

img2

注: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由于以往构成技能型人才劳动的主要成分是动作技能,因此,技能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技能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动作技能,其智力成分不断增加,因而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日趋接近。所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特别是地市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亦可称“银领”。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能力体系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

3.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在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基本特征是“大一统”,培养人才的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这一特征在名牌老校中更为突出,大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单一规格的人才,既不适应大跨度的生产技术对多种类型的科技人才的需求,也不适应不同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对人才规格的不同要求,更不能适应广大农村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单一化与社会对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地市普通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将在较大程度上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规格单一化倾向,对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从理论上看,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包括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应用型和职业型技术人才,着重学好知识和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不同于精英教育,不能用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否则,很可能会成为“压缩型的精英教育”。

(3)满足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需求。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岗位人员的比重仅为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比重。在仅有的4%高技能人才中,也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问题。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因此,要通过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快地方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做好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的工作,地市普通高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地市普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3个层次。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上述3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这里我们着重就第二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具体说来:

第一,面向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地市普通高校首先应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种高素质的人才不一定是高精尖科学研究方面的精英,但一定是具有专业特长、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极强的优秀人才,必须是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实用和管用的人才。那么这种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流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地市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应是在更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上。当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时,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必要的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二,合理设置专业,满足地方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并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设置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强调我能做什么、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种“需要”来自社会、企事业单位,也来自个人。

地市普通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要求,充分利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培养大量急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以特色学生来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同时,应充分认识社会需求的变化,在专业设置上,冷热结合,灵活应变对于体现自身特色和水平而市场暂时又不旺的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改造,不能因为市场需求不旺而任意削减。对于社会急需自己又不具备优势的热门专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设置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切勿设置专业不从自身的办学优势出发,盲目攀比,升格成风,漠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地方化的本义,最终会出现毕业生“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尴尬境地。

第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培养了很多理论型、知识型人才,却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便培养,也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长于动脑,短于动手。我国在许多领域不缺乏先进技术,而是缺乏把先进技术转化为产品理念、把产品理念转化为现实产品、把现实产品转化为畅销名牌产品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建立大众化的特色学生是地市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实施方案,在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和整体走向,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素质教育、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以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课的比重;二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相关性和渗透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实践课的分量;三是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低必修课限度时,增大选修课比重,给学生开设选课超市。

总之,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有一定的动态性,其动态形式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决定,它要求地市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地方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强化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

关于职业教育,一种观点认为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要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另一种观点,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

时下,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许多学者和大学撰文强调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来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但对地市普通高校来说,由于其学科水平和毕业生创业基础、能力有限,应强化职业教育,着力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则更为合理、可行。

1.加强职业教育是地市普通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学三大基本职能。在地市普通高校中加强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效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办社会满意大学意义重大。

(1)加强职业教育是地市普通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是地市普通高校的中心任务,但具体说来地市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期以来,普通高校普遍以培养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人才为目的,但有人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却表明,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大致为1∶4。[18]二战以后,日本、德国的经济腾飞,也充分证明了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特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力推进,地市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人才规格与质量方面存在很大偏差。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应合理定位,面向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确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加强职业教育,明确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既是其中心任务,也是其社会服务功能最基本、最重要体现。

(2)加强职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客观需求。一方面,目前我国技术人员缺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批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却因为缺乏从业技能而就业困难,就业率逐年下降。2003~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3%、73%、72.06%、70%左右,而同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突出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2.3%、94.3%、95.35%、95.6%,[19]逐年上升,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全国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保持在90%以上,一些骨干示范技工学校甚至达到100%。[20]于是,在一些地方便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告别大学生活,转而再到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回炉”的现象。因此,培育大学生职业技能、创业精神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解决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现实选择。加强职业教育,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有助于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3)加强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高地市普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科学研究是大学区别于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标志,但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是农、林、师范、医学类学校。在人才、学科等方面与部属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在基础性、原创性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攻关研究等方面没有优势,科研方面只能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试验为主。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应从自身特征和所处区域特点出发,着眼于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服务,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与研究,积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培养有一定操作能力、实践水平,有一技之长并能扎根于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的基础性人才;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政府建立合作研究,坚定产学研合作之路,着力解决地方中小企业技术更新、工艺改造方面的难题,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努力为地方城市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咨询、理论支撑、法律援助等,实现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

2.基本途径

地市普通高校加强职业教育,就其操作层面而言,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校内设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普通高校学科、师资等优势,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等,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路子。二是在普通教育中引入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融二者为一体,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素质,又有较强应用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中,后者是重点、是难点,也是本文探讨的中心。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将职业教育思想贯穿于日常办学思路之中。高等教育除了具有追求学术性价值取向外,还具有追求职业性的价值取向。前者是由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学术型人才来实现的,后者是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来实现的。地市普通高校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要区别于高等职业学院、中专、技校等,应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抓紧一个“高”字,立足一个“职”字,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教育,着力培养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职业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2)制定特色鲜明的教学计划,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融汇于教学内容之中。社会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大学制定培养计划的基础,地市普通高校应从如何适应区域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出发,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的学科型、理论型教学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过程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自然特征,着力建设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和乡土教材。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经调查显示,2005年不同性质单位接收毕业生的百分比分别为:党政机关占2.9%,事业单位占17.2%,国有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占21.6%,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占58.3%。[21]可见大学毕业生中大部分人就业于企业,而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劳动者,都应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因此,地市普通高校要根据毕业生从业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校内外设立各种实习培训基地,加大实验、实习、见习课时;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家参与教学活动,听取和学习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带动就业、创业。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点的创业课程。而在澳大利亚,则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

(4)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地市普通高校师资队伍方面目前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由于地处中小城市等原因,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引进比较困难,师资整体水平有限;二是地方经济、生活、事业条件有限,现有人才队伍不太稳固,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加之,在当地基本上是唯一的普通高校,高校间师资队伍共享的条件不具备,师资补充困难,数量不足;三是绝大部分的地市普通高校的现有师资队伍基本上以学术型为主,他们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却相对欠缺。因此,从培养应用开发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素养,又懂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地市普通高校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聘请地方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力度,壮大教师队伍,缓解师资短缺矛盾。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和实践提高原有师资的动手能力,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地方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从而优势互补。

(5)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事业观。加强职业教育,增强毕业生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有助于谋得岗位,顺利就业,但要成就事业,有一番作为,创业教育必不可少。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想去中心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但与重点大学、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相比竞争力不足;而立足中小城市、广大农村及边远落后地区就业,一则怕工作、生活条件较差,“难以适应”,就业观念有待端正;二则面对地域职业实际需求,职业能力有限,开展工作、发展事业的资本不够,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创业精神和能力有待加强。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择业观、就业观和事业观教育,培育创业精神。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第七条重申:“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2]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素质。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就业现状,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创业精神,建立对创业永恒的执著和热情,促使他们从谋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者既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更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家讲学,利用他们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开展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对创业成功与失败应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及吃苦精神,造就创业品质;利用模拟实战公司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对市场的准确判别能力及迅速把握市场并作出决策的能力,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基本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