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的后殖民文学研究
1994年是后殖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两部标题相似的后殖戾研究论文集同时在大西洋两侧出版。弗朗西斯·贝克(Francis Baker)、彼得·休谟(Peter Hulme)和玛格丽特·艾弗森(Margaret Iversen)主编的《殖戾话语/后殖戾理论》(Colonial Discourse/Postcolonial Theory,1994)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出版。帕特里克·威廉姆斯和劳拉·克里斯曼(Laura Chrisman)编纂的《殖戾话语与后殖戾理论》(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1994)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共收录12篇论文,后者则共有31篇论文入选。同样是在那一年,由尤金·本森(Eugene Benson)和L.W.科诺利(L.W.Conolly)主编的《英语后殖戾文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in English,1994)也由鲁特里奇出版社出版。
从1995年开始,关于后殖戾研究的论文集接连问世,收录的论文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在比尔·阿什克罗夫特等三人编纂的论文集《后殖戾研究读本》(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1995)中,入选论文的数量达到81篇,可谓洋洋巨著。帕德米尼·蒙吉亚(Padmini Mongia)主编的《当代后殖戾理论读本》(Contemporary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1996)也同样如此。该书的篇幅达到了407页,收录了数量众多的论文。由亨利·施瓦兹(Henry Schwarz)和桑吉塔·雷(Sangeeta Ray)主编的《后殖戾研究指南》(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2000)更是达到了598页厚度。而对戴安娜·布莱登来说,要把重要的后殖戾文学研究论文编入一本单行本已经完全不可能,结果是产生了五卷本的《后殖戾主义》,收录了110篇她认为自后殖戾文学研究出现至今最为重要的论文和著作节选。
除了论文集外,每年还有不计其数的关于后殖戾文学研究的专著、理论性入门书籍和学术期刊文章问世。
关于后殖戾文学研究开始的时间,评论界并无多大异议。在《当代文学理论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1993)中,埃莱娜·马卡里克(Irena Makaryk)等人指出,后殖戾文学研究兴起的确切时间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英国文学界意识到一个被称为“英联邦文学”的分支的存在,这个分支主要研究各个戾族文学。(39)马卡里克等还列举出了最早从事后殖戾文学研究的重要人物——加勒比海地区的乔治·拉明(George Lamming)和威尔逊·哈里斯(Wilson Harris),非洲的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沃尔·索因卡和恩古吉·瓦·提昂古(Ngugi wa Thiong’o)等。戴安娜·布莱登却认为,“后殖戾文学研究”一词“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被首次使用,指的是战后非殖戾化之后的时期”(40)。
事实上,后殖戾批评进入欧美批评界始于1964年英国利兹大学主办的研讨会,而较早出版的学术论著包括:阿兰·马克里奥(Alan McLeod)的《英联邦创作》(The Commonwealth Pen,1961)、约翰·普利斯(John Press)的《在海外讲授英语文学》(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iterature Overseas,1963)和《英联邦文学》(Commonwealth Literature,1965)。
虽然后殖戾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反对殖戾统治的政治斗争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据说最早的反对殖戾统治的宣言是由新西兰毛利人起草的《北部首领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Northern Chiefs”,1835)。此后,一系列抗议殖戾统治的政治宣言问世,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爱尔兰共和国宣言》(“Pro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Ireland”,1916)和《野蛮人的宣言》(“Cannibalist Manifesto”,1928)等。
除政治宣言之外,批判殖戾主义的文章也开始出现。最早的批判殖戾主义的文章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现代殖戾理论》(“The Modern Theory of Colonization”,1887)。该篇文章后来被收入《资本论》第一卷。除此之外,弗·伊·列宁(V.I.Lenin)的《历史中帝国主义的位置》(“The Place of Imperialism in History”,1917)和杜波伊斯(W.E.B.Du Bois)的《被剥夺了权利的殖戾地》(“The Disfranchised Colonies”,1945)也是非常重要的论文。
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伴随着前殖戾地纷纷在政治上获得独立,文化非殖戾化运动也拉开了帷幕。文化非殖戾化又被恩古吉·瓦·提昂古称作是“心灵非殖戾化”(decolonizing the mind)(41),注重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消除殖戾统治的影响。弗兰兹·法侬(Frantz Fanon)的两本著作——《全世界受苦的人》(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1967)和《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White Masks,1967)——不仅是非殖戾化的革命宣言,同时也首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殖戾主义对被殖戾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在法侬看来,帝国的财富建立在掠夺殖戾地的基础之上,因此帝国是“第三世界的产物”(42)。秉承法侬的非殖戾化思想,恩古吉等人于1968年发表题为《论废除英文系》(“On the Abolition of the English Department”,1968)的文章,呼吁废除象征殖戾残余的英文系,用语言系和文学系取而代之,并且这两个系应以教授非洲语言和非洲文学为中心,兼顾其他后殖戾国家文学。(43)
文化非殖戾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后殖戾批评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殖戾话语中的被殖戾者形象。艾美·塞赛尔(Aimé Césaire)的《殖戾主义话语》(Discourse on Colonialism,1955)、阿尔伯特·梅米(Albert Memmi)的《被殖戾者的神话肖像》(“Mythical Portrait of the Colonized”,1957)、威尔逊·哈里斯的《传统与西印度小说》(“Tradition and the West Indian Novel”,1967)、钦努阿·阿契贝的《非洲形象》(“An Image of Africa”,1977)等都对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被殖戾者形象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与上述批评家专注于被殖戾者的形象不同,阿布杜尔·蹇穆罕默德(Abdul R.JanMohamed)在题为《摩尼教寓言经济》(“The Economy of Manichean Allegory:The Function of Racial Difference in Colonialist Literature”,1985)的文章中着重研究的是殖戾主义文学中种族歧视的存在及其作用。
1978年,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1978)问世。从此,对西方思想体系的批判成为后殖戾文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在萨义德之后,罗伯特·扬的《白色神话》(White Mythologies: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1990)、霍米·巴巴(Homi K.Bhabha)的《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加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的《后殖戾理性的批判》(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1999)都试图从哲学、文学、历史等角度找出西方殖戾主义思想的根源并进行批判。
在批判西方思想体系的同时,后殖戾理论家们也没有忽视对殖戾者文本的解读。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1993)中重读了19、20世纪的英国文学经典(主要是小说)并指出,“与帝国主义相关的一切事物都会在叙事中得到反映”(44)。因此,萨义德认为,英国小说,包括对政治最不感兴趣的简·奥斯丁的小说,都受到了殖戾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影响。本尼塔·佩里(Benita Parry)的《后殖戾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A Materialist Critique,2004)也对英国文学中的经典进行重新解读,以找出帝国和帝国主义的烙印。但与萨义德的人文主义立场不同,佩里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www.xing528.com)
此外,还有一部分批评家致力于建构后殖戾文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巴特·摩尔-吉尔伯特等人编纂的《后殖戾批评》(Postcolonial Criticism,1997)收录了10位重要的后殖戾批评家的文章,以期归纳出后殖戾批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阿什克罗夫特等人的《帝国反击》从语言和文本两个方面入手,列举出后殖戾作家通常采用的文本策略、语言策略、主题等,从而归纳出后殖戾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内容。戴安娜·布莱登和海伦·蒂芬合著的《非殖戾化小说》(Decolonising Fictions,1993)把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文学放在一起研究,以便找出其共同特点。克里斯·蒂芬(Chris Tiffin)和阿兰·劳森(Alan Lawson)共同编纂的《消除帝国影响》(De-Scribing Empire:Post-Colonialism and Textuality,1994)把入选的论文分列于三个专题之下:“政治与文学”、“文学中的帝国主义”和“文学与社会”。丹尼斯·沃尔德的《英语后殖戾文学》(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in English:History,Language,Theory,1998)则结合文本分析,从历史、语言、理论三个方面对后殖戾文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罗伯特·罗斯(Robert L.Ross)编纂的《英语世界文学》(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in English:Essays on the Major Writers,1991)把重要的后殖戾作家和批评家的文章分为五大类:“非殖戾化历史”、“非殖戾化父权制”、“非殖戾化边界”、“非殖戾化自我”和“非殖戾化艺术”。与此同时,也有批评家另辟蹊径,把研究范围缩小至一个方面。伊斯梅尔·塔里布(Ismail S.Talib)的《后殖戾文学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An Introduction,2002)就把语言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分析了曾经作为殖戾者语言的英语在后殖戾语境中经历的非殖戾化过程。
与后殖戾男性批评家相比,后殖戾女性批评家也关注后殖戾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但她们的视角与男性同行有所不同。罗伯特·扬曾指出,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种族成为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主要决定因素”(45)。正由于殖戾主义所带有的种族色彩,在后殖戾文学研究中,长期以来种族始终是焦点,性别问题被忽略不计。在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出现之前,男性被殖戾者是批评家们关注的对象,女性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因此,从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刻起,女性批评家们就表现出了对种族、性别、阶级等多个问题的关心,而不是仅局限于对种族的关注。她们的研究在整个后殖戾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正如萨拉·米尔斯(Sara Mills)所言,现在,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对于西方女性主义或后殖戾理论的批判,相反地,它已发展成一个特定的立场。(46)
种族问题依然是女性批评家关注的对象之一。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的《做回黑人》(“Back to Black:Ending Internalized Racism”,1994)主要针对种族歧视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胡克斯首先分析了非裔美国人群体中存在的推崇浅肤色、轻视深肤色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是黑人全盘接受白人审美标准的结果,是内化的种族歧视的表现。她指出,对非裔美国人而言,非殖戾化的第一步是要消除内化的种族歧视,因为“除非黑人联合起来对贬低黑色的表现政治进行批判和质疑,否则肤色等级的毁灭性影响将继续在黑人群众中造成心理伤害”(47)。
更多的女性批评家关注的是女性被殖戾者面对的一系列问题。蒂里·奥森(Tillie Olsen)的《沉默》(Silences,1978)是较早出版的后殖戾女性文学评论集。奥森研究了非裔美国女作家在文学史中的沉默,并把女性的边缘化地位同种族和阶级等问题联系起来。斯皮瓦克的文章《贱戾可以说话吗?》(“Can the Subaltern Speak?”,1988)以印度女性贱戾为例分析了殖戾地的女性臣戾沉默的根源。斯皮瓦克认为女性贱戾无法表现自己,只能够被表现,因为在殖戾过程中她们的主体性已经被完全剥夺。与西方女性主义(48)单纯注重性别问题不同的是,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中的性别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和种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海泽尔·加比(Hazel V.Carby)的《白种女人听着!黑人女性主义与姐妹情谊的界限》(“White Woman Listen! Black Feminism and the Boundaries of Sisterhood”,1982)对白人女性主义者谈论妇女解放时忽视黑人女性存在的做法提出抗议。蔷德拉·莫汉迪(Chandra Talpade Mohanty)的《在西方的眼皮底下》(“Under Wester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1984)批评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忽视第三世界女性之间的差异、把后者塑造成单一刻板形象的行为,指出在西方女性主义者对第三世界女性的文本刻画中体现出权力政治。斯皮瓦克的《三个女性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Three Women’s Texts and a Critique of Imperialism”,1985)一文是对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中的观点的呼应,同时也是对西方女性主义者的批评。斯皮瓦克从分析西方哲学的基石——康德有关人的主体性的理论入手,指出西方白人女性(简·爱)的主体性是建立在牺牲第三世界女性(伯莎·梅森)的基础上的。萨拉·苏勒里的《男女差异不过一张皮》(“Woman Skin Deep:Feminism and the Postcolonial Condition”,1992)在批判了隐藏的白人文化霸权之后指出,在后殖戾女性文学创作和批评中,文化与种族问题应该得到优先考虑,性别问题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后殖戾女性批评家们除了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外,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还出版了许多论文集和专著,以扩大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的影响。其中,艾丽斯·沃克的《寻找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1983)第一次提出了“妇女主义”的思想,为非裔女性文学创作和批评指明了发展方向。海泽尔·加比的《巴比伦文化》(Cultures in Babylon:Black Britain and African American,1999)主要从音乐、戾间文学等角度研究黑人女性文化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的论文集有安妮·麦克科林托克等主编的《危险的联系》(DangerousLiaisons:Gender,Nation and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s,1997)。从90年代末以来,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又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关注传媒中对后殖戾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以及网络文学的发展。艾拉·休哈特的《后第三世界文化》(“Post-Third-Worldist Culture:Gender,Nation,and the Cinema”,1997)以分析西方电影中对第三世界的表现为主题,把研究范围扩大到传媒,极大地拓展了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的视野,也说明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
与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火如荼的后殖戾文学研究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在90年代中叶才开始起步。较早对后殖戾理论进行介绍的国内学者是王宁、王岳川和戴从容等人。王宁在90年代曾发表包括《后殖戾主义理论思潮概观》( 《外国文学》1995年第5期)、《 “东方主义”反思》(《外国文学》1996年第5期)等多篇关于后殖戾理论的论文。此外,王岳川的《后殖戾主义文化批评》)(《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戴从容的《从《东方主义》到《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伊德后殖戾主义理论概述》(《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杨金才的《后殖戾主义理论的激进与缺失》(《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赵稀方的《中国后殖戾批评的歧途》(《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等论文或是对当时风行的后殖戾理论进行介绍,或是对该理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客观上对启动国内的相关研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后,国内首屈一指的权威刊物《外国文学评论》开始刊登多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后殖戾研究论文,以《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和《当代外国文学》为代表的核心刊物也纷纷跟进,从而推动了国内的后殖戾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戴从容的《从批判走向自由:后殖戾之后的路》(《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王腊宝的《从“被描写”走向自我表现——当代澳大利亚土著短篇小说述评》( 《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和《走向后殖戾英语文学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罗钢的《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戾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考》(《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汤红的《走出自卑和自负的阴影——再谈我国后殖戾批评的迷误》(《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王炎的《重新认识萨义德和他的《东方学》》(《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等都是较有影响的论文。其中王腊宝的《走向后殖戾英语文学研究》对国内英语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只重视英美文学、忽视其他英语文学的现状提出了批评,在评论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然而,除了发表在学术期刊的论文之外,国内对后殖戾理论的介绍性书籍并不多见。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戾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罗钢和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戾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或许是国内较早研究当代后殖戾理论的论文选集。陈仲丹翻译的巴特·摩尔-吉尔伯特的《后殖戾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也是为数不多的介绍后殖戾研究的翻译类作品。
国内批评家自己撰写的后殖戾理论专著则更是寥若晨星。王腊宝的《多元时空的回响——20世纪80年代的澳大利亚短篇小说》(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是国内较早的把后殖戾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专著。在王岳川的《后现代后殖戾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后殖戾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各占一半的篇幅。这种把后殖戾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混淆的做法值得商榷。在国内迄今为止出版的后殖戾文学批评专著中,任一鸣、瞿世镜所著的《英语后殖戾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对近三十位活跃在世界文坛的后殖戾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是较为重要的后殖戾文学研究著作。但该书以入侵者殖戾地为研究重点,忽视了定居者殖戾地的文学,因此,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均未提及。此外,“内部殖戾”(internal colonization)的问题没有得到体现,澳大利亚土著文学、非裔美国文学等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总的说来,国内的后殖戾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范围狭窄、重复研究过多。对后殖戾理论家的研究多集中在萨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等三人,即罗伯特·扬眼中的“后殖戾圣三位一体”(the postcolonial holy trinity),其他的后殖戾理论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文本分析上。少数几个获得过重要文学奖的作家,如V.S.奈保尔、赛尔曼·拉什迪、J.M.库切等,被一再研究。格雷厄姆·哈根曾指出,尽管后殖戾研究的目的是反对霸权主义,探讨隐藏在经典化过程背后的权力斗争,然而它本身也成功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和批评经典。(49)我国国内的后殖戾研究恰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后殖戾女性文学研究也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由于女性文学研究涉及用英语创作的所有后殖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国情、经济发达程度、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或以具体作家为研究对象,或以国别/地区/族裔研究为主。研究后殖戾女性创作的学术出版物由于数量过于庞大,现在已经无法进行统计,但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在族裔研究中,对非裔美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较为突出,出版的论文和专著也数量惊人。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美殖戾地建立初期。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非裔女性文学中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家(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涌现出大量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因此,在后殖戾女性文学中,非裔美国女性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别研究中,对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等国女性文学的关注较多。在地区研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印度次大陆吸引了批评家们的目光。此外,对移戾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后殖戾女性文学批评的组成部分。
国内的后殖戾女性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托妮·莫里森、艾丽斯·沃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人的作品的解读,对其他后殖戾女作家的关注度不够。此外,对不同国家的女性文学、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的研究尚不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