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爱德华·阿尔比与怪诞行径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爱德华·阿尔比与怪诞行径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德华·阿尔比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美国戏剧界崛起的一位荒诞派戏剧剧作家,是继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之后涌现的又一位美国戏剧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从小就被送给剧院老板、百万富翁里德·阿尔比作为养子。阿尔比用激烈的冲突来展现这一矛盾,即幻想与现实的对抗。阿尔比的剧作既含有现实主义又含有荒诞派的技巧。“阿尔比的作品是欧洲荒诞派戏剧与美国戏剧传统的完美结合。”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爱德华·阿尔比与怪诞行径

爱德华·阿尔比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美国戏剧界崛起的一位荒诞派戏剧剧作家,是继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之后涌现的又一位美国戏剧界最有影响的人物。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说过:“继威廉斯和米勒之后,给人印象最深的较年轻的剧作家就是爱德华·阿尔比。他的戏接近于欧洲的‘荒诞派’;在他的戏中,可以看出对贝克特、吉尼特、尤内斯库和杜伦马特的模仿。”[36]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毫不含糊地把阿尔比列为美国第一位荒诞派戏剧作家,说《美国梦》是“美国对于荒诞派戏剧作出的首次贡献”[37]

阿尔比于1928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说生于华盛顿特区)。他从小就被送给剧院老板、百万富翁里德·阿尔比作为养子。因此,他从小就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1946年,阿尔比进入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三一学院,但他对学校课程不感兴趣,不到两年便辍学回家。1950年,他来到格林尼治村。1950—1960年的十年中,他干过很多工作,当过广告公司的勤杂员、推销员等。这一段工作经历给了他很大帮助。1958年,他花了三周时间,创作了《动物园故事》。该剧于1959年在柏林的席勒戏剧工作室首演,从此开创了阿尔比的戏剧创作生涯。60年代,阿尔比先后创作了《贝西·史密斯之死》(The Death of Bessie Smith, 1959)、《沙箱》(The Sandbox, 1959)、《范姆和耶姆》(Fam and Yam, 1959)、《美国梦》、《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伤心咖啡馆之歌》(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e, 1963)、《小艾丽丝》(Tiny Alice, 1964)、《马尔科姆》(Malcolm, 1965)、《微妙的平衡》(A Delicate Balance, 1966)、《花园里的一切》(Everything in the Garden, 1967)、《箱子和毛泽东语录》(Box and 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Tse-Tung, 1968)。70年代,阿尔比还创作了《海景》(Seascape, 1974)和《迪比克来的女人》(The Lady from Dubuque, 1977-1979)等。

《动物园故事》是阿尔比的成名之作。这是一出只有两个人的独幕剧。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个名叫彼得的中年人正独自一人坐在公园的长凳上看书。流浪汉杰瑞走来有意同彼得攀谈。彼得始终保持冷漠的沉默不愿搭理杰瑞。杰瑞渴望与人交流,他甚至故意撞彼得,将他从长凳上挤到地下,用脏话骂他。杰瑞还把刀子递到彼得手上,乘他不备,自己扑到刀上流血死亡。杰瑞用自己的生命终于达到了与彼得“沟通”的目的。在这看似荒诞的举止中,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沟通的愿望。杰瑞口中不断提到的动物园并没有出现。剧作家用动物园比喻人类社会,人类就像笼中的动物,被隔离、被禁锢,无法相互沟通,孤独和苦闷就是杰瑞一生的写照。该剧通过两个陌生人之间交谈、冲突的简单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隔阂以及沟通的失败。剧中充满了荒诞元素,如流浪汉杰瑞的荒谬动作,杰瑞邻居、父母的不合常理的生活状况等。阿尔比在创作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其人物饱含对沟通、理解与爱的渴望和不断追求。作品荒诞、绝望背后是作家更深层的对人生积极的哲学思考和态度,这是阿尔比有别于欧洲荒诞派的独特风格。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阿尔比最著名的剧作,在百老汇连续上演664场,并赢得许多大奖:托尼最佳戏剧奖、纽约剧评界最佳戏剧奖和普利策戏剧奖。剧情围绕大学教授乔治和妻子玛莎展开。一天晚上,他们邀请新来的教师尼克和他妻子来家里作客。玛莎一直对丈夫不满,抱怨他无所事事,没有能力,夫妻俩甚至当着客人的面也争吵不休,使客人感到尴尬不安。乔治假装收到一封儿子的电报。这个所谓的儿子原来是20多年来两人心中虚构的一个人物。这一招终于使玛莎败下阵来。作者通过这个虚构的人物指出乔治和玛莎夫妇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幻想之中。这也揭示了美国现代家庭的困惑。而剧中的另一对年轻夫妇尼克和赫妮的婚姻状况也不是美满的。虽然尼克年轻英俊,体格强壮,业务上也一帆风顺,但他之所以和赫妮结婚是因为婚后他们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尼克正是想通过这一结合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朝一日飞黄腾达。该剧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给人物带来的精神上的苦闷和烦恼,再现了美国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充分表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现实的残酷而多变,使人们害怕却无能为力。于是,有些人退缩到幻想的世界里。阿尔比用激烈的冲突来展现这一矛盾,即幻想与现实的对抗。该剧剧名原出于儿歌中一句歌词“谁害怕大灰狼”,只是借用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姓名替换了大灰狼,因为伍尔夫与英文中“狼”一词谐音,以此来增加滑稽、游戏的气氛。伍尔夫自杀之前神经错乱,无法忍受现实,因此此处暗示剧中人物不能忍受现实,要到幻想中去寻求逃避。戏剧的主角是乔治,那个杀母杀父的孩子的故事就是他的经历。他对玛莎逆来顺受,因此他用“杀死孩子”对玛莎实施报复,也帮助玛莎回到现实中来。第一幕“戏谑”,暗示玛莎夫妇的生活方式就是游戏,人生是一场无意义的游戏。第二幕“巫婆的欢宴”,暗示魑魅魍魉的怪事的出现。52岁的玛莎当着丈夫的面勾引28岁的尼克上楼,丈夫却若无其事地夜读。第三幕“驱魔”指玛莎驱逐幻想,面对和害怕现实:乔治成不了历史系的主任,而她又不能生育。

阿尔比的剧作既含有现实主义又含有荒诞派的技巧。批评家比格斯比指出,“尽管阿尔比的戏剧从欧洲荒诞派戏剧吸取了养分,他的戏剧却没有反映出作为荒诞派的标志之一的绝望。”[38]阿尔比对荒诞派戏剧的各种技巧进行尝试,但阿尔比相信理性,认为现实世界是可以被证明有意义的,人与人之间最终是能够达成沟通的。“阿尔比的作品是欧洲荒诞派戏剧与美国戏剧传统的完美结合。”[39]他的剧作的开拓性更多地表现在事件与主题上,而不在戏剧的形式上。

80年代以后阿尔比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洛丽塔》(Lolita, 1981,改编自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三只手臂的人》(The Man Who Had Three Arms, 1981)、《寻找太阳》(Finding the Sun, 1983)、《婚姻戏剧》(Marriage Play, 1986-1987)、《三个高大女人》(Three Tall Women, 1991)、《洛尔卡的戏剧》(The Lorca Play, 1992)、《片断》(Fragments, 1993)、《关于婴儿的戏》(The Play about the Baby, 1996)、《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2000)、《居住者》(Occupant, 2001)、《谁在敲门!?》(Knock! Knock! Who's There!?, 2003)《我、我自己和我》(Me,Myself & I, 2007)和《在家在动物园》(At Home at the Zoo, 2009)等等。1996年他获得了肯尼迪中心颁发的“终身成就奖”,1997年克林顿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成就奖”,2005年他获得了百老汇托尼戏剧终身成就奖,一共获得三次普利策奖。

《三个高大女人》首演于维也纳,后被搬上纽约舞台,连演582场,为他重新博得了评论界的赞誉,不仅荣获了普利策戏剧奖,还赢得了剧评界、洛特尔、外评论界等各项大奖。《三个高大女人》的剧中人为A、B、C三个女人。A是一位92岁的老太太,瘦削、独断专行、尊贵、富有、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B是A52岁时的模样,是A雇用的照料者,愤世嫉俗、玩世不恭。C是B26岁的模样,她代表A的律师为A处理各种簿记、财务等,她有着年轻人特有的自信。第一幕主要通过写实手法讲述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在A的那间布置得十分漂亮的卧室里,A同B、C两人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烈论战,B与C处于下风。A回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她由最初的风风光光到后来的凄凄惨惨。她同丈夫一见钟情,后来婚姻变得冷漠没有激情,同儿子的关系疏远。最后,她在讲述自己最痛苦的经历时中风了。第二幕采用虚幻的手法表现了三位主人公的复杂的人生。已经昏迷的A躺在床上,B和C发现她的身体状况没什么变化。这时,该剧发生了令人惊诧的重大转折,A走了进来,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这三个女人现在开始演绎A的人生的不同阶段:专横的老太太,举止高雅的保姆和26岁的年轻女人。她的人生经历——在第一幕中回忆过的往事——现在又被重新进行了分析或质疑,不管接受与否,终被理解。最后,她的儿子回到了她的床前,但为时已晚。(www.xing528.com)

该剧是阿尔比性格怪异的养母的真实写照。正如剧作家所言:“我意识到我要做的是写一个虚构人物的客观的剧本,这个人物在每个方面在各件事件上与我熟知的某个人极其的相似。”[40]阿尔比的个人经历是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阿尔比幼时遭遗弃,被人收养。富足的养父母总是强迫他接受他们自己的想法,因而他和养父母多有抵牾,20岁时便离家出走。后来的艰辛、挣扎、孤独和幻灭给了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养父母的厌恶最终演绎成了《三个高大女人》,其创作原型正是养母弗朗西斯,一位身材高大、个性极强的女人,而剧中的同性恋儿子即是阿尔比本人。对于身材高大、意志坚定、在家中享有绝对权力的弗朗西斯,阿尔比一直怀有非常复杂的情感,既讨厌又心怀敬意。剧中老太太的回忆中交织了羞辱、快乐、悔恨和满足的往事。她想起了自己童年和婚姻中的快乐,想起了充满了未来希望的时光,也想起了痛苦及愧疚的过去:丈夫的婚外情、丈夫的死去和恍如陌路的同性恋儿子。关于女人一生中最幸福时刻的争论,A作了结论:“那是最幸福的时刻:当一切都结束。当我们停住。当我们能够停住。那是最幸福的时刻。”[41]剧中的三个女人实为同一女子在不同时代的分体。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的不同,她们在性格、言行上大为不同,分别体现了美国历史重要的阶段:经济持续上升的20世纪20年代;物质发达精神匮乏的20世纪50年代;金钱至上的20世纪80年代。女主人公的衰老史与美国当代史遥相呼应。本剧饱蘸同情的笔墨描绘了老人饱经沧桑的一生,但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的苦思和对身份认同的探索”[42],是对美国社会老龄化时期老年人的情感和哲学思索的真实反映。剧作仍然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色,人物无个性化名字,三个女人属于同一个人的三个时期,对人生作形而上的思考,“为我们演示了性格就是自我的积累的哲理[43]。阿尔比试图通过剧作传达人生顿悟、寻找真我的思想,正如周怡所言:“主人公陷入了回忆却难以改变的悲剧情境:金钱权力的迷失、欲望和背叛、孤独异化、衰老、回忆和遗忘、现时的脆弱——各个主题交织在一起,枝杈蔓延、层层嵌套。”[44]此剧展示的人生三个时期正是三个分裂的自我的苦苦挣扎:26岁时对即将展开的人生感到好奇;52岁已经品尝到了人生的苦难,人生观变得更为实际;92岁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是回首往昔、总结人生的时候了。

惊世骇俗地表现当代美国社会家庭悲剧的《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获得了2002年度托尼最佳戏剧奖、纽约剧评奖和奥比奖等数项戏剧大奖。《山羊》2002年首演于百老汇约翰·古尔登剧院,共演出了309场,2004年又在英国上演。此剧剧名中的“谁是西尔维娅”取自莎士比亚戏剧《维罗纳二绅士》中普洛丢斯追求西尔维娅的歌曲《谁是西尔维娅》。剧中的男主人翁马丁是一位美国社会中典型的体面、正直、事业辉煌的建筑师。他与他深爱的妻子和儿子过着理想的幸福生活。他还荣获国际最高荣誉的建筑设计奖和一项地标建筑设计的巨资合同。然而当他惶恐不安地向他的友人袒露他难以启齿的隐秘——他与一头山羊(西尔维娅)之间发生了无法割舍的情爱时,惊人的秘密与丑闻使得他四周的一切——家庭、亲情、生活和事业——在瞬间颠覆崩塌了。友人的不理解和出卖换来的是妻儿的仇视和责备,尤其是妻子的反应尤为激烈,并宰杀山羊试图将他劝回“正道”。事业成功的马丁陷入了更加混乱、被动和无限孤独之中。

“山羊”在古希腊神话中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化身,古希腊语中“悲剧”(tragedy)的意思就是“山羊之歌”(the goat song)。剧本的副标题“走向悲剧定义的注解”(Notes toward a definition of tragedy)又将悲剧与剧名结合了,“山羊”便有了双重含义。就本剧的悲剧性而言,张琳认为:“与其说主人公马丁和山羊发生性行为是为了满足性欲和寻找精神安慰,不如说马丁更像是一位虔诚的山羊祀者,……《山羊》的悲剧性恰恰体现在剧中人物情感与理性的强烈冲突、酒神和日神的激烈交锋上。”[45]《山羊》是一部荒诞剧,通过有关人兽恋的争论与冲突,来揭示当代人生存的荒诞和困境。阿尔比勇闯人类情感表现的禁区,打破传统禁忌,挑战传统的道德观念。山羊是导致马丁移情别恋的对象,他们的关系属于“另类”,是有悖常理的怪诞行为,因而剧作演出后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然而,本剧所讲述的绝非是一个人兽恋的荒唐言。别林顿在《卫报》上登文直言:“我认为本剧是一部有关人类奇特感情的深刻而严肃又让人无法平静的戏剧。”[46]剧作家意欲通过马丁与山羊的恋情让人们关注发生这类荒唐事的深层原因,那群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另类人。马丁并不把山羊当做性满足的工具,这也是他者如妻子斯狄韦和朋友罗斯所无法理解的。斯狄韦、罗斯等人在听马丁的故事时,用粗俗的语言嘲笑他,问他为何不用器物替代。在受到所谓主流社会的不接纳和排斥,尤其是当斯狄韦不能容忍而宰杀山羊后,马丁这样的另类者顿觉自己处于精神错乱的境地。但这更从另一侧说明另类思想者与主流社会的格格不入,难以沟通。这正是阿尔比戏剧创作一贯的主题,只不过本剧以人兽恋做背景(有人认为阿尔比的山羊意为同性恋者,正如尤内斯库的犀牛是法西斯的代名词,奥尼尔的毛猿代表底层工人,彼得·谢弗的马就是异教神[47]),将荒诞的主题继续延伸,将人类隔阂推向极致。马丁在事业巅峰时出了这类“伤风败俗”的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张定铨等人认为:“现实生活逼迫他(马丁)上紧发条,不让他有瞬间的喘息。要继续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马丁必须以入世的精神去与他人拼斗,但他身上却呈现出基督教精神中否定生活的受虐倾向。因此,事业上越成功,他的失落感反而越强烈,心灵无法安慰,灵魂无所寄托。……他拼命地想逃逸,远离尘嚣,去寻找他的乌托邦。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所以,他找到一处僻静的乡村居所——他的世外桃源,企求让心灵有片刻的宁静。也就是在那里,他遇见了茜维娅,那只被他奸污的山羊。”[48]张琳等人则更认为:“马丁和山羊的交合行为可以理解为人类某种天性的爆发,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极端方式。”[49]阿尔比善于运用动物形象,赋之以深刻的涵义,正如周怡所言:“如果你无法和人交往,就得找其他的出路。和动物交往!然而这样的交往显然不甚成功。”[50]

该剧延续了阿尔比荒诞剧或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所有特点:简单而荒诞的故事、行为怪异的人物、寓意深刻的主题、率真直接的批评和形而上的哲理。就本剧的主题与寓意,阿尔比是这样陈述的:“所有的文明对其宽容度都有着专断的规范。本剧表现了一个家庭如何被一桩无法想象的事件深深地动摇以及他们如何解决这一危机。我希望人们对于自身的价值观的合理走向予以崭新的思考。”[51]随着创作技巧的成熟,荒诞派戏剧的阿尔比式现实主义特征也更加清晰。劳埃德·伊文斯准确地评价了阿尔比此剧的现实主义意蕴:“阿尔比想让他的闹剧呈现出纯粹的社会现实主义,完全关注于主人公外遇的情感影响,山羊不含有任何寓意。……结果使得所有受牵连的人心理纠结,情感不和。”[52]阿尔比正是通过荒诞的故事唤起人们对情感表达的另类人群的关注,从而为边缘人提出了身份认同的强烈诉求。

阿尔比其他戏剧都延续了其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性。80高龄的他勇敢前行,不断创新,践行了他先锋戏剧的理想。《片断》几乎没有戏剧情节,剧中的四男四女坐在一处相互朗读成语箴言,以此引出每个人的身世隐秘,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于婴儿的戏》是部黑色荒诞喜剧,说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与其婴儿的田园诗般宁静的生活被一对陌生老人的突然到访打破,于是问题、记忆、怀疑、恐惧、隐秘和谎言接踵而至。《我、我自己和我》是一部关于混乱糊涂、模棱两可含义的讽刺剧,一好一坏的两个双胞胎儿子争着证明自己的身份与品行,但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都无法分辨他们。

阿尔比改造了荒诞派戏剧并让其在美国得到发展。他的戏剧有明晰的情节、具象的场景、风格化的对话等等现实主义特征,是美国式的有着悲剧意义的中产阶级家庭戏剧。他最擅长写牢骚满腹的人物,表现人的孤独痛苦,语言辛辣尖刻,人物对骂时语言如倾盆大雨,令人震惊,发人深省。他喜欢用象征、暗喻、夸大的手法描写美国社会生活,表明他对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背弃和否定。阿尔比更多地向人们展示对正统的道德观的勇敢挑战,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面对当代社会中的婚外性、同性恋、乱伦以及兽奸这类社会禁忌,试图唤起人们对这群边缘人的身份认同的关注,并赋予其必要的同情和包容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