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及地区不平等测度研究

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及地区不平等测度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在对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轨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本文第三章所述方法对浙江省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进行度量和分析。本节将利用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全省及11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状况及各地市收入的变动状况展开统计分析。

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及地区不平等测度研究

第四章 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及地区收入不平等测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名义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1986年突破1000元,1994年突破5000元,2001年突破10000元,2007年突破20000元,2008年达到22727元,年均增长14.6%。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省内各地区间收入不平等也日趋扩大,这种不平等的扩大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会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刻的认识,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本章在对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轨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本文第三章所述方法对浙江省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进行度量和分析。

第一节 数据说明与研究时点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章所用到的收入数据以浙江省各年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11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各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及各地市统计年鉴,县一级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取自于相应年份所属地市统计年鉴。尽管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数据的权威性来看,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已经非常符合要求,大多数的学者也均是采用如此的数据来源。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数据可能存在局限性,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该数据不是第一手数据,而是经过层层调查、上报、汇总后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遗漏、失误,不得而知;第二,统计局并未对其采用的抽样方式与样本选择等技术性问题做出完整的解释,因而也无法真正判定该统计方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第三,微观数据、原始样本数据的非公开导致在实证研究时许多有用样本特征的缺失。认识到上述这些问题有助于客观地对待研究分析的结果,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地采用一手数据和微观数据来分析,以求能更准确地描述问题的全貌。

二、数据处理

由于统计年鉴上获取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当年价,无法进行纵向比较,因此需要引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1]的影响以期得到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真实反映。本章的研究对数据做如下说明。(1)在研究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轨迹及周期波动时,把所有收入数据以1980年基期价格水平做相应处理得到实际收入水平。(2)在研究11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时,由于无法收集到1990年前的各地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把所有数据以1990年基期价格水平做相应处理得到实际收入水平。(3)在研究地区收入不平等度量时对数据不作处理,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区收入不平等最多涉及63个县,各县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能部分获取,难以收集全面;二是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度量用的是横截面数据,在同一年内,各县市的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三是对于同一个时期相对指标的比较,尤其是一个省域范围内,价格的作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不剔除价格对最后的结论不会有很大影响。

三、研究时点选择

本章的研究时间跨度分三个层面。第一,研究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时,考虑到全省数据相对容易获取且可比性和完备性均较强,在采用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原则下,选取1980-2008年[2]29年为重点考察时段,其目的是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的轨迹及阶段性差异。第二,在研究各地市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及地市差异时,综合考虑各地市统计年鉴的获取性、行政区划分的变动性以及数据的可比性,选取1990-2008年作为研究时段。第三,在拟合收入分布和度量地区收入不平等时,选取1997-2008年作为研究时段,原因有两点:首先,从全省范围看,1997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体制改革等因素影响,收入分配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问题凸显,并持续至今。其次,拟合收入分布和度量地区收入不平等,需要尽可能多的截面数据(即县级居民收入数据),至少要保证大样本(N>30),而受原始数据来源的限制,浙江省及各地市统计年鉴仅提供1997年以后各县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经过对可获取数据的筛选,从1997年开始的横截面样本容量达到33,因此选取1997-2008年作为研究时段较为合理。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

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的差异,浙江省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居民收入水平呈非平衡增长。本节将利用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全省及11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状况及各地市收入的变动状况展开统计分析

一、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名义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见图4-1),1986年突破1000元,1994年突破5000元,2001年突破10000元,2007年突破20000元,2008年达到22727元,与1980年的488元相比年均增长794.3元,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7.7%。

图4-1 1980-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探求城镇居民收入的长期趋势及波动规律,引入收入变动周期来分析,选取1981-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作为衡量收入周期波动的主要指标。依照国际学术界关于周期的划分标准,纵观29年来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大致经历了3个经济周期(见图4-2)。

第一周期(1981-1987年):这个周期的经济波动呈现“中峰型”波动态势,1980-1982年为居民收入增长波谷期,之后进入回升期,1984年为高峰阶段,1985和1986年以后为持续增长阶段,1987年为这一轮周期的低谷。该周期历时7年。

第二周期(1988-1997年):这个周期呈现“后峰型”波动态势,1988-1992年为居民收入增长回升期,1993年为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为峰后持续阶段,由于1988-1989年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零售物价指数分别高达123.4%和116.8%,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年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幅急剧下降,1989年实际增幅仅为-3.2%,创历史新低。该周期历时10年。

第三周期(1998年至今):这轮周期呈“阶梯状后峰型”态势。1998-2000年处于居民收入回升期,2001年为本轮周期的高峰,之后有5年左右的持续阶段,于2006年形成本轮周期次高点,然后缓慢进入本轮的低谷。本轮周期总体呈现出平稳的特征,这期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最高点(13.3%)与最低点(5.4%)之间落差仅为7.9个百分点。

图4-2 1981-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从上图发现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波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周期有延长的趋势。三个波动周期大致为:1981-1987年第一周期;1988-1997年第二周期;1998年至今第三周期。从三个周期的时间看,第一周期7年,第二周期10年,第三周期到2009年12年(见图4-2),各个周期所跨年限不断延长,并且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大体一致,反映了随着收入体制的完善,居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

2.周期振幅趋于收窄。从三个周期的收入增长波动幅度看,第一、二周期的波动幅度都较大,分别达到18.0%,17.2%,第三周期的波幅较小,只有7.9%。收入增长波动幅度的逐渐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也趋于稳定。

表4-1 1981-2007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波动周期情况

二、各地市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

在浙江整体收入水平稳定增长的同时,各地区收入增长却出现显著差异,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图4-3描述了浙江省11个地市1990-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浙江省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具体来说,1995年以前,各地市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很明显,1996-2000年地市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后,这种趋势就变得十分明显。

图4-3 浙江省各市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为基期)

从各地市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率来看,年均增长率最快的三个地市分别是,金华市10.46%,台州市10.12%,绍兴市9.67%;最慢的三个地市分别是,杭州市8.42%,湖州市8.30%,舟山市8.11%。收入增长最快的金华市比最慢的舟山市年均增长率高出2.35个百分点。

表4-2 浙江省各市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及各地市统计年鉴的资料整理而得。

第三节 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测度

在对浙江省及各地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差距有一定的认识后发现,不断扩大的地区间收入差距其实是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直观表现。为了清楚认识浙江省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本节将利用各种测度收入不平等的指标展开详细研究。

一、标准差、极差、极值比和变异系数

笔者整理并计算了1990-2008年浙江省11个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极差和变异系数,如表4-3所示。1990年,人均收入水平最高是湖州市1988元,最低是丽水市1589元,高低相差1.25倍;而到了2008年,人均收入水平最高是宁波市25196元,最低仍是丽水市17710元,高低相差已经扩大为1.42倍。

表4-3 浙江省各地市城镇居民收入基本统计描述

续 表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及各地市统计年鉴的资料整理而得。

图4-4中,无论是名义标准差还是实际标准差,其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研究期内,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地区间居民收入的标准差也不断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在1997年后有所加剧。名义标准差从1990年的161.62增加到2008年的2355.36,实际标准差从1990年的161.62增加到2008年的888.28。

图4-4 浙江省各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变动轨迹

图4-5中,无论是名义极差还是实际极差,其变动趋势也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名义极差的上升幅度要显著大于实际极差的上升幅度。名义极差从1990年的399增加到2008年的7486,增幅达到1776.19%;而实际极差从1990年的399增加到2008年的2806,增幅为603.26%。

图4-5 浙江省各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变动轨迹

图4-6中,从剔除收入均值变化影响的相对差异指标极值比和变异系数来看,在1997年前,两个指标的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但水平相对较低;而在1997年后,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但水平有所上升。具体来说,极值比[3]从1990年的1.2511增加到1999年的最大值1.6254,同样变异系数也由1990年的0.0894增加到2000年的最大值0.1335,随后几年两个相对差异指标都有所下降,但数值仍然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图4-6 浙江省各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

从以上分析发现,无论是现价还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浙江省11地市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的。地区间的差距,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在1997年均出现拐点[4],之后的差距水平都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这与国内学术界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主要是1997年后国家开始启动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导致收入分配体制有显著变化所致。

二、基尼系数

以上关于浙江省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度量——基于标准差、极差、极值比和变异系数都是统计描述。为了进一步精确测算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将采用被广泛使用的不平等测度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标,是对收入不平等进行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对于基尼系数在理论上的探讨和计算方法详见本文第三章。本节将采用连续型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即先利用非参数估计理论拟合收入分布,然后在收入分布函数已知的基础上计算地区收入不平等指标基尼系数。

(一)收入分布的非参数拟合

1.数据说明和统计描述。由于拟合收入分布函数需要较多的收入数据,本文收集了除11个地市以外的各县级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研究对象。受原始数据来源的限制,浙江省及各地市统计年鉴仅提供1997年以后各县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因此,本节的研究时间范围调整为1997-2008年。另外,通过前文对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统计分析也发现,浙江省的地区收入不平等在1997年后有显著的改变,充分说明选取这样的时间范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数据来源包括11个地级市以及有数据资料的各县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对原始数据处理,因为拟合收入分布函数用的是横截面收入数据,而同一年份各地物价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所以本节研究不考虑价格因素。

表4-4 城镇居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描述(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资料整理而得。

表4-4表明,由原始数据刻画的浙江省各地区间的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指标不断增加,从1997年的7396.38元,一直增加到2008年的20958.63元,增幅达到183.36%。可以说,在研究期内,浙江省各地区的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有显著提高。同时,衡量绝对收入差距的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指标同样在研究期内大幅增加,增幅分别为351.40%、331.25%和295.48%。绝对收入差距指标过大的增幅主要受平均收入水平增加的影响,因此,剔除收入变化影响后的相对收入差距指标更加合理,如极值比和变异系数。具体来说,极值比指标从1997年的1.5954下降到1998年的1.5685,再增加到2000年的1.8652,然后又下降到2002年的1.7358,此后持续增加直到2006年的2.4261,2007和2008两年略有下降,分别为2.2013和2.1752。变异系数指标与极值比指标的变化趋势类似,2000年以前波动性较大,但2001年开始,变异系数指标从0.1173不断增加,直到2006年的0.1814,此后两年下降到0.1745。极值比指标和变异系数指标在研究期内的增幅分别为36.34%和39.60%。

2.收入分布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收入分布的拟合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对已有拟合函数的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基本都是采用经典分布函数,如正态分布函数、对数分布函数、帕累托分布函数,等等。本文认为参数模型对收益率分布的假定难与真实数据完全符合,从而损失了很多重要的隐含信息。非参数核密度估计通过拟合真实数据的密度函数来准确刻画收入分布的特征,相比参数估计方法更适合收入分布的研究(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收入分布的理论与步骤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对1997-2008年浙江省各县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非参数拟合,得到各年收入分布密度曲线(见附录1)。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以4年为间隔,选取1997、2000、2001、2004、2005、2008年作为阶段分析对象(见图4-7 至4-10),图形显示每年的收入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多峰特征。

图4-7 1997年、2000年收入分布密度曲线

图4-7,在1997年,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在5000~10000元,而分裂主峰的范围在6000~9000元;另外两个次峰主要分布在5000~6000元和9000~10000元。整体来看,此时的主峰和次峰的规模相差不是很大。在2000年,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在6000~12400元,主峰没有呈现分裂态势,范围也主要集中在9000~10000元,同时有多个次峰和两个小峰出现(一个小峰在6800元左右,另一个小峰在12000元)。

图4-8 2001年、2004年收入分布密度曲线

图4-8,在2001年,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在7000~14000元,单一主峰的范围则集中在10000~12000元,有一个位于9000元左右的次峰和两个位于8000元和13500元的小峰。在2003年,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在8000~18000元,横跨10000元,主峰覆盖范围较广,从11000~15000元;在低收入区段8000~11000元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次峰;而在高收入区段16000元和17600元出现两个小峰。相比2001年,2004年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更广,主峰的高度更低。

图4-9 2005年、2008年收入分布密度曲线

图4-9,在2005年,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在9000~22000元,此时的主峰有分裂的态势,范围在13000~20000元;此外,在9000~13000元处有个次峰;高收入区段21000元处有一个小峰。相比2005年,在2008年,收入分布已经不存在明显的主峰,而是呈现多峰并存的情况,覆盖范围从15000元一直延伸到27000元;在13000元处存在一个次峰,高收入区段的小峰已经消失。

图4-10 1997年、2008年收入分布密度曲线

图4-10,比较研究初期1997年和研究末期2008年的收入分布发现,相比1997年,2008年的收入分布已不存在尖峰态势,而收入分布的覆盖范围却更加广泛。覆盖范围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收入分布内部,各地区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不平等。

(二)基于收入分布基尼系数计算

在拟合1997-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基础上,利用公式(3-29)得到衡量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指标(理论及步骤详见第三章第三节),借助Maple数学软件,经过编程得结果,见表4-5。

表4-5 基于收入分布的地区收入不平等指标

续 表

表4-5是基于拟合收入分布得到的各种收入统计指标和不平等指标。其中,均值、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指标与原始数据统计描述的相应指标相比,基本一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非参数拟合收入分布的可行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基尼系数的可靠性。在研究期内,基尼系数的最小值出现在2001年(0.0657),此后一直增加,直到2006年最大值(0.1045)的出现,增幅达到59.06%。这说明在2001年以后,浙江省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加剧还是非常严重的。

将基尼系数指标和变异系数指标相比发现,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不平等数值较小,但这与目前国内关于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采用的居民收入数据不是微观数据,而是统计局抽样调查汇总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地区收入不平等。

三、分位数

通过考察收入状况发现,尽管不同地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是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收入增长越快,而收入水平越低的地区收入反而增长越慢,这样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集中在中、低收入层面上。从表面上看,收入分布格局偏左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组别收入增长的速度不同;但深层次原因是大多数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过低,两极分化程度过大所致。通过计算收入分布的各分位数及比值刻画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地区收入水平及其相互间收入不平等程度。以下,将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分布的10分位数、50分位数和90分位数作为贫困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代表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收入不平等进行研究。

表4-6 不同发展阶段各地区收入水平及不平等

注:P10,P50,P90分别表示收入分布的10分位数、50分位数和90分位数,将其近似作为贫困、中等水平和发达地区划分。

表4-6各分位数指标表明,在研究期内,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从6245元增加到15896元,增幅154.54%;中等水平地区的收入水平从7338元增加到20906元,增幅184.90%;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从8899元增加到25705元,增幅188.85%。虽然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地区的收入水平在研究期内都明显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不尽相同,以发达地区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是中等水平地区,最后是贫困地区。这说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地区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表4-6各分位数比值反映了三类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变化。具体来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最严重,在1997年就已经达到1.4250,经过短暂的波动后,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直到2006的1.6474,此后两年略有下降,到1.6171。发达地区与中等水平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在2001年达到最小值1.1108,之前主要呈现波动变化,而之后则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直到2008年的最大值1.2296。中等水平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在整个研究期内,基本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1.1750到2008年的1.3152,涨幅达到11.93%。

图4-11 不同发展阶段各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

图4-11是以分位数比值衡量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从严重程度来看,首先是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其次是中等水平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最后才是发达地区和中等水平地区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不同。发达地区和中等水平地区的收入快速增长,是导致它们与贫困地区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四、泰尔指数

基尼系数指标虽然是测算收入不平等的国际通用指标,但是它不具有可分解性,无法考察区域间和区域内收入不平等的变化。为了对收入不平等空间分解的研究需要,计算以泰尔指数[6]衡量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结果见表4-7。

表4-7 地区收入不平等泰尔指数

以泰尔指数衡量的收入不平等,可以得到同使用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不平等大致相同的结论(见图4-12)。具体来说,泰尔指数刻画的地区收入不平等从1997年的0.0136一直下降到2000年的0.0088,然后缓慢增长到2004年的0.0135;此后则迅速增长,直到2008年的0.0373。

图4-12 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

第四节 本章结论

本章对1980-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1990-2008年省内11个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各县市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基本统计分析、非参数拟合居民收入分布函数计算基尼系数和分位数、计算泰尔指数三个层面对1990-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度量。主要结论如下。

1.对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轨迹分析显示:1980-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大致可以分为3个周期,1981-1987年为第一周期;1988-1997年为第二周期;1998年至今为第三周期,周期跨度有延长的趋势,周期振幅趋于收窄。

2.对浙江省11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轨迹显示:随着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省内11个地市间人均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95年以前,各地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很明显,1996-2000年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后,这种趋势就变得十分明显。

3.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基本统计分析显示,无论是现价还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浙江省11个地市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地区间的差距,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在1997年均出现拐点,之后差距均呈现明显扩大趋势。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非参数核估计显示,各年收入分布密度曲线均呈现明显的多峰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峰的高度有所缓和,但是密度曲线的覆盖范围却在不断扩大。

5.利用非参数估计收入分布测算的基尼系数指标显示,地区收入不平等在2001年达到最小值0.0657,之后呈加剧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最大值0.1045,增幅达到59.06%。以泰尔指数指标衡量的地区收入不平等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6.由分位数比值衡量的地区收入不平等说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地区由于收入增长水平的不同,导致收入不平等存在显著差异。收入不平等最严重的是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其次是中等水平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最后才是发达地区与中等水平地区之间。

【注释】

[1]在研究期内,收入受物价水平影响较大,为了数据的可比性,需要考虑剔除通胀水平后的居民实际收入,由于统计年鉴上无法获取这一数据,本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剔除收入增长中的通胀因素。

[2]无法获取1979年数据。

[3]极值比和变异系数是相对指标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小,因此选取名义值进行说明。

[4]在1997年,极值比和变异系数都处在以后11年的最小值。

[5]1997年、1998年,样本数据32个;1999年,样本数据35个;2000年,样本数据42个;2001年,样本数据37个;2002年,样本数据42个;2003年,样本数据46个;2004年,样本数据51个;2005年,样本数据60个;2006、2007年,样本数据63个。

[6]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