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统计研究成果

浙江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统计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研究主要是以各地区人均GDP作为分析的对象,实质上研究的是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非真正的地区收入不平等。4.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目前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如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这种作用关系展开量化研究,是进一步探讨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浙江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统计研究成果

第一章 绪 论

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显示出不平等问题长久以来就被人们所关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人们一直的渴望与诉求。关心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不仅在于个人研究的兴趣,而且在于不平等问题背后的社会影响以及对政治和道义的挑战。尽管存在大量的文献探讨收入不平等问题,但是,对于城镇各地区间居民收入不平等发展趋势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拥入城镇,使得城镇贫困人口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贫困人口的增加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不平等程度。城镇地区收入不平等是构成总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关键的是,该收入不平等在趋势、成因和政策含义上与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或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本书在此背景下展开对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各种新的“不平等”现象,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平等。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居民收入不平等来看,在1980年为0.32,到1984年曾一度下降到0.28,而后在1990年上升到0.36,2005年进一步达到0.47(世界银行,2006)。由此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体制转型,居民收入不平等在近几年扩大得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平等现象展开研究。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收入不平等研究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影响因素;二是地区间收入不平等,主要涉及地区间收入差距收敛性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分析。现有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研究主要是以各地区人均GDP作为分析的对象,实质上研究的是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非真正的地区收入不平等。所以说,真正从收入的角度展开对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十分有限。鉴于此种情况,激发了作者对于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兴趣,以期通过研究对地区层面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居民收入不平等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地区收入不平等又是该项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持续恶化,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持续扩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是居民收入分配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综观已有成果,对于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理论研究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收入不平等的准确测度一直是困扰学术界对于收入不平等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受计算方法可行性和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目前还没有统一测度指标,如何借助非参数估计理论实现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准确度量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2.对于引起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原因,以往研究较多地关注外界因素对不平等变化的影响,如经济增长因素、地区差异因素等,而忽视其内在机制的推动作用。如何从内生决定模型的角度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机理进行分析,对于深入了解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3.由地区收入不平等引发的地区贫困问题,也是本项目的一个研究重点。如何测度地区贫困是以往研究中较少涉及的问题,而且对于贫困变化的分解也存在较大分歧,各种分解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借助非参数估计理论实现地区贫困的测度,以及建立在收入分布变化基础上的贫困变化分解,两者都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说明和论证。

4.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目前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如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这种作用关系展开量化研究,是进一步探讨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建立正确的计量经济模型需要从理论上给予说明,尤其是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目前,浙江省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有多大;这种不平等程度是否会继续恶化;引起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它们的影响效果有多大;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如何;急剧扩大的收入不平等又会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哪些影响;由地区收入不平等所引发的地区贫困问题程度有多大;未来的变化趋势又如何,等等。对于上述问题的探讨,无疑使本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我国过去曾片面地追求分配的平等、进而误把平等理解为分配领域的绝对平均,导致平均主义泛滥,因而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缓慢。1979年以来,随着以打破平均主义为宗旨的分配领域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20余年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平等,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不断加剧的收入不平等已经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制约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内需不足”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内需不足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所谓的“供给过剩”或所有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而是国内经济结构的“断层”,更具体地讲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断层。消费结构的断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居民间不断扩大的收入不平等所引起。经济学家霍布森就认为: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至于引起富人过度储蓄,而穷人消费不足。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巨大的收入落差所产生的消费结构断层导致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可以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对于缓解收入不平等的加剧,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入不平等不仅通过消费、投资、金融资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来影响我国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通过对各收入阶层间、地区间的影响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会增加居民生活上的不稳定因素,促使一些社会矛盾激化,危及社会稳定和政治团结。此外,收入不平等导致的两极分化与我们共同富裕的理想也是背道而驰的,而且这种两极分化不加以控制的话,则可能对社会的长治久安构成威胁。可以说,收入不平等问题既是事关人民生活的问题,又是事关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问题。

对于浙江省来说,各地区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科学客观地揭示这种差距,分析其产生原因,对于了解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而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政策,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收入分配一直是国外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将收入分配理论视为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传统,发展了生产要素分配理论。20世纪50年代,收入分配研究的重心转向了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并重点研究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代表性成果就是库兹涅茨(S.Kuzenets,1955)提出的“倒U假说”,该假说认为,当一个经济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时,收入分配的早期不平等程度迅速扩大,然后进入一个平稳阶段,最后阶段不平等程度开始缩小。8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崛起,收入分配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前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主要考察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这些代表了西方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最高成果,以下将做具体介绍。

(一)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从理论和实证材料上具体探讨了伴随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的变化状况。他在1955年发表了著名的研究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探讨了一个国家在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个人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的结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这篇论文中,库兹涅茨通过对英国德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个人收入分配资料的分析,得出发达国家相对的个人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均等的结论。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他认为,这种趋势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开始,而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则表现得尤为明显。1963年,他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在这篇论文中,库兹涅茨通过9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英国、普鲁士、萨克森、德国、荷兰、丹麦、挪威、瑞典、美国——的资料,进一步来证明他的论点。库兹涅茨还通过横截面资料说明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比处于发展后期阶段的发达国家有更高的收入不平等。通过以上分析,库兹涅茨做出一个重要推论:“人们可以假定持久收入结构不均等的长期变动特征是: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持久收入结构的不均等会不断扩大,当一个社会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候,不均等的扩大更为迅速,随后出现一个稳定时期。在后一阶段不均等缩小。”这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动趋势是“先恶化,后改进”,遵循着一种倒U型的变动趋势,这便是著名的收入分配差别“倒U假说”。依据库兹涅茨的估计,倒U曲线从上升到下降,英国大约经历了100年,美国和德国经历了60~70年。

尽管库兹涅茨是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倒U假说”的成立,但是这个模型因为无法解释后来许多发达国家在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不平等依然上升的事实,从而受到了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质疑和挑战。因此自1955年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诸如阿德尔曼和莫里斯(Adelman and Morris)、鲍克特(Paukert)、阿鲁瓦利亚(Ahluwalia)、钱纳里和赛尔昆(Chenery and Syrquin)、菲尔兹(Fields)、索洛(Solow),都围绕着“倒U假说”,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对“倒U假说”给予了支持,认为“倒U假说”具有经济规律的力量。有的则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轨迹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经济规律可以遵循。在这里对阿德尔曼和莫里斯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简单介绍。

1973年,阿德尔曼和莫里斯出版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们试图在一个多元化的复杂关系中探讨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变动趋势及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她们的分析结果虽然支持“倒U假说”,但有两点却是非常引人注目:第一,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即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甚至自然条件都对收入分配有影响,其中有六种因素最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改进率、政府的直接经济活动、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的潜力、人均GDP和劳工组织的力量。在这六大因素中,最能有效增进收入分配均等的力量和政策措施是人力资源的改进和政府的直接经济活动。第二,人均GDP的增长在低的发展水平上是与收入分配的恶化相联系的。对于低收入国家,只有在非常高的发展水平上,较高的人均GDP才能与比较均等的收入分配相联系,也就是说,在低收入国家中,经济组织的利益不可能自动地流到人口中最贫穷的群体当中,而穷人绝对地位的恶化倒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在题为《收入不平等所引发的经济后果》的学术论文中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斯蒂格利茨认为,传统经济学对整体的经济活动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主要强调了产量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倒U假说”,斯蒂格利茨称其为“库兹涅茨曲线”。但库兹涅茨的结论仅仅从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少数国家的样本数据中得出,而更全面的研究却表明库兹涅茨曲线并不适用所有数据,如K.戴宁戈和L.斯奎勒(1996)的研究表明:在一个长达10年的增长过程中,88个国家中有45个国家的不平等程度有所增加,而43个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却有所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平等程度的变化是非常之小的,而且与最初的收入分配状况是不相关的。按照斯蒂格利茨的看法,传统理论认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越大,储蓄倾向越大,从而可以导致更大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尽管这种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储蓄的关系有可能存在,但事实上,不仅不平等不是高储蓄的必要条件,而且它们基本上并不相关。总之,斯蒂格利茨认为,不平等既非经济增长的必要因素,也非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其政策含义是:实行较平等政策的国家已经成功地降低了不平等程度,但对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影响。

(二)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975年,阿瑟奥肯(Arthur Okun)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政府试图为实现平等化目标而采取的规制市场收入以及再分配政策等,会影响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劳动者的有效激励,从而减少经济效率。因此,他提出必须对平等和效率进行权衡利弊的判断和分析,即为了获得其中的一个而不能过分牺牲另一个[1]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从储蓄—投资渠道研究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Kaldor(1956年)认为富人较穷人有更低的消费倾向,也即富人较穷人有更高的储蓄倾向,因此储蓄和投资主要来源于富裕阶层,这样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和投资率,高储蓄和高投资将导致高资本积累,从而获得高经济增长率。Johnson(1962)认为增长与平等是矛盾的,两者存在替代关系,不平等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他指出:“经济平等的成本对任何希望迅速增长的处于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来说,可能都是巨大的;特别明显的是,从历史上看经济增长的极大突发一直是同极大意外收益的前景和结果联系的;所以,一个渴望取得迅速增长的国家过于强烈地坚持旨在保证经济平等和公平收入分配的政策,似乎是不明智的。”[2]Bauer(1972)指出追求平等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它将使“生活政治化,限制资本积累的有效配置,阻碍各层次的社会经济流动,在许多方面妨碍企业发展”。[3]

然而,最近几年逐渐产生了一种观点,即所谓经济不平等通过减少公民的物质资本积累能力,特别是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积累能力,及其产生的相应的社会冲突而影响政治稳定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效率。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收入不平等通过三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第一,通过税收和再分配,即在转移支付和税收之前收入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比较低,这样他们作为选民会通过选票影响税收政策,促使实施旨在平等化的税收再调节方式,结果就会长期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第二,高度不平等往往会减少人们对教育、培训或者子女健康的投资,这样也会影响人力资本进而间接降低经济增长;第三,不平等往往会引发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不安,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目前的分析思路主要是沿着上述三条途径展开,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Persson和Tabellini(1994)使用OLG模型研究了对财政实施纯粹再分配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系列假定下,通过在经济均衡中使用一次齐次效用函数,得到转移支付越小,经济增长率就越高的结论;在政治均衡中证明了中间投票人的享赋水平越低,转移支付越高的结论。综合两个均衡发现,收入分配越不平等,转移支付就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低。

Alesina Rodrik(1994)使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完全进入生产函数情况下,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均衡中,他们证明了个人消费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是资本税率的减函数;在政治均衡中,他们认为个人所偏好的税率与其相对禀赋比例有关,个人劳动份额越大,其偏好的税率就越大。因此,根据中间投票人定理,收入分配越不平等(中间投票人的财富越少),资本税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低。

现在许多研究文献和实证分析表明,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穷国比在富国更容易出现。穷国的高度不平等直接影响教育机会、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物质资本积累;而在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对于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尚未有经验和实证分析方面的支持;相反,许多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明,发达国家内部的高度不平等对于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三)经济增长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按照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在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各个地区的经济最终都会得到均衡发展,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等也会得以改善。在国际上,同样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而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并最终使国内收入分配的差距缩小。

缪尔达尔认为主流经济学的这种观点根本无法说明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它既不能正确解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之间收入水平巨大差距的存在,也不能解释这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他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原理[4],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机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1947-1957年,缪尔达尔对欧洲各国的发达与不发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得出了西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在穷国比在富国大和地区之间收入不均等程度在富裕国家不断下降,而在贫穷国家却不断上升的两点重要结论,这两点结论进一步支持了他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面反映当今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既不完全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实际,更不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大都建立在比较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下,这在客观上又影响其有关结论在现实中的适用性。如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将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视为必然的规律,导致了实践中长期将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对立起来,重视增长、忽视分配的政策选择。如果说,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是必然的,那么旨在减轻这种必然现象的政策就是多余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照此理论,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会自然下降,经济增长目标自然成为政府追求的优先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从实践上看,发达国家在其早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走的大多都是一条以牺牲收入公平分配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工业化道路。既然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就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论成果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更不能用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因此,对我国特殊国情下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都不相同,但在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和范围都非常广泛。就其研究方法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二是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

(一)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

曾令华(1998)将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与霍利·钱纳的样本国进行比较,得出了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比世界一般国家城乡收入不平等大的结论。蔡昉(2000)考察了1952-1997年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并将其与国际上36个国家进行了比较,也得出了城乡收入不平等过大的结论。李爽等(2002)对1995-1999年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判断分析,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及其适度性。阮杨等(2002)从就业重构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内部就业重构对城镇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剧烈变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划体制下扭曲的就业结构的重构所导致的。马从辉(2002)从理论上论述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指出目前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而且不同收入形式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对于非法收入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两极化”,对于合法不合理范围的收入差距“过高”,对于合法、合理范围的收入差距比较“适当”。郭颐保(2002)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利用人类发展指数作为发展水平的指标,得出了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确存在的结论。他认为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是经济不平衡发展引起,并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必经阶段。周振华(2003)对我国地区间收入分配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方面分析了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郭平等(2003)将价值判断引入收入分配领域,设计出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合理程度的规范指数。对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状况作了比较,然后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并指出了现阶段调节国内居民收入差距的努力方向。王明华(2003)对收入差距和两极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虽然呈现出贫富差距的特征,但无论是从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和发展趋势的规定性来看,还是从社会承受力角度来看,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他指出,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孔径源(2004)对2003年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收入总量及来源构成、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和不同经济类型间收入不平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王明华(2005)从制度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变化程度,发现制度变迁和城乡等级制度是居民显性收入差距全方位拉开并快速扩大的基本原因,隐性收入特别是非法或非正常收入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因素。王海港(2005)利用“中国经济、人口和健康调查”的微观数据度量了中国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后期的收入变动,发现农村家庭持续贫困发生比例较高,而农村富裕家庭变动较大,收入不稳定;相反,持续高收入家庭集中在城镇。

(二)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

经济增长过程中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中,较多的学者采用了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阿鲁瓦利亚指数、库兹涅茨指数和不良指数等指标度量收入不平等程度,并通过对各指标分解来研究影响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各种原因。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建立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多元回归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

1.利用各种指数及分解研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和变化原因。

陈宗胜(1991)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不平等“倒U假说”,并以基尼系数作为收入不平等指标估算了1988年前的城市、农村和全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从而对其假说进行了验证。陈宗胜(1994)基于一些基本的假设条件,通过严格的数学逻辑推导了收入不平等倒U曲线,并以天津市为例测算了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进一步论证其假说。

赵人伟和李实(1997,1999)采用基尼系数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城乡收入不平等扩大的趋势,并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以及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原因。

龚红娥(2000)以基尼系数为主要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作了回顾,并将其与国际上各国相比较,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属于合理范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才是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关键问题。

王祖祥(2001)讨论了三种比较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方法,即洛仑兹曲线法、广义洛仑兹曲线法和不平等指数法,并介绍了一种衡量社会福利的指数。他利用以上四种方法对我国1990-1998年间,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虽然收入不平等程度在研究期内逐年增加,但是福利指数却说明,从综合效率与平等两个方面来考虑时,社会福利却在逐年改善。

陈宗胜(2002)利用1988-1998年天津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度量的收入差距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别持续扩大,但按可比标准还没有达到两极化状态。行业结构的转换已经成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变动的主要因素。

牛飞亮(2001)以90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四个不平等指数(基尼系数、阿鲁瓦利亚指数、库兹涅茨指数和不良指数)综合反映了各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各国的收入状况分为三大类,中国与美国与亚非拉等国家同属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的第一类。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要明显偏大,需要引起重视。牛飞亮(2002)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正在继续扩大,但还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结论。

黄祖辉(2003)采用广义熵(GE)指数及其相应的分解方法,从转移性收入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并没有成为缩小收入不平等,尤其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再分配手段,相反是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陈玉宇(2004)按照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度量的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及其变化。研究发现,工资收入对整个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度最大,而在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中,地区因素是最重要的,另外人力资本尤其是职业和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

李实等(2005)利用1995年和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分解,对中国东西部之间企业职工的收入增长机制的差异、收入差距及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东西部之间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变化,但是两地区之间已有的收入差距却是相当大的。东部地区在职工收入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的更大不平等,这种现象在西部地区职工之间并不明显。

徐梅(2008)以协方差计算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城市居民工资和津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是导致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住房补贴和养老金收入成为扩大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利用各种不平等指数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向书坚(1998)以基尼系数为反映收入不平等的指标,建立包括失业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社会救济抚恤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职工年均工资增长率四个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1985-199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在现代产业部门不断扩大的初期,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失业率上升,从而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提高社会救济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机制,避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www.xing528.com)

周文兴(2002)运用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揭示了我国城镇居民1985-1995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同积(cointegration)关系。在短期关系中,体制变迁与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影响非常大,但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不一致;在长期关系中,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呈正相关。此外,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对全社会有积极作用的城市化,这也暗示了适度加强社会保障比单纯控制城市化进程来缓解收入不平等更有效。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假说”出现在近期比较困难,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也并不必然有害。

张东辉(2002)以基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分配差距与收入增长建立回归模型,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不符合库兹涅茨“倒U假说”。通过对收入分配差距分解,研究了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对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总体来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但从绝对标准来看尚未引起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从相对标准来看“两极分化”问题应引起重视。

王小鲁等(2005)使用1996-2002年省级水平数据,通过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了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存在性,并分析了经济增长、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收入不平等先升后降的结果,收入再分配对缩小城镇收入不平等有作用,但却扩大了城乡间收入不平等。

陆铭等(陆铭,2005)采用联立方程分析了城乡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地区收入不平等研究。

张平(1992)用基尼系数测算了1980-1990年农村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并通过基尼系数分解公式将收入不平等在工资性收入、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部分进行了分解。张平(1998)对1988-1995年中国农村的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1988年农村省际间基尼系数为0.19,1995年上升为0.23。另外,该研究发现各省间收入差距对于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由1988年的22%增加到1995年的31%,尽管省内差距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省际间收入差距对于总体不平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万广华(1998)首次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用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公式发现了1984-1996年农村区域间收入差异的上升趋势,该趋势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然后(2004),利用Box-Cox与Box-Tidwell模型的组合构造新的回归分解法对1992-1995年农村区域不平等进行研究,并量化了各变量对农村区域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最后(2008),研究了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将总的收入不平等分解成地带内的不平等和地带间的不平等,并采用以回归为基础的分解框架考察了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运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地区不平等的演变,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解。

林伯强(2003)采用联立方程分析了各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地区不均等和贫困的边际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教育、农业研发和农村基础设施等生产增进型公共投资对减少农村地区不均等有显著作用。

王小鲁和樊纲(2005)使用1996-2002年我国30个地区的年度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居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研究将居民收入分配的研究对象由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转变为各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是研究居民收入分配的一个突破。

万定山(2005)构建了结构性经济计量模型对1988-1999年城市居民收入分布变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工资所得分成对收入分布影响很大,即使控制了人群特征(如省份、人力资本)及回报率的结构差异,各地区间的收入不平等仍然很严重。

王洪亮(2006)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了1983-2003年我国省际间农民的收入不平等,并通过对基尼系数按收入分解发现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源于收入结构效应;而通过对泰尔指数按地区分解发现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收入不平等,且不平等的扩大带有越来越强的时间依赖性。笔者(2008)采用方差分解技术将1988-2005年农村区域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各生产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发现农村区域收入不平等扩大贡献依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和土地。

周红利(2007)利用泰尔指数对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行量化分析,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分析了各自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并且通过回归模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会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影响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地区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从上可见,国内关于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其分析框架大多侧重于一般性和普遍性的静态分析,很少结合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对收入不平等作特殊的、动态的、现实性的分析,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往往会出现难以避免的不足。即使有学者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但是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度量指标也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而且已有的度量指标又不能全面地反映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从而导致各种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较多的采用了多重回归分析的方法,但并没有在收入不平等和各个解释变量之间建立起必然的因果联系,因而所得出的结果只能是“程式化的事实”,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撑。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弥补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目标

1.刻画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反映其现状水平。准确度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是学术界关于收入不平等研究的核心与关键,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准确度量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本文通过利用非参数估计理论中的核密度估计拟合收入分布的密度曲线,然后在收入分布的基础上计算收入不平等指标。该方法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刻画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

2.说明引起地区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原因,分析各因素的作用效果。在利用反事实函数线性变换的基础上,通过收入分布的变化分解,探析收入分布的位置变化和形状变化对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影响,为缓解收入不平等的加剧提供理论依据。

3.探析地区收入不平等空间分解后,区域内不平等和区域间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在泰尔指数衡量地区收入不平等基础上对其进行分解,由此来研究区域内不平等和区域间不平等对整个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和贡献。

4.确定地区贫困水平的程度和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基础上,又深入分析了地区贫困问题。同样,将非参数估计的统计理论与贫困的测度和分解研究相结合,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浙江省地区贫困问题进行研究。

5.分析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准确度量地区收入不平等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基础上,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和作用机制。

二、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点。通过对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理清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地区收入不平等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收入不平等的相关理论,地区不平等的相关理论和贫困的相关理论,为文章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基于非参数理论的收入不平等研究方法。在总结梳理已有的关于收入不平等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收入不平等度量方法——基于收入分布的收入不平等度量指标。此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反事实函数线性变换的收入分布变动分解方法,由此实现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分解和贫困的变化分解。总之,本章是本文实证研究采用方法的总体介绍。

第四章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轨迹及地区收入不平等测度分析。利用非参数估计理论拟合收入分布的密度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以基尼系数为代表的各收入不平等指标,度量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此外,还利用泰尔指数度量了地区收入不平等,以便多个指标相互补充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同时,也为下文收入不平等空间分解打下基础。

第五章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分解分析。首先,利用反事实函数线性变换对收入分布的变化进行分解,由此实现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分解,以期对引起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利用泰尔指数的分解,对地区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空间分解,研究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程度。

第六章城镇居民地区贫困测度及分解分析。浙江省城镇居民地区贫困的研究是在地区收入不平等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利用基于收入分布计算得到贫困指数来衡量地区贫困水平,并由此展开对地区贫困的变动分解,探究贫困变动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和程度。

第七章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计量分析。建立浙江省城镇居民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度及作用机制。

第八章结论及展望。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得出主要结论。

三、技术路线

根据主要内容,本书采取以下技术路径开展具体研究。

图1-1 技术路线

第四节 难点、创新与不足

一、难 点

1.收入分布拟合。收入分布的拟合,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收入分布形式的确定对于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的学者不断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拟合收入分布,如常见的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伽马分布、逻辑斯蒂分布等,虽然这些分布在一定条件下能刻画收入分布,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常常以损失收入分布固有的特征为代价。如收入分布最常见的厚尾特征、多峰特征和集聚效应等。如何能更好、更准确的刻画收入分布是一个难点。

2.收入不平等指标计算。以往研究中对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刻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度量方法。其原因主要在于居民收入分布的不确定,以及难以准确拟合。本文则试图利用非参数估计理论来解决收入分布的拟合问题,由此为收入不平等指标的计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由于非参数拟合收入分布函数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实现基于收入分布的收入不平等指标计算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3.收入分布变化分解和收入不平等变化分解。收入分布的变化可以看成位置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结合,但是如何刻画这两种变化是收入分布变化分解的关键。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如果仅从几个特殊指标的分解来进行说明,显然有失偏颇,但是如何从对指标的表面分解深入到对收入不平等自身的内在变化的分解是一个关键问题。

4.贫困指数计算及分解。作为衡量贫困水平的常用指标FGT指数,其计算方法要求收入分布形式的确定,而这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能够做到。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收入分布的拟合,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准确度量贫困水平的难度。此外,对于贫困变动分解,也同样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解方法,并且一些分解方法其实只是对个别贫困指标的分解,并不是基于贫困本身变化的分解,所以分解的可信度值得商榷。

5.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度,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量化这种作用机制?这些问题的探讨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或者说研究得还不够全面。

二、创 新

1.基于收入分布的收入不平等测度。收入分布形式的确定对于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非参数估计理论拟合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能很好地解决以往拟合函数中无法同时解决的收入分布的厚尾、多峰、集聚特征。因此,基于收入分布的收入不平等测度,能更好、更准确地刻画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相比以往研究中,收入不平等度量的方法单一,不够具体,而且准确度较低,以收入分布为基础的不平等研究方法更加全面、具体、准确。

2.基于收入分布变化的收入不平等分解。通过将反事实分析和分布动态分析相结合对收入分布变化进行分解,并由此实现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分解,分析引起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各因素的作用效果。相比以往仅通过个别指标分解来刻画收入不平等的变化,不能反映收入的结构变动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视角比较单一。本文的研究方法更加全面、合理。

3.基于收入分布的贫困指数计算及分解。贫困问题是收入不平等加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利用非参数估计理论能较好的拟合收入分布的特点,建立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各种贫困指数更加准确,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的程度和变化情况。其次,利用收入分布变化分解的思想,构建新的贫困变化的分解模型,深入分析引起贫困变动的各因素的作用效果。

4.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均衡关系。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地区收入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短期及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它们偏离均衡时如何重返均衡的状态过程。此外,还从动态均衡的角度出发,量化了地区收入不平等和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在应对外界冲击时的反映。

三、不 足

本文的研究虽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逐步加以完善与改进。不足主要包括:(1)地区收入不平等向居民收入不平等研究的深入。受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仅研究了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如果可以收集到家庭户微观数据,那么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2)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分解。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是建立在收入分布变化的基础上展开的,而收入分布的变化仅被分解成位置变化、形状变化和其他变化三个方面,这种分解思想更多地来源于图形变化,缺乏一定的经济解释。(3)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不是第一手的数据,而是经过层层调查、上报、汇总后的统计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遗漏、失误。微观数据、原始样本数据的非公开导致了在实证研究时许多有用的样本特征的缺失。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地采用一手数据和微观数据来分析,以求能更准确地描述问题的全貌。

【注释】

[1]Arthur Okun: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Brookings,1975.

[2]H.G.Johnson:Planning and Marke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Vol.VIII,No.2,June,1958.

[3]P.T.Bauer:Dissent on Development,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72,P.24.

[4]缪尔达尔著名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在正常情况下,社会经济体系中是不存在这样一种自动趋向自我稳定的趋势,体系本身不仅不会向各种力量之间的任何一种平衡移动,而且还会不断地背离这种条件。也就是说,一种变化不会引发抵消的变化(countervailing changes),相反会导致支持的变化(supporting changes),使体系朝着与第一次变化相同的方向继续向前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