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常用方法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就是将女性主义方法论这些富有开创性的研究原则贯彻于具体研究中。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可以说,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广泛使用着社会研究的各种方法。正如陈阳所说:“除了量化的内容分析、社会调查外,它更偏重使用质化的深度访谈、群体访谈、参与观察、符号学、心理分析等方法。”[3]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有哪些?从学科渊源上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主要来源于社会学、传播学。传播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内容分析、定性的实地研究等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同时,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运用这些方法时,很重要的是要将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思想如“重视个体的、私人的”、“无剥削的研究关系”贯穿于这些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在研究过程中围绕如何更好地理解妇女的经验发展了一些策略或技巧。
当代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1.定性的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法。实地研究者可以收集定量资料,如记录在一个实地情境内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互动次数。不过,实地研究主要用于获得定性资料。
恩格斯长期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区而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被视为实地研究的佳作。恩格斯以不少篇幅揭示了女工的健康问题、工人阶级家庭关系以及童工问题等。
什么情况下我们适宜用定性的实地研究方法呢?发觉当事人的经验,从当事人的经验、角度来了解他/她的世界,而不是用一些社会上或学术上的、已存在的偏见或刻板印象来了解或评断一个社会现象或一件事例时即可采用这个方法。这对那些向来没有机会使他们的经验被包括在知识体系内的弱势群体特别有意义,也意味着既有的知识内容会受到新的知识内容、视角的冲击。
如艾略特·列堡(Elliot Liebow)在《泰利的街角》(Tally’s Corner,1967)一书中,从社会、经济、教育结构以及当事人的角度来解析男性黑人在美国社会的处境和经历。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跟这些被美国主流社会视为不入流的失败者生活在一起,进而由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描述和呈现向来没有人注重和重视的美国社会,该研究因此被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对挑战种族歧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传播学史上,定性的实地研究方法最早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所使用。芝加哥学派注重对偏离常规的亚文化的研究,即芝加哥的各种贫困团体的成员:歹徒、流浪汉、贫民窟居住者、自杀者、少数民族居民和“职业舞女”。克雷西对一个有职业舞女伴舞的舞厅的研究是该学派的一个典型调查。克雷西不是以一种统计的或客观的方式对职业舞女伴舞现象作出分析,他和四名学生助手作为隐蔽的观察者在这个舞厅里收集资料。克雷西还要求其调查对象描绘其全部生活,从职业舞女及其顾客那里收集生活史,以便了解他们的调查对象的全部背景情况。
女性研究者常常用实地研究帮助回答的何题是:纪实性地描述妇女的生活和活动,从妇女自身的角度来理解她们。
定性的实地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访谈、专题小组。而资料分析的方法有:草根理论方法、符号学(分析)、谈话分析。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调查研究中访问受访者的方式,也不同于在实验室中观察人的行为的方式,而是研究选定的某段时间和某些地区的传播产品。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对传播内容的客观化、系统化和数量化的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对媒介的内容进行分析是较常见的,然而,这些分析并没有按照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分析法”的步骤来进行研究,内容选择及分析的随意性很大,不能说是内容分析。
传播学史上,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创建了内容分析的传播研究方法。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信息,如从气球或飞机落下的传单,由炮弹向敌方战线散发的传单,以及征兵宣传画等进行了内容分析,以确定所使用的宣传策略。
内容分析法特别适用于回答媒介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谁说了什么、对谁说、为什么说、如何说以及产生什么影响?”虽然这些议题可以通过观察个别人来做研究,但是内容分析法提供了另一种取向。(www.xing528.com)
在媒介与性别研究中,内容分析方法可为多种研究目的服务,如想获得妇女角色扮演的“具体数据”,想要了解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变是否或如何在电视连续剧中得到反映,想要验证一些带有直观性的观点,如“电视连续剧是典型的妇女产品”。常被用来考察的主题有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在女性主义的认识论里,“文本”的范围非常广。“什么是文本”也是一个基本问题。对此的不同认识影响到对研究方法的选择。瑞哈慈说,女性主义的“文本”研究包括儿童读物、童话故事、告示牌、女性主义的散文和小说、儿童的美术作品、风尚等。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操作环节是抽样和编码。在确定想要调查的问题或想要检验的假说后,做内容分析者必须确定想要调查的主体(所在地区、时间跨度、特定媒体)。如果主体很大,就要像调查研究法那样进行抽样。选择抽样方法时必须考虑什么是分析单位。内容分析法的一些可能的分析单位有作者、字词、题目、体裁、段落、概念、语义或是以上各项的合并。接下来界定类别,以便将信息内容分类,并对样本进行编码。
3.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在一个典型的调查中,研究者先选择调查对象作为样本,然后利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进行调查。调查研究适合考察一个无法直接观察的大群体状况。严谨的概率抽样能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该样本成员的特征能反映较大群体的特征。而严谨的标准化的结构性问卷,能保证从所有受访者那里获取相同形式的数据。因此,真正的调查研究,不仅仅是“向受访者提问那么简单的事”。
抽样是调查研究法中的重要步骤。调查研究一般针对的是大规模的群体,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对该群体的全部作调查,而是通过调查一个较小规模的样本来推断该群体的特征。因而,如何抽取到能较好代表群体的样本、如何科学地通过样本推广整体,就十分关键。抽样就是通过概率统计的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
调查研究一般针对的是大规模的群体,而详细地调查每一个成员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抽取部分成员(即样本),以样本的特性去推断该群体的总体的相应特性。对总体的估计并不能做到纯粹确切,而科学的抽样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以样本去推断总体的精确程度。因此,样本应该如何选取,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4.实验研究法
实验法是一种能够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社会科学研究者通常选一组受试者,给他们一些刺激,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实验法特别适合于范围有限、界定明确的概念和假设,适合于解释。如我们假设了解黑人对美国历史的贡献会减少对他们的偏见,我们就可通过实验来验证。用实验法研究小群体互动也很合适。
最传统的实验涉及: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基本上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通常,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在典型的实验模型中,实验者就是要比较出现刺激和不出现刺激所导致的结果的差异。
在实验开始之前,必须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操作化界定涉及大量的观察方法,如要界定对黑人的偏见,可以运用问卷调查结果、与黑人的对话、传媒中的有关评论等等。
在一个典型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量接受测量(即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响力。
实验法面临特殊的效度问题,即不一定是自变量,而是研究行为本身可能改变研究对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技巧,第一种就是利用控制组。
实验组中的受试者都接受刺激,而控制组中的受试者不接受刺激。对社会科学实验而言,控制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可以防止实验本身的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实验进行过程中外在事件的影响。
有时候,实验设计要求具备一个以上的实验组或控制组。这样可以确定每一种刺激因素的单独影响,以及几种刺激因素的综合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