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年药品安全事件回顾成果!

近年药品安全事件回顾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一下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典型药品安全事件, 对阐述笔者的研究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8月8 日, 该药品制造商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宣布, 在全球收回市场上出售的该药品。10 月1 日, 万络全球召回计划开始实施。待有关部门出具相关药品检验报告后, 再依法做出其他相应处理。7 月28 日, SFDA 派遣调查组奔赴安徽调查事故原因。10 月16 日, SFDA 宣布了对其厂家的处理决定, 产品批准文号被撤销, 剂型的生产许可被吊销并被处以罚金。

近年药品安全事件回顾成果!

 回顾一下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典型药品安全事件, 对阐述笔者的研究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2000 年,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拉尔夫· 霍尔维兹博士和他的同事通过对2000 个(其中脑中风病人702 个)成年人5 年的跟踪研究, 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 有病例显示, 服用含有苯丙醇胺, 又称去甲基麻黄素或去甲麻黄碱, 英文缩写PPA 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 24] 。这份研究报告, 令国际医药界对PPA 问题高度重视。10 月
19 日, 报告发表。11 月3 日,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为FDA) 致函美国各制药公司, 把PPA 列为不安全类药物, 严禁使用[ 25] 。随后, 世界多个国家的药品监督部门也分别发布行政指令, 停止使用相关产品[ 25] 。11 月15 日, 中国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所有含PPA 的药品制剂[ 26] 。

2001 年, 由于在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发现拜斯亭[ 27] 和吉非贝齐联合使用导致多位服用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横纹肌溶解死亡。8月8 日, 该药品制造商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宣布, 在全球收回市场上出售的该药品。消息传出, 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震动。该公司同时向SDA 报告了有关情况, 主动要求暂停拜斯亭在中国市场的销售。8 月9 日, SDA 复函同意拜耳公司作出的决定。并发出通知, 在国内暂停销售、使用拜斯亭[ 28] 。

2004 年, 国内继PPA 、拜斯亭事件之后的第3 起药品召回事件在9 月30 日爆发, 著名的跨国公司默沙东对外宣布, 将对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王牌药物万络(罗非昔布, rofecox ib)实施全球召回[ 2 9] , 原因是在默沙东公司的一项后续研究中发现, 服用该药物18 个月以上可能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升高。10 月1 日, 万络全球召回计划开始实施。分析家认为该公司全年利润可能因此下滑20 %。万络的销售额达到25 亿美元, 全世界大约有8000 万人服用过这种药品[ 15] 。新华社采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消息说, “万络” 可能导致全球6 万人死亡[ 30] 。2007-11-09 , 默克公司宣布为近5万例在美国因未收到用药警告而服用“万络” 造成严重心血管事件、甚至致死的患者赔偿48.5 亿美元, 这还不包括境外患者可能涉及的近万例赔偿。赔偿之巨大, 教训之深刻令人震惊(孙忠实: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 2007 年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

2006-04-22 ~ 24 日, 广州中山三院住院的重症肝炎病人中先后出现2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至
29 日、30 日又出现多例相同病人。由于患者均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
射液, 因此高度怀疑药品安全问题, 医院立即于5月1 日停止使用该药, 于5 月2 日晚上报广东省卫生厅和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1] 。一周后的5月9 日, SFDA 发出特急通知, 决定暂停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 的生产, 在全国范围内暂停销售和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 [ 32] 。待有关部门出具相关药品检验报告后, 再依法做出其他相应处理。其后, 经过调查确认该产品部分批次辅料丙二醇错投为二甘醇, 被SFDA 要求依法严肃处理,企业生产许可证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吊销,企业关闭。

2006-07-22 , 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到有关“欣弗” 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报告青海省西宁市部分患者使用标示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出现了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随后, 广西、浙江、黑龙江和山东等省、自治区也陆续出现部分患者使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 后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7 月27 日,SFDA 在其网站上发布“欣弗” 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警告。7 月28 日, SFDA 派遣调查组奔赴安徽调查事故原因。8 月3 日, 卫生部针对“欣弗事件”启动紧急报告系统, 8 月4 日, SFDA 调查的初步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监控力度, 立即对标示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采取停止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防止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33] 。到8 月14 日, 120 万瓶的“欣弗” 注射液被召回, 17 万瓶注射液在召回途中, 另有40 万瓶注射液被异地封存。8 月15 日,调查组认定事故原因是企业擅自缩短灭菌时间而引起细菌污染, 造成6 ~ 7 月间的5 批产品出现质量问题。10 月16 日, SFDA 宣布了对其厂家的处理决定, 产品批准文号被撤销, 剂型的生产许可被吊销并被处以罚金。(www.xing528.com)

根据新京报记者调查, 2007-01-12 , 互联网上某论坛出现一个名为“全国紧急封存所有佰易免疫
球蛋白! 球蛋白出现重大问题!” 的帖子, 称全国紧急封存所有佰易的血液制品, 包括乙肝免疫球蛋
白, 怀疑佰易的血液制品受到污染[ 34] 。1 月16 日,SFDA 在官方网站上发布通告, 广东佰易药业有限
公司因涉嫌严重违反GMP 有关规定被查处, 并被依法收回企业《药品GMP 证书》。卫生部和SFDA在1 月21 日发布通知, 要求各地暂时停止销售和使用该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1 月23日又通报了对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违规生产的调查进展:现初步查明, 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该企业的部分产品导致患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 经专家论证, 与该企业的涉嫌产品存在关联性。现初步查明, 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过程中, 部分产品不能提供有效完整的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套用正常生产批号上市销售。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跟踪和随访
使用该产品的患者, 密切观察, 对于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及时采取措施。有关查处和论证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中。

新京报有另外一例关于药品安全事件的报道。2007 年6 ~ 8 月之间, 混有硫酸长春新碱的上海华联制药生产的甲氨蝶呤注射液, 通过针管进入了病人脊髓内, 遍布全国各地逾百的受害者相继出现:“双下肢无力、严重时完全瘫痪、双下肢神经刺激征及肛门反应消失” 等症状。7 月6 日, SFDA 首次发文叫停两个批号的甲氨蝶呤(批号为070403A 、070403B , 规格5mg)。7 月23 日前后,中日友好医院相继出现5 例注射甲氨蝶呤的患者卧床不起的事件, 7 月30 日, 一份级别为“特提”由SFDA 发布的内部明电证实, 070405b , 070502b两批号药品再次被叫停。9 月5 日, 卫生部和SFDA再次发出通知, 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该厂所
有批号的注射用甲氨蝶呤冻干粉针剂和阿糖胞苷冻干粉针剂[ 35] 。

2007 年12 月, 默克公司因怀疑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宣布在全球紧急召回13 个批次约100 万支儿童HIB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疫苗[ 36] , 其中涉及到在华销售的疫苗与全球同步展开召回工作,目前尚无不良反应报告。默克公司检测发现, 公司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制造工厂的疫苗生产过程存在灭菌漏洞, 可能致使生产出来的疫苗受到污染,便宣布召回这批疫苗。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公司已经关闭了这条生产线, 关闭时间将持续至少9 个月。被召回的产品中有批号为J2438 一个批次共计104930 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2007-12-14 中国的召回工作在药品监管部门监督下展开, 2007-12-16 , SFDA 发布消息, 称接到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关于美国默克公司主动召回b型流感嗜血杆菌偶联疫苗(商品名:普泽欣)的情况报告后, 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启动了相应监督工作, 密切关注召回工作实施情况。

这里引用的是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典型事件。如果我们注意这段时间的话, 还会发现马来酸替加色罗制剂、抑肽酶注射剂、甲磺酸培高利特制剂等药品安全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