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香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市场日臻完善越来越走向成熟的同时,国内资金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迫使很多企业考虑国外融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发展天地,走进国际金融市场,而这正符合“走出去”的经济战略核心。总体上看,自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刮起“中国旋风”至今,国外投资者在看中中国经济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公司的表现,而这些公司是中国最优秀、最活跃和最有潜质的公司的代表。特别在2005年国家首次以通知的形式肯定了“红筹上市”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方式,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活动范围也更加广泛。正因如此,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这些企业“走出去”的路走得并不顺利,问题也接踵而至。要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相关对策,除了需要了解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宏观环境,认识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关系以外,还必须了解近来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之策。
1.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作为现代经济神经中枢的国际金融领域正发生“一场悄悄的革命”,国际金融力量基本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
(1)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经历2001年的衰退后,在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2002年恢复增长。2004年实际GDP增长率达到3.6%的峰值后,2005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2001—2006年期间,美国年均GDP增长率为2.4%。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开始陷入衰退。
(2)欧洲经济区增长略有放缓。欧洲经济从2001年起大幅减速,2004年开始走向复苏,但回升速度较慢,2006年经济增长加快,GDP增长率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2.8%。2007年,在内需和出口增长的推动下,欧元区GDP增长2.6%。但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增长放缓明显,某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
(3)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受阻。日本经济在经历2001年和2002年的低谷后,2003年开始走向复苏,近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2007年日本实际GDP增长2.1%。但2008年经济复苏进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明显,其经济增长速度再次降低。
(4)新兴市场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增长。近些年来,新兴市场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经济发展时期。2007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内需扩张、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上升。当然新兴市场也逃不开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产出降低,贸易减少和不同程度的增长放缓。但新兴发展中经济体不断发挥各自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努力保持良好的态势。
当前,国际金融中心主要分布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各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各个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和功能特点也不一样。从世界范围内看,既有伦敦、纽约、东京这样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也有法兰克福等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涌现出了一些成长中的金融中心,如上海、迪拜、孟买、约翰内斯堡等。从功能上看,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和场外衍生品交易中心,纽约有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芝加哥是全球最大的场内衍生品交易中心,法兰克福有欧洲大陆最大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潮流下,各个金融中心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呈现出功能互补、相互依存的关系,推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
图1 各主要国家近几年GDP增长情况(%)
2.中国企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2.1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企业主体及发展状况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企业主体大致有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因其自身资金和规模的差异,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和发展状况也不同。
2.1.1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成效显著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走出去”成效明显,共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有7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2674亿美元。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开业,中国银行在英国设立子行,交通银行设立法兰克福分行、澳门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悉尼代表处开业。2007年11月,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批准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
在参与方式上,我国商业银行更多地使用并购方式开拓国际市场。1984年9月,中国银行收购了澳门大丰银行50%的股权。其后,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市场的并购(或投资参股)发生了多起,例如,国家开发银行以30亿美元参股巴克莱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仅2007年,并购(或投资参股)或拟并购(或拟投资参股)海外银行的行为共有6起,其中,中国工商银行4起,中国民生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各1起。
2.1.2证券机构的境外并购和投资迈出重大步伐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对资金的强烈需求,证券市场国际化以其筹集资金的独特特点(不受一国外债规模影响,节省考察论证等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降低筹资成本)而满足了这种需求。我国证券机构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化的程度也逐步加深。2007年5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对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8亿港元的相关工作,并将该公司更名为“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10月,中信证券计划与贝尔斯登公司开始全面战略合作。2007年6月,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证监会批准,在香港设立海通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07年底,已有9家内资券商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
2.1.3国有大型企业扩大海外融资及并购事件不断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始于九十年代中期,迄今掀起了4次海外上市浪潮:第一次、第二次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第三次是红筹股,也就是注册地在境外的中国企业,从2000年起,中国企业掀起了第四次海外上市浪潮。前三次的上市地均以香港市场为主,无论红筹公司还是H股公司,实质上都是国有资产控股,充分体现了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型国企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在香港对公众发行期限为7年、金额达117亿港币的长期债券。此外国企海外并购事件不断涌现,2005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虽以中海油撤出而告终,但象征国企“走出去”的里程碑意义不容置疑。而我国企业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力进行的跨国并购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表1 2000—2003年部分区域跨国并购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
2.1.4民营企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我国企业海外融资的第四次浪潮主力军是民营企业,国企极少,上市地也不再局限于香港市场,美国的纳斯达克、新加坡以及英国伦敦交易所等市场都出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身影。由于国家目前现行的金融体制,对于国内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讲,在银行借贷方面既没有特别优惠,欲通过国内股票市场筹募资金往往又受到诸多限制。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成为民营企业必然选择。目前,在101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内地企业约有240家,已占市值的近30%,占股市流通量的40%,其中一半以上是民营企业。著名的并购企业有联想、TCL、华为、海尔等等,这些民族品牌在世界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渐提升。
2.2中国企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遇到的问题
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过程正逐步加快,程度不断加深,但与此同时我们的问题也不断涌现,不仅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发展,更制约着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
2.2.1对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不熟悉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运作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真正意义上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才20多年,正如著名国际金融专家汪康懋先生所说:“我们企业对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的操作并不熟悉,在国际金融大鳄面前,我们只是小学生,他们是知情者,我们却一无所知,在金融危机面前即便是这些大鳄也没有逃脱市场的惩罚。所以,我要奉劝中国那些手握大量资金的企业和机构要看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轻易被别人骗走。”而现实情况就是自中国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以来,在对不断涌现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并不收悉的基础上,盲目投资购买国际金融衍生品,忽视潜在风险以致交付巨额“学费”的情况屡见不鲜。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不同于国内金融市场,要充分国际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明确海外投融资的目标,而有些国企没有站在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规划境外投融资行为,更没有从如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行为,投融资的盲目性很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www.xing528.com)
国企在境外市场上进行期货投资或衍生品交易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以控制风险。但还是有部分国企不顾证监会“国企不得做境外期货投机”的政策规定,自以为聪明地进行了境外期货投机或衍生品交易,结果产生巨额的亏损,给国有资产带来巨大损失。中航油事件以及国储铜事件都是近几年最值得借鉴的深刻教训。中航油集团下属公司新加坡公司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但在此期间,该公司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却没有做任何对冲,结果国际油价却一路攀升,导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现金流量枯竭,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
2.2.3国际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等的专业人才缺乏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急需大批收悉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和操作的专门人才。我国目前的人才资源,在国内上海位于第一,但在国际上比较,无论从总量和相对数量来讲,上海都有很大差距,可见我过整体的金融人才状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金融人才的结构也不合理,一个是人才层次的结构不合理,我们在产品开发、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金融高端人才非常匮乏;还有一个是行业结构不合理,金融是个大概念,我们急需发展的一些行业人才非常匮乏。
2.2.4金融机构提供的海外金融服务不规范
国际金融产业的发展中,为企业提供海外金融服务或与其业务相匹配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会计师、律师、财务师、审计师事务所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整体水准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同时金融中介机构存在提供的金融产品风险分析不够全面,给企业的信息不够充分,甚至有意隐瞒部分国际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另外,国内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存在不少信用问题,直接影响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诚信是金融机构立命之根本,如果离开了诚信,一方面公众将对其产生不信任,金融机构也就逐渐丧失了公信力,没有公信力的金融机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诚信的缺失会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增加交易成本、加大经济运行的摩擦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社会伦理道德,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2.2.5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发挥不充分
企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本身承担的风险就比国内大,需要政府的支持,尤其在政策上的指导和信息方面的服务。目前,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别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各自从事在海外金融市场的经营。随着我国企业及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金融活动,这种分业的监管体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缝隙,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已经相应滞后于金融业综合化的发展,政府对海外金融活动的监管也力不从心,致使相应的政策法规没有得以很好的发挥,迫切需要构建与日趋复杂的金融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显示了政府监管在金融体系运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2.6与海外金融活动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鼓励企业“走出去”,法律法规要先行。我国关于企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经济活动缺乏完备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1995年以来先后颁布了《银行法》、《证券法》等,2005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陆续通过了一些专门类法律,《票据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等,可以说基本形成针对国内金融市场经营和运作的相关的金融法规体系,然而对企业及金融机构海外活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没有相应的具体法规出台,给相关部门利用法律手段规范、协调、指导和管理企业的海外金融活动造成困难。
3.中国企业所遇问题的对策研究
3.1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企业应从自身下手,见对外开放的挑战进一步转化为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透过改革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国企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度,形成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管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从制度上避免潜在的风险。民营企业应做大做强,在组织上,体制上完善自己。国内金融机构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金融国际化的要求,在体制上完善,在管理上高效,在业务上提升。民营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的缺陷。人力资本的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又对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诚信乃立业之本,信则立,不信则废,对民营企业尤其如此。
企业在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参与前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市场状况及项目的可行程度,制订计划明确目标;参与活动中认真执行监督方案的执行,并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适时调整方案;项目后期认真总结经验,积累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策略。
3.2鼓励高校和金融机构多渠道培养专门人才
一方面,可以从海外引进优秀的金融人才,扩大人才积累,优化人才结构。另外一方面国内的从事境外金融业务的机构应创造各种有利调剂,完善薪酬制度和职位提升机制,切实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培养并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可以发挥高等院校在培养专业金融及贸易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企业和院校合作,资助高校组建有利的师资队伍和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为从事国际金融业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的金融危机下,国外大金融财团的裁员风波正是国内金融机构和有海外项目企业的招聘良机。此间,具有丰富国际金融知识和经验并关注中国的海外求职者人数增多,心态更加务实,不会像以往在待遇上过多要求,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好时机以更合理的价格引进海外人才,甚至是竞争对手的骨干员工,能对海外的竞争对手形成更大的冲击。
3.3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管
政府拟定的境外投融资活动管理的方案,应充分体现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防线,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审批、监管内容,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在鼓励企业及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应尽的职责。对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活动的监管应适应当今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我国金融业应通过建立健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制定国际金融中重大问题跟踪与反馈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金融产业发展情况,交流监管信息,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跨行业关联风险等的监测分析,特别是对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之间的交叉点实施重点监督。
监管体制方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建立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成的伞状监管结构,由人民银行作为总体监管者,负责对控股母公司和整个金融集团综合层面的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作为功能监管者,分别对所属行业的子公司进行监管,形成与混业经营相适应的、统一且高效的监管机制。具体参考措施有:首先,完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如财政部之间的协调合作。在理顺上述各机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合理、清晰地界定各机构的职责,这样才能主次分明,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出现,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监管协调机制。其次,要建立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等之间的协调合作。这样既可以发挥这些社会中介机构的专长,又可以弥补监管资源有限的缺陷,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另外,还把地方政府部门纳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为防范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4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
作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的桥梁,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海外投融资活动的成败。国内的金融机构在不断提供国际金融产品时,要注重产品风险的分析,向企业传达充分的信息,明确责任承担义务,提高经验海外业务的能力。金融机构只有坚持“精细化、特色化”的经营理念,才是业务发展的市场取向;也只有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和运作效率提升,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市场优势,才为今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金融机构应该主动学习现代国际金融市场新潮流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通过借鉴外资公司已经成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传统业务以外的高附加值业务能力,善于学习借鉴的中资机构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与业务能力。
3.5建立健全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相匹配的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或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增补相应条款,确定全国性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的权利和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将联合行动制度真正制度化,尤其是在现场检查和对涉及国际市场的金融创新工具和业务的审批及监管上能够采取联合行动,并通过签署多边谅解备忘录的安排在制度上加以保证。金融立法上坚持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根据金融业的新变化加快制定新的金融法律,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修改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并努力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接轨。
结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而未来如何由一个经济大国实现向经济强国的转变,除了要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外,一个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具有强大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国外和国内市场同样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市场广阔且机遇无限,但风险也时时存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金融行业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发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对今后我国企业的“走出去”很有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中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和新闻,尽可能的总结的问题和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但还是有很多不足及不准确之处。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征程任重道远,问题还将不断涌现,但相信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我国企业定会不断学习,克服问题,积累经验,完善自我,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展示一个东方大国崛起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张晓松,李炜等.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吴小求.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石建巡,陆军荣等.中国企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路径、案例操作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富有.国际金融案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利明,曾人雄等.1979—2006:中国金融大变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