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建设与创新
盛 涛
1.前言
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私营企业在其创始初始阶段,充满活力,对各种机会的把握和利用也恰到好处,但这些私营企业在完成了原始积累,迅速崛起之后,却停滞了发展的脚步,不断地上演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
产权不清和管理结构即制度问题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一定阶段之后,家族管理的严重弊端往往就会暴露出来;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失效,企业的内部制度事实上也因而出现“双轨形式”、“双重标准”;家族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的用人科学性得不到保证;招聘的水平高专业化管理人员,很难与原企业的领导集团进行平等沟通,反而增大了企业的成本……
1.1企业制度的内涵
企业制度首先是企业效率追求的产物。这就是说效率追求是企业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因此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必须采取相应不同的制度安排才可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历史考察也证明,企业制度从最初的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到现代公司制的演变过程,本质上也就是一个效率驱动和效率选择的过程。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制度的基本逻辑,就是要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各产权主体所拥有的谈判实力为依据,通过某种“再谈判”机制达成一种多方“合意”的博弈均衡,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促进激励兼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效率目标。
1.2企业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规范
(1)企业的契约制度。契约是当事者之间的共同意愿,如公司章程等。
(2)企业产权制度。规定产权所有者对企业的约束力以及产权的权责利,以规定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变动,它构筑成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
(3)企业组织机构。也就是确定企业制度的实体形式。
(4)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往往非常具体,是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保障。
(5)企业的人格化制度。企业的运行和执行主体都是人。人格化制度是指人在企业中地位、相互关系的界定,包括企业家、管理者与企业的关系,人际关系制度化、人际关系目标化、人际关系契约化、人际关系人性化,等等。
1.3企业制度建设的原则
企业制度建设的原则,就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为实现企业目标所确定的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员工、员工之间,必须遵守的分工、合作、管理等方面的法则,其原则应该是合法、合情、合理,在保证员工利益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企业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1企业制度的种类繁多
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系统关联。公司成制订各类制度,内容几乎面面俱到,种类五花八门,但执行不彻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多而不精。条款多,规定多,程序多,执行比较繁杂。二是制度多却不系统,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甚至相互抵触,没有形成合力。这些原因导致制度的执行相当困难,一些制度形同虚设,严重损害了制度的严肃性。
2.2.部分制度与现实脱节
有些制度执行起来没有现实基础,不切合实际,即使制定了,也达不到有效执行。这是因为在制定制度时,有关部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缺乏实践基础。仔细观察,公司制度建设与现实脱节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制度与企业的行业特点、生产经营现状脱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管输公司组建之初,制度的制定是从上而下的,为了尽快搭起台子,起草班子仓促上阵,大部分制度都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采取了拿来主义,参考借鉴了兄弟单位和同行业企业的同类制度。二是与职工群众脱节,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好多制度出台了,却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有些单位也没有认真组织职工群众学习,领导例行公事,职工敷衍了事,大家都不当回事,使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2.3制度与程序脱节
所谓程序,就是制度执行的流程。企业建立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制度规范管理,执行管理决策,因此每一种制度的本身就应该包含操作流程。管输公司目前制度与程序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制度,无流程,部分制度就所涉及的事项都制订的很全面,唯独在如何操作、如何行为方面没有涉及。二是制度少,流程多。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如计划审批相关制度、财务报销相关制度,审批部门多,流程复杂,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制度如果失去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制度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发挥制度的真正作用。
2.4制度与目标脱节
这是在整个制度建设体系里面暴露出来的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其表象是执行不力,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有制度,但缺少执行制度的制度,谁来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干好了怎么奖,干不好怎么罚,由谁来罚,由谁来监督,等等,这些保证制度执行的制度,没有形成体系。
2.5制度与企业文化脱节
其表象是制度和企业文化是两个个体,制度高高在上,如悬在职工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而企业文化却冷眼旁观,事不关己。制度和企业文化没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www.xing528.com)
2.6制度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
大部分单位和职工都够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但仍有部分单位和个人置若罔闻,缺乏执行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比较突出。
3.企业制度建设的改进措施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公司制度体系,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分析、深入细致的调查、大胆无谓的创新,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坚持制度制定的一般性原则
制定制度,首先要明确制度的特性。即确定性、强制性、程序性、封闭性。基于这些基本特征,我们在制定制度时,要遵从四项原则:一是切合实际原则;二是系统化原则;三是简明化原则;四是协调配合原则。
3.2制定制度必须要切合实际
制定制度要从企业的际出发,切不可照搬或盲目引进,这就需要事先进行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考虑现有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考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如果制定制度有难点或不够成熟,可以先行试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如果相关管理事项过于超前,没有相关制度或做法可以借鉴,可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
3.3制度建设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
“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领导者对于组织如此重要,一方面领袖的魅力、预见力和洞察力是组织成长、变革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另一反面领导力人物的错误决策也有可能将组织带入困境。领导的各种行为非常容易成为属下的效仿榜样,如果各级领导对制度不予以重视,或重视不够,那么职工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印象,觉得企业的各项制度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也就不会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甚至还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企业制度的建设同样需要全体职工的参与,职工不仅是企业的一员,也是各项制度的切身利益相关者。企业领导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集思广益,充分考虑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同时也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
3.4制度建设要完善考核机制和责任兑现
制定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依法办企业按章办事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更应该注重制度建设要完善考核机制和责任兑现。制度建立后,落实过程应当成为一种有效的动态过程,这种过程仅靠自觉遵守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体系。奖罚不明,就会降低制度的权威性,使执行制度的单位和人员“吃亏”,不利于制度的落实。因此,制度应该在“违反了怎么办”方面下工夫,坚决克服制度落实无人管、无人问津和执行好坏一个样的现象。奖罚分明,才能令行禁止。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严查不如严惩,其逻辑支点在于,查是查不过来的,不如以严惩治之。对于日益发展壮大的公司,这无疑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并且利用内部宣传体系来放大惩罚的力度,变相拓宽严查的广度,似乎更切实际。
3.5企业制度的建设要符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同于企业制度,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管理的“两手”,一只手是硬的,一只手是软的。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建立制度时必须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来制定。同时,必须符合企业的特殊文化氛围,否则企业制度无法落实。
3.6企业的制度要不断创新
美国杜邦公司作为有着近200年的发展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在其发展的200年中,公司的组织结构不断地随着企业的而经营特点和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历经变革,所创设的公司制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公司效仿的重要模式之一。公司发展到20世纪,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使公司陷入困境,为了化解危机,该公司精心设计了一个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成为美国第一家把单人决策改为集团式经营的公司。这一集团的组织管理体制,在实现权利高度集中的同时,职责清晰,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在一战中,约40%的火药来自杜邦公司。之后公司高速大幅扩张,逐步发展多元化经营的趋势再次挑战公司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一种新型的体制又应运而生,公司把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相分离,公司最高层专注于全局性公司决策的制定,儿更多的经营权力下放给分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新分权化的制度使杜邦公司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公司具备了更强的抵御外界风险能力。
可见,杜邦公司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随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出具有弹性、不断变革的企业制度。
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是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味地引进和模仿面临着很大的经济与政治风险。着力自主创新不仅仅是必然要求,是必须要做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大国,其复杂制度变迁过程中新旧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制度均衡格局的变动不居、充盈其间的种种变数,都使得对企业制度中国特色的把握难之又难。不过,考虑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和文化传统的深远历史渊源,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些做一些初步的前瞻性思考。
多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进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制度的缺陷,大部分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那些产权比较清晰、责任主体比较明确即制度良好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要使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现代科研院所建设要在规范化上做文章。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理顺产权关系,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治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而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关键是基于权责对称,建立起良好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
结束语
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基础。不断创新可以及时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制度不好可能使军心涣散、人浮于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制度建设与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健全信息跟踪反馈机制,对制度进行适时调整与修订,努力建立行之有效、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推动企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1]刘光明.企业文化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吴申元.现代企业制度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文居.探矿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经济理法关系[M].中国经济周刊,2009(6).
[3]周燕.管理制度与制度化管理研究——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